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矢量分类的NPC型三电平双三相PMSM的改进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袁庆庆 步凡 +1 位作者 谢晓彤 夏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768,I0030,共12页
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存在电压矢量数目多、冗余复杂及多目标非线性约束等问题。以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驱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和逆变器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控制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矢量三... 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存在电压矢量数目多、冗余复杂及多目标非线性约束等问题。以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驱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和逆变器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控制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矢量三角区域分类的改进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首先,以基波子平面大投影幅值为原则,对729个电压矢量进行初筛;接着,基于三角区域分类方法对筛选后的电压矢量进行分类,并对期望电压进行所属三角区域定位、确定候选矢量。设计满足电机定子电流谐波抑制及逆变器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的目标函数;根据电机数学模型和逆变器特征研究多目标控制权重因子的理论设计方法。不同工况下的有效性及对比实验表明,所研究的控制策略不仅能改善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的多目标控制性能,还能有效降低控制器计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分类 谐波电流 中点电位 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权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双有源桥变换器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新红 操建生 +2 位作者 许立斌 胡存刚 汪凤翔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84-4194,共11页
针对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参数依赖性问题以及传统扰动观测器应用于双有源桥变换器中存在估计补偿滞后于外部扰动、固定增益无法适应外部宽范围干扰变化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首先,结合预... 针对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参数依赖性问题以及传统扰动观测器应用于双有源桥变换器中存在估计补偿滞后于外部扰动、固定增益无法适应外部宽范围干扰变化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首先,结合预测控制与无模型控制方法构建双有源桥变换器的电压预测超局部模型,代替传统物理模型,降低参数依赖;其次,设计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对超局部模型中动态部分进行反馈补偿,提高控制精度。同时在线拟合电压误差趋势,自适应调整观测器带宽,实现超前补偿;最后,设计成本函数,求解最优移相比,实现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提升系统鲁棒性和动态性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 自适应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超局部 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鲁棒性 动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电压型整流器模型电压预测控制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萌 施艳艳 +3 位作者 沈明辉 王海明 逯亚莹 祁明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9-55,共7页
模型电流预测控制在每个采样周期内对所有开关状态下的输出电流进行预测和评估,算法运算量大,对控制器性能要求较高。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三相电压型整流器(VSR)的模型电压预测控制算法。根据模型电流预测的逆过程获得参考电压值,将矢量... 模型电流预测控制在每个采样周期内对所有开关状态下的输出电流进行预测和评估,算法运算量大,对控制器性能要求较高。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三相电压型整流器(VSR)的模型电压预测控制算法。根据模型电流预测的逆过程获得参考电压值,将矢量平面分为7个部分,并判断参考电压值所在区域。根据参考电压所在区域获得最优的电压矢量作为控制器输出。该方法无需循环寻优过程,预测耗时少,易于实现。通过实验对所提出的模型电压预测控制方法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具有优良的静态、动态性能同时可显著减少模型预测控制的计算耗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电压型整流器 模型电流预测控制 模型电压预测控制 预测耗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形区域分类的NPC型H桥级联五电平逆变器简化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被引量:3
4
作者 袁庆庆 燕磊 +1 位作者 杨丰年 涂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758-4768,共11页
为进一步提高中点电压钳制(neutral point clamped,NPC)H桥级联五电平逆变器的动态响应、降低控制器计算负担的同时确保装置低损耗运行,文中在电压矢量矩形区域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以满足动态响应和降低开关损耗为目标的两级优化模型... 为进一步提高中点电压钳制(neutral point clamped,NPC)H桥级联五电平逆变器的动态响应、降低控制器计算负担的同时确保装置低损耗运行,文中在电压矢量矩形区域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以满足动态响应和降低开关损耗为目标的两级优化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首先根据逆变器数学模型和期望电流进行目标电压矢量计算、修正,接着基于矩形区域分类对目标电压矢量进行定位;并以定位后的候选矢量为基础,设计了两级优化目标函数以输出满足要求的最优矢量。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以及传统模型预测电流、电压控制策略相比,该文所研究的两级优化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在确保逆变器动态响应的前提下既能降低控制器计算负担,还能有效减少器件开关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点电压钳制型H桥级联五电平逆变器 矩形区域分类 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两级优化 低开关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可靠性评估的永磁直驱风机低电压穿越控制模型参数辨识 被引量:8
