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变量法探究烷烃取代反应的实验条件 被引量:1
1
作者 储开桂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86,共4页
取代反应是典型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烷烃取代反应实验效果的影响因素较多,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烷烃与氯气光照发生取代反应的优选条件,单一改变反应物、反应容器、光照条件等变量以获取烷烃取代反应的演示实验的较佳效果,能帮助学生更充... 取代反应是典型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烷烃取代反应实验效果的影响因素较多,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烷烃与氯气光照发生取代反应的优选条件,单一改变反应物、反应容器、光照条件等变量以获取烷烃取代反应的演示实验的较佳效果,能帮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更好地服务于化学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变量法 烷烃 取代反应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变量法的注塑成型模具温度场 被引量:1
2
作者 凌玮 管爱枝 +1 位作者 梁艺忠 李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0-913,共4页
分别采用自主研制的模具温度测量装置和Moldflow 2013专业版软件实时监测和模拟了聚丙烯材料注塑成型过程中模具内部的温度场变化,模拟与实测的结果有良好的吻合度。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分析了注塑成型工艺参数对模温的影响,发现冷却水... 分别采用自主研制的模具温度测量装置和Moldflow 2013专业版软件实时监测和模拟了聚丙烯材料注塑成型过程中模具内部的温度场变化,模拟与实测的结果有良好的吻合度。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分析了注塑成型工艺参数对模温的影响,发现冷却水和保压时间是影响模温变化的关键工艺变量,而熔体温度是次要变量。研究结果为高分子材料注塑成型过程的温度场控制的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温度场 温度测量装置 MOLDFLOW 模拟 控制变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变量法的一维光子晶体态密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迎宾 廖同庆 +1 位作者 吴昇 魏小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1-864,共4页
为了研究一维光子晶体态密度特性,文章利用多层膜传输矩阵计算出一维光子晶体的态密度(DOS),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了光子晶体中入射光在不同薄膜材料折射率比下和不同周期数下DOS的变化情况,分析表明DOS在一维周期性光子晶体的禁带和导带... 为了研究一维光子晶体态密度特性,文章利用多层膜传输矩阵计算出一维光子晶体的态密度(DOS),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了光子晶体中入射光在不同薄膜材料折射率比下和不同周期数下DOS的变化情况,分析表明DOS在一维周期性光子晶体的禁带和导带边缘有突然增强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光子晶体 态密度(DOS) 控制变量法 折射率比 边缘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变量法的融冰道路电热管布设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炎 张南童 王华荣 《绿色科技》 2013年第4期306-309,共4页
指出了电加热管布置于沥青混凝土道路结构中,通电升温融化路面冰雪,可避免传统除冰盐对路面结构及土壤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路面结构中布置不同间距与深度的电热管发热造成的温度场分布,重点利用控制变量法对计... 指出了电加热管布置于沥青混凝土道路结构中,通电升温融化路面冰雪,可避免传统除冰盐对路面结构及土壤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路面结构中布置不同间距与深度的电热管发热造成的温度场分布,重点利用控制变量法对计算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为-10℃,电热管管间距为20cm,埋深为12cm时,路面可以在相同加热时间内较快升到融雪温度,且温度分布均匀满足融雪化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道路 控制变量法 电加热管 布设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套管实验”的控制变量法形式异化 被引量:3
5
作者 任圣颖 李传雄 于福民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2-96,共5页
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热稳定性比较”的“套管实验”进行形式上的分析,指出该实验因温度失去同一性而引起了控制变量法形式异化。针对这种形式异化,提出并强调形式分析对解决此类型试题的重要性。强调控制变量法形式异化,实验者思想向... 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热稳定性比较”的“套管实验”进行形式上的分析,指出该实验因温度失去同一性而引起了控制变量法形式异化。针对这种形式异化,提出并强调形式分析对解决此类型试题的重要性。强调控制变量法形式异化,实验者思想向客观条件妥协的结果,形式异化的合理性反映出了人的创造性,教学要利用这种异化下的合理性发展学生的控制变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变量法 形式异化 形式分析 碳酸氢钠 碳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变量法在高中化学实验题中的运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夏时君 《化学教学》 CAS 2011年第2期53-55,58,共4页
通过对五个显性案例的剖析,说明控制变量法化学实验探究应用很广。本文分析了其中渗透的隐性控制变量的内涵.并对控制变量法中的变量类型、变量实施、变量关系和实验条件的优化进行理性提练。
关键词 控制变量法 实验变量 反应变量 化学探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变量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姜雪梅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控制变量法 应用 解题 能力要求 实验题 实验设计 设计型 学生 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变量法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建构
