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控制时延的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高频环流抑制策略
1
作者 李卫超 韩金洋 +2 位作者 周亮 邓晨 晏明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6,共7页
针对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桥臂环流抑制问题,首先分析了采用对称规则采样和非对称规则采样脉宽调制算法时桥臂环流的不同,将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视为一个整体采用非对称规则采样脉宽调制算法控制,并建立了考虑控制时延的桥臂环流预测模... 针对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桥臂环流抑制问题,首先分析了采用对称规则采样和非对称规则采样脉宽调制算法时桥臂环流的不同,将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视为一个整体采用非对称规则采样脉宽调制算法控制,并建立了考虑控制时延的桥臂环流预测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提出了采用非对称规则采样脉宽调制算法时的环流抑制策略,将桥臂环流峰值降低约50%;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交错多电平逆变器 环流抑制 控制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控制时延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余信珂 蔡茂国 陈剑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26-2031,2175,共7页
针对控制时延主动队列管理算法(CoDel)在突发数据流到来时,大量丢弃数据包,降低网络性能的问题,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概率优化的控制时延主动队列管理算法(PCoDel),加入在包进入队列时根据概率丢弃的策略,结合自适应的机制。NS2仿真结果表... 针对控制时延主动队列管理算法(CoDel)在突发数据流到来时,大量丢弃数据包,降低网络性能的问题,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概率优化的控制时延主动队列管理算法(PCoDel),加入在包进入队列时根据概率丢弃的策略,结合自适应的机制。NS2仿真结果表明,PCoDel与CoDel、sfqCoDel算法相比,在网络轻载,重载以及TCP和UDP混合流的情况下,除抖动外,在吞吐量、丢包率、时延、链路利用率、队列长度方面均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时延 随机公平队列控制时延 概率优化的控制时延 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时延对非同步机电源同步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艳霞 刘凯祥 +1 位作者 成雅超 韩悦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14-2422,共9页
采用并网逆变器与电网相连的新能源发电系统与旋转电源保持同步由控制器实现,这与同步机电源之间的同步机制不同,常被称为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中非同步机电源比例的增加使得电网同步稳定性呈现出新形态。为探究控制时延对非同步机电... 采用并网逆变器与电网相连的新能源发电系统与旋转电源保持同步由控制器实现,这与同步机电源之间的同步机制不同,常被称为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中非同步机电源比例的增加使得电网同步稳定性呈现出新形态。为探究控制时延对非同步机电源同步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锁相环数据采集环节时延、脉宽调制环节的滞后一拍控制时延和换流器开关管死区时延的时延机理,建立了考虑时延的各控制环节数学模型及传递函数。以此为基础推导了考虑控制时延情况下非同步机电源电压与电网电压的相角差微分方程,采用相平面法研究了控制时延对系统同步稳定性的影响。理论分析和相平面法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时延降低了系统的同步稳定性,需进一步增大系统阻尼以补偿控制时延的影响,实际中可通过适当减小锁相环积分系数来增大系统阻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时延 同步稳定性 相平面法 锁相环 PI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以减小控制时延的ABR业务流量控制方案
4
作者 谢利超 刘宏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169-170,214,共3页
控制时延对流量控制算法的有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提出了一种ABR业务流量控制方案,通过交换机和信源交互发出RM信元,有效地减小了控制时延。仿真表明,该算法在迅速减轻拥塞,减小交换节点的缓存队列长度以及快速收敛等方面有着良好... 控制时延对流量控制算法的有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提出了一种ABR业务流量控制方案,通过交换机和信源交互发出RM信元,有效地减小了控制时延。仿真表明,该算法在迅速减轻拥塞,减小交换节点的缓存队列长度以及快速收敛等方面有着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业务 流量控制 控制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新能源场站调频时延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及应用
5
作者 董玮 施志明 +2 位作者 张晓琳 陈志磊 苏建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657-4668,I0010,共13页
随着新能源机组不断挤占传统同步机组空间,系统频率特性愈加受制于新能源场站调频性能。然而,由于新能源场站调频架构及技术手段的差异,不同场站调频时延相差较大,且系统频率特性与场站调频时延关系模糊。对此,该文对计及新能源场站调... 随着新能源机组不断挤占传统同步机组空间,系统频率特性愈加受制于新能源场站调频性能。然而,由于新能源场站调频架构及技术手段的差异,不同场站调频时延相差较大,且系统频率特性与场站调频时延关系模糊。对此,该文对计及新能源场站调频时延的电力系统频率特性进行分析。在阐述场站调频控制典型架构及控制机理的基础上,揭示场站快速调频响应滞后时间构成要素;继而将响应滞后时间作为时延环节加入新能源电站快速调频控制模型中,并利用一阶Taylor与Pade对时延环节进行等效并量化误差,明确两种等效方式的适用范围;通过探究新能源机组调频环节聚合等值规则,形成计及新能源场站调频控制时延的发电机组调频简化聚合模型;最后,运用硬件在环试验平台对所提模型进行验证,并基于所提时域解析模型,分别从惯量水平、新能源发电占比、同步机调频备用资源等多角度探明新能源调频时延对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得出的频率特征与实际结果吻合度高,依据所提模型的频率特性分析结论具有可信度,为新能源场站快速调频技术指标与测试评估方案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场站 快速调频 频率特性 控制时延 频率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操作机器人系统时延控制方法综述 被引量:21
6
