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CP/IP的远程控制实验系统中再现网络时延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晓峰 吴平东 +3 位作者 任长清 黄杰 马树元 陈之龙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1,共4页
提出再现网络时延的方法 ,利用多线程技术对每一个接收到的数据报都建立独立的线程并进行一段真实的人工延时 ,或者根据网络不确定性时延对远程端控制队列的影响及采样信息处理器的数据使用规则 ,通过对数据报进行移动和数据覆盖再现网... 提出再现网络时延的方法 ,利用多线程技术对每一个接收到的数据报都建立独立的线程并进行一段真实的人工延时 ,或者根据网络不确定性时延对远程端控制队列的影响及采样信息处理器的数据使用规则 ,通过对数据报进行移动和数据覆盖再现网络时延 .保证在进行远程控制算法的比较研究时 ,网络时延状况是一致的 .在远程控制系统实验平台上进行实验 ,结果证明以上方法的可行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控制实验系统 TCP/IP网络 再现网络时延 多线程技术 因特网 控制距离 INTE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R机器人运动学控制实验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5
2
作者 韩军 殷爱华 +1 位作者 冯虎田 施祖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3年第5期103-104,133,共3页
介绍以MOTOMAN-UP6机器人为研究对象,结合现有软件设计开发的6R(旋转轴)机器人运动学仿真系统及通信控制程序,可对机器人进行三维动画仿真及离线编程,达到了对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的准确控制,实现了机器人的远程操作。为机器人技术的实... 介绍以MOTOMAN-UP6机器人为研究对象,结合现有软件设计开发的6R(旋转轴)机器人运动学仿真系统及通信控制程序,可对机器人进行三维动画仿真及离线编程,达到了对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的准确控制,实现了机器人的远程操作。为机器人技术的实验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运动学仿真系统 控制实验系统 离线编程 远程操作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基于滨海湿地控制实验系统的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敏 黄佳芳 +2 位作者 许章华 王琳 仝川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3-178,共6页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国家亟需培养大量碳中和相关的实践型人才。地理学专业的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环境科学概论和基础生态学等课程均包含碳循环相关实践环节,但分散在各课程中,且内容高度重叠。因此,依托滨海湿地控制实...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国家亟需培养大量碳中和相关的实践型人才。地理学专业的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环境科学概论和基础生态学等课程均包含碳循环相关实践环节,但分散在各课程中,且内容高度重叠。因此,依托滨海湿地控制实验系统,将分散在上述课程中的碳循环相关实践环节进行整合优化,形成以碳中和为核心,碳吸收、碳排放、碳储存、碳分解为模块的“一心多点”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后,实践课由60学时优化至24学时,实践课程目标明确、内容相互联系,教学效率明显提高。该实践教学改革可有效提高学生碳中和相关的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并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设计,申报创新实践项目,撰写学术论文和申请专利,对提高学生碳中和思想认识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实验系统 实践教学 碳中和 滨海湿地 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DRC的A3000过程控制实验系统探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宣征 张公永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2-54,63,共4页
利用LADRC对A3000过程控制系统进行改造,运用实验计算出被控对象数学模型,设计自抗扰控制系统,进而按照A3000控制系统实际参数搭建仿真模型,求取控制参数,实验结果验证了对实验系统改造的可行性,该次实验设备的改造适应了工业控制技术... 利用LADRC对A3000过程控制系统进行改造,运用实验计算出被控对象数学模型,设计自抗扰控制系统,进而按照A3000控制系统实际参数搭建仿真模型,求取控制参数,实验结果验证了对实验系统改造的可行性,该次实验设备的改造适应了工业控制技术的发展对高校实验教学的新要求,促进了过程控制实验项目的开放性、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利于我校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节约了高校实验设备更新成本,为我校实验设备更新提出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自抗扰控制 过程控制实验系统 改造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485总线的集散式电机控制实验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亦荣 朱善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2年第5期53-55,共3页
设计一种利用 RS- 485总线把 PC机和多台集散系统基本控制器互联构成的既经济、又实用的小型集散系统 ,具体介绍了其系统的构成 ,通信网络的实现 ,和基于双 CPU的基本控制器结构、功能和特点。将其应用于电机控制实验 ,效果十分理想。
关键词 RS-485总线 集散式电机控制实验系统 集散系统 基本控制 双CPU DCS 实验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量控制实验系统的性能升级技术
6
作者 王爽心 李平康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8-41,49,共5页