8
作者 闻海红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6X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学教学 控制变量法 科学探究 建构 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研究方 科学素养 生物学知识 自然科学 生物课程 学生 总目标 学习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期权价格的一个新的多元控制变量估计 被引量:5
9
作者 詹惠蓉 程乾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1,共7页
提出了一个新的用来估计亚洲期权价格的多元控制变量估计 ,由数值结果可知 ,当离到期时间很长或标的资产收益的波动率很大的时候它对其他控制变量估计有显著的改进。
关键词 亚洲期权 蒙特卡罗栌拟 控制变量法 多元控制变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控制变量思想在中考复习中的渗透——从2017年福建省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谈起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升斌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7-80,共4页
以2017年福建省中考实验探究题为切入点,简单评述试题的特点和新形势下对中考复习的要求,阐述控制变量思想在中考复习教学中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根据中考复习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开展以渗透控制变量思想的中考复习教学,结合有代表性... 以2017年福建省中考实验探究题为切入点,简单评述试题的特点和新形势下对中考复习的要求,阐述控制变量思想在中考复习教学中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根据中考复习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开展以渗透控制变量思想的中考复习教学,结合有代表性的实例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考复习 控制变量法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两亲性MoS2纳米流体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拓 尹成峰 +3 位作者 屈鸣 杨二龙 侯吉瑞 杨昌华 《特种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29,共10页
为探究多因素交互作用对纳米流体提高采收率的影响,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中的Box-Behnken法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以采收率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注入孔隙体积倍数、注入速度和渗透率三者之间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显著性分析表明,影响纳米流... 为探究多因素交互作用对纳米流体提高采收率的影响,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中的Box-Behnken法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以采收率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注入孔隙体积倍数、注入速度和渗透率三者之间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显著性分析表明,影响纳米流体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因素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渗透率、注入孔隙体积倍数、注入速度;响应曲面分析结果表明,注入速度和渗透率的交互作用对纳米流体提高采收率的影响最大。此外,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渗透率、闷井时间和注入模式对纳米流体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纳米流体注入速度为0.2 mL/min、注入孔隙体积倍数为0.5、渗透率为1.00 mD、闷井时间为6 h、注入模式为多周期小段塞时,一次水驱后可再提高采收率18.63个百分点。该研究成果对两亲性MoS2纳米流体在低渗透油藏中应用时的技术政策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两亲性MoS2纳米流体 提高采收率 响应面 控制变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高铁沿线风速风向联合预测研究
12
作者 肖图刚 王涵玉 +2 位作者 文旭光 洪彧 蒲黔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78,94,共7页
风速和风向是影响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对高铁沿线的大风风速和风向进行有效预测有助于及时地对列车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和预警。目前高铁大风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速的预测,尚未考虑风速风向的联合预测。基于深度循环神经网络—... 风速和风向是影响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对高铁沿线的大风风速和风向进行有效预测有助于及时地对列车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和预警。目前高铁大风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速的预测,尚未考虑风速风向的联合预测。基于深度循环神经网络—长短记忆(LSTM)模型,提出独立预测法、分量预测法和多变量预测法等3种风速与风向联合预测方法,并利用兰新高铁大风监测实测数据对沿线多个基站的短期风速和风向进行同步联合预测。首先,通过归一化预处理原始风向和风速序列,并运用控制变量法确定最优时间步长和模型参数。其次,采用BPTT(Backpropagation Through Time)和Adam算法进行迭代训练,并结合早停法控制收敛,得到优化后的网络结构。最后,利用训练好的LSTM网络,采用3种方法对风速和风向进行联合预测。4个基站的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LSTM模型可以有效提取风速风向时间序列的长期依赖特征,结合联合预测方法能够实现对风速和风向的高精度同步预测;3种联合预测方法都能在较小范围内准确预测风速和风向,除5520基站外,风速预测误差在15%以内,风向预测误差在20%以内,其中多变量预测法表现出最优的整体预测精度,独立预测法次之。本研究为风速风向的联合预测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保障高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风速风向联合预测 大风监测 控制变量法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塑件成型二次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
