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控氮比掺混肥与运筹方式对土壤硝态氮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杰 宋付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9-122,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方法,研究了不同控氮比掺混肥(非控、半控和全控)和运筹方式(基施、基施和追施结合)对土壤硝态氮、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氮比52.5%掺混肥在基施的运筹方式下,不仅有利于玉米生育前期对土壤硝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方法,研究了不同控氮比掺混肥(非控、半控和全控)和运筹方式(基施、基施和追施结合)对土壤硝态氮、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氮比52.5%掺混肥在基施的运筹方式下,不仅有利于玉米生育前期对土壤硝态氮的需要,而且满足其后期氮素供应,也能降低其在田间土壤中的累积残留,并能达到高产稳产,与其他控氮比掺混肥和运筹方式相比其增产幅度在6.45%~19.70%之间,提高氮素利用率最高能达到65.38%,是玉米种植实践中最佳控氮比掺混肥和运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氮比 掺混肥 运筹方式 土壤硝态 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控氮比掺混肥及其运筹方式对土壤磷钾养分和利用率的影响
2
作者 赵杰 宋付朋 +1 位作者 高杨 卢艳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76,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控氮比掺混肥(非控、半控和全控)和运筹方式(基施、基施和追施结合)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对土壤速效磷、钾养分供应及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氮比52.5%掺混肥在基施运筹方式下,能够保证玉米各生育阶段尤其... 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控氮比掺混肥(非控、半控和全控)和运筹方式(基施、基施和追施结合)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对土壤速效磷、钾养分供应及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氮比52.5%掺混肥在基施运筹方式下,能够保证玉米各生育阶段尤其是生长发育中后期的土壤磷、钾养分供应,其磷素利用率最高,与其他控氮比掺混肥及运筹方式相比,其磷素利用率提高了2.85%~95.55%。控氮比52.5%掺混肥在基施运筹方式下,与控氮比52.5%掺混肥减量基施处理相比,钾素利用率降低了1.47%,但与其他控氮比掺混肥及运筹方式相比,其钾素利用率提高了6.42%~20.11%。因此控氮比52.5%掺混肥基施在生产实践中能够更好地促进玉米对磷、钾养分的吸收与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氮比 掺混肥 磷钾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玉米生产控释肥优选配方试验分析
3
作者 王玉霞 訾芳菊 +2 位作者 陈东义 雷海生 王公卿 《河南农业》 2025年第7期33-35,共3页
玉米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夏玉米生育期短,施肥管理是玉米生产绿色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探索不同控氮比例的控释肥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农技人员选择商水县代表性地块—黏盖石灰性砂姜黑土玉米田,采取田间试验、示范的方... 玉米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夏玉米生育期短,施肥管理是玉米生产绿色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探索不同控氮比例的控释肥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农技人员选择商水县代表性地块—黏盖石灰性砂姜黑土玉米田,采取田间试验、示范的方法,研究基于种肥同播条件下,不同控氮比例的控释肥对夏玉米生长、产量、效益及抗逆性的影响,为推进科学施肥增效,为绿色玉米生产推广适宜配方的控释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益 夏玉米 生长 产量 释肥 控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州南排河总氮污染状况及溯源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付鑫 陈倩 +1 位作者 辛卓航 宋长春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7-521,共15页
