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油田水平裸眼井控水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龚宁 马英文 +2 位作者 李进 张启龙 肖文凤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6-142,共7页
控水工艺设计是解决渤海油田由高含水问题导致的低产低效井控水高效开发的关键,但目前对于不同控水工具的适用性缺乏认识。通过对渤海油田常用的ICD、AICD和中心管控水工艺开展水平控水工艺适用性分析,研究了不同类型ICD、AICD和中心管... 控水工艺设计是解决渤海油田由高含水问题导致的低产低效井控水高效开发的关键,但目前对于不同控水工具的适用性缺乏认识。通过对渤海油田常用的ICD、AICD和中心管控水工艺开展水平控水工艺适用性分析,研究了不同类型ICD、AICD和中心管控水工具的控水特性和适用范围;综合考虑水平段渗透率、含水饱和度、避水高度差异等因素,建立了控水分段综合优化方法,并与不同控水工具适用条件相结合,形成了水平裸眼井控水工艺技术。应用效果表明,水平裸眼井控水工艺技术可显著降低产液含水率,控水效果明显,可为控水工艺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裸眼井 控水工艺 高含 低产低效井 渤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CD控水工艺在某海上油田的应用
2
作者 杨威 《石化技术》 CAS 2021年第10期59-60,共2页
自动控水装置(AICD)控水工艺是目前新兴的控水高效的控水工艺,其选井门槛相比机械控堵水低,成功率高,且能实现对全井段的细分调流控水,具有高效可靠的特性。AICD控水工艺使用伯努利方程的流体机械能守恒定律,通过机械方式,能在井下自动... 自动控水装置(AICD)控水工艺是目前新兴的控水高效的控水工艺,其选井门槛相比机械控堵水低,成功率高,且能实现对全井段的细分调流控水,具有高效可靠的特性。AICD控水工艺使用伯努利方程的流体机械能守恒定律,通过机械方式,能在井下自动调节,控水自适应性强。某海上油田A12Sa井在多年生产之后,含水较高油层水淹严重,且经过最近一次测试表明水淹程度比较高。该井在实施AICD控水工艺控水应用之后,取得非常好的堵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CD控水工艺 海上油田 采油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得逊油田水平井控水技术研究与先导试验:以H27井为例
3
作者 陈兰 陈德飞 +5 位作者 刘敏 于志楠 王鹏 苏州 吴红军 刘己全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21-24,89,共5页
哈得逊油田整体以水平井开发为主,水平井井数占比83%,综合含水85.3%,大部分水平井已进入高含水阶段,稳油控水难度越来越大。以H27井为例,在分析含水上升规律、剩余油潜力、饱和度、产液剖面监测等资料对出水层段预测及控水效果评价等油... 哈得逊油田整体以水平井开发为主,水平井井数占比83%,综合含水85.3%,大部分水平井已进入高含水阶段,稳油控水难度越来越大。以H27井为例,在分析含水上升规律、剩余油潜力、饱和度、产液剖面监测等资料对出水层段预测及控水效果评价等油藏研究的基础上,首次采用AICD调流控水工艺技术进行合理分段调控后,综合含水下降了40%,取得了良好的增油降水效果。H27井控水的成功,对哈得逊油田老井后期高含水油井控水,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井 调流控水工艺 RPM饱和度测试 先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山裂缝气藏连续封隔体复合控水实验评价--以HZ凝析气田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李中 邱浩 +5 位作者 文敏 范白涛 黄辉 潘豪 李占东 郑羽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7-841,共5页
为了探究潜山裂缝气藏控水机制,以HZ凝析气田HZ26-6-2井参数为基础,通过实验参数设计、潜山裂缝地层设计和连续封隔体工艺设计,完成了底水气藏连续封隔体复合控水实验。研究表明:连续封隔体控水技术延缓了无水采气期,使水体推进更加均匀... 为了探究潜山裂缝气藏控水机制,以HZ凝析气田HZ26-6-2井参数为基础,通过实验参数设计、潜山裂缝地层设计和连续封隔体工艺设计,完成了底水气藏连续封隔体复合控水实验。研究表明:连续封隔体控水技术延缓了无水采气期,使水体推进更加均匀;不同裂缝形态气藏开采见水时间和采气量略有差别,网状裂缝模型采气周期短、采气速度快;平行裂缝较未采取措施时间延长占比为11.1%,采收率提高13.6百分点;网状裂缝较未采取措施时间延长占比为10.3%,采收率提高14.3百分点。总结了裂缝凝析气藏水平井控水效果的因素:裂缝强导流能力是气藏见水风险的重要控制因素,合理的钻采策略是气藏控水的必要因素。气藏开发更应重视前期控水工艺的实施,后期见水以堵水工艺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Z凝析气田 控水工艺 数值模拟 潜山裂缝 连续封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山裂缝气藏分段控水实验研究--以惠州26-6凝析气田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文敏 幸雪松 +4 位作者 邱浩 潘豪 侯泽宁 王帅 李占东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50-56,共7页
