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度市大庄子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金矿赋存规律初步探讨 被引量:18
1
作者 邹为雷 沈远超 +2 位作者 张连昌 李厚民 荆林海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7,共4页
通过对平度市大庄子金矿床层间滑动断层构造内主构造与其次级断裂的空间上产出状态和性质等的地质研究 ,初步阐明了大庄子金矿床的控矿构造地质特征 ,并探讨了这种构造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其中金矿的地质特征及赋存规律性。研究表明 ,大庄... 通过对平度市大庄子金矿床层间滑动断层构造内主构造与其次级断裂的空间上产出状态和性质等的地质研究 ,初步阐明了大庄子金矿床的控矿构造地质特征 ,并探讨了这种构造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其中金矿的地质特征及赋存规律性。研究表明 ,大庄子金矿区外围存在良好的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成矿条件和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层间滑动断层 赋存规律 构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梅坳陷带铜银矿床区域控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承健 吴延之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14-518,共5页
永梅坳陷带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铁铜多金属成矿带.本文探讨了该成矿带中铜(伴生)银矿床的区域控矿规律及成矿模式.重点研究了沉积环境、岩相建造、不同类型构造、火山活动及热水活动对铜银成矿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铜银成矿... 永梅坳陷带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铁铜多金属成矿带.本文探讨了该成矿带中铜(伴生)银矿床的区域控矿规律及成矿模式.重点研究了沉积环境、岩相建造、不同类型构造、火山活动及热水活动对铜银成矿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铜银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各大地构造演化时期的裂陷拉张阶段,空间上分布于相应时期形成的坳陷盆地及其有关的沉积建造中,矿床定位于同沉积断层控制的次级洼地、层间破碎带及火山构造中,成矿作用与热水活动和火山活动具有密切关系,并显示出多阶段叠加和改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规律 模式 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北林旺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模式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知春 阳纯龙 龙鹏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7-287,共11页
桂西北林旺金矿是近年来右江盆地新发现的卡林型金矿,位于乐业碳酸盐台地边缘乐业-浪全同生断裂带上。通过对矿区进行野外调查、岩矿鉴定并结合勘探成果进行综合研究,发现I号矿体群与断裂、褶皱的时空联系具有构造分带的特征,以F 1断层... 桂西北林旺金矿是近年来右江盆地新发现的卡林型金矿,位于乐业碳酸盐台地边缘乐业-浪全同生断裂带上。通过对矿区进行野外调查、岩矿鉴定并结合勘探成果进行综合研究,发现I号矿体群与断裂、褶皱的时空联系具有构造分带的特征,以F 1断层为界,上盘褶皱鞍部发育石英杂砂岩夹粉砂质泥岩矿体,矿体近F 1断层破碎带部位发育破碎的硅化构造岩带,F 1下盘近破碎带部位发育强烈劈理化、炭化粉砂质泥岩带,指示矿区在印支期挤压过程中,石英杂砂岩顺着先存构造薄弱面以泥岩层为滑动系统,往上部逆冲并逐渐发生褶皱,产生许多张裂隙,成为成矿流体富集的场所。林旺金矿床是层滑-褶皱构造体系与成矿流体耦合作用的产物,分析了矿床构造成矿规律,提出了以层滑-褶皱运动机制为基础的成矿模式以及成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律 层滑-褶皱构造体系 模式 林旺金 右江盆地 桂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银矿床地质控矿规律及若干找矿方向 被引量:26
4
