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广平衡施肥技术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1
作者 李向春 宋薇 《云南农业》 2006年第12期37-37,共1页
通过田间试验,大面积推广应用平衡施肥技术,施用有机无机配方肥,能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加水稻产量,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关键词 平衡施肥 节本增效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及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0
2
作者 闫丽珍 石敏俊 王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9-107,共9页
太湖及其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呈现严重恶化趋势,农业面源污染是太湖流域水体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论文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相应的治理措施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特点。结果表明:①虽然太湖流域典型... 太湖及其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呈现严重恶化趋势,农业面源污染是太湖流域水体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论文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相应的治理措施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特点。结果表明:①虽然太湖流域典型区域的面源污染影响及排污系数的研究较多,但是着眼于太湖流域整体的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总量的研究并没有明确答案;②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技术研究较多,但将这些自然科学成果应用到实际的管理实践中的政策研究较少;③对农田面源污染的研究较多,对畜禽渔业养殖废弃物处理的研究比较薄弱,并且两者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④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管理的讨论,但缺乏管理实施标准的研究;⑤围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主要手段都与农户行为有关,例如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方式等,但现在很少有从环境污染主体即农户行为的角度去研究如何减少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污染 农业污染控制 农业污染研究综述 农业污染控制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何为媛 王春丽 《广东蚕业》 2020年第5期41-42,共2页
近些年,为了满足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提高农作物的单位产量,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投入品经常在农业生产中被过量使用,造成大量未被作物吸收的氮素、磷素及汞、铅等重金属元素渗漏、沉积到农田的土壤颗粒中,再加上我国农村的基础建设... 近些年,为了满足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提高农作物的单位产量,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投入品经常在农业生产中被过量使用,造成大量未被作物吸收的氮素、磷素及汞、铅等重金属元素渗漏、沉积到农田的土壤颗粒中,再加上我国农村的基础建设并不完善,大多数农民环保意识薄弱,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控制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与淮河流域施肥行为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晓英 袁晋 +1 位作者 李纪华 黄威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6-91,96,共7页
在对太湖和淮河流域的农民进行随机入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比较了两地农户的施肥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两地农户在氮肥施用上呈现出普遍的盲目性。但同时,两地农户在施肥行为、施肥决策依据、水污染控制意识等方面仍有显著不... 在对太湖和淮河流域的农民进行随机入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比较了两地农户的施肥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两地农户在氮肥施用上呈现出普遍的盲目性。但同时,两地农户在施肥行为、施肥决策依据、水污染控制意识等方面仍有显著不同。太湖流域被访农户的氮肥施用量平均值为278kg/hm2,远高于淮河流域的139kg/hm2。尽管太湖流域的农户总体上对水污染问题更为关注,但是他们在作物氮肥吸收率、化肥施用对水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认识程度要低于淮河流域。根据两地农民不同的施肥行为特征和环境意识水平,需因地制宜,设计各有侧重的化肥施用项目,来有效引导农户的施肥行为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建议在淮河流域可以侧重于施肥培训与指导,而在太湖流域侧重于实施一些带有强制义务性的化肥减施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农业污染控制 地域比较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