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比例新能源并网下配电网控保协同技术综述
1
作者 秦文萍 魏琦 +3 位作者 蔡逸天 韩肖清 燕铮 赵凯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5-380,共16页
【目的】高比例新能源经电力电子器件并网给电力系统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峻挑战,进一步提高了对继电保护的要求,由此提出的控保协同技术对于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此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方法】首先概述了新能源并... 【目的】高比例新能源经电力电子器件并网给电力系统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峻挑战,进一步提高了对继电保护的要求,由此提出的控保协同技术对于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此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方法】首先概述了新能源并网换流器的发展及应用;其次,介绍了控保协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最后,综述了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后配电网中的控保协同方案,并对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控保协同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展望。【结论】为相关科研人员及相关企业提供详尽的学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配电网 控保协同 构网型 稳定运行 新能源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保协同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线路保护 被引量:3
2
作者 戴志辉 牛宝仪 +2 位作者 李铁成 奚潇睿 李杭泽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21,共14页
灵敏可靠的保护原理对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线路保护原理易受过渡电阻、噪声等因素干扰,且多忽略与换流器控制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控制特征量的多端混合直流线路单... 灵敏可靠的保护原理对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线路保护原理易受过渡电阻、噪声等因素干扰,且多忽略与换流器控制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控制特征量的多端混合直流线路单端保护方案。首先,利用故障电流变化方向进行故障区域识别;然后,基于不同故障情况下等效阻抗回路中电感的差异,分析不同位置故障时控制信号积分值的大小差异,以此构造区内、外故障识别判据,并利用正、负极控制信号积分值比值进行故障选极;最后,通过PSCAD/EMTDC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能够可靠、灵敏地识别各种故障,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和抗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混合直流输电 控保协同 积分值 线路 拉普拉斯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控保协同的自适应电流差动保护方法
3
作者 张博 王聪博 +1 位作者 詹荣荣 余越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大规模新能源经柔性直流输电(以下简称“柔直”)送出系统已成为中国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典型场景,然而新能源场站与柔直换流器之间的交流输电线路两侧均为电力电子装置,短路电流受到不同换流器控制策略影响导致波形畸变严重,使得传统纵联... 大规模新能源经柔性直流输电(以下简称“柔直”)送出系统已成为中国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典型场景,然而新能源场站与柔直换流器之间的交流输电线路两侧均为电力电子装置,短路电流受到不同换流器控制策略影响导致波形畸变严重,使得传统纵联保护灵敏度降低,拒动风险增大。提出了计及控保协同的自适应电流差动保护方法。以柔直换流器故障穿越策略为基础,分析了故障时两侧的故障电流特征,并将换流器控制参考值与保护判据相结合,构建了控制与保护协同的自适应保护判据。基于PSCAD搭建新能源经柔直送出系统的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可快速识别故障区间内不同类型故障,与传统差动保护原理相比,灵敏度提高了两到三倍,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对保护灵敏性与可靠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线路 故障穿越 控保协同 柔性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保协同的有源配网主动注入式保护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戴志辉 吴桐 +1 位作者 何静远 赵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103,共10页
