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应用的演变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义贤 张馨怡 谭季春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1-514,共4页
自1978年世界第1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已经为数千万不孕不育夫妇解决了生育问题。最早期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 自1978年世界第1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已经为数千万不孕不育夫妇解决了生育问题。最早期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技术在自然周期内进行,获卵少,可移植胚胎少,成功率很低[1]。此后,应用促性腺激素药物刺激诱发多个卵泡发育,获得多个成熟卵母细胞,以提高单次取卵周期助孕成功率。为避免早发黄体生成素(LH)峰出现及卵泡的不均一性,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技术应运而生,随着试管婴儿技术不断发展,诸多COS方案逐渐涌现,对提高IVF-ET成功率和促进ART衍生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就COS方案应用的演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卵巢刺激 试管婴儿技术 辅助生殖技术 药物刺激 腺激素 生育问题 自然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控制性卵巢刺激对卵巢功能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梁晓燕 李轶 +2 位作者 杜静 林文清 庄广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6-189,201,共5页
【目的】评价在辅助生育技术治疗中反复控制性卵巢刺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3月至2005年5月就诊于本中心接受IVF治疗行控制性卵巢刺激(COH)≥4个治疗周期的12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共508个周期),比较多次COH后基础... 【目的】评价在辅助生育技术治疗中反复控制性卵巢刺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3月至2005年5月就诊于本中心接受IVF治疗行控制性卵巢刺激(COH)≥4个治疗周期的12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共508个周期),比较多次COH后基础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不同治疗周期患者的取卵数和促性腺激素(Gn)的使用剂量。【结果】随着COH治疗周期数的增加,患者的年龄逐渐增加,比较各周期患者月经第3天FSH、LH、PRL、等的基础值,各激素水平之间并无统计学意义(P=0.25~0.93)。与首次接受促超排卵周期相比较,促性腺激素(Gn)的使用剂量在第3、4、5、6、7、8治疗周期显著增加(P=0.0001~0.0084),但是各周期患者取卵数并无统计学意义(P=0.21~0.61),在对年龄分组后比较各周期Gn的使用剂量也无统计学差异(P=0.12~0.94)。本研究还对一直在本院接受COH治疗≥7个周期的12例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的比较,发现随着COH周期数的增加,患者的Gn使用剂量也增加,但控制年龄因素的作用后,Gn的使用剂量则无统计学差异(P=0.13)。【结论】反复的COH治疗不会影响卵巢的储备功能,接受多个周期COH治疗后的患者Gn使用剂量的增加是由于年龄因素所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育技术 反复控制卵巢刺激 卵巢穿刺手术 卵巢储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卵巢刺激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和正常排卵妇女卵源性因子表达的差异 被引量:8
3
作者 魏莉娜 李俐琳 +2 位作者 方丛 黄睿 梁晓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7-872,共6页
【目的】研究控制性卵巢刺激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和正常排卵妇女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卵源性因子(生长分化因子GDF9和骨形成蛋白BMP15)表达的影响及两组妇女之间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PCOS患者和正常排卵的不孕妇女共97例,分... 【目的】研究控制性卵巢刺激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和正常排卵妇女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卵源性因子(生长分化因子GDF9和骨形成蛋白BMP15)表达的影响及两组妇女之间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PCOS患者和正常排卵的不孕妇女共97例,分为4组:22例未经历卵巢刺激(未刺激-PCOS组)和18例经历卵巢刺激(刺激-PCOS组)的PCOS患者,28例未经历卵巢刺激(未刺激-对照组)和29例经历卵巢刺激(刺激-对照组)的正常排卵妇女。收集4组患者的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采用巢式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两种细胞中GDF9和BMP15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正常排卵妇女的卵母细胞中,GDF9和BMP15 mRNA的表达水平在未刺激组分别为24.79(2.96-109.73)和0.93(0.05-3.65),在卵巢刺激组分别为149.94(55.38-387.93)和41.65(6.50-96.11),两种因子在卵巢刺激组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排卵妇女的颗粒细胞中,GDF9和BMP15 mRNA的表达水平在未刺激组分别为0.02(0.009-0.21)和0.008(0.001-0.16),在卵巢刺激组分别为0.10(0.06,0.18)和0.02(0.01-0.03),两种因子在卵巢刺激组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COS患者的卵母细胞中,GDF9和BMP15 mRNA的表达水平在未刺激组分别为23.83(2.29-65.72)和0.09(0.05-29.32),在卵巢刺激组分别为44.81(5.93-489.19)和0.10(0.05-11.44),两种因子的表达在未刺激组和卵巢刺激组均没有差异(P>0.05)。