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结合用户和仿真技术与计算机教育培训的实际需要,对原SCES-Ⅰ系统进行了性能升级,使之成为操作方便、界面友好、功能齐全、价格合理的新型产品。本次升级设计考虑了跟踪新技术发展的需求,兼顾原理性教学和... 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结合用户和仿真技术与计算机教育培训的实际需要,对原SCES-Ⅰ系统进行了性能升级,使之成为操作方便、界面友好、功能齐全、价格合理的新型产品。本次升级设计考虑了跟踪新技术发展的需求,兼顾原理性教学和工程实际应用,并使产品提供开放性应用环境和具有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开关量控制实验系统 性能升级 SCES-I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虚实融合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教学创新实践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哲睿 姜周曙 黄国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0-205,共6页
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开发了多维虚实融合的多水位控制实验系统。该实验集仿真与实体实验、远程与本地实验于一体,结合了硬件与软件、系统与算法,能构成多种复杂控制对象,满足课程的实验教学需求。交替安排理论课与实验课,使实验贯穿教... 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开发了多维虚实融合的多水位控制实验系统。该实验集仿真与实体实验、远程与本地实验于一体,结合了硬件与软件、系统与算法,能构成多种复杂控制对象,满足课程的实验教学需求。交替安排理论课与实验课,使实验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讨论课的形式开展理论教学,由学生主导课堂。设计多种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使知识点的过渡与难度的递进更平滑。采用多评价主体、多评价角度的方式使评价体系更多元全面。实践表明,该实验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控制系统 多水位控制实验系统 教学方法 教学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控制系统实验室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潜立标 杨马英 俞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S1期354-357,360,共5页
对目前国内外基于Web的控制系统实验室按实现方式的不同进行了系统归类,并提出一种基于JavaApplet,Matlab Simulink和OPC等技术的控制系统网络实验室方案。
关键词 控制系统实验 JAVAAPPLET MatlabSimulink O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电气控制综合实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晓宁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2期64-66,71,共4页
针对传统电气控制及PLC课程实验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设计了现代电气控制实验平台以及多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很好地满足了现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 电气控制综合实验系统 创新基地 高等教育 创新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轴承异步电机控制系统实验平台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晓琳 邓智泉 +1 位作者 张宏荃 严仰光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2003年第1期84-87,共4页
针对无轴承异步电机复杂的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系统 ,提出了利用电枢绕组气隙磁场定向原理 ,对电磁转矩和悬浮力进行解耦控制。为了满足其高精度的实时控制要求 ,本文以速度快、功能强的 TMS32 0 F2 4 0芯片为核心 ,设计了一套双 DSP数... 针对无轴承异步电机复杂的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系统 ,提出了利用电枢绕组气隙磁场定向原理 ,对电磁转矩和悬浮力进行解耦控制。为了满足其高精度的实时控制要求 ,本文以速度快、功能强的 TMS32 0 F2 4 0芯片为核心 ,设计了一套双 DSP数字化控制系统实验平台 ,详细介绍了其软硬件设计方案 ,并在此平台上对实验样机在恒速和升速过程中的悬浮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实验平台能够可靠地完成复杂的解耦控制算法 ,达到了悬浮控制所需的高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异步电机 控制系统实验平台 悬浮 双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PICS的X射线小角散射实验站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平 杨春明 +3 位作者 洪春霞 边风刚 王玉柱 王劼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21-1526,共6页
上海光源(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SSRF)X射线小角散射(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光束线站的常规样品台、掠入射样品台、变温热台的控制程序及数据采集程序均是在LabVIEW环境下开发的,而基于步进电机的狭缝... 上海光源(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SSRF)X射线小角散射(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光束线站的常规样品台、掠入射样品台、变温热台的控制程序及数据采集程序均是在LabVIEW环境下开发的,而基于步进电机的狭缝控制系统等则是在分布式控制的EPICS(Experimental Physics and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环境下开发的。由于开发和运行环境不同,这些设备在联动控制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网络延时的缺陷。本工作在EPICS环境下对运动控制、探测器数据采集和光强检测等控制进行集成,形成了统一的用户操作界面,操作简单,能极大提高实验效率,并在SAXS实验站得到了稳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小角散射 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工具箱 数据采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7 PLC在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中的集成(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帆 蒋薇 +1 位作者 杨兴林 章林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0-113,共4页