作者 景兴建 王越超 谈大龙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4-223,共10页
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应用和研究是目前机器人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尤其是网络遥操作系统的产生,更进一步扩大了应用领域,并对控制系统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该文主要从控制的角度,面向各种性质的时延(如确定的或未知的,时变的或固定的等... 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应用和研究是目前机器人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尤其是网络遥操作系统的产生,更进一步扩大了应用领域,并对控制系统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该文主要从控制的角度,面向各种性质的时延(如确定的或未知的,时变的或固定的等)对遥操作系统所带来的稳定性和透明度等问题,针对近年来为解决这些问题所提出的新的控制方法和理论进行系统的综述和分析,指出现有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今后控制方法的研究方向和应具有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操作机器人系统 时延控制 机器人学 控制策略 动力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车气压制动时延分析及其控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覃涛 李刚炎 +1 位作者 涂鸣 吴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0-47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客车气压制动时延控制方法.考虑到客车气压制动系统的延时特性,建立了客车气压制动回路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和AMESim软件分别建立了其仿真模型,采用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客车气压制动的时延特性... 提出了一种客车气压制动时延控制方法.考虑到客车气压制动系统的延时特性,建立了客车气压制动回路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和AMESim软件分别建立了其仿真模型,采用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客车气压制动的时延特性;基于闭环反馈控制理论,提出了客车气压制动回路时延控制方法.运用PID控制算法设计了时延控制器,并进行了对比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进行时延控制后,客车的制动时延为0.3s,制动距离缩短1.8m,提高了客车的制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制动 时延分析 时延控制 比例-积分-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时延控制选播路由算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陶深 陈松乔 +2 位作者 陈燕 冯凌凌 兰红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36-338,341,共4页
考虑到选播的QoS路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时延控制选播路由算法。该算法利用模拟退火的思想弥补了遗传算法局部收敛较弱和较慢的缺陷,并根据给定的条件找到一条较好的路径。网络仿真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 考虑到选播的QoS路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时延控制选播路由算法。该算法利用模拟退火的思想弥补了遗传算法局部收敛较弱和较慢的缺陷,并根据给定的条件找到一条较好的路径。网络仿真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求解效果,可以找到满足时延要求的低费用的路由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播路由 服务质量 遗传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 时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网络中的时延控制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段成林 马毅萧 白英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78-83,共6页
时延和时延的抖动是多媒体网络中两个重要的参数,它们与网络的服务质量相关.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时延和时延抖动的控制方法——按时服务原则.该方法以虚拟时钟算法为基础,吸收了Jiter-EDD算法的优点,能够同时对时延和时延... 时延和时延的抖动是多媒体网络中两个重要的参数,它们与网络的服务质量相关.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时延和时延抖动的控制方法——按时服务原则.该方法以虚拟时钟算法为基础,吸收了Jiter-EDD算法的优点,能够同时对时延和时延抖动进行控制.同以往的时延和时延抖动控制算法相比,其优点在于:无需为会话建立通信模型,只要是受漏桶(RS,D0)限制的会话,那么,该会话在按时服务器组成的网络中就存在一个最大时延T1,MS,ma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 参考服务器 时延调节器 时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时延反馈控制的主-被动非线性隔振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加喜 徐道临 李盈利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9-645,共7页
非线性隔振系统的有效隔振频率区间要求越过跳跃区间,大于向下跳跃频率。然而,在跳跃区间内,当系统响应振幅位于幅频曲线的非共振支上时,系统具有隔振效果,问题在于如何将振幅保持在非共振支上。当初始条件或激励频率变化使系统响应幅... 非线性隔振系统的有效隔振频率区间要求越过跳跃区间,大于向下跳跃频率。然而,在跳跃区间内,当系统响应振幅位于幅频曲线的非共振支上时,系统具有隔振效果,问题在于如何将振幅保持在非共振支上。当初始条件或激励频率变化使系统响应幅值位于共振支时,提出利用最优时延反馈控制将幅值从共振支切换至非共振支。时延反馈控制虽然使系统处于混沌状态,但振幅得到了充分降低。待混沌状态稳定,且系统状态位于趋向于非共振支的流域中时,撤除反馈控制,系统将恢复简谐振动且振幅最终落在非共振支上,实现了在跳跃区间内的有效隔振,从而拓宽了非线性隔振的频率区间。通过数值仿真计算,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也证实了基于最优时延反馈控制和准零刚度的非线性隔振系统适用于低频隔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隔振 时延反馈控制 低频隔振 准零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旋翼飞行器时延积分反演容错控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贺有智 刘同其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41-2346,共6页