13
作者 李贺 梅益 +2 位作者 曹贵崟 王莉媛 罗宁康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8-32,共5页
针对特征较复杂注塑零件成型过程中产生的翘曲和体积收缩的现象,设计了合理的注塑方案,运用Moldflow软件结合正交试验对其进行CAE分析,运用多目标分析方法及方差分析法对试验因素进行主次分析,对主要因素进行控制变量试验,最终得到二次... 针对特征较复杂注塑零件成型过程中产生的翘曲和体积收缩的现象,设计了合理的注塑方案,运用Moldflow软件结合正交试验对其进行CAE分析,运用多目标分析方法及方差分析法对试验因素进行主次分析,对主要因素进行控制变量试验,最终得到二次优化参数组合,并运用Moldflow软件对二次优化参数进行模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工艺 CAE分析 正交试验 控制变量法 二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误差高精度检测
14
作者 唐艳玲 李强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5,30,共6页
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齿距偏差对线接触弧齿锥齿轮传动接触的影响复杂,其对齿面接触应力和弹性变形呈现非规律属性。传动误差检测过程中,受到上述因素影响,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因误差因素会产生边缘接触导致齿轮坐标系失真,齿距偏差和小... 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齿距偏差对线接触弧齿锥齿轮传动接触的影响复杂,其对齿面接触应力和弹性变形呈现非规律属性。传动误差检测过程中,受到上述因素影响,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因误差因素会产生边缘接触导致齿轮坐标系失真,齿距偏差和小轮轴线误差对齿面接触应力和弹性变形的影响较大,导致误差搜索过程失败。提出一种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误差高精度检测方法。构建传动误差分析模型,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扭矩以及安装制造等因素对传动误差的影响,确定传动误差产生的原因。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将检测齿廓变换到理论齿廓坐标系中。利用理论齿廓法向等距线,获取包容实际齿廓点的两条等距线齿廓,组建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误差搜索模型,完成对传动误差高精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额定负载和不同负载情况下得到的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误差检测结果与真实值的检测结果拟合度相对较高,说明所提方法可以得到具有更加可靠且精准的传动误差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弧弧齿锥齿轮 控制变量法 扭矩 坐标变换 传动误差 高精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电动座椅出厂位姿调整方法研究
15
作者 刘宝华 曹海龙 周伟科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3-509,共7页
为了解决多自由度汽车电动座椅出厂位姿调整过程中的耦合问题,消除座垫不规则表面对调整过程的影响,实现座椅位姿的快速调整,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变量法的座椅位姿调整方法。首先,根据座垫表面的拟合曲线和座椅的几何结构,建立参考坐标... 为了解决多自由度汽车电动座椅出厂位姿调整过程中的耦合问题,消除座垫不规则表面对调整过程的影响,实现座椅位姿的快速调整,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变量法的座椅位姿调整方法。首先,根据座垫表面的拟合曲线和座椅的几何结构,建立参考坐标系并分析座椅外部轮廓上的点与当前运动关节的转角或位移之间的数学关系。然后计算出座椅的当前位姿并给出调整方案。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消除座垫不规则表面和关节耦合对调整过程的影响,同时能提高调整的准确度和效率。研究结果对改进汽车电动座椅出厂位姿调整方法和提高座椅调整效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电动座椅 位姿调整 控制变量法 拟合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设计及优化方法 被引量:34
16
作者 陶亮 程军照 +2 位作者 王文玺 宫金武 孙建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8-135,共8页
为了解决目前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中没有成套的参数设计方案及其优化方法的问题,引入钟庆昌教授的Synchronverters技术,提出一套完整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设计方法及其优化策略。针对不同参数对系统响应会有不同影响的现象,应用控制变量... 为了解决目前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中没有成套的参数设计方案及其优化方法的问题,引入钟庆昌教授的Synchronverters技术,提出一套完整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设计方法及其优化策略。针对不同参数对系统响应会有不同影响的现象,应用控制变量法,分别改变阻尼系数Dp、转动惯量J、电压下垂系数DQ和积分系数K的值进行仿真和实验。通过对虚拟同步发电机在离网状态和并网同步过程中动态响应的超调量和响应速度的判断和分析,分别对上述四种参数进行优化,揭示了时间常数τf和τv的物理意义。实验证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法和优化策略能快速而准确地选择出最合适的参数,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参数设计 优化策略 控制变量法 超调量 响应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R串联机器人的静态误差分析及优化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绍春 张明路 +1 位作者 吕晓玲 田颖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0-253,共4页
