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菲律宾蛤仔浅海养殖底质离散元接触参数标定与仿真
1
作者 赵佳佳 张国琛 +6 位作者 吴昊 李秀辰 张倩 娄玉仲 李航企 徐斌 母刚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95-304,共10页
针对菲律宾蛤仔等埋栖贝类采收作业时底质颗粒间缺乏准确的接触参数,该研究以辽宁丹东大鹿岛菲律宾蛤仔养殖区浅海底质为研究对象,选取EDEM中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对底质颗粒间接触参数进行标定。通过物理试验测定了浅海底... 针对菲律宾蛤仔等埋栖贝类采收作业时底质颗粒间缺乏准确的接触参数,该研究以辽宁丹东大鹿岛菲律宾蛤仔养殖区浅海底质为研究对象,选取EDEM中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对底质颗粒间接触参数进行标定。通过物理试验测定了浅海底质含水率、容重、内摩擦角、粘聚力和泊松比。基于漏斗法测定了浅海底质堆积角,确定了需要标定接触参数的范围为:JKR表面能4.50~18.00 J/m^(2)、碰撞恢复系数0.35~0.75、静摩擦系数0.20~1.04、滚动摩擦系数0.10~0.20。通过Design-Expert软件的优化模块对模型寻优得到JKR表面能、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分别为10.96 J/m^(2)、0.37、0.63、0.10,在该最优解下仿真试验所得堆积角为49.83°,与物理试验所得的堆积角(51.00°)相对误差为2.29%。通过旋切试验对底质间接触参数进行验证,在物理试验与仿真试验中,旋切机构刀轴扭矩相对误差为7.76%,相对误差较小,结果表明标定的参数准确可靠,可为后续研究浅海底质-蛤仔-采收机构互作机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底质 堆积角 直剪试验 离散元法 接触参数标定 仿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粉碎机筛网冲击特性与粉碎颗粒接触参数标定研究
2
作者 张伟健 江善晨 +3 位作者 孔宪锐 耿婕 牛智有 李洪成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1-511,共11页
原料粉碎是饲料加工的重要工艺环节,锤片式粉碎机筛网破损是常见的故障。针对筛分式粉碎机筛网破损识别装置中颗粒筛分过程离散元仿真缺乏粉碎颗粒有效接触参数,数值模拟不准确等问题,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在获得粉碎机筛网冲击特性和粉碎... 原料粉碎是饲料加工的重要工艺环节,锤片式粉碎机筛网破损是常见的故障。针对筛分式粉碎机筛网破损识别装置中颗粒筛分过程离散元仿真缺乏粉碎颗粒有效接触参数,数值模拟不准确等问题,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在获得粉碎机筛网冲击特性和粉碎玉米颗粒粒度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选择粉碎玉米颗粒的特征粒径制作试验样本,采用碰撞斜板法和漏斗法试验结合离散元仿真,以多面体颗粒模型代表粉碎玉米颗粒,对粉碎玉米颗粒接触参数进行标定。研究结果表明,筛网上部和下部的平均冲击强度和更大且冲击频率高,更容易破损,粉碎玉米颗粒间和粉碎玉米颗粒与碳钢间碰撞恢复系数分别为0.14和0.44,仿真验证试验相对误差为0.56%和1.95%,粉碎玉米颗粒间和粉碎玉米颗粒与碳钢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77和0.85,仿真验证试验相对误差为3.04%和3.56%。研究结果为解析粉碎机筛网冲击特性和筛分式筛网破损识别装置优化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网破损 锤片式粉碎机 冲击强度 接触参数标定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面粉颗粒接触参数标定试验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硕 江礼坚 +3 位作者 林谢昭 唐旭晟 刘晓敏 张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9-76,共8页
为设计和优化面粉输送设备,应用离散元法对面粉进行准确地工程建模和分析,需要对其接触参数进行必要的标定。该研究依据颗粒缩放理论,用“Hertz-Mindlin with Johnson-Kendall-Roberts”接触模型表征面粉颗粒间黏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 为设计和优化面粉输送设备,应用离散元法对面粉进行准确地工程建模和分析,需要对其接触参数进行必要的标定。该研究依据颗粒缩放理论,用“Hertz-Mindlin with Johnson-Kendall-Roberts”接触模型表征面粉颗粒间黏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静/动态休止角的接触参数标定方法。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接触参数的敏感性和方差分析,表明面粉颗粒间的滚动摩擦系数、面粉颗粒与不锈钢表面间的静摩擦系数、表面能对静态休止角的影响极显著(P<0.01),并且多组接触参数都可以模拟出与试验相同的静态休止角。进一步研究表明,面粉颗粒与不锈钢表面间的静摩擦系数的合理取值范围为0.2~0.4。通过2种填充率、4种转速下基于动态休止角的参数标定,将其中与试验最为吻合的一组参数作为标定结果,其值如下:面粉颗粒之间恢复系数为0.6、面粉颗粒之间静摩擦系数为0.2、面粉颗粒之间滚动摩擦系数为0.1、面粉颗粒与不锈钢容器表面之间恢复系数为0.6、面粉颗粒与不锈钢容器表面之间静摩擦系数为0.6、面粉颗粒与不锈钢容器表面之间滚动摩擦系数为0.5、表面能为0.12 J/m^(2)。使用该组参数对矩形容器中物料自由坍塌试验进行仿真,其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验证了该标定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提出的标定方法简单、易执行,对粉料输送设备的设计及优化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正交试验 面粉 接触参数标定 静/动态休止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果物料特性及脱壳过程仿真接触参数研究