入海河流携带的陆源总氮污染是海域无机氮的主要来源.本研究对沧州南排河近年总氮污染状况及其总氮排海量贡献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双同位素技术及总氮污染来源评估对流域总氮污染精准溯源,最后给出南排河流域总氮管控建议.结果表明,南排... 入海河流携带的陆源总氮污染是海域无机氮的主要来源.本研究对沧州南排河近年总氮污染状况及其总氮排海量贡献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双同位素技术及总氮污染来源评估对流域总氮污染精准溯源,最后给出南排河流域总氮管控建议.结果表明,南排河入海断面总氮浓度不能逐月达标、峰值逐年抬升,其总氮排海量对沧州近岸海域无机氮浓度贡献较高;流域上游主要是畜禽养殖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问题,沧县以下河段总氮问题主要体现在农业面源氮肥流失;流域总氮排放量最高的来源是畜禽养殖业,其贡献达到33.16%.总氮污染重点区域为泊头市交河镇、渤海新区黄骅市滕庄子镇和泊头市西辛店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排河 溯源 双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优化对伊犁河谷滴灌制种玉米生长及其种子的影响
5
作者 希克拉·马合木提 刘强 +4 位作者 马笑梅 王强 张立存 陈美陵 梁飞 《中国种业》 2025年第5期83-88,共6页
为了明确氮肥优化对滴灌制种的影响,以制种玉米雷丹1号的亲本(母本SS1819,父本P1023)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氮(CG)、常规施氮+控氮菌(K_(1))、氮肥优化(常规施氮量的60%)+控氮菌(K_(2))4个肥料处理,通过调查玉米出苗率、株... 为了明确氮肥优化对滴灌制种的影响,以制种玉米雷丹1号的亲本(母本SS1819,父本P1023)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氮(CG)、常规施氮+控氮菌(K_(1))、氮肥优化(常规施氮量的60%)+控氮菌(K_(2))4个肥料处理,通过调查玉米出苗率、株高、叶面积、叶绿素、生物量、产量及种子质量等性状,探究氮肥对制种玉米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氮能够增加制种玉米母本出苗率,促进苗期生长,株高、叶绿素均显著优于不施肥处理。优化氮肥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制种母本玉米生物量,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生物量排序为K_(2)>CG>K_(1)>CK,成熟期为K_(2)>K_(1)>CG>CK;处理K_(1)、K_(2)较CK分别增产54.52%和45.69%;同等施氮条件下,处理K_(1)较CG显著增产39.11%。氮肥优化对种子大小、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显著影响,但改变了种子千粒重和形状,处理K_(1)和K_(2)种子的千粒重显著高于CK,处理K_(2)、K_(1)、CG种子的长度显著优于CK,处理K_(2)的宽度显著小于其他处理;处理K_(2)使得种子更细长。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处理K_(2)为最优施肥措施;合理施氮可促进制种玉米母本生长,在减少氮肥施用的同时,提高了制种玉米的产量,但也使玉米种子形状变得细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肥优化 种子质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控氮不锈钢应力腐蚀过程中声发射信号聚类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伟魁 曾周末 +2 位作者 杜刚 魏永佳 宋诗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27-1033,共7页
研究了304控氮不锈钢试样在酸性氯化钠溶液中慢应变速率拉伸过程的声发射特征。采用基于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和K-均值聚类算法对长时间慢拉伸实验的声发射信号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分析各类信号的持续时间、上升时间、振铃、能量、幅值、波... 研究了304控氮不锈钢试样在酸性氯化钠溶液中慢应变速率拉伸过程的声发射特征。采用基于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和K-均值聚类算法对长时间慢拉伸实验的声发射信号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分析各类信号的持续时间、上升时间、振铃、能量、幅值、波形、频带能量等特征,从中找出了裂纹信号。将分类后的信号作为样本训练神经网络,对短时间慢拉伸实验检测到的声发射信号进行识别,找出了应力腐蚀初期的裂纹萌生信号,且与长时间慢拉伸实验检测到的声发射信号特征一致。研究结果表明,304控氮不锈钢应力腐蚀过程中的声发射测试结果与电化学噪声测试结果一致;304控氮不锈钢在酸性氯化钠溶液中的应力腐蚀过程主要会产生包括裂纹在内的3类声发射信号,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将3类声发射信号区分出来,找出裂纹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304不锈钢 应力腐蚀开裂 聚类分析 慢应变速率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季中晚稻控氮增钾施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怀珍 黄庆 +3 位作者 陆秀明 李康活 李惠芬 张彬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67,共3页