5
作者 乔腾 张益铭 +2 位作者 曹一家 王力 袁清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2-111,共10页
参数的准确获取有助于提高永磁直驱风机低电压穿越控制模型的仿真精度。复杂模型不仅存在参数多、无法全部测试获取的问题,非目标参数的不精确状况也会影响到目标参数辨识的准确度。通过灵敏度分析判断参数获取的难易程度,作为选择辨识... 参数的准确获取有助于提高永磁直驱风机低电压穿越控制模型的仿真精度。复杂模型不仅存在参数多、无法全部测试获取的问题,非目标参数的不精确状况也会影响到目标参数辨识的准确度。通过灵敏度分析判断参数获取的难易程度,作为选择辨识顺序的依据。将非目标参数随机设置在经验范围内,采用概率可靠性评估方法选取用于准确辨识目标参数的观测变量。针对目标参数,采取兼顾辨识优先顺序和对应观测变量选取的分步辨识策略,获取高概率可靠性的辨识结果作为最终参数值,消除非目标参数设置不准确的影响。基于所提方法,对永磁直驱风机低电压穿越控制模型中目标参数进行理论辨识,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驱风机 参数辨识 灵敏度分析 概率可靠性评估 电压穿越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滤波型电压源逆变器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4
6
作者 尹政 胡存刚 +2 位作者 芮涛 冯壮壮 陆格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723-3732,共10页
为解决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在参数失配时预测误差增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LC滤波型电压源逆变器的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该策略建立了基于电压和电流双梯度的查询表,通过计算和存储上一时刻应用矢量作用下的电压和电流梯度,并结... 为解决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在参数失配时预测误差增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LC滤波型电压源逆变器的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该策略建立了基于电压和电流双梯度的查询表,通过计算和存储上一时刻应用矢量作用下的电压和电流梯度,并结合当前时刻的采样值,实现未来时刻电压和电流的无模型预测;进一步重构状态空间预测方程,根据应用矢量作用下的电压和电流梯度实时更新未应用矢量的梯度值,保证了梯度的准确性;使用电压和电流双目标的价值函数进行跟踪评估,进而选取下一控制周期最优的矢量。该方法不依赖于任何系统参数、计算简单,且消除了传统无模型预测中梯度更新停滞现象,改善了输出电压性能。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逆变器 LC型滤波 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梯度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电网混杂自动电压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胡伟 梅生伟 +2 位作者 卢强 洪军 刘家庆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3,共5页
针对中国东北500 kV电网的实际运行和调度情况,将混杂控制系统引入电力系统的电压控制,提出了东北电网混杂自动电压控制(HAVC)方案,建立了混杂分层电压控制模型,采用离散事件作为驱动主体,并可以实现复合指标调控。该控制方案可以提高... 针对中国东北500 kV电网的实际运行和调度情况,将混杂控制系统引入电力系统的电压控制,提出了东北电网混杂自动电压控制(HAVC)方案,建立了混杂分层电压控制模型,采用离散事件作为驱动主体,并可以实现复合指标调控。该控制方案可以提高东北电网的电压控制水平,增强电网抗扰动能力,改善电压稳定性,合理分配无功,减少网络损耗;并且由于系统控制目标分配至各控制层,通过离散事件来驱动控制,可降低优化问题的求解难度,提高运算效率,并能有效地利用现有技术条件,因此可实现性较好。计算机仿真研究证明了所提出和设计的控制系统、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电网 混杂分层电压控制模型 自动电压控制 电压稳定性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确度飞行仿真转台内框控制摩擦补偿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牛建军 付永领 刘和松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6-579,共4页
为了实现高精确度飞行仿真转台直流力矩电机驱动内框的低速伺服目标,提出了在输入前馈和闭环PID控制的复合控制基础上构建Stribeck摩擦模型的等效控制电压模型进行摩擦超前补偿策略。首先针对转台内框伺服特性分析设计了复合控制策略;... 为了实现高精确度飞行仿真转台直流力矩电机驱动内框的低速伺服目标,提出了在输入前馈和闭环PID控制的复合控制基础上构建Stribeck摩擦模型的等效控制电压模型进行摩擦超前补偿策略。首先针对转台内框伺服特性分析设计了复合控制策略;其次针对常规基于Stribeck模型摩擦补偿方法的不足和实验法辨识模型参数难的特点,提出利用转台内框本身的部件直接测定摩擦超前补偿的控制电压模型,并给出了3个关键参数的测定办法;最后将设计好的控制器用于内框低速伺服。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响应幅值为0.03,°频率为0.000 5 Hz三角波时跟踪误差在95%时间内在0.000 1°内,并对其他形式信号也有很高的动态跟踪精确度,从而证明在以非线性摩擦为主的扰动条件下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能实现内框高品质低速伺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仿真转台 复合控制 Stribeck模型 控制电压模型 摩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龙伯格观测器的LC滤波型逆变器调制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9
作者 尹政 邓富金 +2 位作者 詹昕 黄堃 Sayed ABULANWAR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5年第17期133-142,共10页