作者 江彪 张通 +6 位作者 王登红 陈毓川 张大权 黄崇轲 白鸽 王成辉 黄凡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126,共14页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对我国银矿产出和分布的控制特点和规律:银矿赋矿地层以泥盆系最多,其次是中元古界、石炭系等,按赋矿岩性则以碳酸盐岩最多,变质岩次之;古老地块边缘裂陷槽和增生带、区域性深大断裂及...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对我国银矿产出和分布的控制特点和规律:银矿赋矿地层以泥盆系最多,其次是中元古界、石炭系等,按赋矿岩性则以碳酸盐岩最多,变质岩次之;古老地块边缘裂陷槽和增生带、区域性深大断裂及多组构造汇聚部位及陆相断陷盆地是我国银矿产出和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海相火山岩、陆相火山岩、侵入岩控制着我国不同地区和类型的银矿产出。分析了我国大型、超大型银矿的找矿前景和方向,提出川西义敦岛弧带、川滇黔接壤地区和大兴安岭成矿带是大型、超大型银矿的重要找矿区,继续加强我国陆相火山岩型大型、超大型银矿的寻找和研究;重视在萤石矿床分布区、黑色岩系分布区找银矿及火山岩地区找银锰型矿床;充分利用银矿找钨、锡等其他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矿床 规律 矿床类型 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其隐伏矿预测 被引量:67
5
作者 韩润生 陈进 +3 位作者 李元 马德云 赵德顺 马更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5-269,共5页
对会泽铅锌矿成矿构造体系、构造控矿型式进行研究 ,认为小江深断裂带和曲靖—昭通隐伏断裂带为矿床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构造背景 ,矿床严格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 ,“阶梯状”和“多字型”构造是矿区具有普遍性的控矿构造型式 ,北东构造... 对会泽铅锌矿成矿构造体系、构造控矿型式进行研究 ,认为小江深断裂带和曲靖—昭通隐伏断裂带为矿床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构造背景 ,矿床严格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 ,“阶梯状”和“多字型”构造是矿区具有普遍性的控矿构造型式 ,北东构造带是主要的成矿构造体系 ,提出麒麟厂矿床主矿体向南西向侧伏 ,通过工程验证新增铅锌矿金属储量近 1 0 0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规律 隐伏 定位预测 “多字形”构造型式 铅锌矿床 云南 矿床地质 构造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青山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机理及其对深部找矿的启示 被引量:5
6
作者 宋丹辉 韩润生 +4 位作者 王峰 王明志 何治 周威 罗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9-425,共27页
【研究目的】青山铅锌矿床地处扬子地块西南缘的黔西北矿集区威宁—水城成矿亚带中段,严格受构造控制,资源潜力巨大。基于前期资料综合分析及野外地质调研,发现矿区构造成生发展过程和构造控矿机理不清、深部找矿勘查方向不明等问题制... 【研究目的】青山铅锌矿床地处扬子地块西南缘的黔西北矿集区威宁—水城成矿亚带中段,严格受构造控制,资源潜力巨大。基于前期资料综合分析及野外地质调研,发现矿区构造成生发展过程和构造控矿机理不清、深部找矿勘查方向不明等问题制约了找矿突破。【研究方法】本文应用矿田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测、不同方向控矿构造力学性质鉴定与不同期次、序次构造筛分,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特征,揭示了构造控矿机理。【研究结果】自印支期以来,该区的主压应力方向主要历经了北东-南西向→北西-南东向→北东-南西向→近东西向的转变过程,依次形成了早北西构造带、北东构造带、晚北西构造带、南北构造带(构造体系)。通过成矿构造解析及其与成矿关系讨论,厘定了北东构造带为该矿区的成矿构造体系,揭示了构造分级控矿规律:北西向威宁—水城断裂、威水背斜为矿区的一级控矿构造,控制了威宁—水城矿化带或矿田的展布;威宁—水城断裂扭动作用派生的北西向断裂F1、F2,控制了矿床(矿体群)的分布,为矿区的二级控矿构造;F1、F2断裂间的层间断裂破碎带,直接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和产状,为三级控矿构造;矿体旁侧的节理裂隙带控制矿脉,为四级控矿构造。【结论】青山铅锌矿床构造分级控矿规律明显,主要受四个等级的控矿构造控制,并形成了与其相对应的4种矿化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机理 构造体系 构造模式 产勘查启示 青山铅锌矿床 黔西北 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控矿规律及形成机理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文国璋 吴强 +2 位作者 刘汉元 谢国柱 雷秀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20-27,共8页
文中阐明了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地质特点和控矿规律。岩溶、岩溶—构造复合控矿是锑矿床形成的重要条件。论证了矿床的成因,认为是典型的地洼型层控古岩溶低温热液矿床。
关键词 矿床 古岩溶 模式 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岷县寨上大型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纲 喻万强 王晓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5-22,共8页
