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香菇菌棒制备和菌丝控温培养关键技术
- 1
-
-
作者
胡建平
陈青
-
机构
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中心(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
食用菌生物科技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省食药用菌生物育种与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25年第3期49-52,58,共5页
-
基金
浙江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2023ZDXT09-4)
浙江省食用菌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21C02073-1)。
-
文摘
分析了不同接种时间段和菌丝培养条件对香菇菌棒成品率的影响;测定了接种后接种室和强冷室的杂菌数量;将接种后的菌棒至于24℃条件下分别培养0、4、8、12、16、20 d后,再转至菇棚进行常温培养,比较控温培养时间对香菇菌棒成品率和子实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时间段对香菇菌棒成品率的影响不明显,但菌丝培养条件对菌棒成品率的影响显著。相比而言强冷室中的菌落数量更多,说明强冷室是制约接种环境的关键因素,可通过规划运行路线、控制人员走动等措施提高环境的洁净度。控温培养可以提高香菇菌棒的成品率和子实体产量,其中菌棒先控温培养16 d,再转运至菇棚进行常温培养为最优条件,该条件下香菇菌棒成品率和子实体产量均最高。
-
关键词
香菇
控温培养
菌棒
成品率
子实体产量
-
Keywords
Lentinula edodes
controlled-temperature cultivation
artificial bed-log
completion rate
yield of fruit bodies
-
分类号
S646.1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秦岭太白山不同林带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胡汗
马寰菲
白红英
郭垚鑫
任成杰
赵发珠
-
机构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5-148,共1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1601578)
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2018T111089)
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开发基金(KFJJ2019ZD01)。
-
文摘
为探究森林土壤微生物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在太白山选取典型的4个不同海拔的林带(锐齿栎林、辽东栎林、红桦林、牛皮桦林)的0—10 cm表层土壤为对象,分别在15、25、35℃下进行控温培养实验并测量其土壤呼吸速率、微生物量和胞外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1)在1—20 d与20—72 d时的微生物呼吸速率分别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与缓慢下降趋势,相比于其初始速率平均下降了68%与90%;表明高温在短期内促进土壤呼吸;2)太白山地区土壤温度敏感系数(Q10)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在培养过程中,出现15℃和25℃下微生物量先增多后减少,35℃下微生物量一直减少的现象,并且胞外酶是影响土壤微生物呼吸的重要因素,其中BG(β-葡萄糖苷酶)是胞外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子;4)培养72 d以后,BG已无法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充足的碳,在25℃和35℃下,由BX(β-木糖苷酶)提供的碳已成为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重要碳源之一。在15℃和25℃下,N是培养前期限制土壤呼吸的因素,C是后期限制因素;在35℃下,N一直是限制土壤呼吸的因素。在15℃和35℃下,土壤呼吸不存在P限制;在25℃的培养前期,P是限制土壤呼吸的因子,而在培养后期不存在P限制。本研究结果阐明抑制土壤碳排放的关键在于抑制土壤微生物呼吸,揭示了在胞外酶驱动下的土壤碳循环特征,为准确预测全球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提供理论基础。
-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呼吸
林带
温度
胞外酶
控温培养
-
Keywords
soil microbial respiration
forest type
temperature
extracellular enzyme
temperature-controlled incubation
-
分类号
S714.3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赤灵芝的反季节栽培
- 3
-
-
作者
徐德华
-
机构
湖南省怀化师专
-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00年第2期29-30,共2页
-
-
关键词
赤灵芝
反季节栽培
蒸汽控温控湿培养室
-
分类号
S567.31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