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肠通道术术前营养控制状态评分对判断膀胱癌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玉冬 魏后忆 +8 位作者 王润锦 蒋铭心 杨坤 王明帅 瓦斯里江·瓦哈甫 宋黎明 金木兰 邢念增 牛亦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9-456,共8页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控制状态(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与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通道术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20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因膀胱癌行膀胱根治性切除加回肠通道术的患者79例...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控制状态(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与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通道术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20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因膀胱癌行膀胱根治性切除加回肠通道术的患者79例,根据纳入患者的中位CONUT评分(2分)将患者分为低CONUT组(≤2分)48例和高CONUT组(>2分)31例。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测定患者术前7 d内血清白蛋白浓度、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和总胆固醇浓度并计算CONUT评分。收集患者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术后病理等资料。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回归分析CONUT评分与患者术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的关系。结果不同CONUT评分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CONUT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09)、肿瘤T分期(P=0.048)和手术切缘阳性率(P=0.021)显著高于低CONUT组。在中位24个月的随访中,79例患者中分别有27例患者死亡和33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CONUT组患者的OS和RFS中位时间均显著短于低CONUT组(OS:24周vs>96周,P=0.0015;RFS:16周vs>96周,P=0.0046)。进一步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CONUT>2分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回肠通道术后OS(HR=2.283,95%CI:1.038~5.018,P=0.040)和RFS(HR=2.264,95%CI:1.058~1.219,P=0.03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ONUT评分是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通道术患者临床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高CONUT评分预示着更差的临床结局,应予此类患者更加密切的随访、评估和相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控制状态评分 膀胱癌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回肠通道术 营养状态 预测指数 肿瘤学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营养评分应用于老年严重肢体缺血病人的营养筛查 被引量:4
2
作者 许田田 谢丽 +4 位作者 何春水 刘洋 张丽峰 刘芯君 邱婷婷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运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和控制营养状态评分(CONUT)评估老年严重肢体缺血(CLI)病人的营养状况,探讨老年CLI病人的营养状况以及GNRI和CONU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入院进行血管腔内治疗(EVT)的107名年龄≥5... 目的:运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和控制营养状态评分(CONUT)评估老年严重肢体缺血(CLI)病人的营养状况,探讨老年CLI病人的营养状况以及GNRI和CONU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入院进行血管腔内治疗(EVT)的107名年龄≥55岁的CLI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GNRI评分对病人进行营养分级,分为中高、低和无风险组,根据CONUT评分分为中重度、轻度和正常组。分析营养指标与营养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07名病人中,根据GNRI评分,中高、低、无风险组病人分别占33%、22%和45%;中高组病人HGB、CHOL、LDL-C、TG和PA显著低于无风险组病人,中高组的TG和PA也明显小于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NUT评分中,中重度、轻度组和正常组病人分别占20%、51%和29%。中重度组的HGB、LDL-C、PA明显低于正常组和轻度组的病人,中重度组的TG和HDL-C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GNRI和CONUT评分发现GNRI的两组病人在慢性肾衰竭(CKD 4-5)的患病率上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ONUT评分与HGB、TG、HDL-C、LDL-C,PA呈负相关,与Cre呈正相关。GNRI与HGB、CHOL、TG、LDL-C以及PA呈正相关(P<0.05)。结论:临床工作者应该重视对CLI病人的营养筛查,GNRI和CONUT是便捷有效的营养筛查工具,值得推广到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控制营养状态评分 严重肢体缺血 营养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状态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卢传洋 陈秋妮 +2 位作者 史玉叶 王春玲 于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3-819,共7页
目的:探讨营养状态指标包括控制营养状态(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和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在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 目的:探讨营养状态指标包括控制营养状态(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和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在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105例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科就诊的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出每个患者的CONUT评分和PNI,并通过ROC曲线确定截断值。CONUT评分和PNI分别以6.5和47.28作为截断值,将患者根据截断值进行分组。依次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及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生存曲线显示CONUT评分和PNI对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具有预测作用(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CONUT评分、PNI、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危险度分型、白蛋白、胆固醇均是患者OS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CONUT评分对DLBCL患者的OS具有独立预测作用(HR=2.742,95%CI:1.030~7.300,P<0.05),PNI不是患者OS的独立预测因素(HR=0.526,95%CI:0.135~2.047,P=0.3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营养状态指标呈高度负相关(r=-0.79,P<0.01)。