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替代品对中华蜜蜂的毒性
被引量:5
- 1
-
-
作者
王会利
王瀛寰
张艳峰
张旭
李建中
-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7-520,共4页
-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No.2010AA065105和2012AA06A302)
-
文摘
选用中国蜂种中华蜜蜂工蜂作为受试生物,建立其环境危害评价毒性测试方法,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替代品进行了接触急性毒性及经口急性毒性风险评价,并比较了"小烧杯法"和"饲喂管法"两种经口毒性方法的优缺点及对毒性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烧杯法"实验中C4织物三防整理剂对中华蜜蜂的24h-LC50为1435mg·L^(-1),48h-LC_(50)为284.67mg·L^(-1);其余替代品在限度实验均未出现蜜蜂死亡,4种PFOS替代品对中华蜜蜂的接触毒性及经口毒性均为低毒,但"小烧杯法"测得的经口毒性结果比"饲喂管法"高。
-
关键词
PFOS替代品
中华蜜蜂
经口毒性
接触毒性
-
Keywords
PFOS alternative chemicals
Apis cerana cerana
oral toxicity
contact toxicity
-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11种常用农药对地熊蜂工蜂的毒性和风险评估
被引量:8
- 2
-
-
作者
王宏栋
韩冰
王玉赛
韩双
王汝明
李冬刚
-
机构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德州市农业农村事业发展中心
-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50-1358,共9页
-
基金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蜂产业创新团队(SDAIT-24)
德州市市级研发计划项目。
-
文摘
【目的】评估常用农药对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的生态风险,为设施大棚合理施用农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饲喂法和接触法测定了6种杀虫剂(虫螨腈、高效氯氟氰菊酯、氟吡呋喃酮、螺虫乙酯、异丙威和除虫脲)、3种杀螨剂(丁氟螨酯、唑螨酯和联苯肼酯)及2种杀菌剂(春雷霉素和啶酰菌胺)共11种常用农药对地熊蜂成年工蜂的急性经口和急性接触毒性,并评估其生态风险性。【结果】11种农药经饲喂法测定,对地熊蜂工蜂的急性经口毒性除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和虫螨腈为高毒,氟吡呋喃酮和唑螨酯为中毒外,其余药物均为低毒。经接触法测定,对地熊工蜂的急性接触毒性除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异丙威为高毒,虫螨腈为中毒外,其余药物均为低毒。生态风险评估表明,对地熊蜂工蜂而言,异丙威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经口与接触毒性为中风险,氟吡呋喃酮、啶酰菌胺、除虫脲、唑螨酯、联苯肼酯、螺虫乙酯、春雷霉素、丁氟螨酯的经口与接触毒性为低风险;虫螨腈的经口毒性为中风险,接触毒性为低风险。【结论】在设施作物花期使用地熊蜂授粉时,建议禁用异丙威、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虫螨腈这3种存在中风险的农药,慎重使用氟吡呋喃酮和唑螨酯这2种农药,以避免对地熊蜂造成危害,而另外6种低毒农药可根据田间情况合理施用,并可采取通风晾晒、设置间隔期等方式降低农药对地熊蜂的生态风险。
-
关键词
地熊蜂
农药
经口毒性
接触毒性
生态风险
设施农业
-
Keywords
Bombus terrestris
pesticides
oral toxicity
contact toxicity
ecological risk
facility agriculture
-
分类号
Q965.9
[生物学—昆虫学]
-
-
题名不同国家土壤生态筛选值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6
- 3
-
-
作者
李勖之
姜瑢
孙丽
郑丽萍
王国庆
龙涛
林玉锁
-
机构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01-1010,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800202,2018YFC180090)
生态环境部部门预算项目(144027000000200031)资助.
-
文摘
土壤污染生态风险防控是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重要目标。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尚未建立基于生态风险的土壤筛选值(土壤生态筛选值),当前有关土壤生态筛选值的综述相对较少。本文系统梳理了美国环境保护局(EPA)、英国环境署(EA)、荷兰住房、空间规划和环境部(VROM)和加拿大环境部长理事会(CCME)制定的土壤生态筛选值,从标准定位、关键受体、暴露途径、推导方法和生物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国家土壤生态筛选值均考虑了土壤直接接触毒性和经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的二次毒性,推导方法普遍采用生态风险评估方法,并充分考虑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然而,当前我国土壤风险管控标准中仅GB 15618—2018农用地标准的部分考虑了污染物对农作物生长和土壤生态的影响,且试验和推导方法与国外筛选值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十四五”期间建议初步构建我国土壤生态风险评估框架,明确土壤生态筛选值的定位、作用和使用形式,加强代表性物种和典型土壤的陆生生态毒理学等基础研究,建立科学、规范的土壤生态筛选值制定方法和配套指南,尝试建立适合我国土壤区域特征的土壤污染归一方程和淋洗/老化因子,为我国土壤生态筛选值的制定提供建议和参考。
-
关键词
生态筛选值
直接接触毒性
二次毒性
风险评估
生物有效性
土壤
-
Keywords
ecological soil screening values
soil direct contact toxicity
secondary poisoning
risk assessment
bioavailability
soil.
-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