以5自由度串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采用D-H法建立该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并利用微小位移合成法建立该机器人的位置误差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末端位置静态误差表达式。以末端位置最大误差值为评价指标,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各连杆参数误差对... 以5自由度串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采用D-H法建立该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并利用微小位移合成法建立该机器人的位置误差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末端位置静态误差表达式。以末端位置最大误差值为评价指标,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各连杆参数误差对该串联机器人末端位置精度的影响程度。提出一种利用Jacobi矩阵将末端运动轨迹在Descartes坐标下的误差转换为关节角修正量的算法,并对其运动过程中的关节转角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正确、有效,可有效降低运动路径误差至3m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误差 D-H方 微小位移合成 控制变量法 JACOBI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交叉耦合控制策略在同步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曹原 贾凯 +2 位作者 徐方 杜振军 刘明敏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77,共6页
针对现有控制策略存在的鲁棒性差、误差极值对系统影响大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交叉耦合控制策略,分析了策略原理,并通过李雅普诺夫定理进行了稳定性判定;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了最大偏差耦合控制策略、加权耦合型控制策略以及本... 针对现有控制策略存在的鲁棒性差、误差极值对系统影响大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交叉耦合控制策略,分析了策略原理,并通过李雅普诺夫定理进行了稳定性判定;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了最大偏差耦合控制策略、加权耦合型控制策略以及本文提出的改进的交叉耦合控制策略控制框图,并通过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数据证明了文章提出的改进的交叉耦合控制策略适用于不同的输入信号,并有效解决了误差极值对整体系统影响大的问题,控制性能更优越,鲁棒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耦合同步控制策略 同步误差 控制变量法 控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阈值法在JCZ系列超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数据中的应用及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海斌 周云耀 +1 位作者 吕永清 向涯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3-330,共8页
为了对JCZ系列超宽频带地震仪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有效去噪,探讨小波阈值法在不同地震数据中去噪的实际效果。首先介绍小波法的基本理论与去噪标准,探讨不同小波基的选取、不同分解、重建尺度与阈值的选取及处理方式对小波阈值法最终... 为了对JCZ系列超宽频带地震仪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有效去噪,探讨小波阈值法在不同地震数据中去噪的实际效果。首先介绍小波法的基本理论与去噪标准,探讨不同小波基的选取、不同分解、重建尺度与阈值的选取及处理方式对小波阈值法最终去噪效果产生的影响;使用控制变量法,选取武汉水院地震台的记录数据,探讨如何获得较好的去噪效果。为了比较小震和中强震两种情况下相同方法的处理效果,将选择好的小波基与几何尺度用于震例数据去噪发现,在实际地震去噪处理中基于样本数估计选取的阈值具有一定局限性,且相同阈值在不同震级的震例数据中具有不同的去噪结果。最后使用小波阈值对JCZ系列超宽频带地震仪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去噪发现,小波阈值去噪对于P波初动的识别判断也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CZ-1超宽频带地震仪 小波分析 小波阈值去噪 控制变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罗法硬膜血肿厚度计算的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鑫燕 罗海军 +4 位作者 李妍妍 向洋 罗霞 覃睿 郭盼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85-1991,共7页
为实现对颅脑硬膜血肿的快速检测与评估,本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与蒙特卡罗算法建立适用于正问题的5层颅脑组织进行仿真,采用控制变量法以10组血肿厚度模型的出射光子数量为基础,定义源-检测器灵敏... 为实现对颅脑硬膜血肿的快速检测与评估,本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与蒙特卡罗算法建立适用于正问题的5层颅脑组织进行仿真,采用控制变量法以10组血肿厚度模型的出射光子数量为基础,定义源-检测器灵敏度(Source-Detector Sensitivity,SDS)变量参数,构造基于幂律衰减模型和指数律衰减模型的正向函数矩阵.对正问题获取的数据进行数学模型重构即逆问题的实现,以6组血肿厚度进行逆向理论计算,对比参照值,血肿厚度小于0.7 cm,两种函数模型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3.6%;血肿厚度为0.75 cm,幂律衰减模型平均绝对误差比指数律衰减模型小于4.3%,误差小于6.3886%.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准确判断是否含有血肿以及血肿厚度预测具有可行性,检测灵敏度与检测距离具有对数相关性,幂律衰减模型比指数律衰减模型预测平均值更接近参照值,构建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蒙特卡罗 控制变量法 灵敏度 函数矩阵 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