传统调制模型预测电压控制在面对LC滤波型逆变器系统内参数的不确定性和各类扰动时,通常难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尤其是在参数失配情况下,控制性能显著下降。为了解决该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龙伯格观测器的调制无模型预测电... 传统调制模型预测电压控制在面对LC滤波型逆变器系统内参数的不确定性和各类扰动时,通常难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尤其是在参数失配情况下,控制性能显著下降。为了解决该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龙伯格观测器的调制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LO-M2FPVC)策略,消除了系统扰动对调制预测计算的影响,保证了逆变器输出电压控制的鲁棒性。首先,建立了逆变器无参数龙伯格观测器,对LC滤波型逆变器内部的参数变化及其他外部扰动进行精确识别;然后,将观测的扰动信息纳入调制预测运算中,消除了扰动对调制预测中各电压矢量作用时间计算的影响;最后,搭建了LC滤波型逆变器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LO-M2FPVC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龙伯格观测器 调制预测 参数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四桥臂APF低运算量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10
作者 王贵峰 郭金星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680-2690,共11页
四桥臂APF(active power filter)是解决三相四线制配电网电能质量问题的理想设备,三电平四桥臂APF因其充足的基矢量个数而具有较好的电流跟随性能,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应用于三电平四桥臂APF时预测运算量过大。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分层思想... 四桥臂APF(active power filter)是解决三相四线制配电网电能质量问题的理想设备,三电平四桥臂APF因其充足的基矢量个数而具有较好的电流跟随性能,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应用于三电平四桥臂APF时预测运算量过大。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分层思想的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基于无差拍控制思想及αβγ坐标系下离散数学模型,由参考电流预测出期望的参考电压,将多次电流预测转换为单次电压预测;并结合三电平四桥臂APF的电压矢量空间分布规律,采用空间分层思想,基于γ轴的空间位置进行优化矢量范围的选取,将寻优矢量范围从传统的81个降低至4~18个,实现了电压跳变限制和中点电位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优良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四线制 三电平四桥臂 预测运算量 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无差拍控制 空间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伺服系统永磁同步电机电流及位置二级状态观测器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双晖 王磊 +1 位作者 宋宝玉 郝明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107,115,共9页
为了提高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反馈精度,并消除反馈信号的滞后问题,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电压控制模型及其运动学控制模型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控制系统反馈环节的工作时序进行分析,得到了电流及位置反馈环节的滞后周期数,提出电流及... 为了提高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反馈精度,并消除反馈信号的滞后问题,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电压控制模型及其运动学控制模型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控制系统反馈环节的工作时序进行分析,得到了电流及位置反馈环节的滞后周期数,提出电流及位置一级状态观测器。通过当前控制周期反馈位置及电流值,对下一个控制周期的电流及反馈位置值进行精确估计,并将一级状态观测器的观测输出值作为二级状态观测器的输入,进一步抑制电流及位置反馈信号的高频振荡及时滞。结果表明:二级电流及位置状态观测器对反馈信号的高频噪声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反馈值进行了准确的预计观测;二级位置观测误差小于0.005rad,并消除了反馈中夹杂的高频噪声。将该方法应用于交流伺服控制系统中,进行高速高响应定位控制,响应频率达到200Hz,加速度达到62 831rad/s2,此时系统相电流稳定,定位精度达到1.5°,从而实现了电流及位置的精确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压控制模型 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BSVM识别并网PV系统阻抗的输电线电流保护自适应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孟龙 刘清贵 +2 位作者 晁勤 王一波 李育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7-23,共7页
为解决并入配电网的光伏系统功率波动性导致输电线电流保护拒/误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IBSVM的PV并网系统输电线电流保护自适应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结合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模型的并网光伏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在不同... 为解决并入配电网的光伏系统功率波动性导致输电线电流保护拒/误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IBSVM的PV并网系统输电线电流保护自适应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结合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模型的并网光伏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在不同故障位置与故障类型情况下,针对正常运行时光伏功率的波动输出,仿真分析了光伏系统与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协调下的故障特性及对配电网输电线电流保护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识别PV并网系统不同输出功率时等效阻抗的方法,制定了输电线电流自适应保护判据,依据光伏系统输出功率和运行方式变化动态调整整定值。仿真验证表明:所提出的自适应保护策略避免了保护拒/误动,提高了保护装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光伏 电压穿越控制策略模型 故障特性 电流保护影响 自适应保护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