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2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MESim的新型双控制边调压阀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涛 高彦军 +1 位作者 张鹏 董朋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3,共6页
在交通车辆和特种工程车辆中,经常采用液压系统进行传动和动作控制,而液压调压阀广泛地应用在液压系统中,当系统中某一个支路的工作压力与系统压力不同时,通过液压调压阀能够降低系统压力,从而保证该支路的工作压力稳定,并且避免对液压... 在交通车辆和特种工程车辆中,经常采用液压系统进行传动和动作控制,而液压调压阀广泛地应用在液压系统中,当系统中某一个支路的工作压力与系统压力不同时,通过液压调压阀能够降低系统压力,从而保证该支路的工作压力稳定,并且避免对液压系统压力产生影响。然而,当调压过程中降低的压力差值较大时,经过阀口的压降变大,因此,液压阀此处的流体流动较为紊乱,容易产生流体噪声及压力波动。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边控制式的调压阀,详细分析了该新型调压阀的工作原理,通过在调压阀的阀芯结构上设计两个控制边,从而减小了通过每个控制边的压降,保证了调压阀工作稳定性,详细分析了传统调压阀的结构特点,设计了新型调压阀的基本结构,搭建了AMESim仿真分析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模型验证了新型的双边控制液压阀的工作原理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压阀 控制边 新型减压阀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地下楔形转接过渡诱导冒落控制边坡岩移危害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胡颖鹏 谭宝会 +3 位作者 丁航行 张洪昌 李云涛 崔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3,共7页
露天地下楔形转接过渡模式的安全管控是利用崩落法开采挂帮矿形成的塌陷坑阻止边坡岩移威胁露天采场,但地采扰动下的高陡边坡破坏过程不易控制,因而制约了楔形转接过渡模式在大型深凹露天矿山中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极限平衡分析方... 露天地下楔形转接过渡模式的安全管控是利用崩落法开采挂帮矿形成的塌陷坑阻止边坡岩移威胁露天采场,但地采扰动下的高陡边坡破坏过程不易控制,因而制约了楔形转接过渡模式在大型深凹露天矿山中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极限平衡分析方法,揭示出崩落法开采扰动下的高陡边坡渐进破坏规律,提出了边坡滑移体体积计算方法,以及通过调控回采顺序控制边坡滑移进程以实现塌陷坑完全承接边坡滑移体的边坡岩移危害控制技术。研究表明:边坡岩体不会随挂帮矿向下开采而发生持续破坏,只有当挂帮矿开采至关键分段时,边坡岩体受力状态超过极限平衡状态才发生滑移破坏,可通过滞后回采关键分段上盘三角矿延缓边坡滑移,以及通过滞后回采关键分段下盘矿体和采用下向阶梯状回采工作面增大塌陷坑容积,最终实现塌陷坑有序承接边坡滑移体。研究成果完善了大型深凹露天矿楔形转接过渡的安全管控方法,提高了楔形转接过渡模式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开采 挂帮矿 诱导冒落 边坡滑移 灾害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电站缓裂控制边坡的变形特征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史新鹏 杨绪波 +1 位作者 张敏 杨根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61,共5页
某电站4#山梁为“缓裂控制边坡”,其中SN向中-缓节理对边坡的稳定具有决定性的控制作用。该边坡失稳模式为浅表部阶梯状滑动和深部阶梯状滑动(深部蠕滑-拉裂)。边坡切脚开挖后,主要是下部块体滑动牵引上部块体变形滑动。采用三维离散元... 某电站4#山梁为“缓裂控制边坡”,其中SN向中-缓节理对边坡的稳定具有决定性的控制作用。该边坡失稳模式为浅表部阶梯状滑动和深部阶梯状滑动(深部蠕滑-拉裂)。边坡切脚开挖后,主要是下部块体滑动牵引上部块体变形滑动。采用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这类边坡在开挖过程中缓倾角结构面的倾角变化、连通率变化对这种阶梯状滑动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上述机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裂控制边 阶梯状滑动 变形机理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液伺服阀两种控制边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国泽 朴明政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1998年第S1期57-59,共3页
用传递函数法对仿形刀架的仿形阀两种控制边在液压弹簧刚度、响应能力、精度上做了较为简便的比较,供设计时合理选择.