在PCOS患者的颗粒细胞中,GDF9和BMP15 mRNA的表达水平在未刺激组分别为0.11(0.06,0.16)和0.000 005(0.000 004 8-0.000 009),在卵巢刺激组分别为0.05(0.03,0.09)和0.02(0.007-0.03),GDF9 mRNA的表达在卵巢刺激组显著低于未刺激组,而BMP15 mRNA的表达在卵巢刺激组显著高于未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性卵巢刺激可以促进正常排卵妇女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GDF9和BMP15的表达,但是对PCOS患者卵母细胞中两种因子的表达没有促进作用,提示PCOS患者卵母细胞中卵源性因子的表达对卵巢刺激的反应性受到抑制,可能影响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从而导致卵母细胞质量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9 骨形成蛋白15 多囊卵巢综合征 控制卵巢刺激 卵母细胞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估与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的选择 被引量:29
4
作者 廖旖欣 全松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4-326,共3页
卵巢储备功能是指卵巢内可募集卵泡的数量和质量,可反映女性的生育潜能及内分泌功能,并与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有关。目前卵巢储备功能评估主要方法有基础内分泌测定、超声检测、氯米芬刺激试验和卵巢活检等,主要的指标包括年龄、... 卵巢储备功能是指卵巢内可募集卵泡的数量和质量,可反映女性的生育潜能及内分泌功能,并与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有关。目前卵巢储备功能评估主要方法有基础内分泌测定、超声检测、氯米芬刺激试验和卵巢活检等,主要的指标包括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基础雌二醇(bE2)、FSH/LH、抗苗勒管激素(AMH)、窦卵泡数(AFC)、抑制素B(inhibin B,INHB)等。准确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对于临床评估生育力和个体化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有利于在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风险和周期取消率情况下,同时获得理想的临床妊娠率和累积活产率。鉴于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估与COS方案的选择密切关联,本文对此进行归纳总结,以期阐明卵巢储备功能评估指标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卵巢刺激 卵巢储备功能 基础卵泡刺激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抗苗勒管激素 窦卵泡数 内分泌功能 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的新理念 被引量:14
5
作者 胡琳莉 陈彩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1-242,共2页
自1978年全球第1例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试管婴儿出生,到目前为止已超过800万。在IVF-ET技术中,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 自1978年全球第1例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试管婴儿出生,到目前为止已超过800万。在IVF-ET技术中,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关键的一环。IVF过程中通过COS获得理想的卵泡数、增加胚胎冻存的机会、期望提高临床妊娠率和抱婴回家率,同时要避免COS过程中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卵巢刺激 试管婴儿 临床妊娠率 卵泡数 胚胎冻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绒促性素与控制性卵巢刺激 被引量:5
6
作者 潘萍 杨冬梓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2,共4页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促性腺激素具有部分相同的结构,但其半衰期长,与受体亲和力强,在生殖医学领域除了代替黄体生成素诱发卵母细胞成熟,还用于控制性卵巢刺激(COS)。目前COS中添加低剂量绒促性素无统一时机和标准剂量,可应用于促性腺...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促性腺激素具有部分相同的结构,但其半衰期长,与受体亲和力强,在生殖医学领域除了代替黄体生成素诱发卵母细胞成熟,还用于控制性卵巢刺激(COS)。目前COS中添加低剂量绒促性素无统一时机和标准剂量,可应用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方案和拮抗剂方案,可在卵泡发育早期或中晚期添加,也可贯穿整个促排卵过程。目前有限的证据表明添加低剂量绒促性素可以降低卵巢刺激时的Gn用量和COS费用,能获得和常规COS方案相似的临床结局。一些特殊人群如高龄、卵巢反应不良、反复体外受精失败、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黄体生成素水平过低等患者也许更能从小剂量绒促性素添加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促 控制卵巢刺激 卵泡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中卵子与胚胎质量的评估 被引量:6
