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变语言控制中枢矫治各种言语障碍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宝琦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5-38,共4页
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语言功能的神经解剖和生理理论认为,人的语言发音是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两个控制中枢,而且其分工各有不同,把皮质下中枢控制的发育障碍改变为皮质控制发音,矫治口吃,青春期后持续假声,功能性失音,痉挛... 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语言功能的神经解剖和生理理论认为,人的语言发音是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两个控制中枢,而且其分工各有不同,把皮质下中枢控制的发育障碍改变为皮质控制发音,矫治口吃,青春期后持续假声,功能性失音,痉挛性发音障碍,吐字不清,开放性鼻音等言语障碍共1525例,取得良好效果。并对言语障碍发病机理和矫治原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障碍 语言控制中枢 发声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尿和排尿的中枢性控制 被引量:13
2
作者 程文 高建平 张征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7期636-637,641,共3页
猫与人类排尿和储尿存在着相似的中枢性控制调控方式。最近十年来,关于储尿和排尿神经通路的研究已获丰硕成果,为此作者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储尿 排尿 中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应激反应的中枢控制 被引量:125
3
作者 杨权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2-226,共5页
应激反应是所有生物对紧张性事件的适应性反应 ,对生物的存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激反应的主要特征是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 (HPA)轴激活。HPA轴激活的中枢控制十分复杂。海马参与整合感知的信息、解释环境信息的意义及定调行为... 应激反应是所有生物对紧张性事件的适应性反应 ,对生物的存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激反应的主要特征是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 (HPA)轴激活。HPA轴激活的中枢控制十分复杂。海马参与整合感知的信息、解释环境信息的意义及定调行为反应和神经内分泌反应。杏仁核是应激性行为反应以及自主神经和神经内分泌反应的执行部位。下丘脑室旁核则有直接激活HPA轴的作用。负反馈机制、下丘脑局部回路和细胞因子也可能参与了调节HPA轴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应激反应 中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发踏步物质和中枢运动控制
4
作者 刘世熠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95-300,共6页
1980年发现若干4-R-咪唑啉衍生物能在豚鼠等四足动物诱发规律的“踏步自动作用”(stepping automatism);1983年在上海将这些物质命名为“诱发踏步物质”(substances capable of inducing stepping,SIS)。X光电影的分析表明,SIS诱发的“... 1980年发现若干4-R-咪唑啉衍生物能在豚鼠等四足动物诱发规律的“踏步自动作用”(stepping automatism);1983年在上海将这些物质命名为“诱发踏步物质”(substances capable of inducing stepping,SIS)。X光电影的分析表明,SIS诱发的“踏步周期”相似于四足动物的正常踏步运动。SIS仅强抑制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对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无影响。SIS还能在麻雀等两足动物诱发拍翅飞行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踏步物质 中枢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运动疲劳“中枢控制器模型”理论在体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郭振向 周开祥 +4 位作者 陈岩 矫玮 王霄英 张珏 包大鹏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7-54,共8页
