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秦岭汉阴北部金矿田长沟金矿区控矿构造解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康 杨兴科 +2 位作者 于恒彬 郭润平 王嘉伟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363-375,共13页
南秦岭汉阴北部金矿田含矿岩系主要是志留系梅子垭岩组中浅变质岩层,该套地层经历了中生代的构造变形,复杂多样,其中发育的脆-韧性剪切带成为梅子垭岩组发育蚀变岩型金矿富集的良好场所。通过对汉阴北部金矿田近年新发现的长沟金矿区及... 南秦岭汉阴北部金矿田含矿岩系主要是志留系梅子垭岩组中浅变质岩层,该套地层经历了中生代的构造变形,复杂多样,其中发育的脆-韧性剪切带成为梅子垭岩组发育蚀变岩型金矿富集的良好场所。通过对汉阴北部金矿田近年新发现的长沟金矿区及周邻区带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构造特征等进行解析研究,结合以往资料,总结汉阴北部金矿田该类型金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和成矿规律,初步探讨长沟金矿床的热液成因类型。研究发现汉阴北部金矿田区发育有五条脆-韧性剪切带,其构造样式、变质作用具多样性和多期性,其中第二期变形与金成矿作用关系密切;长沟金矿区受区域DSZ3(≈RF5)脆-韧性剪切带及多期构造置换中的S2面理控制,控矿构造样式具有斜列排布特征。含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认为其在低—中温热液环境形成,主要是在退变质作用下易于在局部两种岩性差异界面附近、片理面之间薄弱变形带、密集剪切节理带或劈理化带等有利构造部位含金热液发生富集成矿。因此,脆-韧性剪切带及其多期面理置换与密集片理、剪切节理带及热液蚀变岩是主要的控矿构造类型。进一步的找矿预测工作主要应该紧抓其脆-韧性剪切带的走向延伸和倾向延深,更应重视侧向斜列富集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阴北部金 脆-韧性剪切带 控矿构造解析 长沟金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山南带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构造控矿解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陈柏林 杨农 +3 位作者 吴淦国 叶得金 刘晓春 舒斌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9-158,共10页
通过研究不同层次的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的关系及含金裂隙类型 ,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和磁组构分析 ,探讨了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化的控制作用。认为韧性剪切带的控矿作用表现为在区域上控制金矿床 (点 )的分布 ,在矿床范围内 ,它既是唯一的赋 (... 通过研究不同层次的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的关系及含金裂隙类型 ,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和磁组构分析 ,探讨了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化的控制作用。认为韧性剪切带的控矿作用表现为在区域上控制金矿床 (点 )的分布 ,在矿床范围内 ,它既是唯一的赋 (含 )矿构造 ,也控制着矿化带和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分布 ,在矿床成因上决定了金矿化以蚀变糜棱岩型为主 ,同时韧性剪切变形及其形成的动力变质热液是金矿成矿流体的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解析 韧性剪切带 甘肃 流体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北缘地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构造控矿解析 被引量:46
3
作者 陈柏林 陈宣华 +7 位作者 王小凤 杨风 桑少杰 陈正乐 王克卓 王亚非 杨屹 李学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5-243,共9页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成矿机制与控矿因素都与韧性剪切带及其演化密切相关的金矿床类型。阿尔金北缘地区不同层次剪切带发育,金矿床受韧性剪切带控制明显,在区域上,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床(点)的分布;在矿床范围内,韧性剪切带及其演化...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成矿机制与控矿因素都与韧性剪切带及其演化密切相关的金矿床类型。阿尔金北缘地区不同层次剪切带发育,金矿床受韧性剪切带控制明显,在区域上,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床(点)的分布;在矿床范围内,韧性剪切带及其演化过程中形成的韧脆性剪切带既是唯一的赋(含)矿构造,也对矿化带、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分布起决定性的控制作用;压扭性韧性剪切变形特点决定了金矿化类型以蚀变糜棱岩型为主,交代蚀变作用发育。含矿构造裂隙以P型为主,少量D型和R型,个别为R^1型和T型;构造变形所引发的动力分异作用及其形成的动力变质热液是金矿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与地球化学和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的大平沟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岩、成矿流体有相当部分来源于变质水的特征相吻合。结合糜棱岩磁组构研究,发现磁各向异性度P值与金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构造变形早于金矿化蚀变作用,这种时序关系进一步佐证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即大面积的韧性变形构造动力分异作用形成的含金热液不是就地原位矿化,而是向上迁移并集中到范围比较窄小的韧-脆性或脆性裂隙中才发生金元素富集,最终形成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解析 韧性剪切带 阿尔金 机制 流体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山阳县王家坪金矿断裂构造控矿规律 被引量:11
4
作者 薛玉山 王瑞廷 +6 位作者 汪超 门文辉 刘新伟 胡西顺 宁江超 谷玉明 宋曙光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391-404,共14页
陕西山阳王家坪金矿是南秦岭地区新发现的卡林型金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矿化蚀变发育。该矿区位于龙头沟背斜北翼,馒头山—大坪—银花河断裂F2及其次级断裂F2-1贯穿全区,矿体赋存于其南侧次级层间断裂内。在野外地质调查与划分成矿期次... 陕西山阳王家坪金矿是南秦岭地区新发现的卡林型金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矿化蚀变发育。该矿区位于龙头沟背斜北翼,馒头山—大坪—银花河断裂F2及其次级断裂F2-1贯穿全区,矿体赋存于其南侧次级层间断裂内。在野外地质调查与划分成矿期次的基础上,梳理了构造类型及其特征,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提出了找矿方向。研究表明,该矿床的形成经历了3期,其中热液成矿期中的石英硫化物阶段是主要成矿阶段。梳理出该矿床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向4组断裂构造,其中,东西向构造是主要的含矿断裂,具有导矿和储矿的作用,是印支期造山过程的产物;北东、北西和近南北向构造,叠加于东西向构造之上,与燕山期以来主要构造活动有关,虽然对矿体具有破坏作用,但有利于隐伏矿体次生氧化富集;高品位的主矿体正位于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北西等构造组成的“井”字型构造中部;Ⅱ号矿体具有明显的向西侧伏特征,计算侧伏角约36°。F2断裂及其南侧次级层间断裂(如F2-1断裂)、Ⅲ号矿体深部和Ⅱ号矿体侧伏方向具有较大找矿潜力,是进一步找矿的首要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构造解析 构造类型 构造组合样式 方向 王家坪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