在直线感应加速器控制系统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前端控制器被广泛应用于人身安全保护系统中,实现PLC于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EPICS)中的输入输出控制(IOC)集成成为系统架构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S7nod... 在直线感应加速器控制系统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前端控制器被广泛应用于人身安全保护系统中,实现PLC于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EPICS)中的输入输出控制(IOC)集成成为系统架构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S7nodave设备驱动和异步通讯模块Asyn的IOC与PLC通信方法。该方法可实现IOC对S7PLC过程映像区及内存变量的透明访问,而不需要制定通讯协议。分析了基于S7nodave和Asyn模块与S7PLC的通信机制,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加速器 人身安全保护系统 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 可编程逻辑控制 异步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CT02加速器机器保护系统设计
13
作者 何泳成 吴煊 +5 位作者 张玉亮 朱鹏 薛康佳 王林 李明涛 傅世年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6,共7页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第二台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02)加速器主要由1台离子源、1条低能束流传输线、1台射频四极加速器和3条高能束流传输线组成。为了保障BNCT02加速器的安全运行,设计了基于横河PLC和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EPICS)...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第二台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02)加速器主要由1台离子源、1条低能束流传输线、1台射频四极加速器和3条高能束流传输线组成。为了保障BNCT02加速器的安全运行,设计了基于横河PLC和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EPICS)软件工具包的机器保护系统。为了增强安全性,该系统采用了冗余设计,由两套完全独立且主要输入、输出信号一致的子系统构成。测试结果表明,BNCT02加速器机器保护系统的响应时间小于1.6 ms,且具有稳定可靠性高的特点,满足BNCT02加速器运行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中子俘获治疗 加速器 机器保护系统 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台温度控制系统灰色理论的故障诊断研究
14
作者 孙红丽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86-88,共3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来预测煤体温度数据的模型,将预测结果应用于煤自然发火实验台温度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上,通过设定门限值可判定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实验证明结果准确率较高.
关键词 故障诊断 状态检测 灰色系统理论 实验台温度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验物理和工业控制系统的电源操作节点开发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黎黎 黄连生 +4 位作者 傅鹏 高格 沈君 何诗英 王广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8-124,共7页
EAST极向场电源在近期实施了控制系统升级。操作节点是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可以实时监控和控制电源运行和及时报警、故障定位,支持多用户同时操作,具有良好的跨平台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受ITER控制、数据访问和通信(CODAC)启发... EAST极向场电源在近期实施了控制系统升级。操作节点是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可以实时监控和控制电源运行和及时报警、故障定位,支持多用户同时操作,具有良好的跨平台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受ITER控制、数据访问和通信(CODAC)启发,实验物理和工业控制系统(EP ICS)已被选为控制系统框架,采用CSS开发人机接口界面。经过EAST秋季实验验证,操作节点程序稳定,人机界面友好,给实验人员提供了便利,符合EAST实验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实验物理和工业控制系统 CSS 人机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验物理与工业控制系统的EAST真空抽气及加料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啸林 陈跃 +4 位作者 李建刚 胡建生 周跃 侯吉磊 黄明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40,共7页
介绍EAST真空及加料监控系统底层和顶层的架构设计、连锁保护设计、运行模式设计以及系统部署。在底层架构中,真空抽气和加料监控系统分别采用两套相互独立的光纤环网拓扑,构成双光纤环网结构。顶层设计主要采用符合大科学装置规范的实... 介绍EAST真空及加料监控系统底层和顶层的架构设计、连锁保护设计、运行模式设计以及系统部署。在底层架构中,真空抽气和加料监控系统分别采用两套相互独立的光纤环网拓扑,构成双光纤环网结构。顶层设计主要采用符合大科学装置规范的实验物理与工业控制系统(EPICS)架构。系统设计主要特点是将底层双光纤环网结构拓扑和顶层EPICS架构相结合,构建了大型分布式真空抽气和加料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整套监控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该监控系统不仅为EAST装置实验提供了可靠支撑,同时也为未来其它大科学装置的监控系统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装置 实验物理与工业控制系统(EPICS) 双光纤环网 真空抽气及加料 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S注入器Ⅱ真空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玉辉 郑亚伟 +2 位作者 龙银东 于春蕾 曾贤强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9期539-543,共5页