2008—2009年以黄华占为试材,在博罗县麻陂镇乾兴农场进行了一季中晚稻控氮增钾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2008—2009年施肥处理比不施肥对照增产13.4%~27.32%和12.86%~25.61%,增产极显著;在施肥处理中,控氮施肥比常规施肥增产9.69%~12.... 2008—2009年以黄华占为试材,在博罗县麻陂镇乾兴农场进行了一季中晚稻控氮增钾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2008—2009年施肥处理比不施肥对照增产13.4%~27.32%和12.86%~25.61%,增产极显著;在施肥处理中,控氮施肥比常规施肥增产9.69%~12.27%和9.59%~11.29%,达极显著水平;在控氮施肥处理中,控氮、控氮无磷、控氮无磷增钾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控氮施肥处理增产的原因主要是高峰苗数适宜、有效穗数较多、穗子较大、群体颖花数显著增多,个体与群体之间比较协调。控氮增钾施肥的抗倒能力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季中晚稻 增钾 施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集中控磷,或氮磷皆控? 被引量:39
8
作者 王洪铸 王海军 +2 位作者 李艳 马硕楠 于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38-960,共23页
关于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有充足的全生态系统实验和湖泊治理实践表明,只控磷(P)就可使湖泊贫营养化。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需要氮(N)和P皆控。由于N和P皆控的成本可达只控P的4—15倍,故确定富营养化治理是否必须既控P又控N是一个重大而现实... 关于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有充足的全生态系统实验和湖泊治理实践表明,只控磷(P)就可使湖泊贫营养化。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需要氮(N)和P皆控。由于N和P皆控的成本可达只控P的4—15倍,故确定富营养化治理是否必须既控P又控N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科学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文章对所有相关观点及其证据的科学性进行了系统辨析。首先,系统总结了关于富营养化营养驱动与控制的研究历史。其次,对判定营养控制的主要依据——限制因子的概念发展及判定方法进行了全面回顾与分析,明确指出该概念的目的是确定促进生物生长的因子。第三,介绍了新概念——减控因子,其定义是:在生态系统管理中,能够抑制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过度繁盛的必需环境因子,或直接减灭生物本身的物理(机械)、化学和生物因子,且成本效益最大。随后,举例说明了确定减控因子的五个步骤,即必需性、可控性、可行性、成本分析及实验和应用验证,证明非限制因子也可成为减控因子,而限制因子不一定是减控因子。第四,基于减控因子分析,指出湖泊富营养化的减控因子是P;进而,总结了加拿大和中国的全生态系统实验及大量湖泊治理实践的系统证据。这些充分证明:仅控P就可控制富营养化,而减N无助于控制浮游藻类总量,反而会诱导固氮蓝藻大量生长。第五,对控N观点的逻辑和实验依据逐一批驳,指出这些争论或将限制因子混同于减控因子,或缺乏大尺度的实验证据。第六,系统辨析了高N的生态效应,初步确定:只有总氮和氨氮>5 mg/L时, N才对水生植物等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且可促进沉积物P的释放。建议先把地表水Ⅰ—Ⅴ类的总氮和氨氮标准限值均放宽至2 mg/L,后逐步放宽至5 mg/L左右。最后,指出富营养化治理必须采取系统对策,以修复物理、化学、水文和生物完整性。在维护湖盆物理完整性的基础上,最根本的措施是控制外源P负荷总量;若内源P负荷较大,则可采取钝化等方法。次之,应开展水位调控,以修复水生植被,实现浊-清稳态转换。综上所述,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应采取"放宽控N、集中控P的策略",以大幅度降低治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限制因子 因子 集中 放宽 系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红壤坡地减氮控磷对玉米产量和径流氮磷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李恩尧 邱亚群 +3 位作者 彭佩钦 侯红波 李裕元 任可爱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5,共4页