关键词 机液阀 控制边 特性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主动柔顺壁运动控制边界层转捩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庆利 李京伯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33-338,共6页
应用主动柔顺壁运动抑制平板边界层内扰动的增长和推迟边界层转捩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边界转捩过程中的扰动即使已发展到非线性阶段,也能被主动柔顺壁的运动所控制。通过控制柔顺壁下方空腔内的输入声激励强度所产生的控制扰动,可以... 应用主动柔顺壁运动抑制平板边界层内扰动的增长和推迟边界层转捩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边界转捩过程中的扰动即使已发展到非线性阶段,也能被主动柔顺壁的运动所控制。通过控制柔顺壁下方空腔内的输入声激励强度所产生的控制扰动,可以明显地抑制边界层内扰动的非线性增长率和推迟边界层转捩过程。改变控制扰动与初始扰动间的相位差,对于二维初始扰动,可以明显地提前和推迟边界层转捩过程;但对三维初始扰动,改变相位差对边界层转捩影响却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转捩 运动控制 柔顺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与技术政策、技术伦理的协同对策——以技术法律控制边界为视角 被引量:7
6
作者 苏建 陈凡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88,共4页
技术法律控制已经成为STS研究的重要问题。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现代技术法律控制的局限以及确定控制边界的难度,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法律与技术政策、技术伦理的协同,从技术政策、技术伦理法律化的条件、内容和限度等方面,... 技术法律控制已经成为STS研究的重要问题。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现代技术法律控制的局限以及确定控制边界的难度,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法律与技术政策、技术伦理的协同,从技术政策、技术伦理法律化的条件、内容和限度等方面,提出了法律与技术政策、技术伦理协同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法律控制 政策 伦理 协同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球窝控制边界层分离流动的大涡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蓝吉兵 谢永慧 张荻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7-32,共6页
用具有逆压梯度的平板分离流动模拟低压透平叶片吸力面的分离流动,采用基于动力Sma-gorinsky亚格子应力模型的大涡模拟对逆压梯度条件下布置在平板上单个球窝的流动特性及球窝对边界层分离流动控制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详细考察了球窝前沿... 用具有逆压梯度的平板分离流动模拟低压透平叶片吸力面的分离流动,采用基于动力Sma-gorinsky亚格子应力模型的大涡模拟对逆压梯度条件下布置在平板上单个球窝的流动特性及球窝对边界层分离流动控制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详细考察了球窝前沿边界层厚度和球窝深度的比值R分别为0.378、0.994和1.453时球窝的流动特性和控制性能.结果表明:R较小时控制性能最好;球窝内部的马蹄涡对球窝的流动起主导作用;球窝内的马蹄涡周期性脱落并在球窝尾迹区形成发夹涡排,发夹涡涡腿紧贴壁面形成流向涡,流向涡卷吸主流高能流体,由此增强了边界层能量.马蹄涡和发夹涡排对分离流动控制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涡模拟 低压透平 球窝 分离流动 流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控制边界层流动仿真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车学科 聂万胜 屠恒章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9-284,共6页
使用泊松方程、漂移-扩散模型和N-S方程对介质阻隔面放电等离子体控制边界层流动进行了一体化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介质阻隔面放电等离子体通过推-拉空气可以对低速气流进行控制,正向推力和反向拉力均可以在距壁面一定高度处形成射流... 使用泊松方程、漂移-扩散模型和N-S方程对介质阻隔面放电等离子体控制边界层流动进行了一体化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介质阻隔面放电等离子体通过推-拉空气可以对低速气流进行控制,正向推力和反向拉力均可以在距壁面一定高度处形成射流,正向射流自身增加边界层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引射主流将主流中的能量输运到边界层中,从而减小边界层厚度;反向射流与来流相撞后形成回流区将边界层向外推,能够增加边界层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隔面放电 平均静电场力 边界层 流动控制 推-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向离散抽吸法控制边界层转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辉 李小宝 +1 位作者 王海文 冯玉龙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9,共7页
