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性交替灌溉——一种新的农田节水调控思路 被引量:296
1
作者 康绍忠 张建华 +2 位作者 梁宗锁 胡笑涛 蔡焕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共6页
根据作物光合作用、蒸腾失水与叶片气孔开度的关系以及由土壤水分亏缺产生的作物水分胁迫信号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机理,提出了控制性交替灌溉这样一种新的农田节水调控思路,阐述了这种节水调控方法的概念。
关键词 控制性交替灌溉 水分利用效率 农田节水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交替灌溉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2
作者 孙景生 康绍忠 +1 位作者 蔡焕杰 胡笑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共5页
根据文献资料 ,从作物地下与地上部生长发育、根系吸收性能、作物水分生理状况、隔沟灌溉条件下的水流推进与入渗、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几个方面 ,概述了控制性交替灌溉技术研究的历史、动态及一些主要研究成果 ,分析了该技术在实... 根据文献资料 ,从作物地下与地上部生长发育、根系吸收性能、作物水分生理状况、隔沟灌溉条件下的水流推进与入渗、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几个方面 ,概述了控制性交替灌溉技术研究的历史、动态及一些主要研究成果 ,分析了该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 ,针对我国具体国情 ,对交替隔沟灌溉技术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交替灌溉 作物 生长发育 水分生理状况 水流推进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交替灌溉对玉米根系层水分再分布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彩霞 陈晓飞 +3 位作者 王铁良 杨国范 郑淑红 王明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9-64,共6页
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在蒸渗仪测坑中,对控制性交替灌溉水分再分布规律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跟均匀灌溉相比,交替灌水方式有助于减少土壤水分的深层渗漏和蒸发,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因灌水量小,降低了盐害。与均匀灌溉相比,交替灌... 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在蒸渗仪测坑中,对控制性交替灌溉水分再分布规律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跟均匀灌溉相比,交替灌水方式有助于减少土壤水分的深层渗漏和蒸发,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因灌水量小,降低了盐害。与均匀灌溉相比,交替灌溉在适宜的灌水量水平下,产量构成因素显示出优势性,产量增加显著,说明交替灌溉在沈阳地区是一种经济可行的灌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交替灌溉 水分再分布 产量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交替灌溉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彩霞 陈晓飞 +2 位作者 殷春燕 王铁良 杨国范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83,共3页
在沈阳地区潮棕壤土上,采用蒸渗仪对不同控制性交替灌溉处理下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性交替灌溉抑制了玉米地上部分生长,处理2(控制隔沟交替灌水,灌水定额为2/3M)的产量最高,比处理1(均匀灌水,灌水... 在沈阳地区潮棕壤土上,采用蒸渗仪对不同控制性交替灌溉处理下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性交替灌溉抑制了玉米地上部分生长,处理2(控制隔沟交替灌水,灌水定额为2/3M)的产量最高,比处理1(均匀灌水,灌水定额为M)增产4.8%,节水13.3%,处理3(控制隔沟交替灌水,灌水定额为1/2M)最节水但产量最低,确定处理2(2/3M)为最优灌溉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交替灌溉 玉米 生长发育 水分生产效率 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控制性交替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模拟 被引量:4
5
作者 汪明霞 陈晓飞 徐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15,共3页
在控制性交替灌溉土壤水分动态和根系分布试验观测的基础上,建立了夏玉米控制性交替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模拟模型,并根据实测资料确定了参数,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与田间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型的均方差在0.029~0.038 cm3/cm3... 在控制性交替灌溉土壤水分动态和根系分布试验观测的基础上,建立了夏玉米控制性交替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模拟模型,并根据实测资料确定了参数,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与田间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型的均方差在0.029~0.038 cm3/cm3范围内,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在5.26%~7.85%范围。因此,认为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夏玉米控制性交替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交替灌溉 土壤水分动态 根系吸水 夏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交替灌溉条件下玉米根系的时空分布规律 被引量:5
6
作者 汪明霞 陶永霞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16,共4页