目的:“中枢控制器模型”理论主张大脑是运动疲劳的关键调节器,而小脑和基底节为2个主要调定点,该假说为探究运动疲劳的中枢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但受限于研究手段一直无法在人体中得到验证。本研究拟通过功能性磁共... 目的:“中枢控制器模型”理论主张大脑是运动疲劳的关键调节器,而小脑和基底节为2个主要调定点,该假说为探究运动疲劳的中枢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但受限于研究手段一直无法在人体中得到验证。本研究拟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探究与运动疲劳相关的大脑区域以及相应脑区之间的激活与功能连接状态,从而验证人体运动疲劳的“中枢控制器模型”理论。方法:招募20名800 m跑成绩≤2 min 3 s的男性运动员,对其进行最大摄氧量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最终遴选出相对最大摄氧量≥55 ml/(kg·min)的11名被试。实验前使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测试被试静息态脑区代谢物质的浓度;使用全脑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测试被试静息态脑功能网络连接。随后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至疲劳实验,试达到疲劳状态后即刻进行与实验前一致的fMRI测试。结果:通过1H-MRS测试发现,运动疲劳发生后被试左侧基底节区(basal ganglia,BG)的Cho/Cr显著降低(P<0.05);通过BOLD-fMRI发现运动员递增负荷运动至疲劳后小脑(cerebellum)和初级运动区(primary motor areas,M1)、小脑和躯体感觉运动区(sensory motor cortex,SMC)、小脑和海马(hippocampus)/海马旁回(parahippocompalgyrus)之间的功能网络连接程度减弱(P<0.05)。结论:运动疲劳发生后基底节区的代谢物质下降,以小脑为中心的脑功能默认网络连接降低,基底节区和小脑可能是使人体出现运动疲劳状态的重要脑功能区,也初步验证了基底神经节和小脑作为2个监视系统来调控人体产生运动疲劳的“中枢控制器模型”理论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疲劳 中枢控制器模型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爬壁蠕虫运动步态控制算法
6
作者 李大寨 王巍 +1 位作者 王莹莹 齐婧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6-260,共5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仿生原理的爬壁蠕虫机器人,分析了这种机器人的结构,并利用仿生学原理设计了基于三角波和梯形波特点的两种运动步态.在分析现有神经中枢控制CPG(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算法基础上,应用循环抑制CPG模型和相互抑制CPG... 设计了一种基于仿生原理的爬壁蠕虫机器人,分析了这种机器人的结构,并利用仿生学原理设计了基于三角波和梯形波特点的两种运动步态.在分析现有神经中枢控制CPG(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算法基础上,应用循环抑制CPG模型和相互抑制CPG模型,构建了爬壁蠕虫机器人的三角波步态CPG控制网络和梯形波步态CPG控制网络,并结合吸盘状态,加入反馈信号,实现了带有反馈的CPG控制算法.利用爬壁蠕虫机器人模型,仿真验证了这种控制算法对蠕动运动步态控制的有效性,通过在爬壁蠕虫机器人原理样机上的步态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壁蠕虫机器人 神经中枢控制 蠕动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补偿的电泵井电加热清防蜡技术
7
作者 郑东志 孙延安 +4 位作者 钱坤 李强 张德实 卢成国 吴宁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18,共8页
电泵井结蜡后泵出口压力激增,产液量下降,电机频繁高温,严重时井口不出液,制约了油井高效生产。为降低井筒结蜡对油井生产的影响,建立一种油管内电加热清防蜡系统,补偿井液在产出过程中热量损失。针对目前采取的清防蜡措施,存在污染储... 电泵井结蜡后泵出口压力激增,产液量下降,电机频繁高温,严重时井口不出液,制约了油井高效生产。为降低井筒结蜡对油井生产的影响,建立一种油管内电加热清防蜡系统,补偿井液在产出过程中热量损失。针对目前采取的清防蜡措施,存在污染储层、效率低和适应性差等缺点,开展基于集肤效应、邻近效应作用原理,形成油管内电加热集成工艺系统,对加热管缆、井口悬挂密封和中枢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以井口出液温度不低于析蜡点温度为目标,优化加热工作制度,自动调节系统运行功率,补偿井液在产出过程中热量损失。2口井试验应用表明,可实现带压不停井施工,工艺投入运行后,A1井出液温度由24.5℃提高至43.0℃,产液量实现翻倍,产油量提高64.5%,防结蜡效果明显;A2井筒堵塞无液产出,中枢控制系统启动后,产液量恢复至33.6 m^(3)/d,产气量3 600 m^(3)/d,出液温度提高至63.7℃,清蜡效果显著。现场试验井的成功应用,保证产出液的流动性,利于非常规油井连续生产。基于温度补偿的电泵井电加热清防蜡技术丰富了清防蜡技术序列,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泵井 清防蜡 温度补偿 加热管缆 井口悬挂密封 中枢控制系统 非常规油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鳍摆动推进机器鱼滚转机动控制 被引量:6