坡地氮磷流失是洞庭湖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以湖南省湘阴县红壤坡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玉米减量施肥对产量、化肥利用率和氮磷流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常规施肥量在减少20%范围内对玉米产量没有十分显著的影... 坡地氮磷流失是洞庭湖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以湖南省湘阴县红壤坡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玉米减量施肥对产量、化肥利用率和氮磷流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常规施肥量在减少20%范围内对玉米产量没有十分显著的影响,但达到30%时玉米表现减产。减量施肥不仅一定程度提高NP化肥肥效和肥料利用率,而且降低土壤NP流失量。氮的径流量减少了12.54%~28.68%,磷减少了1.3%~30.1%。在各种减量施肥处理中,以控释肥减氮处理效果最佳,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地 农业面源污染 磷施肥 肥料利用率 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流域设施条件下生菜氮磷减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雷宝坤 张维理 +3 位作者 段宗颜 卢昌艾 杜彩艳 孔令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9,共5页
对滇池流域大渔乡的保护地生菜不同氮、磷、钾配比研究的结果表明:氮、磷化肥投入量比习惯施肥量减少 48.7%,生菜增产29.6%。适量和合理的氮、磷、钾配比能提高生菜的紧实度、叶球大小、降低生菜食用部分硝酸盐, 改善生菜品质。减少... 对滇池流域大渔乡的保护地生菜不同氮、磷、钾配比研究的结果表明:氮、磷化肥投入量比习惯施肥量减少 48.7%,生菜增产29.6%。适量和合理的氮、磷、钾配比能提高生菜的紧实度、叶球大小、降低生菜食用部分硝酸盐, 改善生菜品质。减少氮磷化肥用量可以大幅度降低氮磷在土壤中的累积和硝酸盐的含量,减少氮磷的流失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生菜 磷减 产量与品质 养分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级316NG控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局部腐蚀行为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思维 罗强 王理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73-776,788,共5页
采用电化学测试法、点腐蚀试验法、盐雾腐蚀试验法和慢应变速率测试法,分别对比研究了核级316NG控氮奥氏体不锈钢和321奥氏体不锈钢的局部腐蚀行为,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分别观察腐蚀后不锈钢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316NG... 采用电化学测试法、点腐蚀试验法、盐雾腐蚀试验法和慢应变速率测试法,分别对比研究了核级316NG控氮奥氏体不锈钢和321奥氏体不锈钢的局部腐蚀行为,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分别观察腐蚀后不锈钢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316NG和321不锈钢晶间腐蚀再活化率分别为3.83%和4.47%,点腐蚀速率分别为10.74g/(m2·h)和45.97g/(m2·h),盐雾腐蚀速率分别为2.14×10-2 g/(m2·h)和12.32×10-2 g/(m2·h),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指数分别为0.078和0.10;316NG不锈钢中N和Mo元素提高了其耐局部腐蚀性能,因此其耐局部腐蚀性能均优于核电站结构材料321不锈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316NG不锈钢 321不锈钢 局部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前控后促施氮技术增产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琼梅 胡家权 +5 位作者 董林波 钱文娟 李贵勇 龙瑞平 朱海平 杨从党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26,共9页
为探索云南水旱轮作区水稻肥料高效施用技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实现减氮增效的绿色生产目标提供理论依据。以粳稻品种会粳17号和楚粳28号为供试材料,于2016和2017年,在大田条件下设4种氮肥施用模式:不施氮的空白区(N0)、当地农户常规... 为探索云南水旱轮作区水稻肥料高效施用技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实现减氮增效的绿色生产目标提供理论依据。以粳稻品种会粳17号和楚粳28号为供试材料,于2016和2017年,在大田条件下设4种氮肥施用模式:不施氮的空白区(N0)、当地农户常规施氮技术(CK,N总量270 kg/hm^(2),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5∶5∶0∶0)、均衡施氮技术(BNF,N总量216 kg/hm^(2),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2.5∶2.5∶2.5∶2.5)和前控后促施氮技术(FCBP,N总量162 kg/hm^(2),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0∶0∶6∶4),比较研究不同施氮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2年不同施氮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基本一致。