7
作者 韩树标 黄国宁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前控制性卵巢刺激(COS)已经成为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治疗的首要步骤,也是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关键因素。在IVF-ET过程中,COS可以一次性获得多个高质量卵子和胚胎,其优点是可降低周期取消率,提高累积成功率。但是由于... 目前控制性卵巢刺激(COS)已经成为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治疗的首要步骤,也是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关键因素。在IVF-ET过程中,COS可以一次性获得多个高质量卵子和胚胎,其优点是可降低周期取消率,提高累积成功率。但是由于COS过程中采用了非生理剂量的激素刺激卵巢以及卵泡的发育,是否会影响卵子和胚胎的质量,以及对实验室胚胎质量评估产生影响,目前尚缺乏明确结论。因此,有必要对COS周期中卵子和胚胎质量评估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卵巢刺激 胚胎质量 卵子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辅助生殖技术 IVF-ET 助孕治疗 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中扳机与取卵时机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孙兴 徐艳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9-332,共4页
在控制性卵巢刺激(COS)方案中,一般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进行垂体降调节或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直接抑制LH峰,因此需要在卵泡发育成熟时使用外源性绒促性素(hCG)以模拟内源LH峰的作用(俗称扳机)[1],促... 在控制性卵巢刺激(COS)方案中,一般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进行垂体降调节或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直接抑制LH峰,因此需要在卵泡发育成熟时使用外源性绒促性素(hCG)以模拟内源LH峰的作用(俗称扳机)[1],促进卵泡的最后成熟和卵子减数分裂的恢复。扳机时机的掌握对能否获得一批高质量的卵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上一般在hCG扳机后36小时行经阴道B超引导下穿刺取卵术。本文主要结合目前的临床研究进展对hCG扳机和取卵时机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并分析GnRH-a诱导内源性LH峰后的取卵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卵巢刺激 取卵术 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 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A 卵泡发育 临床研究 垂体降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卵巢刺激与妇科肿瘤发生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建军 孙海翔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0-342,共3页
不孕症患者的治疗常需采用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使体内多个卵泡同时发育。患者性激素水平可显著高于生理水平,而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等为性激素依赖型肿瘤;同时多个卵泡排卵或取卵导致的卵巢损伤可能增... 不孕症患者的治疗常需采用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使体内多个卵泡同时发育。患者性激素水平可显著高于生理水平,而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等为性激素依赖型肿瘤;同时多个卵泡排卵或取卵导致的卵巢损伤可能增加卵巢癌风险。所以COS与妇科肿瘤(包括乳腺癌)发生的关系一直是生殖医学安全性重点监测的内容。由于妇科肿瘤的绝对发生率较低,又常发生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治疗许多年以后,目前大部分研究仅属于病例对照或队列研究,难以证实COS与妇科肿瘤发生的相关性。目前女性超重或肥胖、过度吸烟、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无生育史等情况均有上升趋势,这些都是不孕症发生率增加的高危因素,也是肿瘤发病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在分析COS与妇科肿瘤发生风险时需消除这些混杂因素的影响,这也是评估其相关性的最大挑战。近期一些大样本研究通过延长随访时间、分析不同的不孕类型和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参照人群,为评估COS与妇科肿瘤发生的相关性提供了更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卵巢刺激 肿瘤发生 妇科肿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 激素水平 辅助生殖技术 独立危险因素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做到个体化控制性卵巢刺激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少娣 张翠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6-329,共4页