结论:CONUT评分是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患者CONUT评分越高,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营养状态评分 预后营养指数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总生存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冠心病的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态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陈莹 郑辉 何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5-342,共8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60岁的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逐年增加,营养状况与老年患者健康状况息息相关,但有关老年HF患者营养状况对预后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合并冠心病的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营养状态与预后的关...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60岁的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逐年增加,营养状况与老年患者健康状况息息相关,但有关老年HF患者营养状况对预后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合并冠心病的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营养状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2019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西区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HFpEFⅡ~Ⅳ级合并冠心病患者379例,收集患者病例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随访患者出院1年内因HF再入院和HF全因死亡情况。以营养控制状态(CONUT)评分、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GNRI)和预后营养指数(PNI)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将患者分为无营养不良风险组(CONUT评分0~1分,n=42)、低营养不良风险组(CONUT评分2~4分,n=181)、中高营养不良风险组(CONUT评分5~12分,n=156),比较三组间临床资料和预后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1年内因HF再入院和1年内HF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ONUT评分、GNRI、PNI对患者1年内因HF再入院和1年内HF全因死亡的预后价值。结果三组年龄、高龄患者比例、性别、体质指数(BMI)、卧床、住院时间、NYHA分级、血红蛋白、淋巴细胞、尿素氮、肌酐、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型脑钠肽(BNP)、1年内HF全因死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无营养不良风险组、低营养不良风险组年龄、高龄患者比例、卧床、住院时间、NYHA分级、陈旧性心肌梗死、尿素氮、肌酐、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NP、1年内HF全因死亡均低于中高营养不良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中高营养不良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卧床、住院时间、NYHA分级、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CONUT评分、GNRI和PNI是患者1年内因HF再入院及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NUT评分〔OR=1.567,95%CI(1.302,1.885),P<0.05〕是患者1年内HF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CONUT评分、GNRI、PNI预测患者1年内HF全因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95%CI(0.714,0.845)〕、0.695〔95%CI(0.604,0.786)〕、0.722〔95%CI(0.643,0.80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5分,89分,41分;灵敏度分别为0.723、0.532、0.723;特异度分别为0.722、0.833、0.654。结论CONUT评分可作为合并冠心病的老年HFpEF患者死亡风险评估的首选营养评估工具,未来营养干预可能成为降低死亡率的治疗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冠心病 营养控制状态评分 预后: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UNT评分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人肺移植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敏 李小婉 +5 位作者 王逸峰 孙玥 田静 董妍 王宋 许红阳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5-142,共8页
目的:研究控制营养状态(COUNT)评分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病人肺移植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行肺移植术的154名IPF病人,收集术前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术前合并症以及最后一次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 目的:研究控制营养状态(COUNT)评分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病人肺移植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行肺移植术的154名IPF病人,收集术前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术前合并症以及最后一次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使用ROC曲线评估COUNT评分及其他营养评估工具预测30 d生存情况的能力,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低COUNT组和高COUNT组生存曲线,Log-rank比较两组生存率差异。并使用COX回归分析IPF病人术后30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根据COUNT评分划分,IPF病人术前合并营养不良的有101例(65.6%)。COUNT评分对于IPF肺移植病人早期30d预后不佳的预测能力要高于BMI、Alb、PNI指数。使用ROC确定的cutoff值为2.5划分高低COUNT组,高COUNT组30d、90d生存率低于低COUNT组(P<0.05)。并且高COUNT组入ICU前24hAPACHEⅡ评分更高,术后AKI发生率更高,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ECMO转流时间延长(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高COUNT评分及肥胖是IPF病人肺移植术后30d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OUNT评分是肺移植早期预后不佳的预测因素,在IPF病人肺移植术前进行营养评估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营养状态评分 肺移植 特发性肺纤维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控制状态评分联合预后营养指数评估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合并贫血风险的临床应用价值
6
作者 王翠翠 乔万通 +3 位作者 姚俊英 李倩 高维鸽 范旻 《实用医学杂志》 2025年第17期2696-2704,共9页