与CK相比,2016年BNF和FCBP处理分别增产19.23%和21.93%,2017年分别增产11.70%和27.04%。FCBP处理减肥增效作用更明显,水稻季不施基肥和分蘖肥,通过穗肥的调控,稳定了有效穗数,穗总粒数和单位面积的总颖花量显著提高。随着氮肥减量后移,氮肥农学利用率大幅度提高,2016年BNF和FCBP处理分别提高165.20%和280.45%,2017年分别提高105.02%和313.42%。另外,FCBP处理能够有效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降低高峰苗数,提高茎蘖成穗率,延长水稻穗分化期,促进倒二叶和剑叶的伸长,高效叶面积率和实粒叶比较高,抽穗至灌浆期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因此,云南水旱轮作区应用前控后促施氮技术可以实现水稻减肥增效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后促施技术 增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氮增磷对不同品种烟苗生长发育及其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大全 张永贵 +6 位作者 谢永辉 马康达 鲁耀 刘永 段忠德 许东亚 段宗颜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为探究烤烟膜下小苗壮苗培育新途径,本试验选择云南主栽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7为试材以常规育苗肥(N:P2O5:K2O=18:12:13)处理为对照,设置减氮处理(T1,N:P2O5:K2O=12:12:13)、增磷处理(T2,N:P2O5:K2O=18:18:13)和减氮增磷处理... 为探究烤烟膜下小苗壮苗培育新途径,本试验选择云南主栽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7为试材以常规育苗肥(N:P2O5:K2O=18:12:13)处理为对照,设置减氮处理(T1,N:P2O5:K2O=12:12:13)、增磷处理(T2,N:P2O5:K2O=18:18:13)和减氮增磷处理(T3,N:P2O5:K2O=12:18:13),研究其对烟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处理下不同品种出苗期(播种一出苗)天数为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7,出苗率为云烟87>红花大金元>K326硝酸还原酶(NR)活性以红花大金元最高。同一品种而言,减少氮素比例(T1)烟苗的生长发育稍慢,生育进程延缓,壮苗率降低,农艺性状指标减小,烟苗质体色素含量、NR活性降低;增加磷素比例(T2)烟苗的生长发育较好,生育进程较快,壮苗率提高,茎围、主根长、地下鲜重与干重提高,质体色素、NR活性较高;控氮增磷(T3)对烟苗的生育进程影响较小,烟苗质体色素、NR活性接近常规水平,地上部分生长得到控制,根部发育较快,壮苗率提高。综上在烤烟育苗过程中控氮(减少1/3)、增磷(增加1/2)有利于烟苗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磷 品种 烤烟育苗 烟苗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烤烟氮肥利用率的增碳控氮技术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铭 赵世民 +3 位作者 陈彦春 董宁禹 王伟 蒋士君 《河南农业》 2018年第8期14-16,共3页
为了降低烟田土壤化肥的残留量,特别是氮素的残留量,通过连续2 a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不同施用量生物炭、饼肥和烟用复合肥三因素组合对烟田土壤有机质、全氮、微生物数量以及烟草成熟期茎叶含氮量、烟叶产量的影响。结... 为了降低烟田土壤化肥的残留量,特别是氮素的残留量,通过连续2 a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不同施用量生物炭、饼肥和烟用复合肥三因素组合对烟田土壤有机质、全氮、微生物数量以及烟草成熟期茎叶含氮量、烟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生物炭肥施用量为900 kg/hm^2和1 500 kg/hm^2时,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和细菌数量显著提高,同时增施生物炭肥能降低30 cm处土壤全氮含量的提升幅度,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氮的淋溶,有利于氮肥的吸收和利用;而且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中上等烟叶及烟叶总质量均显著提高。结合各处理对烟叶氮含量的影响,当生物炭肥施用量为1 500 kg/hm^2,饼肥正常施用,烟用复合肥降低15%时,产生的价值最大,有利于生态烟叶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土壤 增碳 素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o-Calc的Python接口在304控氮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李宁 王来成 +5 位作者 吴冰洁 杨龙龙 蔡洪能 夏星浩 杜华 张赫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62-65,共4页
