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视学定量法评估氧控制性再灌注对犬体外循环肺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荣健 叶升 +4 位作者 梁孟亚 刘海 陈光献 黄伟明 吴钟凯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0-694,共5页
利用体视学定量法,评估氧控制性再灌注对体外循环肺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的保护作用。14只健康犬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n=7)和氧控制性再灌注组(OCR,n=7)。IR组全程FiO2 80%;OCR组在主动脉开放即刻调整FiO2至40%,随后每5 min依次上调1... 利用体视学定量法,评估氧控制性再灌注对体外循环肺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的保护作用。14只健康犬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n=7)和氧控制性再灌注组(OCR,n=7)。IR组全程FiO2 80%;OCR组在主动脉开放即刻调整FiO2至40%,随后每5 min依次上调10%,最后达80%,其余时段均维持FiO2 80%。在开胸后即刻(T1)、主动脉开放25 min(T2)、主动脉开放90 min(T3),留取肺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每张切片随机取10个视野,用Image-Pro图像分析软件,分别测试肺泡间隔中性粒细胞(PMN)计数、肺泡间隔面积密度(PASAD)、肺泡腔体积密度和肺实质红细胞体积密度,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W/D)。两组肺组织各参数在T1差异无显著性(P>0.05),OCR组肺泡间隔中性粒细胞计数、肺泡间隔面积密度和红细胞体积密度在T2和T3时点较IR组降低(P<0.05),OCR组肺泡腔体积密度在T2和T3时点较IR组明显增大(P<0.05)。OCR组肺组织湿干重比(W/D)在T2和T3时点较IR组明显降低(P<0.05)。采用体视学定量法,提示氧控制性再灌注对体外循环肺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缺血灌注 控制性再灌注 体视学 肺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控制性再灌注抗犬体外循环肺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 被引量:3
2
作者 荣健 王治平 +3 位作者 吴钟凯 陈光献 梁孟亚 刘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6-690,共5页
【目的】探讨氧控制性再灌注(OCR)对体外循环肺缺血再灌注(I/R)早期损伤的作用。【方法】14只健康犬随机分为对照组(I/R,n=7)和实验组(OCR,n=7)。对照组全程FiO2 80%;实验组在主动脉开放即刻调整FiO2至40%,随后每5 min依次上调10%,最后... 【目的】探讨氧控制性再灌注(OCR)对体外循环肺缺血再灌注(I/R)早期损伤的作用。【方法】14只健康犬随机分为对照组(I/R,n=7)和实验组(OCR,n=7)。对照组全程FiO2 80%;实验组在主动脉开放即刻调整FiO2至40%,随后每5 min依次上调10%,最后达80%,其余时段均维持FiO2 80%。检测动脉血气,观察两组犬在麻醉后、主动脉开放前、开放后5、10、15、20、25 min以及停机前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在开胸后即刻(T1)、主动脉开放25 min(T2)、主动脉开放90 min(T3)分别留取血液标本及肺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检测肺组织干湿重比;比色法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核因子kappa B蛋白含量;光镜观察并盲法评分比较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实验组动脉血氧分压在主动脉开放后5、10、15、20 mi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相比,实验组血清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在T2和T3时点较对照组降低(P<0.05)。实验组肺组织干湿重比、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核因子kappa B蛋白表达在T2和T3时点较对照组降低(P<0.05)。实验组肺损伤评分在T2和T3时点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控制性再灌注可抑制体外循环肺缺血再灌注早期炎性细胞浸润,抑制核因子kappaB蛋白表达。提示氧控制性再灌注对体外循环肺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再灌注 体外循环肺缺血灌注损伤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肺干湿比 髓过氧化物 丙二醛 核因子KAPPA 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后控制性再灌注时间对再灌注损害的影响
3
作者 徐敬 杨栋 +8 位作者 赵文增 张明堪 郅兴义 赵松 许露梅 刘敬敏 乔晨晖 成向一 胡伟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第1期40-44,共5页
家兔80只,分成4组,每组10只供心兔,10只供血兔,采用在体循环灌注离体心脏模型,对心肌缺血后不同控制性再灌注(控灌)时间对再灌注损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5、15和30min的控灌对心肌肌酸磷酸激酶的同工酶... 家兔80只,分成4组,每组10只供心兔,10只供血兔,采用在体循环灌注离体心脏模型,对心肌缺血后不同控制性再灌注(控灌)时间对再灌注损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5、15和30min的控灌对心肌肌酸磷酸激酶的同工酶(CPK-MB)、含水量(MWC)、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明显优于未经控灌的实验组(P<0.05),5min和30min控灌组差异不显著(P>0.05),15min控灌组其各项指标又明显优于5min和30min控灌组。结果提示:控灌有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且以15min控灌疗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再灌注 灌注时间 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停搏液与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祁克宗 章孝荣 +1 位作者 王林安 疏元善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1998年第3期17-20,共4页
良好的心肌保护是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支柱,亦是当今心脏移植手术供心心肌保护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随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病理变化认识的加深,心肌保护在不断变迁和发展。血停搏液、控制性再灌注及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的保护,已成... 良好的心肌保护是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支柱,亦是当今心脏移植手术供心心肌保护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随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病理变化认识的加深,心肌保护在不断变迁和发展。血停搏液、控制性再灌注及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的保护,已成为心脏外科心肌保护中一个诱人的研究领域。小动物外科作为实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今医学临床心脏手术中心肌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血停搏液对犬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肌保护的最佳效应,为小动物临床开展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提供切实可行的心肌保护措施,同时为医学心脏外科临床及心脏移植的应用研究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停搏液 心肌保护 控制性再灌注 缺血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心肌保护的探讨
5
作者 赵文增 杨栋 +5 位作者 徐敬 张明堪 郅兴义 赵松 乔晨晖 胡伟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277-278,共2页
深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心肌保护的探讨赵文增,杨栋,徐敬,张明堪,郅兴义,赵松,乔晨晖,胡伟(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郑州450052)关键词深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心肌保护;控制性再灌注在深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下... 深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心肌保护的探讨赵文增,杨栋,徐敬,张明堪,郅兴义,赵松,乔晨晖,胡伟(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郑州450052)关键词深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心肌保护;控制性再灌注在深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下使用何种心肌保护方法更合理,是心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血液稀释 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 控制性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