目的 探讨营养控制状态评分(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联合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贫血风险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构建贫血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7月至2025年3... 目的 探讨营养控制状态评分(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联合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贫血风险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构建贫血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7月至2025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661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合并贫血分组,并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XGBoost算法构建贫血风险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SHAP值可视化等方法评估模型判别能力与可解释性。结果 贫血组患者占比38.9%(257/661)。与对照组相比,贫血组患者PNI和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CONUT评分和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肿瘤最大径≥5 cm、低分化组织分级、Ⅲ—Ⅳ期TNM分期患者比例更高(P<0.05)。XGBoost模型判别能力良好,AUC为0.897(95%CI:0.868~0.925)。SHAP值分析显示PNI、CONUT评分、白蛋白、尿素氮、TNM分期、组织分级、肿瘤最大径为模型主要贡献变量,其中PNI和白蛋白为保护因素,CONUT评分、尿素氮及肿瘤相关指标为危险因素。结论 PNI、CONUT评分等营养指标及肿瘤特征可用于预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贫血风险。基于XGBoost构建的模型具备较高判别能力和良好解释性,有助于临床早期筛查高风险患者,指导个体化营养干预和贫血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贫血 预后营养指数 营养控制状态评分 XGBoost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营养评价方法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比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曾藜 王惠惠 +2 位作者 王晓宇 龚渭轶 胡纯秋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9-1355,共7页
背景腰椎退行性疾病(LD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营养不良密切相关,而目前缺乏能有效、客观、全面评估LDD患者营养状态并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营养评价方法。目的比较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营养控制状态评分(CONUT)、那不勒斯预后评分(NPS... 背景腰椎退行性疾病(LD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营养不良密切相关,而目前缺乏能有效、客观、全面评估LDD患者营养状态并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营养评价方法。目的比较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营养控制状态评分(CONUT)、那不勒斯预后评分(NPS)和高敏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HS-mGPS)四种营养评价方法对LDD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预测价值,以便制定精准营养干预方案,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确诊为LDD且接受开放手术的患者201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PNI、CONUT、NPS及HS-mGPS四种营养评价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前营养状况评估,观察患者术后至出院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根据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资料是否存在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不同营养评价方法的最佳截断值,比较不同评价方法的预测效能,运用MedCalc软件进行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营养评价方法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有60例,发生率为29.8%。临床特征资料比较发现,并发症组与非并发症组年龄、性别、术中出血量、手术节段、PNI、CONUT及N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计算PNI、CONUT、NPS、HS-mGPS预测LDD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7.5、2分、1分、1分,依据截断值将不同营养评价方法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低PNI、高CONUT评分和高NPS评分与术后并发症相关(P<0.01),而高HS-mGPS评分与术后并发症无关(P=0.815)。AUC结果显示CONUT与HS-mGPS(Z=4.961,P<0.0001)、CONUT与NPS(Z=2.534,P=0.0113)、CONUT与PNI(Z=3.455,P=0.0006)、HS-mGPS与NPS(Z=3.349,P=0.0008)、NPS与PNI(Z=2.025,P=0.0429)AUC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S-mGPS与PNI(Z=1.594,P=0.1109)AUC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NUT(OR=2.431,95%CI=1.376~4.295,P=0.002)、手术节段(OR=11.924,95%CI=5.491~25.893,P<0.001)是LDD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用于预测LDD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四种营养评价方法中,CONUT效能最高,可作为LDD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营养评价方法 预后营养指数 营养控制状态评分 那不勒斯预后评分 高敏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美 宋俊贤 +4 位作者 周东洋 黄琳 张晓红 陈红 刘传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64-1170,共7页
目的:采用客观营养指数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5岁慢性心衰患者260例,采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和控... 目的:采用客观营养指数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5岁慢性心衰患者260例,采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和控制营养状态评分(CONUT)评估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根据GNRI和CONUT评估方法,260例患者中分别有177例(68.1%)和226例(86.9%)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中或高营养不良风险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血红蛋白含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无营养不良风险及低营养不良风险患者(P均<0.05)。GNRI评估的中或高营养不良风险患者的体重指数以及CONUT评估的中或高营养不良风险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无营养不良风险及低营养不良风险患者(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OR=2.13,95%CI:1.20~3.77,P=0.009)、体重指数≤24.9kg/m^(2)(OR=3.06,95%CI:1.76~5.33,P<0.001)及血红蛋白含量≤121g/L(OR=2.11,95%CI:1.23~3.62,P=0.007)是GNRI评估方法下营养不良风险的危险因素,男性(OR=5.09,95%CI:2.06~11.44,P<0.001)、合并冠心病(OR=2.49,95%CI:1.14~5.44,P=0.023)和血红蛋白含量≤121g/L(OR=3.31,95%CI:1.28~8.59,P=0.014)是CONUT评估方法下营养不良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较高,因此应重视营养不良风险的筛查评估,加强对危险因素的认识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慢性心力衰竭 营养不良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控制营养状态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