采用高通量计算方法进行了304控氮奥氏体不锈钢(简称304NG)的平衡相图研究。基于Thermo-Calc软件的Python接口,实现了两元素变化平衡相图的计算;考虑了304控氮奥氏体不锈钢的成分范围,开发了一个基于Python的自动执行和提取数据的子程序... 采用高通量计算方法进行了304控氮奥氏体不锈钢(简称304NG)的平衡相图研究。基于Thermo-Calc软件的Python接口,实现了两元素变化平衡相图的计算;考虑了304控氮奥氏体不锈钢的成分范围,开发了一个基于Python的自动执行和提取数据的子程序,它自动生成计算命令,执行Thermo-Calc软件,然后提取输出文件的关键数据,获得的结果以Excel文件存储起来,便于后续的相图分析。编写的程序不仅限于304控氮奥氏体不锈钢,其它化学成分的合金皆可使用此程序完成对相图的计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计算 平衡相图 304奥氏体不锈钢 THERMO-CALC Python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全量还田下小麦控氮技术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一梅 朱斌 +1 位作者 何琳 朱冬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5期99-102,107,共5页
为解决稻茬小麦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小麦适宜施氮量的问题特开展本次试验。结果表明,生育期、株高、成穗数、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延长或增加;成穗率最高的为N14处理,其次为N16、N18;N16、N18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伏。由此可... 为解决稻茬小麦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小麦适宜施氮量的问题特开展本次试验。结果表明,生育期、株高、成穗数、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延长或增加;成穗率最高的为N14处理,其次为N16、N18;N16、N18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伏。由此可以看出,从高效生产出发,适宜的氮肥处理为N14,其次为N16、N18;从稳产角度出发,适宜的氮肥处理为N14。因此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综合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角度出发,小麦亩总施氮量为14 kg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秸秆全量还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糠醛渣热解特性及热解挥发产物对其燃烧烟气原位控氮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文燕 张光义 +3 位作者 孟辉波 朱新宇 张建岭 许光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770-5778,共9页
通常,具有高含氮资源禀赋生物质在能源化利用过程中需控制NOx排放。解耦燃烧是可适用于高含水、高含氮燃料的低NOx燃烧技术,其对NOx生成的抑制效果优于其他燃烧技术。为揭示解耦燃烧中热解挥发产物的原位控氮潜力、发展双流化床解耦燃... 通常,具有高含氮资源禀赋生物质在能源化利用过程中需控制NOx排放。解耦燃烧是可适用于高含水、高含氮燃料的低NOx燃烧技术,其对NOx生成的抑制效果优于其他燃烧技术。为揭示解耦燃烧中热解挥发产物的原位控氮潜力、发展双流化床解耦燃烧技术,以糠醛渣为原料,借助固定床装置和双流化床装置,分别开展其热解特性和双流化床解耦燃烧近实际工况模拟研究。具体地,首先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糠醛渣在不同温度下的热解产物分布,继而借助双流化床反应器考察了热解在线挥发产物对热解半焦同步燃烧烟气中NOx的还原效果。结果表明:在500~700℃热解温度区间内,随温度的升高,半焦产率逐渐减少,从45.2%下降到39.8%;气体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从12.4%上升到22.5%,CO、CH4、H2等还原性组分产率增加显著;焦油产率略有降低,从15.9%降低到12.9%;水分产率变化不大。双流化床解耦燃烧实验中,糠醛渣热解挥发产物对热解半焦同步燃烧所产烟气控氮效果良好,热解挥发产物对半焦燃烧烟气NOx减排效果主要受热解温度、二次风占比影响,总过量空气系数ER=1.3,热解温度600℃、二次风过量空气系数ER2=0.5时,糠醛渣热解挥发产物对相同热解条件下生成的半焦燃烧(900℃,过量空气系数ER1=0.8)所产烟气原位控氮效果达到最优,NOx减排率为54.80%。这表明,可通过控制热解挥发分产物产率、氧化程度,充分发挥挥发分的NOx还原能力,从而明显改善解耦燃烧原位控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醛渣 热解 解耦燃烧 NO_(x)排放 原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氮控水对日光温室番茄-小型西瓜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于真 罗伟 +1 位作者 陈竹君 周建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4-78,85,共6页