由于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ion,IIDG)的故障特性主要由其控制策略及电网故障情况决定,在不同故障场景和工况下,传统的被动式保护方法存在保护整定和协调困难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控保协同的有... 由于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ion,IIDG)的故障特性主要由其控制策略及电网故障情况决定,在不同故障场景和工况下,传统的被动式保护方法存在保护整定和协调困难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控保协同的有源配网主动注入式保护方法,故障期间控制IIDG主动向电网注入特征信号,保护处利用检测到的特征信号来获取IIDG的基波信息,从而消除IIDG对各支路电流及现有电流保护的影响。由于保护利用的故障特征是由IIDG主动注入的,因此该方法在不同场景和工况下都有较好的适用性,且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通信和检测设备,具有经济性好和实用性高的优点。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 主动注入式 控保协同 有源配网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钳位型断路器的柔直系统控保协同技术
5
作者 薛士敏 陈文杰 +3 位作者 张君婷 李翔宇 李博通 陈晓龙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9-740,共12页
柔性直流系统以其在输电领域的巨大优势而获得广泛应用.但在直流系统中,短路故障的强冲击性与电力电子器件的脆弱性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现有保护策略难以同时满足高速动性与高可靠性的要求.本文从控保协同思想出发,基于一种电压钳位原... 柔性直流系统以其在输电领域的巨大优势而获得广泛应用.但在直流系统中,短路故障的强冲击性与电力电子器件的脆弱性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现有保护策略难以同时满足高速动性与高可靠性的要求.本文从控保协同思想出发,基于一种电压钳位原理的直流断路器,提出一种新的故障处理模式,初步探究在柔直系统中控制与保护深度融合的可能性.当发生短路故障时,投入断路器和换流器相配合的限流功能,一方面限制电力电子器件的过流,解决其脆弱性问题;另一方面为保护提供边界,辅助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在甄别出故障线路后,利用断路器的故障切除功能将故障隔离.此方案同时实现了故障限流、保护边界和故障切除3项功能,可有效缓减由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器件脆弱性所带来的一系列保护问题.在PSCAD/EMTDC中搭建四端双极柔性直流电网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本控保协同方案能在5 ms内准确识别并隔离故障线路,而且具有较强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系统 控保协同 直流断路器 故障限流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C主动限流的VSC-HVDC双极短路故障控保协同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思奇 胡鹏飞 +1 位作者 王栋 江道灼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2-202,共11页
直流故障保护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利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灵活控制实现限流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MMC的主动限流降低了故障电流变化率和故障电流幅值,易引起故障判断以及保护选择困难。文中以对称单极接... 直流故障保护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利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灵活控制实现限流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MMC的主动限流降低了故障电流变化率和故障电流幅值,易引起故障判断以及保护选择困难。文中以对称单极接线的柔性直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控保协同思想,将主动限流控制与故障识别相结合,提出了基于主动限流因子的故障区域识别与区分方法实现双极短路故障的区域识别与切除。首先,通过在MMC电流内环控制器中附加故障电流目标预设控制器,在故障发生后可快速跟踪故障电流的变化,自适应地调整MMC输出的直流电压将故障电流控制在预设目标参考值附近;其次,根据不同故障位置时故障电流目标预设控制器输出的限流因子快速确定故障区域。最后,在PSCAD/EMTDC中对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不同故障场景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控保协同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故障电流限制 控保协同 短路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网接地综述与基于控保协同的保护方法研究初探 被引量:21
7
作者 薛士敏 李蒸 +3 位作者 刘存甲 万洁 李飞雄 朱晓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55-2268,共14页