区域上NW走向的古生代隆起及早期构造线控制了区域菱形断裂系统的发育,是礼县-岷县金矿带形成的主导因素;寨上金矿床的定位则受区内次级隆起构造转折端或背斜构造倾伏端、不整合面断裂构造控制。矿区内,F5断裂沿泥盆系与二叠系之间的不... 区域上NW走向的古生代隆起及早期构造线控制了区域菱形断裂系统的发育,是礼县-岷县金矿带形成的主导因素;寨上金矿床的定位则受区内次级隆起构造转折端或背斜构造倾伏端、不整合面断裂构造控制。矿区内,F5断裂沿泥盆系与二叠系之间的不整合面发育,规模大,是导矿构造,也是南北矿带的分界线。矿脉沿F5断裂两侧分布,属左行斜列压扭性断裂构造系统。矿脉主要沿不同岩性界面发育,其次产在单一板岩地层中。北矿带矿脉沿砂岩与板岩之间岩性界面分布,南矿带矿脉则沿灰岩与板岩接触界面分布。控矿构造系统的发育不仅与区域应力场有关,而且受区内基础构造和岩性的控制。早期不整合面、不同岩性的接触界面和层理、片理面是控矿构造发育的有利部位。特别是沿不同岩性界面形成的容矿断裂规模大,成矿也大;产在单一板岩之中的断裂规模小,成矿也小。金矿化具分段富集规律,北矿带大致分为纳纳牧场、寨上河西和王足路3个富集段。应在各富集段中寻找平行矿脉和深部矿化处找矿,或沿不整合面断裂和南矿带向东、北矿带向西沿容矿断裂延伸方向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寨上金 构造类型 规律 构造模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铁矿床成矿规律及区域成矿演化模式 被引量:6
9
作者 董连慧 冯京 +6 位作者 刘德权 屈迅 唐延龄 庄道泽 李凤鸣 杨在峰 涂其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7-98,共2页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铁矿成矿远景区之一。目前已查明的铁矿资源具有分布广、类型全、富矿多、资源潜力大等特点。区内发现铁矿床(点)840处,其中大型铁矿15处、中型铁矿30处、小型铁矿128处。铁矿主要集中分布在伊犁、慕士塔挌-阿克赛钦、...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铁矿成矿远景区之一。目前已查明的铁矿资源具有分布广、类型全、富矿多、资源潜力大等特点。区内发现铁矿床(点)840处,其中大型铁矿15处、中型铁矿30处、小型铁矿128处。铁矿主要集中分布在伊犁、慕士塔挌-阿克赛钦、那拉提-巴伦台-卡瓦布拉克、南阿尔泰、阿尔金、磁海-公婆泉、觉罗塔格、塔里木板块北缘等成矿带。铁矿床类型有火山岩型、岩浆型、热液型和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外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有海相沉积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黑色金属矿床 演化模式 阿克赛钦 规律 化带 矿床系列 塔里木板块 区域成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卫宁北山地区伴生钴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
10
作者 海连富 张晓军 +6 位作者 孙永亮 陶瑞 柴德亮 刘安璐 梅超 任蕊 吴亮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9,共15页
卫宁北山地区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段,是宁夏境内钴矿成矿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为详细了解该地区钴矿形成条件及矿化规律,在详细野外调查基础上,综合前人勘查成果,对卫宁北山地区典型伴生钴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总... 卫宁北山地区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段,是宁夏境内钴矿成矿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为详细了解该地区钴矿形成条件及矿化规律,在详细野外调查基础上,综合前人勘查成果,对卫宁北山地区典型伴生钴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研究表明:大铜沟铜钴矿、茶梁子铁钴矿和土窑铁钴矿是该地区目前已发现的3个代表性伴生钴矿床,其中大铜沟铜钴矿共发现铜钴矿体3个,Co品位最高达0.06%,含钴矿物主要为辉砷钴矿、含钴黄铁矿和含钴褐铁矿;茶梁子铁钴矿分布有4条矿带共8个铁钴矿体,Co品位最高达0.03%,含钴矿物主要为含钴褐铁矿;土窑铁钴矿只发现1条铁钴矿体,Co品位最高为0.20%,含钴矿物与茶梁子相似。钴矿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其中西部主要受EW向断裂及其与NE向断裂联合控制,东部主要受SN向断裂控制。钴矿主要赋存于上石炭统土坡组中,为主要矿源层;岩性控矿主要表现在“硅钙面”和能干性不同的岩性组合界面,控制了矿质沉淀。钴矿化形成时间主要为印支期,Co成矿主要与Cu、Au、Fe和Mn关系密切,且与Cu、Au有关的钴矿主要分布于西部,而与Fe、Mn有关的钴矿分布于东部。多期构造叠加及热液改造可能是造成该地区矿种多样的主要原因。卫宁北山西部EW向断裂及其与NE向断裂交汇部位、东部SN向石炭系和泥盆系界面断裂、土坡组内“硅钙面”和能干性不同的岩性组合界面是寻找钴矿最有利部位,孔雀石化、褐铁矿化等围岩蚀变是铜钴矿、铁钴矿最重要的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向 时代 因素 规律 矿床地质特征 卫宁北山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尹格庄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德秀 高帮飞 +9 位作者 刘琰 周应华 江少卿 徐福玉 朱悦荣 于瑞业 徐建利 王翠红 张瑞忠 吴忠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35,共4页