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分泌及正负反馈的深入研究,促排卵药物及垂体降调节药物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方案在临床上成熟应用。COS方案重要环... 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分泌及正负反馈的深入研究,促排卵药物及垂体降调节药物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方案在临床上成熟应用。COS方案重要环节的标准化是COS的基础,甚至决定着方案的成败。这些重要环节包括:垂体降调节实施节点、降调节达标的要求、促排卵药物使用时机、扳机标准等。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因、卵巢储备、躯体基础状态、经济情况等个体差异来选择合适的预处理、COS方案、黄体支持方案甚至是胚胎移植策略,从而达到最佳的助孕结局。因此,标准化COS方案是个体化的基础,个体化COS方案是标准化方案的延伸和优化。一个现代化、成熟的生殖中心,COS方案应兼具标准化和个体化两个方面,标准化方案有利于临床质控和持续改进,个体化方案可以优化临床结局和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卵巢刺激 个体差异 下丘脑-垂体-卵巢 标准化方案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垂体降调节 促排卵药物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卵巢刺激与凝血功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艺红 孙莹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37-340,共4页
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是辅助生殖技术(ART)环节之一。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受孕的妇女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风险是自然受孕妇女的10倍。COS过程中,应用促排卵药物,内、外源性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是辅助生殖技术(ART)环节之一。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受孕的妇女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风险是自然受孕妇女的10倍。COS过程中,应用促排卵药物,内、外源性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及雌、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凝血及纤溶系统失衡,可表现为血栓前状态(PTS),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严重时形成血栓危及母胎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卵巢刺激 凝血功能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 人绒毛膜促腺激素 静脉血栓栓塞 辅助生殖技术 不良妊娠结局 自然受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行辅助生殖技术的助孕结局及肿瘤转归
12
作者 王荣敏 余敏 朱晓勇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531,共7页
目的探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ertility-sparing surgery,FSS)后的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BOT)合并不孕的患者行辅助生殖助孕的结局及肿瘤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 目的探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ertility-sparing surgery,FSS)后的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BOT)合并不孕的患者行辅助生殖助孕的结局及肿瘤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的FSS后的BOT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妊娠及肿瘤结局。结果纳入的患者中,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占62.9%;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25例Ⅰ期,2例Ⅱ期,8例Ⅲ期。12例(7例Ⅰ期,5例Ⅲ期)患者辅助生殖前发生交界性肿瘤复发。35例患者FSS后平均间隔(47.3±32.6)个月首次行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共79个促排卵周期,以微刺激方案为主(41.8%),其次是自然周期(25.3%)。27例患者进行胚胎移植,移植周期数37,19例患者临床妊娠21次,临床妊娠率56.8%,累积妊娠率54.3%,活产率43.2%,累积活产率42.9%;抗米勒管激素<1.0 ng/mL的13例患者妊娠率42.9%,累积临床妊娠率23.1%。30例患者首次COS后中位随访61个月,4例(13.3%)Ⅲ期患者发生复发,无癌变发生。结论辅助生殖技术可改善BOT合并不孕患者的妊娠结局,对肿瘤预后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交界肿瘤(BOT) 控制卵巢刺激(cos)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SS)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卵巢刺激对卵巢储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翠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6-328,共3页
