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优化对伊犁河谷滴灌制种玉米生长及其种子的影响
1
作者 希克拉·马合木提 刘强 +4 位作者 马笑梅 王强 张立存 陈美陵 梁飞 《中国种业》 2025年第5期83-88,共6页
为了明确氮肥优化对滴灌制种的影响,以制种玉米雷丹1号的亲本(母本SS1819,父本P1023)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氮(CG)、常规施氮+控氮菌(K_(1))、氮肥优化(常规施氮量的60%)+控氮菌(K_(2))4个肥料处理,通过调查玉米出苗率、株... 为了明确氮肥优化对滴灌制种的影响,以制种玉米雷丹1号的亲本(母本SS1819,父本P1023)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氮(CG)、常规施氮+控氮菌(K_(1))、氮肥优化(常规施氮量的60%)+控氮菌(K_(2))4个肥料处理,通过调查玉米出苗率、株高、叶面积、叶绿素、生物量、产量及种子质量等性状,探究氮肥对制种玉米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氮能够增加制种玉米母本出苗率,促进苗期生长,株高、叶绿素均显著优于不施肥处理。优化氮肥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制种母本玉米生物量,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生物量排序为K_(2)>CG>K_(1)>CK,成熟期为K_(2)>K_(1)>CG>CK;处理K_(1)、K_(2)较CK分别增产54.52%和45.69%;同等施氮条件下,处理K_(1)较CG显著增产39.11%。氮肥优化对种子大小、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显著影响,但改变了种子千粒重和形状,处理K_(1)和K_(2)种子的千粒重显著高于CK,处理K_(2)、K_(1)、CG种子的长度显著优于CK,处理K_(2)的宽度显著小于其他处理;处理K_(2)使得种子更细长。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处理K_(2)为最优施肥措施;合理施氮可促进制种玉米母本生长,在减少氮肥施用的同时,提高了制种玉米的产量,但也使玉米种子形状变得细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肥优化 控氮菌 种子质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