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在我国东北三省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丹 郭富庆 +2 位作者 董霖 黄彦 詹红丽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3-66,共4页
控制灌溉技术在水稻灌溉理论上是一个突破,控制灌溉实现了既节水又增产,是水稻生产的先进技术之一。通过开展我国东北三省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应用情况调查,综述了目前东北三省水稻种植区节水灌溉技术现状,分析了不同灌溉方式对粮食产量的... 控制灌溉技术在水稻灌溉理论上是一个突破,控制灌溉实现了既节水又增产,是水稻生产的先进技术之一。通过开展我国东北三省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应用情况调查,综述了目前东北三省水稻种植区节水灌溉技术现状,分析了不同灌溉方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同时,在黑龙江选择试验区进行了节水灌溉技术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在我国东北可望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灌溉技术 水稻 东北三省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视角下稻农节水控制灌溉技术采纳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佟大建 黄武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8-111,115,共5页
水稻在我国所有农作物中耗水量最大,发展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提出了社会资本对稻农节水控制灌溉技术采纳影响的假说,并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 水稻在我国所有农作物中耗水量最大,发展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提出了社会资本对稻农节水控制灌溉技术采纳影响的假说,并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目前仅有30%的农户采纳了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社会资本是稻农节水控制灌溉技术采纳的重要决定因素:结构型社会资本方面,农户的姓氏为大姓、礼金开支规模更大能显著促进节水控制灌溉技术采纳;认知型社会资本方面,农户之间在水稻生产过程中经常互助合作、对村庄成员更信任能显著促进节水控制灌溉技术采纳。应进一步加大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推广力度、并注重提升农户社会资本水平等以推动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节水控制灌溉技术 技术采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卫县水稻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示范推广成效
3
作者 任勤 周建强 +1 位作者 陈洁 魏晓琴 《宁夏农林科技》 2003年第6期105-106,共2页
总结了中卫县水稻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示范推广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及推广前景。
关键词 水稻 节水 控制灌溉技术 环境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
4
作者 朱家骥 刘成祥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12年第5期56-57,共2页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是指稻苗(秧苗)本田移栽后,田面保持薄水层返青活苗,在返青后的各个生育阶段,灌水后田面不再保留水层,以根层土壤水分作为控制指标,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充分发挥了水稻生长的补偿效应,从...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是指稻苗(秧苗)本田移栽后,田面保持薄水层返青活苗,在返青后的各个生育阶段,灌水后田面不再保留水层,以根层土壤水分作为控制指标,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充分发挥了水稻生长的补偿效应,从而能形成较合理的群体结构和较理想的株型,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灌溉技术 水稻生长 灌水定额 生育阶段 土壤水分 灌水时间 补偿效应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渠道灌区节水灌溉综合技术模式
5
作者 阎存立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12年第4期59-60,共2页
四、引黄渠灌区水稻节水灌溉综合技术模式 (一)模式特点 进行渠道防渗和田间工程改造,平整土地,田块格田化,田埂硬化,田间灌排渠道分设,并布设水量和控制设施。选用节水高产良种和节水高效的栽培技术,采用水稻控制灌溉技术。
关键词 综合技术模式 渠道防渗 节水灌溉 渠灌区 控制灌溉技术 工程改造 平整土地 控制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407万亩
6
《农机科技推广》 2013年第3期16-16,共1页
黑龙江省大力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将其写入国家农业节水纲要,编制了《寒地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规范》,组织教学、科研、试验和推广技术团队组成推广培训队伍,在全省60个县和48个农场开展了技术培训,共培训农民及技术员3.5... 黑龙江省大力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将其写入国家农业节水纲要,编制了《寒地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规范》,组织教学、科研、试验和推广技术团队组成推广培训队伍,在全省60个县和48个农场开展了技术培训,共培训农民及技术员3.5万人次。2012年,黑龙江省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推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水稻控灌推广面积达到407万亩。