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念冲突、企业家特质与民营企业控制权之争——基于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谭跃 王翔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42,共5页
以往关于我国民营企业控制权之争的研究多关注的是冲突各方的博弈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鲜有涉及到思想观念和文化的层面。文章通过雷士照明三次控制权之争的案例,首先剖析了冲突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我国民营企业家的传统观念与源自西方... 以往关于我国民营企业控制权之争的研究多关注的是冲突各方的博弈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鲜有涉及到思想观念和文化的层面。文章通过雷士照明三次控制权之争的案例,首先剖析了冲突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我国民营企业家的传统观念与源自西方的现代企业理论的观念冲突,利益需求的冲突则是观念冲突的外在表现;然后剖析了冲突中折射出的民营企业家观念性格、法规意识、文化知识、行为方式等会阻碍公司规范运营、科学管理的特质;最后就提高民营企业家综合素质、完善公司治理、妥善安置控制权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之争 传统观念 现代企业理论 企业家特质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宝万控制权之争”看中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艳林 刘梦然 塞寒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60-65,共6页
面对资本市场上频频发生的敌意收购,卓有成效的反收购策略是上市公司构筑反收购防线的根基所在。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剖析了"宝万控制权之争"中万科主要采取的反收购策略及其失效的原因。研究发现:中国资本市场对稀缺绩优&qu... 面对资本市场上频频发生的敌意收购,卓有成效的反收购策略是上市公司构筑反收购防线的根基所在。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剖析了"宝万控制权之争"中万科主要采取的反收购策略及其失效的原因。研究发现:中国资本市场对稀缺绩优"壳资源"的需求和反收购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是万科反收购策略失效的外部原因,万科过分分散的股权结构和管理层权力巨大等不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是万科反收购策略失效的内部原因。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健全反收购法律制度、建立双层股权结构和健全公司治理机制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之争 反收购策略 股权结构 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万科控制权之争”看中国企业双层股权结构之改革
3
作者 王艳林 宝胡日查 杨雪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59-62,共4页
我国企业现行的“同股同权”单一股权结构已难以适应企业战略发展和多样化改革之需要。“万科控制权之争”证实“同股同权”的单一股权结构在应对外来“野蛮人”入侵时因股权治理屏障不完善而使创始人痛失控制权,相反,京东的双层股权结... 我国企业现行的“同股同权”单一股权结构已难以适应企业战略发展和多样化改革之需要。“万科控制权之争”证实“同股同权”的单一股权结构在应对外来“野蛮人”入侵时因股权治理屏障不完善而使创始人痛失控制权,相反,京东的双层股权结构则可以确保企业创始人融入社会资本时以少量的股权牢牢掌握公司的控制权,从而确保创始股东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得以传承。本文剖析了万科“同股同权”单一股权结构在抵御“外来野蛮人”入侵时的弊端,借鉴了京东“双层股权结构”在保障创始人控制权和企业发展战略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分类分级推行双层股权结构改革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万控制权之争 同股同权 单一股权结构 双层股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邦讯技术案例看——上市公司控制权之争中的程序正义
4
作者 温小杰 高超民 邢滔 《董事会》 2021年第12期82-85,共4页
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上市公司控制权之争不断以各种形式呈现。上市公司董事会面对控股权争夺时,应根据法律规则沉着应对,对合理要求予以满足,对不合理要求正面沟通,依法保护上市公司全体股东合法权益。同时,作为上市公司股东,在提出召... 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上市公司控制权之争不断以各种形式呈现。上市公司董事会面对控股权争夺时,应根据法律规则沉着应对,对合理要求予以满足,对不合理要求正面沟通,依法保护上市公司全体股东合法权益。同时,作为上市公司股东,在提出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时,要注意行文规范、程序严谨,行使股东权利要保持程序正义,行权不越权,这样才能保证股东权利得到有效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权利 行文规范 不合理要求 上市公司 程序正义 临时股东大会 公司控制权之争 依法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争夺控制权应守好底线 被引量:1
5
作者 泰奇 《董事会》 2024年第4期12-13,共2页
在上市公司收购中,控制权争夺各方都应以法律法规为准绳,避免对上市公司实际经营运作产生负面影响。而要提高A股市场并购运行效率,建议仲裁机构、证交所或证监部门可对收购纠纷进行事中调解一家名叫“科林电气”的输配电设备上市公司,... 在上市公司收购中,控制权争夺各方都应以法律法规为准绳,避免对上市公司实际经营运作产生负面影响。而要提高A股市场并购运行效率,建议仲裁机构、证交所或证监部门可对收购纠纷进行事中调解一家名叫“科林电气”的输配电设备上市公司,近来出现了控制权之争的苗头。其中一方是以公司董事长张成锁为代表的高管团队,另一方则是海信集团旗下的海信网能。笔者认为,控制权之争应以和为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收购 高管团队 控制权 控制权之争 输配电设备 仲裁机构 以和为贵 并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基于绿城集团控制权争夺案例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夏淑婧 《管理工程师》 2019年第3期18-25,共8页