针对四旋翼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会出现执行机构故障,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容错控制方法,该方法是将积分反演控制技术与时延控制(time delay control,TDC)技术相结合得到的。采用积分反演控制方法设计基本控制器,在此基础上利用TDC技术的... 针对四旋翼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会出现执行机构故障,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容错控制方法,该方法是将积分反演控制技术与时延控制(time delay control,TDC)技术相结合得到的。采用积分反演控制方法设计基本控制器,在此基础上利用TDC技术的逼近能力来补偿执行机构可能出现的故障,该方法省去了在线的故障检测和估计,仅需要一步状态迭代即可,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对执行机构故障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飞行器 时延控制 积分反演控制 容错控制 time DELAY control (T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时延滑模容错控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贺有智 刘同其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9-1065,共7页
针对四旋翼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存在执行机构故障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时延控制技术与滑模控制技术相结合的鲁棒容错控制方法。该方法继承了滑模控制技术对干扰和模型参数摄动的鲁棒性,并且为了解决滑模控制器存在抖... 针对四旋翼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存在执行机构故障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时延控制技术与滑模控制技术相结合的鲁棒容错控制方法。该方法继承了滑模控制技术对干扰和模型参数摄动的鲁棒性,并且为了解决滑模控制器存在抖动的现象,引入一种基于PID的趋近律;同时,利用时延控制的逼近能力来补偿执行机构出现的故障,该方法省去了在线的故障检测和分离,而仅需要一步状态迭代。仿真结果表明,该容错控制器能很好的解决执行机构故障和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飞行器 容错控制 滑模控制 时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分二次约束改进算法的时延电网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克 肖宁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0-14,共5页
电力系统中信号传输的时间滞后通常会导致通信时延,影响电网的调控系统控制效率,从而造成电网运行稳定性降低。针对电力系统的通信时延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积分二次约束改进算法的时延电网控制策略。首先在考虑通信时延的基础上搭建... 电力系统中信号传输的时间滞后通常会导致通信时延,影响电网的调控系统控制效率,从而造成电网运行稳定性降低。针对电力系统的通信时延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积分二次约束改进算法的时延电网控制策略。首先在考虑通信时延的基础上搭建电网微分方程模型,然后在算法中对电网的输入与输出设置约束条件,再结合耗散理论对积分二次约束算法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设计时延反馈控制器,来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判定依据的保守性。最后,在电力系统安全分析软件中对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积分二次约束改进算法的时延电网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抑制振荡,同时减少通信时延对电网运行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延电网 控制策略 时延反馈控制 模型搭建 约束条件设置 仿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延控制的伪码多普勒补偿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述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2期198-201,共4页
针对高动态或者弱信号条件下,伪码多普勒对卫星导航系统信号捕获的影响将会凸显,导致捕获性能明显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延控制的码多普勒补偿方法,利用数字延迟滤波器来补偿码多普勒引入的本地码和接收信号的相位不匹配。同时,... 针对高动态或者弱信号条件下,伪码多普勒对卫星导航系统信号捕获的影响将会凸显,导致捕获性能明显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延控制的码多普勒补偿方法,利用数字延迟滤波器来补偿码多普勒引入的本地码和接收信号的相位不匹配。同时,给出了包括码多普勒补偿在内的新的卫星导航系统信号捕获结构。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很好地进行码多普勒补偿,采用三阶Farrow结构的分数延迟滤波器就可以使捕获损耗降低到0.3 dB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延控制 卫星导航系统 多普勒补偿 可变分数阶延迟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MANET多播方法及其时延控制策略
15
作者 范辉 原达 +1 位作者 董付国 李晋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128-130,共3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时延控制的MANET多播方法,不需要维护全局的路由信息,而采用按需路由发现策略,动态建立路由信息及维持多播组成员关系。给出了时延控制算法,算法有助于提高多播在移动环境中的鲁棒性。仿真实验显示在带宽较低的...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时延控制的MANET多播方法,不需要维护全局的路由信息,而采用按需路由发现策略,动态建立路由信息及维持多播组成员关系。给出了时延控制算法,算法有助于提高多播在移动环境中的鲁棒性。仿真实验显示在带宽较低的移动无线网环境中,时延控制可以提高传输可靠性和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ET 多播方法 按需路由 时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性转子系统振动时延控制研究
16
作者 汪海航 吴启迪 汪希萱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0-416,共7页
研究了参数不确定转子系统振动时延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首先提出时延控制方法的基本思想,导出了转子系统时延拉制算法,然后提出了电磁阻尼器时延控制器的设计准则和参数选择方法,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算例.