直流微网可能会对用户供电方式带来变化,该文旨在系统阐述与其保护技术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首先,明确了所研究直流微网的电压等级以及相关的电力电子器件,在此基础上根据运行性能和成本等因素总结了被广泛接受的接线方式。然后,总结了... 直流微网可能会对用户供电方式带来变化,该文旨在系统阐述与其保护技术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首先,明确了所研究直流微网的电压等级以及相关的电力电子器件,在此基础上根据运行性能和成本等因素总结了被广泛接受的接线方式。然后,总结了与接地方式相关的多个性能指标并对重要的部分做出解释,在空间上从交流网侧、交流阀侧、直流系统侧和用户侧4个方面阐述了直流微网接地方式的选择,之后讨论了直流侧接地点个数的选择并提出了现有文献对接地选择的争议。最后,总结了各类元件的极间故障特征,并在接地方式的基础上对各种接地故障特征进行了讨论分析。该文简单介绍了现有保护方案,并针对其局限性以及电力电子器件可控的特点,从器件和系统2个方面阐述了基于控保协同的保护方法。最后展望了与直流微网保护密切相关的接地方式、故障分析以及保护方法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接线方式 接地方式 故障分析 控保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保协同的环形直流微网电流式单端测距保护 被引量:3
8
作者 薛士敏 朱晓帅 王守相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959-4967,共9页
目前,直流系统保护在故障限流、定位和隔离手段上仍存在不少技术难点。因此,以四端环形直流微网为研究对象,针对极间故障,兼顾选择性与经济性,提出了一种电流式单端测距保护技术。该方法从控保协同出发,仅利用单端电流值即可实现精准测... 目前,直流系统保护在故障限流、定位和隔离手段上仍存在不少技术难点。因此,以四端环形直流微网为研究对象,针对极间故障,兼顾选择性与经济性,提出了一种电流式单端测距保护技术。该方法从控保协同出发,仅利用单端电流值即可实现精准测距,且原理上不受过渡电阻的影响。在系统发生极间故障后,对换流器以及外加的电力电子器件进行控制,实现拓扑变换,基于所提测距算法,实现精准故障定位。同时,无需直流断路器,仅通过所配置的快速隔离开关之间的配合即可实现故障隔离。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验证了所提保护原理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控保协同 单端故障测距 快速隔离开关 抗过渡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保协同的环形直流微网单端测距保护技术 被引量:15
9
作者 薛士敏 刘存甲 +2 位作者 李蒸 陆俊弛 朱晓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2-129,共8页
目前,直流微网的保护方案大都依赖于线路两端直流断路器的快速开断能力与通信设备的可靠性,然而现阶段直流断路器成本高昂,且线路两端通信将会大大增加直流微网的建设运行成本。基于以上背景,文中以四端环形直流微网系统为研究对象,提... 目前,直流微网的保护方案大都依赖于线路两端直流断路器的快速开断能力与通信设备的可靠性,然而现阶段直流断路器成本高昂,且线路两端通信将会大大增加直流微网的建设运行成本。基于以上背景,文中以四端环形直流微网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控保协同的单端测距式保护技术。该方法分为故障控制与保护实施2个阶段。在故障控制阶段,通过改变电压源型换流器(VSC)自身以及外加可控元件的主动控制策略,使直流线路故障电流为零;在保护实施阶段,基于采用主动控制后VSC直流侧输出电压的周期性(20 ms)与电力电子元件的可控性,构建VSC与故障点的唯一回路,然后基于传统RL算法即可实现单端无差故障定位,接下来会出现线路电流持续过零,在此基础上,通过快速隔离开关实现故障隔离。该方法基于控保协同思想,消除了环网系统单端故障测距中对端电流的干扰,且线路两端无需配置直流断路器,仅利用快速隔离开关与故障控制策略进行时序逻辑上的相互配合即可实现故障隔离。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搭建四端环形直流微网系统模型,验证了该控制和保护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控保协同 单端故障测距 反并联晶闸管组 快速隔离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保协同的环形直流微网测距式保护 被引量:12
10
作者 薛士敏 刘存甲 +1 位作者 李蒸 陆俊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59-3067,共9页
针对传统单端量测距式保护中对端电流量无法测量的问题,以四端环形直流微网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控保协同的单端测距式保护。该方法以传统的R-L线路模型为基础,仅利用单端电气量即可实现精准测距。首先,系统故障发生之后,基于... 针对传统单端量测距式保护中对端电流量无法测量的问题,以四端环形直流微网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控保协同的单端测距式保护。该方法以传统的R-L线路模型为基础,仅利用单端电气量即可实现精准测距。首先,系统故障发生之后,基于控保协同思想,先对可控器件进行控制,然后实施保护,通过对环形直流微网进行拓扑变换,使其变为单电源系统。其次,通过保护装置采集到的本端电气量即可实现对端电流的精确求解,进而实现单端精准故障定位。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搭建四端环形直流微网模型,验证了所提测距式保护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原理在仿真实验中具有很高的测距精度,测距误差≤3%,且具有一定的抗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继电 控保协同 测距式 单端电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直流并网系统控保协同故障区段辨识方法 被引量:21
11