通过实验成功发展了一种生成大振幅稳定条带的有效方法,即展向离散抽吸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条带控制边界层转捩的研究。实验在水洞中进行,以零压力梯度平板边界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氢气泡时间线法观测引入条带前后人工激发转捩边界层中... 通过实验成功发展了一种生成大振幅稳定条带的有效方法,即展向离散抽吸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条带控制边界层转捩的研究。实验在水洞中进行,以零压力梯度平板边界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氢气泡时间线法观测引入条带前后人工激发转捩边界层中扰动发展变化,分析条带对转捩的控制效果及参数影响。结果表明,展向离散抽吸方法生成的稳定条带最大振幅可达28.4%U(U为自由流速度);实验中引入的宽度14和28mm的稳定条带都能起到抑制转捩的作用;条带振幅越大、宽度越窄,抑制效果越明显。研究结果为探索降低水/空气中航行器摩阻的新技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 边界层 转捩 流动控制 氢气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边缘位置的气动传感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付英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2-14,共3页
本文就纸、胶片、塑料薄膜等带材在处理过程中,使产品边缘保持恒定的装置即气液伺服带料纠偏系统中所使用的气动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其特性和实际应用作一介绍。
关键词 气液伺服控制 纠偏系统 气动传感器 边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声激发扰动控制边界层转捩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京伯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5-170,共6页
本文对声激发控制边界层转换问题在低湍流度风洞中作了进一步实验研究。实验成功地证实边界层的人工转换位置可以用声激发扰动控制。通过比较声激发装置的传递函数、声压和固定转捩位置所需的最小输入功率优选了性能较佳的声激发装置。... 本文对声激发控制边界层转换问题在低湍流度风洞中作了进一步实验研究。实验成功地证实边界层的人工转换位置可以用声激发扰动控制。通过比较声激发装置的传递函数、声压和固定转捩位置所需的最小输入功率优选了性能较佳的声激发装置。用大功率扬声器驱动器产生的声扰动经模型内管道及模型表面上展向一排小孔传入边界层是一种有效可行的人工转捩控制方法。测量结果表明,强迫边界层转捩所需的声扰动强度对湍流边界层的速度型及壁面剪应力影响很小。实验中也发现高频声扰动可使离发声孔不远的下游区壁面剪应力减小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转捩 流动控制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企业会计职能及其技术控制边界
12
作者 万希宁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8-74,共7页
本文通过对会计的管理与信息处理特征的探讨,构建了会计人员角色转换ω α模型,据以描绘会计专家向企业高级管理专家转化的过程,同时认为会计职能的技术控制边界是模糊的,随着会计专家对企业管理影响力水平的变化,会计职业的能级是变化... 本文通过对会计的管理与信息处理特征的探讨,构建了会计人员角色转换ω α模型,据以描绘会计专家向企业高级管理专家转化的过程,同时认为会计职能的技术控制边界是模糊的,随着会计专家对企业管理影响力水平的变化,会计职业的能级是变化的,参数ω与α是用于确定会计控制边界的模糊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控制 技术边界 ω-α模型 角色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构造控制边坡平面旋扭式滑移特征及对策——以高陂水利枢纽尾水渠右岸边坡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震涛 邵鹏 尚彦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10190-10197,共8页