关键词 转子振动 时延控制 电磁阻尼器 机械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延的软件定义网络快速响应控制器部署 被引量:13
17
作者 姚琳元 陈颖 +1 位作者 宋飞 张宏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02-2808,共7页
目前大多数针对软件定义网络(SDN)中控制器的部署方案均重点考虑传输时延(PD)对性能的影响,忽略了发送时延(TD)对于部署效果的影响。该文提出基于时延的网络快速响应控制器部署方案。首先,在合理考虑传输和发送两类时延的基础上,完善了... 目前大多数针对软件定义网络(SDN)中控制器的部署方案均重点考虑传输时延(PD)对性能的影响,忽略了发送时延(TD)对于部署效果的影响。该文提出基于时延的网络快速响应控制器部署方案。首先,在合理考虑传输和发送两类时延的基础上,完善了已有的平均时延/最大时延最小化模型,并对两种模型是否存在最优解进行了理论证明;其次,利用模糊集理论得出了一种时延优化模型;第三,结合是否考虑发送时延提出了两种部署算法:传输算法和输送算法。为了测试方案的性能,选取实际网络拓扑及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输送算法在网络的响应速度及稳定性方面优于传输算法,时延优化模型在总时延方面较平均时延/最大时延最小化模型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部署 控制器: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PID控制的无线网络时延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小茜 黄友锐 曲立国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6-81,共6页
针对不确定时延影响无线网络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常规PID控制策略无法满足网络控制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PID控制的无线网络时延控制方案。采用Matlab/Simulink的TrueTime工具箱建立了无线网络时延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介... 针对不确定时延影响无线网络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常规PID控制策略无法满足网络控制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PID控制的无线网络时延控制方案。采用Matlab/Simulink的TrueTime工具箱建立了无线网络时延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介绍了模型中网络模块、执行器模块、控制器模块的设计及RBF神经网络整定PID控制器参数的实现原理。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策略相比,RBF神经网络PID控制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确定时延对无线网络控制系统的影响,从而提高无线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控制 时延控制 RBF神经网络 PID控制 TRUETIME工具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网络时延的发动机PI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义炜 潘慕绚 +1 位作者 仇小杰 黄金泉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93-99,共7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的通信时延问题,进行了PI控制系统稳定性及控制设计。基于Nyquist稳定性判据分析比例系数K_(p)的稳定域,进一步采用等效开环传递函数分析积分增益K_(i)的稳定域,获得时延上界依赖型PI控制器参数稳定域。... 针对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的通信时延问题,进行了PI控制系统稳定性及控制设计。基于Nyquist稳定性判据分析比例系数K_(p)的稳定域,进一步采用等效开环传递函数分析积分增益K_(i)的稳定域,获得时延上界依赖型PI控制器参数稳定域。基于参数稳定域设计某涡扇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时延PI控制器,并进行了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在时延上界为0.3 s时,基于参数稳定域设计的PI控制器可保证被控系统的稳定性,系统无稳态误差,转速控制系统超调量不超过0.38%;反之,基于控制器参数非稳定域设计的控制器使被控系统的性能显著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控制系统 时延PI控制 参数稳定域 Nyquist判据 等效开环传递函数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网络中NSA控制面和用户面时延性能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丹 王磊 +1 位作者 王晓琦 席思雨 《电信科学》 2020年第9期141-147,共7页
不同于2G/3G/4G的独立组网,5G的网络架构分为两种:非独立(NSA)组网和独立(SA)组网。NSA作为非独立架构,能实现5G的快速部署。低时延是5G非常重要的特点,其实现需要一系列技术的有机结合。针对2.6 GHz NR帧结构,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际案例数... 不同于2G/3G/4G的独立组网,5G的网络架构分为两种:非独立(NSA)组网和独立(SA)组网。NSA作为非独立架构,能实现5G的快速部署。低时延是5G非常重要的特点,其实现需要一系列技术的有机结合。针对2.6 GHz NR帧结构,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际案例数据,研究了NSA架构下控制面时延和用户面时延的现状和问题:当前,商用芯片级别的终端控制面时延约为359~510 ms;,开启预调度功能时,NSA好点空口双向用户面时延为11~14 ms,关闭预调度后,用户面时延增加至15~17 ms。为了进一步优化控制面时延性能,可采用设置NSA的锚点与NR子帧同步、将B1的timetotrigger设置得略小等方案;而采取SR周期自适应方式则可以降低用户面时延。并给出了时延优化方案,给NSA网络部署提供了相应的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帧结构 控制时延 用户面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