作者 朱瑞 贾科 +3 位作者 赵其娟 毕天姝 王聪博 冯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825-2834,共10页
光伏柔性直流并网系统多馈线式的汇集支路,发生直流故障时冲击电流上升速度快,闭锁时间短,可供保护使用的数据信息极短,给保护带来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控保协同的故障定位方法,通过对DC/DC升压变换器故障控制器的设计,使其具有闭锁后... 光伏柔性直流并网系统多馈线式的汇集支路,发生直流故障时冲击电流上升速度快,闭锁时间短,可供保护使用的数据信息极短,给保护带来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控保协同的故障定位方法,通过对DC/DC升压变换器故障控制器的设计,使其具有闭锁后向故障点提供低幅值、稳定可控的故障电流的能力,通过对电流方向的辨识,实现了馈线式线路单端量的保护。仿真证明该保护方法在故障发生后5ms内就可以完成故障区域定位,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较高耐受过渡电阻、噪声和分布式电容能力。该方法为现有直流系统设计及保护原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且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柔性直流并网系统 控保协同 方向 单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保协同的微电网注入式保护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方重凯 牟龙华 +1 位作者 欧锐 王子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389-3401,共13页
微电网中大量逆变型微电源(inverter-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or,IIDG)的接入使其故障特性不同于传统配电网,传统保护方案不再适用。该文基于控保协同设计思想,研究基于非工频特征信号注入的微电网保护方法。通过建立IIDG的非工... 微电网中大量逆变型微电源(inverter-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or,IIDG)的接入使其故障特性不同于传统配电网,传统保护方案不再适用。该文基于控保协同设计思想,研究基于非工频特征信号注入的微电网保护方法。通过建立IIDG的非工频等效模型,比较基于单IIDG注入和多IIDG注入的方法,提出多IIDG协同注入的策略及其启动判据、并网点滤波器参数整定原则,并设计相应IIDG控制器;当微电网故障时,各IIDG在维持工频输出的同时于短时间内启动特征频率信号输出,在微电网中形成明显的故障特征。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解决特征频率信号分流和多IIDG注入的协同问题,为基于过电流、故障分量等原理的注入式保护方案的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逆变型微电源 护方案 注入式 控保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保协同的多端柔性直流配网故障测距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科研 任昭颖 王瑶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458-3466,共9页
柔性直流配电网故障电流冲击大、危害严重,通过改变柔性直流配电网中可控元件的控制策略,可以改变故障特性,进而为故障保护与测距提供支持。为此,提出基于控保协同的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网故障测距方法。首先,以四端柔性直流配电网为例,分... 柔性直流配电网故障电流冲击大、危害严重,通过改变柔性直流配电网中可控元件的控制策略,可以改变故障特性,进而为故障保护与测距提供支持。为此,提出基于控保协同的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网故障测距方法。首先,以四端柔性直流配电网为例,分析配电网的故障特性与限流特性。其次,研究柔性配电网中的关键设备限流电抗器对直流配电网故障特性的影响,并基于此提出直流配电网两阶段控保协同策略。在控保协同第I阶段中,利用限流电抗器的限流特性抑制故障电流发展,辅助故障隔离;在控保协同第II阶段中,控制限流电抗器通断策略,通过短暂重合闸向直流配电网注入可控小电流,进行故障测距。最后,搭建含光/储的四端柔性直流配电网仿真模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配网 控保协同 限流电抗器 注入信号法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保协同海底观测网供电系统保护方案 被引量:2
14
作者 褚旭 刘琦 +2 位作者 吕昊泽 严亚兵 许立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80-1792,共13页
海底观测网的供电系统保护问题是海底观测网技术发展所面临的难点之一。负极恒压海底观测网供电系统拓扑结构复杂,故障区段判别困难,故障电流增长迅速、分支单元开断能力有限,致使故障隔离困难。为限制故障电流迅速蔓延,准确判别、可靠... 海底观测网的供电系统保护问题是海底观测网技术发展所面临的难点之一。负极恒压海底观测网供电系统拓扑结构复杂,故障区段判别困难,故障电流增长迅速、分支单元开断能力有限,致使故障隔离困难。为限制故障电流迅速蔓延,准确判别、可靠隔离故障,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控保协同的海底观测网供电系统保护方案。首先,利用基于岸基电源直流侧电流变化率的判据来检测海缆故障是否发生,故障后岸基电源进行限流控制来限制故障暂态电流;然后,保护方案利用分支单元电流方向实现支缆故障判别及主缆故障区段判别,利用分支单元/岸基站电压实现主缆故障判别;最后,在有限电流水平下,由分支单元/岸基站断路开关快速动作来实现故障有效隔离。该文利用PSCAD/EMTDC软件搭建了负极恒压海底观测网供电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出保护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观测网 控保协同 限流 方向 反时限欠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保协同的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线路保护 被引量:31