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与常规灌溉相比节水30%~40%,增产5%~10%以上,病株率下降40%以上,肥力增高20%,减少面源污染30%,减少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30%。2013年,全省推广面积将达到600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推广工作 节水灌溉 寒地水稻 黑龙江省 控制灌溉技术 技术培训 温室气体排放 农业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控水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克政 《农村科技》 2008年第7期18-18,共1页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是适时、适量地、动态地对水稻田间土壤进行补水,通过土壤不同的供水能力,对水稻生长进行促控和调整,在水稻高产基础上进一步达到节水的目的。
关键词 控制灌溉技术 水稻生长 控水 田间土壤 供水能力 水稻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节水灌溉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文生 纪桂姮 杜守奎 《现代化农业》 2013年第8期25-26,共2页
水稻具有较强的水分适应性,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正是根据不同生育阶段水稻对水分需求的敏感性和需水规律,在充分发挥水稻自身调节机能和适应能力的基础上,采用节水灌溉新技术是一项重要的节水措施。2012年红旗岭农场进行了水稻节水控制... 水稻具有较强的水分适应性,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正是根据不同生育阶段水稻对水分需求的敏感性和需水规律,在充分发挥水稻自身调节机能和适应能力的基础上,采用节水灌溉新技术是一项重要的节水措施。2012年红旗岭农场进行了水稻节水控制灌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试验 水稻 控制灌溉技术 水分适应性 需水规律 水分需求 生育阶段 适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微喷滴灌技术集成示范探讨
9
作者 胡传干 《农业装备技术》 2018年第6期4-5,共2页
水资源危机迫使世界各国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节水途径和措施。美国、以色列和加拿大等一些国外先进国家,较早地运用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技术开发了节水灌溉控制系统。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计算机、通... 水资源危机迫使世界各国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节水途径和措施。美国、以色列和加拿大等一些国外先进国家,较早地运用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技术开发了节水灌溉控制系统。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计算机、通信和自动控制等技术的迅速发展,精量控制灌溉技术将成为我国农业工程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集成 互联网+ 喷滴灌 控制灌溉技术 自动控制 水资源危机 农业现代化 节水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高效水肥气灌溉系统研发与应用
10
作者 谢佩军 张育斌 《南方农业》 2019年第31期77-80,共4页
水肥气融合灌溉技术是供氧技术、施肥技术和灌溉技术相结合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器视觉技术、信息技术与节水灌溉技术,开发出绿色高效水肥气灌溉系统。简介该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主要包括水肥... 水肥气融合灌溉技术是供氧技术、施肥技术和灌溉技术相结合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器视觉技术、信息技术与节水灌溉技术,开发出绿色高效水肥气灌溉系统。简介该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主要包括水肥气融合模型机理、灌溉控制技术、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基于机器视觉的作物营养监测系统设计等,以及水肥气集成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气一体化 灌溉控制技术 作物营养监测 微纳米气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11
作者 田维元 余锦江 翟正来 《水利经济》 1999年第4期44-45,59,共3页
江苏省阜宁县计有土地1438km2,其中耕地90594hm2,占63%。全县108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88%。近几年粮食总产一直稳定在6.2亿kg左右,是全省有名的农业大县。1994年大旱灾以来,该县把大力发展节水农... 江苏省阜宁县计有土地1438km2,其中耕地90594hm2,占63%。全县108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88%。近几年粮食总产一直稳定在6.2亿kg左右,是全省有名的农业大县。1994年大旱灾以来,该县把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探索出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农业 阜宁县 水资源管理 节水灌溉 控制灌溉技术 招商引资 水稻节水 节约用水 节水型农业 混凝土防渗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节水潜力大
12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0-60,共1页
1998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引进了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经过几年的应用研究和示范推广,目前引黄灌区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推广面积已基本稳定在70万亩。年均节约田间用水量近2.8亿m^3。
关键词 节水潜力 控制灌溉技术 宁夏回族自治区 科技 引黄灌区 用水量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