基于大尹格庄金矿床大量探采资料的综合研究,通过深入剖析其构造系统的控矿规律,探讨了其找矿意义。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断裂构造分为三级,依次控制了矿床的总体展布,矿体的规模、形态和产状及矿化的局部富集。断裂带内构造变形强度和构... 基于大尹格庄金矿床大量探采资料的综合研究,通过深入剖析其构造系统的控矿规律,探讨了其找矿意义。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断裂构造分为三级,依次控制了矿床的总体展布,矿体的规模、形态和产状及矿化的局部富集。断裂带内构造变形强度和构造岩的类型及性质组合控制了矿化和蚀变的类型、强度及产出位置。NE和NNE向压扭-张扭性断裂构造,主次级断裂的分支复合,蚀变带中脆性断裂叠加发育,断裂带沿走向和倾向产状变化,主断裂旁侧次级断裂发育等均是有利的找矿构造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系统 赋存规律 深部找方向 大尹格庄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北矿集区小河铅锌矿床构造解析及其控矿模式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冻 韩润生 +3 位作者 王加昇 张小培 崔峻豪 李孜腾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345-362,共18页
小河铅锌矿是滇东北铅锌矿集区内少数几个由北西向主断裂控制的典型铅锌矿床之一,矿化蚀变的空间展布严格受构造控制。为查明其区内构造对矿化蚀变的控制作用特征,通过不同中段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岩相学填图,对不同方向构造进行筛分,并... 小河铅锌矿是滇东北铅锌矿集区内少数几个由北西向主断裂控制的典型铅锌矿床之一,矿化蚀变的空间展布严格受构造控制。为查明其区内构造对矿化蚀变的控制作用特征,通过不同中段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岩相学填图,对不同方向构造进行筛分,并对不同中段不同矿(化)体特征和蚀变特征开展了系统的剖析,结果表明:小河铅锌矿床矿化蚀变的岩石组成、类型及结构等相对简单,围岩蚀变以热液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硅化和黄铁矿化为主;矿化主要为闪锌矿化、方铅矿化;该区构造组合形迹反映矿区内存在6期构造体系,分别为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早—中期、印支晚期—燕山早期、燕山中期、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期;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成矿流体沿区内北西向张性—张扭性构造发生大规模运移,在断裂上盘及与之配套的次级断裂、构造破碎带、节理裂隙等构造有利部位成矿,并依次形成以断裂为中心且平面上呈带状展布的矿化蚀变分带:矿化边缘带(Ⅰ)→矿化过渡带(Ⅱ)→矿化中心带(Ⅲ)。最终建立了小河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模式。研究成果对同类矿床及川滇黔接壤区的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规律 化蚀变分带 构造模式 小河铅锌矿床 滇东北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霍依—洛格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规律
13
作者 谭克仁 《黄金科学技术》 1998年第4期29-37,共9页
阐述了苏霍依—洛格金矿床成矿区域地质、矿床地质及矿物组合特征,探讨了矿床的控矿规律,指出了矿床形成的多因复成机制。
关键词 矿床 区域成 矿床地质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招平断裂带中段金矿床控矿条件与成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伟清 刘燊 +2 位作者 冯彩霞 范焱 刘永昌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9年第3期315-327,共13页
招平断裂带中段为胶东地区重要的金成矿带,目前已查明的金矿床主要包括夏甸大型金矿床和大尹格庄特大型金矿床,姜家窑和曹家洼中型金矿床,以及焦格庄小型金矿床。研究人员对招平断裂带中段各类金矿床的构造控矿条件、分布规律和矿体赋... 招平断裂带中段为胶东地区重要的金成矿带,目前已查明的金矿床主要包括夏甸大型金矿床和大尹格庄特大型金矿床,姜家窑和曹家洼中型金矿床,以及焦格庄小型金矿床。研究人员对招平断裂带中段各类金矿床的构造控矿条件、分布规律和矿体赋存规律仍缺乏较系统的认识,亟待开展进一步研究。通过对金矿区地质特征、金矿床地质特征、构造控矿特征和金矿成矿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大尹格庄特大型金矿主要受招平主干断裂控制;夏甸大型金矿床主要受控于主干控矿断裂下盘伴生、派生的低级和低序次断裂,夏甸北耩矿体主要受控于主断裂下盘岩体局部张性显微裂隙带;招平断裂带中段大尹格庄特大型金矿床、夏甸特大型金矿床和焦格庄中、小型金矿床大致呈等间距分布,近EW向断裂与招平断裂的交会部位是有利成矿部位;断裂的拐弯或交会部位为主要赋矿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条件 规律 赋存规律 招平断裂带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构造控岩控矿模式 被引量:13