以绿城集团控制权之争为背景,从信息透明度、契约精神、有限理性三个角度分析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培养公司员工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法治思维,建立契约... 以绿城集团控制权之争为背景,从信息透明度、契约精神、有限理性三个角度分析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培养公司员工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法治思维,建立契约精神;关注投资者的诉求,减少其非理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上市公司 资本市场 公司治理 控制权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持股计划:大股东加强控制的新工具?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志刚 《董事会》 2021年第5期52-54,共3页
大股东基于复杂动机推出防御型员工持股计划,不可避免地产生激励扭曲。员工持股计划不仅无法带来预期实现的激励增加和绩效改善,而且进一步加强了以董事长为核心的内部人控制,导致公司资源被大股东转移挖掘的可能性增加从2015年开始,以... 大股东基于复杂动机推出防御型员工持股计划,不可避免地产生激励扭曲。员工持股计划不仅无法带来预期实现的激励增加和绩效改善,而且进一步加强了以董事长为核心的内部人控制,导致公司资源被大股东转移挖掘的可能性增加从2015年开始,以万科控制权之争为标志,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开始低于标志着相对控股权的33.33%,我国资本市场进入分散股权时代。由此,我国上市公司将面对更多的"野蛮人"出没,控制权纷争也将成为资本市场的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持股计划 绩效改善 持股比例 我国上市公司 第一大股东 控制权之争 万科 防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治理:企业中的婚姻法律计划
8
《董事会》 2024年第4期25-29,共5页
2024年以来,“东北药茅”长春高新、可靠股份等4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东离婚公告。其中,可靠股份创始人金利伟与鲍佳,以近乎“股权均分”的方式进行离婚财产分割,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成金利伟一人,但未来的控制权之争等法律风险可能由此埋下。... 2024年以来,“东北药茅”长春高新、可靠股份等4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东离婚公告。其中,可靠股份创始人金利伟与鲍佳,以近乎“股权均分”的方式进行离婚财产分割,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成金利伟一人,但未来的控制权之争等法律风险可能由此埋下。从婚姻家庭视角而言,股权只是离婚分割的一项资产而已,但也是最复杂、最受争议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婚财产分割 离婚分割 公司实际控制 控制权之争 离婚公告 上市公司 家庭视角 股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练就公司治理滴水穿石之功
9
作者 卫文省 《董事会》 2020年第7期16-17,共2页
一家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毕竟不是一日可以"练"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上市公司规范运作需要练就滴水穿石之功,如此才能达成立于不败之地的自信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关于公司"出事"的报道可以说是让吃瓜群众们非常解渴:... 一家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毕竟不是一日可以"练"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上市公司规范运作需要练就滴水穿石之功,如此才能达成立于不败之地的自信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关于公司"出事"的报道可以说是让吃瓜群众们非常解渴:先是有某某咖啡财务造假22亿元的丑闻,让公司陷入不测的境地,后又有某某网公司高管之间对公司控制权的"野蛮"争夺,直接导致司法部门介入,拘留了某高管。这还不包括数年前著名的万科控制权之争,尽管"野蛮人"的入侵、甚至是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最终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如愿,也让投资者们捏了一把汗。中国的一些知名公司怎么了?还是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出了问题,让别有用心之人有了可乘之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控制权 财务造假 控制权之争 万科 上市公司 司法部门 规范运作 公司高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夫妻店”拆伙也要有大格局
10
作者 泰奇 《董事会》 2021年第12期10-11,共2页
夫妻店双方即使离婚,然而双方在上市公司中的利益方向总体是一致的,如果只是着眼于获取控制权利益、而局限于控制权之争,那这种格局太小。当然,夫妻店实在合不来、分开也是一种幸福,其中一方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退出公司治理,如此各安... 夫妻店双方即使离婚,然而双方在上市公司中的利益方向总体是一致的,如果只是着眼于获取控制权利益、而局限于控制权之争,那这种格局太小。当然,夫妻店实在合不来、分开也是一种幸福,其中一方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退出公司治理,如此各安其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之争 股权转让 控制权利益 夫妻店 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