8
作者 宫昭 蔡月日 +1 位作者 毕树生 马宏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84-2190,共7页
针对胸鳍摆动推进机器鱼滚转机动控制研究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的模糊控制方法.通过模仿生物原型的胸鳍摆动规律,得到一种可以驱动机器鱼滚转运动的胸鳍摆动方式,并通过定义相关参数将其量化表达.基于胸鳍摆动... 针对胸鳍摆动推进机器鱼滚转机动控制研究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的模糊控制方法.通过模仿生物原型的胸鳍摆动规律,得到一种可以驱动机器鱼滚转运动的胸鳍摆动方式,并通过定义相关参数将其量化表达.基于胸鳍摆动CPG模型,建立模糊控制器,用于机器鱼的滚转机动控制.进行了机器鱼的滚转运动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机器鱼能以最快10(°)/s的角速度达到目标滚转角度,而且稳态误差不超过±5°.通过滚转机动控制,并配合航向控制,实现了胸鳍摆动推进的机器鱼以90°滚转角穿越宽度为翼展1/2的狭窄空间的高机动性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机器鱼 摆动推进 中枢模式发生器(CPG)控制 模糊控制 滚转机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炉顶煤气分析系统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荣富 郭新年 刘俊华 《兵工自动化》 2006年第1期79-80,共2页
高炉炉顶煤气分析系统,由流线型取样探头、过滤系统单元、反吹装置、吸气泵、制冷除湿、分析仪器、流量控制与自动标定单元、煤气泄漏自动寻呼系统、PLC控制中枢组成,可分析CO、CO2、H2等气体浓度。其煤气自动寻呼报警系统由微电脑控制,... 高炉炉顶煤气分析系统,由流线型取样探头、过滤系统单元、反吹装置、吸气泵、制冷除湿、分析仪器、流量控制与自动标定单元、煤气泄漏自动寻呼系统、PLC控制中枢组成,可分析CO、CO2、H2等气体浓度。其煤气自动寻呼报警系统由微电脑控制,PLC具备自动反吹故障识别、超限报警、与生产过程连锁、安全联锁等控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煤气分析系统 报警系统 PLC控制中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语言暴力需要系统式治疗
10
作者 陈优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0,共3页
家庭语言暴力是精神心理学领域的常见议题,指的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以语言为武器,采取谩骂、嘲讽等形式,或是采取刻意忽视、冷漠对待的态度,致使他人在心理或精神上受到伤害的行为。受暴者往往是话语权低的孩子,或者配偶中家庭地位较... 家庭语言暴力是精神心理学领域的常见议题,指的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以语言为武器,采取谩骂、嘲讽等形式,或是采取刻意忽视、冷漠对待的态度,致使他人在心理或精神上受到伤害的行为。受暴者往往是话语权低的孩子,或者配偶中家庭地位较低的一方。其中未成年人因心智尚未成熟,情绪控制中枢尚未发育完善,社会资源和依恋关系无法从原生家庭中独立,受到的影响会更加重大和久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中枢 原生家庭 依恋关系 家庭成员 话语权 家庭语言暴力 未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运动对腰部椎旁肌横断面积和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健 王晓娟 +4 位作者 冯金生 杨镐 张芷 谢琳 袁立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2-56,69,共6页
目的:研究30天卧床限制运动对受试者腰部椎旁肌横断面积、最大抗阻收缩能力、抗疲劳能力和中枢运动控制效率的影响。方法:14名受试者参加为期30天头低位卧床试验。通过检测腰部椎旁肌横断面积、腰部多裂肌和竖脊肌最大平均肌电值、疲... 目的:研究30天卧床限制运动对受试者腰部椎旁肌横断面积、最大抗阻收缩能力、抗疲劳能力和中枢运动控制效率的影响。方法:14名受试者参加为期30天头低位卧床试验。通过检测腰部椎旁肌横断面积、腰部多裂肌和竖脊肌最大平均肌电值、疲劳试验平均功率频率和重锤试验快速反应时间,研究限制运动对受试者腰部核心稳定肌形态和收缩功能的影响。结果:30天卧床限制运动可以分别使1)腰部椎旁肌横断面积对称性明显下降15.11%~15.18%;2)腰部多裂肌和腰部竖脊肌最大随意收缩平均肌电振幅下降36%和47%;3)腰部多裂肌和腰部竖脊肌疲劳试验过程中肌电平均功率频率下降率提高64%和56%;4)腰部多裂肌和腰部竖脊肌的快速反应时间延长21%和25%。结论:30天卧床限制运动能够明显减小腰部椎旁肌横断面积、降低腰部多裂肌和腰部竖脊肌的最大抗阻收缩能力和中枢运动控制效率,其原因可能与神经肌肉运动控制系统的快速适应性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运动 腰椎稳定肌 横断面积 收缩功能 中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肢体运动对对侧肌肉肌电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海红 王健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9-52,共4页