15
作者 谌鹏远 吴鹏 +4 位作者 韩润生 周孟祥 李茂平 赵冻 姜龙燕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405-418,共14页
湖南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是该区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床(体)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在空间上关系密切,均明显受构造控制。在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细解析基础上... 湖南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是该区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床(体)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在空间上关系密切,均明显受构造控制。在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细解析基础上,分析构造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总结构造控岩控矿规律。研究认为:矽卡岩型铜钼矿体主要受北东—北东东向褶皱控制;热液脉型铅锌银矿体主要受褶皱翼部层间断裂及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经历了成矿前近南北向→成矿期近东西向→成矿后北东—南西向的转变。北东—北东东向压扭性断裂为导矿构造,北西西向张扭性断裂为控岩构造。构造不仅控制了成矿岩体的展布,而且控制了成矿类型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构造控岩控矿模式,指示已知矿体北西侧深部是有利的找矿地段。该研究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对坪宝矿田的找矿部署和深部勘查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模式 构造解析 预测 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崤山地区金银矿床控矿构造特征与成矿模式 被引量:8
16
作者 徐书奎 刘红涛 +1 位作者 冯昂 王秀全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56-1366,共11页
崤山位于华北陆块南缘,是河南省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区。为进一步明确崤山地区控矿构造特征,分析探讨成矿就位机制,指导崤山地区中深部地质找矿工作,本文对崤山地区矿床地质特征、构造性质等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将崤山地区控矿构造分为... 崤山位于华北陆块南缘,是河南省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区。为进一步明确崤山地区控矿构造特征,分析探讨成矿就位机制,指导崤山地区中深部地质找矿工作,本文对崤山地区矿床地质特征、构造性质等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将崤山地区控矿构造分为拆离断层控矿构造、韧性剪切带控矿构造和张扭性断裂控矿构造三类。①拆离断层沿太古界太华岩群的结晶基底与中元古界熊耳群盖层间发育,带内发育糜棱岩,崤山北部主要含矿石英脉多发育在紧靠拆离断层带下盘的太华岩群中,矿体就位于拆离剪切形成的拆离断层及其次级断裂带中;②韧性剪切带主要位于崤山中西部和北部,早期呈压扭特性,发育绿泥片岩质初糜棱岩、糜棱岩、花岗质超糜棱岩等,申家窑韧性剪切带晚期表现为张性特征,在其下盘发育有多组与其走向一致的羽列状次级断裂构造,矿体就位于韧性剪切带及其下盘羽状次级断裂带中;③张扭性断裂多发育于崤山中东部,断裂内充填有含金石英脉条带,围岩中多具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钾化、黄铁矿化等,矿体就位于张扭性断裂带中。按照岩体、构造对成矿的作用关系,建立了崤山地区以深源岩浆为流体、以构造侵位为空间的“双控”成矿模式,指出韧性剪切带、拆离断层带中深部及其次级断裂带是寻找脉型金银矿床的有利地段,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体周缘有斑岩型铜钼矿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矿床 构造 模式 崤山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南大梁子铅锌矿床构造分级控矿规律与控矿构造组合样式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博 韩润生 +6 位作者 吴建标 冯志兴 丁天柱 吴鹏 龚红胜 李凌杰 袁航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4-157,共14页