15
作者 王聪博 贾科 +2 位作者 毕天姝 赵其娟 冯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59-2567,共9页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中电力电子装置耐受冲击电流能力差,系统1~2ms左右闭锁。目前绝大多数直流保护利用极短数据窗暂态信号构成判据,容易受到噪声、量测误差和控制切换暂态影响,其动作性能受到考验。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控保协同的多...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中电力电子装置耐受冲击电流能力差,系统1~2ms左右闭锁。目前绝大多数直流保护利用极短数据窗暂态信号构成判据,容易受到噪声、量测误差和控制切换暂态影响,其动作性能受到考验。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控保协同的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线路保护。该保护利用端口的本地保护与系统中各变换器间协调控制配合,通过控制切换的方式改变系统中变换器的调制频率,进而将各端口变换器变为具有特征信号的注入源,然后利用特征信号进行计算与检测,最终形成直流线路保护。该保护与传统直流保护相比,解决了变换器快速闭锁后无法给保护提供有效故障信息的问题,同时不需要增加额外设备且无需较高的数据采样频率,有效的在电力电子设备中实现控制保护相结合,原理简单可靠。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中搭建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验证了所提保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 频率特征 谐波阻抗 控保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保协同的光伏直流升压汇集系统直流故障判别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贾科 宣振文 +3 位作者 陈金锋 赵其娟 冯涛 毕天姝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34-141,164,共9页
光伏直流升压汇集系统由于内部直流变压器间特殊的串联形式,正常运行时直流变压器汇集端口电压、电流随光伏单元出力变化而波动,当在系统出力较小且直流侧发生较大过渡电阻故障时,故障特性与正常运行出力波动的暂态过程类似,系统故障特... 光伏直流升压汇集系统由于内部直流变压器间特殊的串联形式,正常运行时直流变压器汇集端口电压、电流随光伏单元出力变化而波动,当在系统出力较小且直流侧发生较大过渡电阻故障时,故障特性与正常运行出力波动的暂态过程类似,系统故障特征不明显,保护难以实现故障的准确识别。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基于控保协同的无通信直流故障检测方案。在分析直流变压器谐波产生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其载波频率产生谐波扰动,并根据谐波流通路径差异实现对系统故障工况的可靠检测。PSCAD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仅利用换流器本地量测信息即可实现汇集系统直流故障的可靠识别且不受光伏出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直流升压汇集 控保协同 直流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保协同的逆变器并网系统故障线路阻抗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常鹏 宋国兵 +3 位作者 刘玮 屠卿瑞 桂小智 熊赋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87-100,共14页
传统单端量故障线路阻抗计算方法易受过渡电阻和系统参数影响,性能仍存在提升空间。为了提高故障线路阻抗的计算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控保协同的逆变器并网系统故障线路阻抗计算方法。其利用换流器系统的高可控性,在故障穿越阶段构造2... 传统单端量故障线路阻抗计算方法易受过渡电阻和系统参数影响,性能仍存在提升空间。为了提高故障线路阻抗的计算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控保协同的逆变器并网系统故障线路阻抗计算方法。其利用换流器系统的高可控性,在故障穿越阶段构造2种运行状态,为系统发生不对称故障时故障线路阻抗的准确计算创造了条件。当线路末端含有纯容性串补装置时,所提方法能够准确计算故障线路阻抗,且能根据串补带来的电抗偏差区分对端区内外故障,以保护线路全长。PSCAD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不受过渡电阻阻值及性质、系统参数影响。该方法在单回线系统和双回线系统中均可应用,其结果可以应用于距离保护和故障测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线路阻抗 逆变器并网系统 故障穿越 控保协同 距离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限流控制与保护协同的柔性直流配电线路整体保护方案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乐 秦文萍 +2 位作者 陈晓乾 左鹏飞 蔡逸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634-4644,共11页