与一般圈椅状倾向直线式滑坡形态不同,受断层控制滑坡呈侧缘结构差异明显的平面旋扭式滑移,难以划出连续滑面且向临空面单向变形量不突出,给边坡破坏模式判识和稳定性分析带来困难。以梅州市大埔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尾水渠右岸边坡为例,据... 与一般圈椅状倾向直线式滑坡形态不同,受断层控制滑坡呈侧缘结构差异明显的平面旋扭式滑移,难以划出连续滑面且向临空面单向变形量不突出,给边坡破坏模式判识和稳定性分析带来困难。以梅州市大埔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尾水渠右岸边坡为例,据工程地质勘察和变形监测数据,分析该风化花岗岩边坡地质结构特征及不同开挖阶段监测点位移,发现2019年2月24日该边坡出现裂缝以来滑动受构造控制:断裂控制后缘拉裂缝、节理密集带控制东侧缘沟谷、与斑状花岗岩伴生的辉绿岩脉控制西边界。断层与岩脉联合控制边坡发生顺时针右旋滑移破坏:滑体西边界上拉下压,上部压剪和下部扩容使边缘裂缝近直立且光滑平直,平面上呈右列式断续分布,在公路内侧和下部坡脚出现集中线状排泄泥流;东边界上压下拉,内侧界限不明显,公路内侧坡厚重钢筋砼挡墙拉剪破坏。整个斜坡和沟谷呈“S”形地貌形态,说明历史上曾发生过此类侧旋滑移而使坡体倾角异常变缓、滑体堆积物变密实。基于上述科学认识采取封闭中部公路、裂缝覆盖充填、补充边坡地质勘探、加强变形体监测、滑体中上部快速削方卸载等抢险措施;随后采取保护西缘辉绿岩脉之下起抗剪支撑作用的块状斑状花岗岩体、减少西侧缘坡脚开挖范围并及早回填砼挡土墙、滑坡前缘从两边向中间(西侧剪出口)合拢而逐步加固的包饺子式开挖等加固处理措施,取得预期效果,保证了坡脚尾水渠挡土墙下挖期间施工安全,为工程按期完工赢得时间。变形监测结果显示该边坡总体变形已趋稳定。多方论证后该路段2019年7月20日开始通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陂水利枢纽工程 右岸边坡 构造控制 辉绿岩脉 旋扭式蠕滑 精细化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全控制边临界图(英文)
14
作者 江璠 侯新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24-1029,共6页
不含孤立点的图G称为全控制边临界的,如果对任意两个不相邻顶点u和v,有γt(G+uv)<γt(G).也称这样的图为γt-临界的.如果该图G的全控制数为k,称G为k-γt-临界的.一个γt-临界图G称为强γt-临界的,如果对任意顶点v∈V(G)存在G的一个... 不含孤立点的图G称为全控制边临界的,如果对任意两个不相邻顶点u和v,有γt(G+uv)<γt(G).也称这样的图为γt-临界的.如果该图G的全控制数为k,称G为k-γt-临界的.一个γt-临界图G称为强γt-临界的,如果对任意顶点v∈V(G)存在G的一个基数为γt(G)-1的控制集D使得G[D]除v外不含孤立点.研究了强γt-临界图的性质,给出了一个由小的强γt-临界图构造大强γt-临界图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 临界 强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长展宽法控制边部形状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军 田锡亮 《武汉钢铁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367-374,共8页
作者通过理论分析和生产试验,开发了一种新的中厚板平面形状控制方法──轧长展宽法来控制边部形状,使轧后的板形和侧边折叠现象大大改善,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中厚板 平面形状 控制 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网络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鲁棒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金华 王远 +1 位作者 张智轩 李涛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2,共7页
针对存在干扰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系统,设计了一种RBF网络鲁棒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在反步滑模控制的基础上,通过RBF网络逼近和补偿标称控制律,采用神经网络最小参数学习法,取神经网络的权值上界估计作为神经网络的估计值,通过设计参数... 针对存在干扰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系统,设计了一种RBF网络鲁棒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在反步滑模控制的基础上,通过RBF网络逼近和补偿标称控制律,采用神经网络最小参数学习法,取神经网络的权值上界估计作为神经网络的估计值,通过设计参数估计自适应律来代替神经网络权值的调整,并用Lyapunov理论证明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反步滑模控制方法,在有干扰的情况下,有更短的调节时间,更好的跟踪精度,验证了本方法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姿态控制 反步滑模控制 RBF神经网络 鲁棒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般性动力学建模的多电机复合同步控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斌 雷力 +1 位作者 王在相 李叶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21-2831,I0033,共12页