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 ovarian stimulation,COS)也称控制性促排卵,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COS获得恰当数量、同步发育的高质量卵子是IVF-ET治疗成功... 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 ovarian stimulation,COS)也称控制性促排卵,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COS获得恰当数量、同步发育的高质量卵子是IVF-ET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卵巢储备功能是指卵巢内存留卵泡的数量和质量,也就是卵巢皮质区卵泡生长、发育、形成成熟卵母细胞的能力,通过卵巢储备可以间接反映卵巢功能和女性的生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刺激 卵巢储备 控制促排卵 成熟卵母细胞 fertilization 治疗周期 embryo 供卵 获卵数 胚胎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卵巢刺激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俊颖 官文征 王秀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35-337,共3页
胚胎着床是成功妊娠的第一个关键步骤,发育中的胚胎只有在与子宫内膜发育同步并在内膜容受性正常的情况下才能着床获得妊娠。控制性卵巢刺激(COS)是指通过使用促排卵药物在可控范围内诱发多个卵泡成熟的过程,旨在同一月经周期中募集较... 胚胎着床是成功妊娠的第一个关键步骤,发育中的胚胎只有在与子宫内膜发育同步并在内膜容受性正常的情况下才能着床获得妊娠。控制性卵巢刺激(COS)是指通过使用促排卵药物在可控范围内诱发多个卵泡成熟的过程,旨在同一月经周期中募集较多卵泡,获得更多可利用的胚胎从而提高妊娠率和累积妊娠率。由于COS需使用相应的促排卵药物并且会产生超生理状态的甾体激素水平,此种有别于自然周期的变化,可能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产生影响。而容受性的改变可影响子宫内膜着床期组织形态和分子水平以及助孕治疗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容受 控制卵巢刺激 子宫内膜发育 胚胎着床 促排卵药物 成功妊娠 月经周期 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种植失败中如何调整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 被引量:1
15
作者 赖巧红 靳镭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1-334,共4页
辅助生殖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新鲜周期临床妊娠率高达60%。即使在高妊娠率的现况下仍然有部分IVF-ET治疗夫妇发生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目前RIF定义尚无统一标准,多数学... 辅助生殖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新鲜周期临床妊娠率高达60%。即使在高妊娠率的现况下仍然有部分IVF-ET治疗夫妇发生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目前RIF定义尚无统一标准,多数学者认为连续治疗3个IVF周期,每个周期至少移植1~2个高质量胚胎仍未获妊娠者称为R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失败 控制卵巢刺激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反复 IVF-ET 辅助生殖技术 连续治疗 统一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正常反应人群拮抗剂方案单用高纯度尿促性素促排卵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千花 曹云霞 曾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6-970,共5页
目的比较卵巢正常反应人群(NOR)拮抗剂方案中单用高纯度尿促性素(HP-hMG)与重组人卵泡刺激素(rFSH)促排卵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行NOR拮抗剂助孕的患者,根据拮抗剂方案中采用超促排卵药物的不同,分为HP-hMG组和rFSH组。统计两组患... 目的比较卵巢正常反应人群(NOR)拮抗剂方案中单用高纯度尿促性素(HP-hMG)与重组人卵泡刺激素(rFSH)促排卵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行NOR拮抗剂助孕的患者,根据拮抗剂方案中采用超促排卵药物的不同,分为HP-hMG组和rFSH组。统计两组患者基本信息、促排卵情况、实验室指标以及临床结局等指标。结果最终纳入614例NOR患者:HP-hMG组(n=216),rFSH组(n=398)。两组间hCG注射日P及L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hMG组hCG注射日E2水平显著降低(P<0.001);HP-hMG组生化妊娠率(69.23%vs 63.51%)以及临床妊娠率(66.67%vs 59.46%)较rFSH组有升高的趋势。HP-hMG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2.31%vs 3.02%)较rFSH组有降低趋势。结论对于NOR接受拮抗剂方案助孕的患者,与采用rFSH相比,单独使用HP-hMG能够获得同样较好的临床妊娠率,并在降低OHSS发生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正常反应人群 高纯度尿促 重组人卵泡刺激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控制超促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预测卵巢储备及在控制性超排卵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叶云 欧建平 +4 位作者 吴日然 林秀峰 廖月婵 杜静 杜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6-67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预测卵巢储备力及在控制性超排卵(COH)中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并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12月在本中心接受IVF/ICSI-ET治疗的416周期。根据患者COH卵巢反应将患者分为3组:卵巢...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预测卵巢储备力及在控制性超排卵(COH)中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并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12月在本中心接受IVF/ICSI-ET治疗的416周期。