柔性直流配电线路故障后的过电流极高,需要通过限流的方式降低对高开断电流断路器的需求,而限流后现有的保护原理可能会失效,因此,限流技术与保护原理的结合已成为目前直流配电系统发展的迫切需求。为此,利用控保协同思想,提出了一种全... 柔性直流配电线路故障后的过电流极高,需要通过限流的方式降低对高开断电流断路器的需求,而限流后现有的保护原理可能会失效,因此,限流技术与保护原理的结合已成为目前直流配电系统发展的迫切需求。为此,利用控保协同思想,提出了一种全周期限流控制策略与相关性保护原理协同的柔性直流配电线路整体保护方案,能够在限流的同时实现故障识别。所提出的全周期限流控制策略在故障发展的前、中、后期利用不同的限流环节有针对性地抑制故障电流,极大地减轻了直流配电网对于高开断电流断路器的需求;与此同时,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综合描述线路两侧正负极电流极性及波形突变特征,可以同时识别区内外故障并且区分故障类型,减少保护冗余,在限流控制策略作用下仍能够可靠动作。在实时数字仿真器(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RTDS)中的仿真结果表明:限流控制策略有效降低了故障电流,并且增强了线路两侧电流之间的相关性;保护能够可靠识别故障,不需要严格的通信同步,且不受过渡电阻、数据窗长和噪声的影响,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配电网 控保协同 限流 相关性原理 故障线路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戈荒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经构网柔直送出系统中交流继电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岩 周博昊 +2 位作者 何佳伟 曹润彬 郑涛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9-506,共18页
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新能源经构网柔直外送是偏远地区大规模新能源基地远距离外送的优选方案。一方面故障特征显著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继电保护的难度大幅提升,从而威胁系统安全... 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新能源经构网柔直外送是偏远地区大规模新能源基地远距离外送的优选方案。一方面故障特征显著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继电保护的难度大幅提升,从而威胁系统安全恢复。为此,聚焦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经构网柔直送出场景,首先梳理了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柔直构网送出系统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围绕如何精确揭示故障特性、如何精准辨识故障区域与如何保障系统快速安全恢复等3个关键问题展开,归纳总结了现阶段内针对故障特性算不准、故障区域辨不明、故障安全恢复难等3个关键问题的研究现状,最终从模型融合迭代、依赖与不依赖电源特性融合统一、主动支撑型控保协同策略等3方面展开,探讨了可能的解决思路。研究内容可为沙戈荒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外送系统的控制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 继电 新能源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 控保协同技术 故障特性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被引量:46
20
作者 郑玉平 吕鹏飞 +4 位作者 李斌 吴通华 周博昊 宋国兵 杨国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15,共13页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力电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技术途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背景下,新能源高比例接入,电力系统的输配电形态演变导致系统高度电力电子化,其迥异的运行特性与故障特征导致传统以同步机电源为根本、...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力电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技术途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背景下,新能源高比例接入,电力系统的输配电形态演变导致系统高度电力电子化,其迥异的运行特性与故障特征导致传统以同步机电源为根本、以线性叠加原理为理论基础的故障分析方法和继电保护原理动作性能受到严峻挑战。文中系统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典型场景下,传统故障分析与继电保护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而从新型电力系统的故障特征与规律认知、传统保护适应边界及性能提升技术、不依赖电源特性的继电保护新原理、电力电子设备主动支撑保护需求的控保协调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故障分析 继电 控保协同 护适应性 电力电子设备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