多电机同步系统广泛应用于精密制造领域,但是多样化系统结构与差异化同步控制需求,为高通用性同步控制策略设计带来了困难。为克服这些问题,该文建立多电机同步系统的一般性动力学模型,以统一形式的数学模型描述多样化同步控制问题;通... 多电机同步系统广泛应用于精密制造领域,但是多样化系统结构与差异化同步控制需求,为高通用性同步控制策略设计带来了困难。为克服这些问题,该文建立多电机同步系统的一般性动力学模型,以统一形式的数学模型描述多样化同步控制问题;通过基于运动学的坐标变换,揭示动力学模型内部复杂耦合关系及在耦合效应影响下的同步误差形成机理;通过提出运动解耦设计方法,精确补偿驱动轴与同步轴之间动力学特性差异,并实现系统解耦;基于已解耦系统设计反馈形式的运动跟踪控制器提升系统实时同步性能。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依据一般性动力学建模分析提出的复合同步控制策略具有明确的可解释性,能够有效提高多电机同步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机同步 动力学建模 耦合系统 同步控制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中自动化控制与储能技术的协同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闻娜 刘成伟 +2 位作者 张晓阳 高健 麻丽明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9-221,共3页
智能电网作为现代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离不开自动化控制与储能技术的协同应用。在提升电网运行效率、稳定性与可靠性方面,计算机驱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与储能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智能电网中自动化控制与储能技术的协同... 智能电网作为现代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离不开自动化控制与储能技术的协同应用。在提升电网运行效率、稳定性与可靠性方面,计算机驱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与储能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智能电网中自动化控制与储能技术的协同应用,并提出优化路径,以推动电网高效运行与稳定发展,促进智能电网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应用,最终为电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自动化控制 储能技术 协同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PWM变流器飞轮系统母线电压LADRC二次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乐 周子宇 +1 位作者 房方 王冰玉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2-250,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二阶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的飞轮储能系统直流母线电压二次控制策略来应对飞轮储能系统频繁充放电切换带来的母线电压波动问题,其将母线电压及微分值分别视为状态变量,负载功率、参数不确定性等内外干扰视为扩展状态量进... 提出一种基于二阶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的飞轮储能系统直流母线电压二次控制策略来应对飞轮储能系统频繁充放电切换带来的母线电压波动问题,其将母线电压及微分值分别视为状态变量,负载功率、参数不确定性等内外干扰视为扩展状态量进行扰动观测器设计。该策略能将工况切换造成电压波动的观测扰动量实时补偿至控制量中,实现扰动补偿。加入二次控制解决LADRC面对非常值扰动会存在稳态误差的问题,保证飞轮储能系统在充放能切换过程中母线电压具备较好的快速响应和抗干扰性能的同时实现无差控制。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 储能 整流电路 电压控制 线性自抗扰控制 二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温室环境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左志宇 牟晋东 +4 位作者 毛罕平 韩绿化 胡建平 张晓东 金文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27,共6页
针对温室温度、光照、水肥控制不协调导致的能耗高、水肥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温室环境协调控制方法。以能耗、光合速率为优化目标,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训练模型,对温度、光照调控目标值进行优化;通过分析不同营养... 针对温室温度、光照、水肥控制不协调导致的能耗高、水肥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温室环境协调控制方法。以能耗、光合速率为优化目标,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训练模型,对温度、光照调控目标值进行优化;通过分析不同营养液灌溉量对作物长势的影响,确定灌溉量动态调整方法;开发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温室环境协调控制系统软硬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协调控制温室温度、光照和水肥环境因子,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环境调控能耗降低8.1%,营养液灌溉量降低7.9%,光合速率提升2.7%,能够为温室环境高效控制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深度强化学习 协调控制 光合速率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