采用大口径土钻对控制性交替灌溉条件下玉米根系进行取样,分析了作物根系的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春玉米根系呈指数递减规律。采用SPSS11.5多元线性回归建立质量密度(R)的二维空间分布函数,经验证,根系密度的二维分布函数... 采用大口径土钻对控制性交替灌溉条件下玉米根系进行取样,分析了作物根系的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春玉米根系呈指数递减规律。采用SPSS11.5多元线性回归建立质量密度(R)的二维空间分布函数,经验证,根系密度的二维分布函数均可反映作物根系的实际生长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交替灌溉 春玉米 根系 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隔沟交替灌溉条件下土壤蒸发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汪明霞 陈晓飞 +3 位作者 王铁梁 李彩霞 郑淑红 刘长利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0-133,149,共5页
棵间土壤蒸发是控制性交替灌溉条件下农田土壤耗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了解沈阳地区潮棕壤土条件下大豆田不同控制性交替灌溉制度下的土壤蒸发变化规律,对土壤蒸发进行预报,采用Micro-lysimeters(MLS)对不同灌溉处理下的土壤蒸发量进行... 棵间土壤蒸发是控制性交替灌溉条件下农田土壤耗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了解沈阳地区潮棕壤土条件下大豆田不同控制性交替灌溉制度下的土壤蒸发变化规律,对土壤蒸发进行预报,采用Micro-lysimeters(MLS)对不同灌溉处理下的土壤蒸发量进行了测定,并建立了以气象因子、土壤含水率和叶面积指数为自变量的土壤蒸发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条件下,各处理的相对土壤蒸发率(E/ET0)与表层土壤含水率(θ)的关系均呈指数函数形式,决定系数在0.71以上。各处理的E/ET0与LAI之间亦呈很好的指数函数关系,决定系数均在0.7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交替灌溉 土壤蒸发规律 相对蒸发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沟调亏灌溉对冬小麦旗叶生理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刘小飞 李彪 +2 位作者 孟兆江 刘祖贵 张寄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20-328,共9页
为了解垄栽模式下隔沟调亏灌溉对冬小麦生理生化特性以及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及其机理,在移动式防雨棚测坑内进行了试验。试验设置5个处理,即T1(常规畦灌):全生育期计划湿润层土壤含水率控制在65%~75%田间持水率(FC);T2(隔沟交替灌溉,AF... 为了解垄栽模式下隔沟调亏灌溉对冬小麦生理生化特性以及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及其机理,在移动式防雨棚测坑内进行了试验。试验设置5个处理,即T1(常规畦灌):全生育期计划湿润层土壤含水率控制在65%~75%田间持水率(FC);T2(隔沟交替灌溉,AFI):全生育期1/2交替灌,当土壤含水率下降至(55%~65%)FC区间内,即灌水至95%FC;T3、T4、T5为隔沟调亏灌溉处理:分别在返青拔节期、拔节抽穗期、抽穗灌浆期将土壤含水率控制在(55%~65%)FC,其余生育阶段按T2处理控制土壤含水率。测定冬小麦花后旗叶光合特性指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产量构成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畦灌方式下冬小麦旗叶具有最高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但隔沟交替灌溉处理和隔沟调亏灌溉方式下的各个处理表现出较高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其中T3在开花期和灌浆期的日均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均为各处理中的最大值。各处理的籽粒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T1、T2、T3、T4、T5,与T1相比,T2与T3分别减产1.98%(P>0.05)和5.68%(P<0.05),但分别节水10.01%(P<0.01)和16.91%(P<0.01),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9.04%(P<0.05)和15.82%(P<0.01)。本试验条件下,隔沟调亏灌溉方式在返青拔节期施加适当的水分调亏((55%~65%)FC)是兼顾节水、稳产的最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调亏灌溉 控制性交替灌溉 生理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对小白杏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斌 王红清 +4 位作者 艾沙江.买买提 刘国杰 斯迪克.米吉提 赛买提.玉素甫 李天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4-147,共4页
为探讨新疆南疆地区干旱缺水的节水方法,2009-2010年于新疆库车县,以6-7 a生小白杏树为试材,研究控制性交替灌溉对成龄小白杏树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性交替灌溉较常规沟灌用水量减少50%,较漫灌用水量减少75%,显著... 为探讨新疆南疆地区干旱缺水的节水方法,2009-2010年于新疆库车县,以6-7 a生小白杏树为试材,研究控制性交替灌溉对成龄小白杏树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性交替灌溉较常规沟灌用水量减少50%,较漫灌用水量减少75%,显著抑制了树体的新梢生长量,对花朵坐果率、果实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无显著影响,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含酸量显著提高。无膜控制性交替灌溉产量显著降低,其他处理对产量无显著影响,表明,最优灌溉方案为有膜控制性交替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杏 控制性交替灌溉 生长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地面灌溉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田军仓 韩丙芳 王炳亮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74-77,共4页
本文主要综述了水平畦灌、膜上灌和控制性交替灌溉三种精细地面灌溉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可供精细灌溉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灌溉技术 精细地面灌溉 水平畦灌 膜上灌 控制性交替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