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固态控制电位电解型SO_2气体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传桂 邵晶 +1 位作者 张晓霞 刘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63-366,共4页
采用三电极结构 ,Nafion 117膜为中间固态电解质 ,研制一种新颖的全固态控制电位电解型SO2 气体传感器。研究表明 :其响应时间、底电流、结构性能等均优于Au Nafion膜作为中间电解质的半固态控制电位电解型SO2 气体传感器与全液态SO2 ... 采用三电极结构 ,Nafion 117膜为中间固态电解质 ,研制一种新颖的全固态控制电位电解型SO2 气体传感器。研究表明 :其响应时间、底电流、结构性能等均优于Au Nafion膜作为中间电解质的半固态控制电位电解型SO2 气体传感器与全液态SO2 气体传感器。在S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极结构 SO2气体传感器 Naifion-117膜 中间固态电解 全固态控制电位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电位电解测定银合金中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光凤 魏尚松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8-69,共2页
报道了应用KDS 1型快速控制电位电解仪测定银合金中银的快速方法 ,采用在氨性介质中 ,加入EDTA作掩蔽剂 ,阴极电位控制在 0 .2 0~ 0 .30V(vs.SCE)进行电解。该方法可用于含银wAg≥ 0 .2 %的多种合金 。
关键词 控制电位电解 银合金 测定 EDTA 掩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电位电解型气体传感器在液体推进剂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曹晔 张光友 丛继信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3,共5页
从传感器的原理、结构、检测性能等方面论述了研制的控制电位电解型气体传感器在检测肼类燃料、硝基氧化剂等液体推进剂中的应用,并概述了研制新一代用于液体推进剂检测的控制电位电解型气体传感器的必要性。
关键词 液体推进剂 控制电位电解 气体传感器 硝基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电位电解法H_2S气体传感器 被引量:5
4
作者 祁欣 王钧 +1 位作者 李晓青 谭为民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7年第2期48-50,53,共4页
介绍了一种运用控制电位电解原理,采用一体化气体扩散电极的H2S气体传感器。阐述了它的原理,并详细说明传感器的研制过程,对其结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传感器 控制电位电解 硫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电位电解法NO_2气体传感器
5
作者 张小水 张树金 +1 位作者 高胜国 谷永谦 《陶瓷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研制的控制电位电解法NO2传感器,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多孔憎水膜和超细微粒金粉制备的气体扩散电极。阐述了它的工作原理,简要说明了它的研制过程,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 二氧化氮 传感器 控制电位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卟啉锰电催化还原降解滴滴涕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卫华 沈薇 +2 位作者 房媛媛 张英 欧忠平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7-231,共5页
利用循环伏安及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八乙基卟啉锰和四苯基卟啉锰在DMF中电还原降解滴滴涕(DDT)的催化性质.结果表明,中性和第1级还原的卟啉锰对DDT的降解无催化作用,而第2级和第3级电还原的配合物均能催化DDT的降解反应.利... 利用循环伏安及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八乙基卟啉锰和四苯基卟啉锰在DMF中电还原降解滴滴涕(DDT)的催化性质.结果表明,中性和第1级还原的卟啉锰对DDT的降解无催化作用,而第2级和第3级电还原的配合物均能催化DDT的降解反应.利用控制电位技术,以卟啉锰为电催化剂,对DDT进行了还原降解,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鉴定.在试验条件下,DDT降解的主要产物为1,1-二(4-氯苯基)-2,2-二氯乙烷(DDD),1,1-二(4-氯苯基)-2,2-二氯乙烯(DDE)和1,1-二(4-氯苯基)-2-氯乙烯(DDMU).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卟啉锰配合物电催化还原降解DDT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锰配合物 滴滴涕 电催化还原 控制电位电解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钴催化薄膜的制备及在微量氨检测中的应用
7
作者 董汉鹏 陈庆永 夏善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53,共3页
利用溅射法在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上制备了铂金属和金属钴,利用阳极氧化法将金属钴氧化成氧化钴,并将氧化钴制成工作电极;在相同的聚四氟乙烯薄膜上制备了铂黑电极,以氢气为参比气体。选择电极工作电位为0.33 V,检测合成氨联醇工艺原料... 利用溅射法在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上制备了铂金属和金属钴,利用阳极氧化法将金属钴氧化成氧化钴,并将氧化钴制成工作电极;在相同的聚四氟乙烯薄膜上制备了铂黑电极,以氢气为参比气体。选择电极工作电位为0.33 V,检测合成氨联醇工艺原料气中微量氨的含量。检测器对体积分数1.0×10-6的氨气输出电流27.8μA,检出限为体积分数0.08×10-6,响应速度45 s,恢复速度100 s,氨气浓度在0~2.0×10-6范围内,检测器电流输出与氨气浓度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氨气检测器 氧化钴 催化电极 控制电位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O_(4)^(-)在H_(2)SO_(4)和HNO_(3)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
8
作者 邓怡琳 张虎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6-361,I0007,共7页
在动力堆乏燃料中,^(99)Tc是主要的裂变产物之一,它的半衰期长达2.13×10^(5)a,对生态环境有长期危害,是PUREX流程非常关注的核素。Re的化学性质与Tc相似,研究Re的电化学行为,对了解Tc的化学性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本工作研究了H_... 在动力堆乏燃料中,^(99)Tc是主要的裂变产物之一,它的半衰期长达2.13×10^(5)a,对生态环境有长期危害,是PUREX流程非常关注的核素。Re的化学性质与Tc相似,研究Re的电化学行为,对了解Tc的化学性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本工作研究了H_(2)SO_(4)、HNO_(3)介质中ReO_(4)^(-)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H_(2)SO_(4)和HNO_(3)体系中,循环伏安和控制电位电解库仑的测试结果表明,ReO_(4)^(-)在铂电极上的还原是一个多步的电子转移过程,会在铂电极上生成沉积层ReO_(2),此时会建立起电对ReO_(4)^(-)/ReO_(2)。在HNO_(3)体系中,当HNO_(3)浓度为1.00 mol/L时,ReO_(4)^(-)的还原过程与H_(2)SO_(4)体系中相似,当HNO_(3)浓度为2.00、4.00 mol/L时,HNO_(3)通过电化学还原产生HNO_(2),HNO_(2)氧化溶液中的低价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_(4)^(-) 铂电极 循环伏安曲线 控制电位电解库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