根据患者COH卵巢反应将患者分为3组:卵巢低反应组67例、卵巢正常反应组319例、卵巢高反应(OHSS)组30例。根据是否发生中重度OHSS分为OHSS组12例,非OHSS组404例。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AMH(无月经周期限制)和FSH、LH、E2水平(月经第2~5天抽血),同时行阴道B超检查测定窦卵泡数(AFC)。以获卵数为评价标准进行诊断试验的诊断价值评价。【结果】与获卵数的相关性由强到弱是AMH水平、AFC、FSH/LH比值、基础FSH水平、基础LH水平,控制年龄因素后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494、0.414、-0.310、-0.261、0.233(P<0.01)。预测卵巢低反应ROC曲线下面积除年龄外的前3项为AMH水平0.901、AFC0.889、FSH/LH比值0.734;AMH水平界值≤1.795μg/L,其Youden指数为0.629,高于其他指标。预测卵巢高反应ROC曲线下面积前3项为AFC0.882、AMH水平0.828、FSH/LH比值0.759;AMH水平界值≥3.725μg/L,其Youden指数0.558,仅次于AFC的0.661。预测OHSS时ROC曲线下面积前3项为AMH水平0.879、AFC0.838、FSH/LH比值0.716;AMH水平界值≥5.690μg/L,其Youden指数0.655,高于其他指标。AMH水平、年龄和总促排剂量与获卵数的多元回归模型:获卵数(个)=5.802+1.080×AMH(μg/L)。【结论】血清AMH水平能反应卵巢的储备力,可以在COH前预测卵巢反应和获卵数,是良好的卵巢反应预测指标之一,对临床用药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 控制超排卵 卵巢反应 卵巢过度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对女性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颜元良 龚志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8期944-949,共6页
卵泡刺激素(FSH)是人类重要的生殖激素,被广泛应用于体外受精超促排卵。然而,在临床上发现使用FSH进行卵巢刺激的不孕症患者其卵巢反应不一。FSH通过与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结合介导其生理功能,目前在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中发现超过900个... 卵泡刺激素(FSH)是人类重要的生殖激素,被广泛应用于体外受精超促排卵。然而,在临床上发现使用FSH进行卵巢刺激的不孕症患者其卵巢反应不一。FSH通过与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结合介导其生理功能,目前在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中发现超过900个SNP位点,其中一些SNP位点可能与FSH刺激引起的卵巢反应差异相关,在辅助生殖超促排卵过程中应该考虑这些SNPs对于卵巢功能的影响。通过预测疾病的遗传因素,为即将进行卵巢刺激的患者测定其基因多态性,以此制定个体化的卵巢刺激方案,达到优化不孕症治疗的临床目的。本文从遗传药理学角度,综述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刺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 控制 促排卵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艺红 孙莹璞 +3 位作者 苏迎春 陈秋菊 陈爱军 刘新贵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总结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重度OHSS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度OHSS发生在超排卵治疗后,临床表现为腹胀、恶心、腹水、胸水、少... 目的:总结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重度OHSS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度OHSS发生在超排卵治疗后,临床表现为腹胀、恶心、腹水、胸水、少尿、血液浓缩、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氮质血症。经严密观察,输白蛋白、扩容及放胸腹水等治疗后治愈。移植日已出现OHSS者将胚胎冷冻保存。结论:防治重度OHSS的关键在于预防,一旦发生OHSS,经严密观察和及时治疗可治愈;迟发OHSS与妊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控制超排卵 并发症 临床分析 OH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监护和治疗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明远 温伟标 +2 位作者 周立新 誉铁鸥 方滨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12-1214,共3页
目的总结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重度OHSS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度OHSS发生在超排卵治疗后,临床表现为腹胀、恶心、腹水、胸水、少尿、血液浓缩、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目的总结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重度OHSS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度OHSS发生在超排卵治疗后,临床表现为腹胀、恶心、腹水、胸水、少尿、血液浓缩、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氮质血症、血栓形成等。经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6%贺斯等扩容治疗,腹腔、胸腔穿刺放液,甚至终止妊娠等措施治疗后痊愈。结论防治重度OHSS的关键在于预防,一旦发生OHSS,需及时、正确地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治疗 控制超排卵 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