大梁子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西南矿集区内,矿体展布明显受构造控制。针对该矿床构造分级控矿规律与控矿构造组合样式不清的问题,基于矿田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通过不同级别的典型控矿构造力学性质鉴定及不同期次构造筛分,厘清... 大梁子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西南矿集区内,矿体展布明显受构造控制。针对该矿床构造分级控矿规律与控矿构造组合样式不清的问题,基于矿田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通过不同级别的典型控矿构造力学性质鉴定及不同期次构造筛分,厘清了控矿构造组合样式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成矿构造体系为印支晚期NE向构造带,在NW-SE向主压应力作用下,矿床内形成的不同级别构造分级控制了矿床、矿体和矿脉的展布;形成不同尺度的控矿构造组合样式:矿床尺度的走滑为主断裂-褶皱构造组合、矿体尺度的为“多”字型、“入”字型及“黑色破碎带”构造组合。本研究为该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勘查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分级规律 构造组合样式 大梁子铅锌矿床 川西南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岭头金银矿床控矿构造因素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4
18
作者 华杰雄 陈少华 +1 位作者 毛伟雄 邓新根 《黄金科学技术》 2000年第4期27-35,共9页
治岭头金银矿床的形成受其基底韧—脆性剪切带 ,火山构造、断裂构造以及不整合面的制约 ,从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地球物化环境分析 ,矿床系中低温浅成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
关键词 金银矿床 构造 矿床成因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褶皱构造及其控矿规律与动力成矿作用 被引量:24
19
作者 刘亚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34-141,共8页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为一著名的大型综合矿床。本文介绍了矿区地质概况,较详细地研究了区内褶皱构造的发育特征;厘定了仙鹅抱蛋箱状倾伏背斜的存在,并将矿区内的褶皱构造划分为四级,认为不同级别的褶皱在不同期次的构造活动中存在着叠加...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为一著名的大型综合矿床。本文介绍了矿区地质概况,较详细地研究了区内褶皱构造的发育特征;厘定了仙鹅抱蛋箱状倾伏背斜的存在,并将矿区内的褶皱构造划分为四级,认为不同级别的褶皱在不同期次的构造活动中存在着叠加行为;指出褶皱构造对该矿床具有多期、多级、等距、定位的控制作用,探讨了褶皱构造动力成矿的基本原理,并以此原理为指导,分析了该矿床的成矿机制,认为各期各级褶皱构造的脉动式叠加复合,使其褶皱构造动力成矿作用得到了强化,并最终形成了该矿床及其空间展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律 动力成 金锑钨 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水盆地西部大红山铀矿床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式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长林 耿海军 +1 位作者 荣骁 杨昆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88-289,共2页
1地质概况潮水盆地位于华北板块阿拉善地块西南缘,为中新生代大型沉积盆地,其南缘龙首山铀成矿带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铀成矿带之一。盆地沉积—演化经历了早中侏罗世伸展断陷、晚侏罗世挤压抬升、早白垩世伸展断陷、晚白垩世挤压抬升、中... 1地质概况潮水盆地位于华北板块阿拉善地块西南缘,为中新生代大型沉积盆地,其南缘龙首山铀成矿带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铀成矿带之一。盆地沉积—演化经历了早中侏罗世伸展断陷、晚侏罗世挤压抬升、早白垩世伸展断陷、晚白垩世挤压抬升、中新世全面沉降及上新世以来的强烈挤压断隆共六个沉积演化阶段,可将潮水盆地划分为"四坳四隆"八个一级构造单元(李雄,2010)。盆地盖层为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玉门油田石油地质编写组,1987)。大红山矿床地处潮水盆地西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沉积 大红山 铀成 矿床 因素 模式 沉积演化 一级构造单元 沉积盆地 古近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