为了探究潜山裂缝气藏分段控水机制,以惠州26-6凝析气田为基础,通过实验参数设计、潜山裂缝地层设计和分段控水工艺设计,开展建立裂缝气藏控水物理实验模型、均衡气水界面和分段控水实验评价。研究表明,分段式控水可以有效延长无水采气... 为了探究潜山裂缝气藏分段控水机制,以惠州26-6凝析气田为基础,通过实验参数设计、潜山裂缝地层设计和分段控水工艺设计,开展建立裂缝气藏控水物理实验模型、均衡气水界面和分段控水实验评价。研究表明,分段式控水可以有效延长无水采气期,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见水时间;不同产状的裂缝与水平井段组合不同,产气特征差异较大;水平井分段控水与气藏渗流作用是一个复杂耦合过程,盲管段与生产段匹配直接影响气井的产能,生产段打开程度、盲管段长度、盲管段位置是影响裂缝气藏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旨在建立潜山气藏分段控水开发的模式,为合理科学的海上凝析气田水平井控水研究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州26-6凝析气田 控水工艺 实验模拟 潜山裂缝 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油田惠州潜山裂缝性凝析油气藏控水实验 被引量:3
6
作者 邱浩 文敏 +4 位作者 吴怡 幸雪松 马楠 李占东 郭天姿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92,共9页
为建立潜山裂缝性凝析油气藏优化控水开发的模式,以南海油田惠州潜山裂缝性凝析油气藏H2-3井参数为基础,设计了气藏控水物理模拟实验,通过非均质储集层设计、实验参数设计、裂缝参数设计和控水实验方案设计,完成了弹性开采实验、连续封... 为建立潜山裂缝性凝析油气藏优化控水开发的模式,以南海油田惠州潜山裂缝性凝析油气藏H2-3井参数为基础,设计了气藏控水物理模拟实验,通过非均质储集层设计、实验参数设计、裂缝参数设计和控水实验方案设计,完成了弹性开采实验、连续封隔体控水实验、水敏凝胶控水实验、变密度筛管控水实验和变密度筛管+连续封隔体组合控水实验5组控水实验,对不同方案的控水效果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各个控水工艺的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进行验证,提出了气藏控水开采方案:气藏底水开采初期,水体推进为渐进式上升,中—后期为锥进式发展,后期底水一旦接触储集层裂缝,水体呈突进式侵入;各种方案的控水效果差异较为明显,连续封隔体和水敏凝胶在气井采气期对底水控制作用不明显,变密度筛管在采气初期控水效果较好,但气井见水后无法避免水窜风险。变密度筛管+连续封隔体组合控水效果较好,改变了底水锥进效应,与弹性开采相比,无水采气时间增加了8.84%,总采气时间增加了13.70%,采气量提高了1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油田 潜山裂缝性凝析油气藏 控水工艺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配套技术研究及在江苏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裕威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6期49-51,共3页
江苏油田近两年在压裂及其配套技术方面 ,重点开展了区块整体压裂优化技术、压裂液优选技术、高性能支撑剂优选工艺、实时数据分析技术、压裂暂堵工艺技术、裂缝参数的解释及应用工艺、裂缝方位监测工艺、小排量小规模控水工艺、欠顶工... 江苏油田近两年在压裂及其配套技术方面 ,重点开展了区块整体压裂优化技术、压裂液优选技术、高性能支撑剂优选工艺、实时数据分析技术、压裂暂堵工艺技术、裂缝参数的解释及应用工艺、裂缝方位监测工艺、小排量小规模控水工艺、欠顶工艺和重复压裂技术的研究 ,并进行现场实施 ,压裂成功率 95 6% ,有效率 88 5 % ,累积增产原油 91 374 9t,落实探明控制储量 467× 1 0 4 t,投入产出比达到 1∶4 5。江苏油田不但实现了油田的增产 ,而且改善了低渗油藏的开发现状 ,提高了压裂工艺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油田 压裂工艺 配套技术 压裂液 支撑剂 控水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