4
作者 江洁 程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240,共8页
为缩短季节性产物油茶果处理设备的研发周期,以油茶果为研究对象,建立油茶果的离散元模型,并标定接触参数。通过排水法、晾晒法和单轴压缩试验测得油茶果的密度为973.56 kg/m 3、含水率为69%、泊松比为0.28和弹性模量为156 MPa;采用对... 为缩短季节性产物油茶果处理设备的研发周期,以油茶果为研究对象,建立油茶果的离散元模型,并标定接触参数。通过排水法、晾晒法和单轴压缩试验测得油茶果的密度为973.56 kg/m 3、含水率为69%、泊松比为0.28和弹性模量为156 MPa;采用对比物理试验与仿真试验结果的方式标定接触参数,通过碰撞弹跳试验、斜面滑移试验、斜面滚动试验分别标定,得到油茶果与钢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576、0.540、0.0077。通过圆筒提升试验和数字图像处理得到实际堆积角为21.21°。仿真试验中,以油茶果间接触参数为试验因素,仿真堆积角为试验指标,利用最陡爬坡试验寻找显著性因素的最优区间,响应面试验建立仿真堆积角与显著性参数的回归模型,寻优后得到油茶果间接触最佳参数组合:碰撞恢复系数为0.467、静摩擦因数为0.534、滚动摩擦因数为0.0080。利用最佳参数组合进行验证,得到仿真试验堆积角为21.03°。结果表明,标定后的仿真堆积角与实际堆积角相对误差为0.85%,且堆形吻合,标定结果可靠。为油茶果处理设备的研发和仿真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 脱壳 接触参数标定 物料特征 响应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获期艾草茎秆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研究
5
作者 刘虎 张泽豪 +3 位作者 何琴英 张道德 严旺开 霍欣浩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22,共10页
以艾草茎秆为研究对象,利用EDEM仿真软件,分别基于Hertz—Mindlin、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 V2模型建立艾草茎秆刚性、柔性离散元模型。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确定艾草茎秆的泊松比、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分别为0.33、91.37 MPa、34.35 MP... 以艾草茎秆为研究对象,利用EDEM仿真软件,分别基于Hertz—Mindlin、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 V2模型建立艾草茎秆刚性、柔性离散元模型。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确定艾草茎秆的泊松比、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分别为0.33、91.37 MPa、34.35 MPa。以休止角和弯曲破坏力为响应指标,通过Plack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对艾草茎秆的接触参数和黏结参数进行标定。结果表明:艾草茎秆与钢板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4、0.47、0.2。艾草茎秆之间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3、0.49、0.14。艾草茎秆黏结模型中单位面积法向刚度为5.51×10^(12)N/m^(3),单位面积切向刚度为8.40×10^(11)N/m^(3),临界法向应力为20.69 MPa,临界切向应力为20.57 MPa,黏结半径为0.62 mm。采用休止角试验和弯曲试验对标定的参数进行验证,休止角和弯曲破坏力的物理试验均值与仿真试验均值相对误差分别为0.43%、2.10%,为艾草茎秆离散元仿真模型建立和收割机械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茎秆 离散元法 接触参数标定 黏结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堆积试验的食葵种子离散元参数标定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凤丽 陶彦辉 陈江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9-215,共7页
利用离散元软件模拟气吸式排种器内食葵种群运动,为提高仿真试验的准确度,需对仿真参数进行标定。为此,通过物理试验和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仿真参数进行标定。标定时利用物理试验测量了食葵种子的本征参数(几何尺寸、含水率、密度、... 利用离散元软件模拟气吸式排种器内食葵种群运动,为提高仿真试验的准确度,需对仿真参数进行标定。为此,通过物理试验和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仿真参数进行标定。标定时利用物理试验测量了食葵种子的本征参数(几何尺寸、含水率、密度、千粒质量、休止角、泊松比、剪切模量)和接触力学参数(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动摩擦因数),选用响应面法标定种子接触力学参数,仿真试验参数取值参考物理试验结果。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静摩擦因数的影响极显著。以实测食葵种子休止角24.33°为优化目标,获得最优参数组合种间碰撞恢复系数0.42、静摩擦因数0.34、动摩擦因数0.12。以优化后的接触力学参数进行休止角仿真试验,得到仿真试验休止角24.52°,与实测休止角24.33°的相对误差为0.78%。由此表明该食葵种子离散元模型和接触力学参数可用于气吸式排种器内种群运动仿真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葵 接触参数标定 离散元仿真 种群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