研究日光温室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水肥组合对作物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综合评价优化水肥和常规水肥管理的调控效应。田间试验设置4个水氮处理,包括不施氮+常规灌溉(N0+FI)、常规施氮+常规灌溉(FT+FI)、优化施氮+常规灌溉(OPT+FI... 研究日光温室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水肥组合对作物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综合评价优化水肥和常规水肥管理的调控效应。田间试验设置4个水氮处理,包括不施氮+常规灌溉(N0+FI)、常规施氮+常规灌溉(FT+FI)、优化施氮+常规灌溉(OPT+FI)、优化施氮+优化灌溉(OPT+OI)。测定不同处理下秋冬茬番茄-春茬小型西瓜的产量、品质以及根、茎、叶、果实氮素吸收量。结果表明:优化水氮处理(OPT+OI)番茄产量和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与农户常规水氮处理(FT+FI)无显著差异,但番茄果实的硝酸盐含量降低了66.3%(P<0.05);灌溉量相同时,减氮40%处理(OPT+FI)的小型西瓜产量相比常规施氮处理(FT+FI)提高了13.1%;OPT+OI处理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较对照处理(N 0+FI)均显著提高。不同水肥处理下,两季作物氮在各器官的累积量均表现为果实>叶>茎>根。随着番茄的生长,果实和茎的氮素携出量占总携出量的比例分别由62.4%和5.9%增加至67.1%和6.3%,而根和叶中氮素携出量降低,OPT+OI处理果实氮素携出所占比例增量最大,促进了营养器官中的氮素向果实中转运。在当前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适当优化施氮量和灌溉量既可以保证作物产量和氮素吸收,同时提高果实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番茄 小型西瓜 产量 品质 素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氮304不锈钢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伟 吴冰洁 +2 位作者 邱阳 王晓童 李梅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5-154,共10页
为优化控氮304不锈钢热成型的工艺,深入分析了其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并建立了完整的数学模型。通过热压缩实验获得了16组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流动应力曲线,采用二次求导法确定了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力σc、饱和应... 为优化控氮304不锈钢热成型的工艺,深入分析了其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并建立了完整的数学模型。通过热压缩实验获得了16组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流动应力曲线,采用二次求导法确定了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力σc、饱和应力σs、稳态应力σss等特征值,结合相应的显微组织分析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应变速率的减小,动态再结晶易发生。基于Estrin-Mecking位错密度演化方程及Avrami动力学方程,建立了该材料的热变形流动应力模型及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模型预测的流动应力曲线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动力学模型预测的动态再结晶分数曲线也与实验观察到的晶粒组织变化趋势一致,证明了该数学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动态再结晶 流动应力模型 Avrami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增碳控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卫 王东旭 +4 位作者 徐军 董鸣豪 武云杰 姚鹏伟 沈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1期1-4,共4页
近年来,增碳控氮技术的应用在植烟土壤培育和促进烟叶提质增效方面效果显著。对主要碳源和氮素对植烟土壤改良效果、烤烟生长发育状况和烤烟产量、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以及增碳控氮的初步成果进行综述,探讨了增碳控氮应用的技术要点和应... 近年来,增碳控氮技术的应用在植烟土壤培育和促进烟叶提质增效方面效果显著。对主要碳源和氮素对植烟土壤改良效果、烤烟生长发育状况和烤烟产量、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以及增碳控氮的初步成果进行综述,探讨了增碳控氮应用的技术要点和应用前景,为进一步促进植烟土壤改良和优质烟叶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增碳 有机物料 植烟土壤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