ADS注入器Ⅱ真空控制系统是基于分布式实时控制软件EPICS架构设计的。采用基于数据流设备的通信驱动模块StreamDevice、CSS和JDBC等技术,实现对现场真空设备的远程网络监控和设备状态历史数据查询。对EPICS设备层控制接口采用IOC驱动模... ADS注入器Ⅱ真空控制系统是基于分布式实时控制软件EPICS架构设计的。采用基于数据流设备的通信驱动模块StreamDevice、CSS和JDBC等技术,实现对现场真空设备的远程网络监控和设备状态历史数据查询。对EPICS设备层控制接口采用IOC驱动模块StreamDevice实现,可满足真空计、离子泵、PLC等加速器装置中常用的串口,及以太网口智能设备的网络监控。整个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加速器真空设备的远程采集、监测和真空阀门的联锁控制,保证束流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物理与工业控制系统 设备支持模块 真空系统 直线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S注入器Ⅱ控制系统软件平台设计 被引量:10
18
作者 郭玉辉 于春蕾 +3 位作者 徐卫彬 罗冰峰 姜子运 刘海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04-707,共4页
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DS)的强流质子加速器(ADS注入器Ⅱ)主要用于产生连续强流质子束,其控制系统需实现对现场加速器设备的远程参数调节和状态监测。整个控制系统基于分布式控制软件实验物理与工业控制系统(EPICS)架构设计。为实现... 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DS)的强流质子加速器(ADS注入器Ⅱ)主要用于产生连续强流质子束,其控制系统需实现对现场加速器设备的远程参数调节和状态监测。整个控制系统基于分布式控制软件实验物理与工业控制系统(EPICS)架构设计。为实现各子系统软件开发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信息通信,基于EPICS软件架构,采用共享内存、通道访问接口软件、CA Lab等多种方法实现各系统间的数据透明访问,提高了上层控制软件的远程诊断和集成控制能力。结果表明:整个软件平台运行可靠、稳定,完全满足目前注入器Ⅱ的调束和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 实验物理与工业控制系统 冗余控制 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注入器离子源控制系统 被引量:10
19
作者 姜子运 郭玉辉 +6 位作者 刘海涛 武启 余泽民 马鸿义 于春蕾 胡建军 何源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6-279,共4页
强流质子源及低能传输线是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项目注入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其工作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EPICS)架构的远程控制系统。根据被控设备硬件接口的特点及控制需求分别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 强流质子源及低能传输线是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项目注入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其工作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EPICS)架构的远程控制系统。根据被控设备硬件接口的特点及控制需求分别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和串口服务器等作为控制部件,在主控机中使用LabVIEW编程实现了对系统内所有设备的监控,并借助于DSC模块把设备状态和参数等以过程变量的形式进行网络发布。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特点,已经在系统调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 离子源和低能传输线 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NS加速器真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20
作者 康明涛 黄涛 +8 位作者 张玉亮 何泳成 王金灿 金大鹏 吴煊 郭凤琴 朱鹏 王林 薛康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2-68,共7页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加速器真空控制系统负责真空数据采集、设备监控和闸板阀控制与联锁,是设备运行和故障诊断以及超高真空保持的重要保障。本文介绍了加速器真空需求,基于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EPICS软件框架的真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加速器真空控制系统负责真空数据采集、设备监控和闸板阀控制与联锁,是设备运行和故障诊断以及超高真空保持的重要保障。本文介绍了加速器真空需求,基于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EPICS软件框架的真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使用横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与联锁设备,摩莎MOXA工控机监测真空状态,EPICS PV数据直接进入声音报警系统和历史数据库系统,为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进行后续数据分析和机器研究等提供了便捷途径和可靠保障。目前,该系统已完成现场安装和调试,并已正式投入运行。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人机交互友好的特点,很好地满足了加速器真空控制系统运行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散裂中子源 超高真空 真空控制系统 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