目的:研究单侧肢体动态运动诱发肌肉疲劳对对侧肌肉肌电信号平均功率频率(MPF)的影响,验证MPF下降的中枢控制作用。方法:10名男性受试者一侧上肢(负荷臂)分别完成5kg持重动态运动负荷实验和无负重放松实验,记录另外一侧(观察臂)完成4kg... 目的:研究单侧肢体动态运动诱发肌肉疲劳对对侧肌肉肌电信号平均功率频率(MPF)的影响,验证MPF下降的中枢控制作用。方法:10名男性受试者一侧上肢(负荷臂)分别完成5kg持重动态运动负荷实验和无负重放松实验,记录另外一侧(观察臂)完成4kg持重等长运动实验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斜方肌的sEMG信号,考察负荷臂两种运动状态下观察臂肌肉肌电的MPF、平均肌电值、复杂度和有序性等变化的差异性。结果:5kg持重动态运动实验过程中观察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斜方肌的MPF均值均显著低于无负重放松实验状态;肱三头肌MPF的下降斜率显著增加。结论:负荷臂动态运动诱发一侧肌肉疲劳过程中可以造成对侧观察臂肌肉平均功率频率产生伴随性变化,表明sEMG信号活动具有确切的中枢控制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运动 肌肉疲劳 中枢控制 肌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肌和拮抗肌功能转变瞬间的肌电平均功率频率变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健 杨红春 张海红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64,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主动肌和拮抗肌功能转变瞬间肌电平均功率频率的观察,探讨中枢控制因素在决定MPF变化中的独立性作用。方法:1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在完成60%MVC强度的疲劳性等长屈肘运动负荷试验后,瞬间转变肌肉工作性质,完成60%MVC强度的疲劳... 目的:通过对主动肌和拮抗肌功能转变瞬间肌电平均功率频率的观察,探讨中枢控制因素在决定MPF变化中的独立性作用。方法:1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在完成60%MVC强度的疲劳性等长屈肘运动负荷试验后,瞬间转变肌肉工作性质,完成60%MVC强度的疲劳性等长伸肘运动,分别记录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sEMG信号,观察两次疲劳试验以及瞬间转变过程中肌电MPF等sENG指标变化。结果:等长屈肘和等长伸肘快速转变的瞬间,主动肌和拮抗肌MPF等各项sEMG信号分析指标均发生了显著性改变,表现出明显的跃变现象;无论是转变之前,还是转变之后的等长疲劳试验过程中,主动肌与拮抗肌的MPF、C(n)和%DET均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规律,而拮抗肌AEMG则维持相对恒定。结论:中枢运动控制是导致疲劳过程中MPF单调递减变化的独立性作用因素,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CNS将主动肌与拮抗肌作为一组控制肌群实施同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功率频率 中枢运动控制 主动肌 拮抗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的信息处理
14
作者 许寿椿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1-42,共2页
电脑的信息处理许寿椿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是为数字计算设计的,数字计算也是四五十年代计算机的主要功用。但从1950年起,电脑文字信息处理就已开始并迅速获得发展。在数字、文字处理领域,计算机对人脑模拟、替代的巨大成功,又推... 电脑的信息处理许寿椿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是为数字计算设计的,数字计算也是四五十年代计算机的主要功用。但从1950年起,电脑文字信息处理就已开始并迅速获得发展。在数字、文字处理领域,计算机对人脑模拟、替代的巨大成功,又推动了计算机在图形、图像、声音等各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 语音合成 语音处理 信息处理系统 计算机三维动画 计算机处理 语音识别 文字信息处理 文字处理 控制中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