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生物-矿物接触作用对金属硫化物溶解的影响——氧化亚铁硫杆菌参与黄铜矿溶解的初步研究 |
苏贵珍
陆建军
陆现彩
李娟
韩晓冬
王睿勇
王汝成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3
|
|
|
2
|
复合加载下考虑接触作用的地基承载特性数值分析 |
詹云刚
栾茂田
袁凡凡
贺会团
|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
3
|
半无限区域雪壤与车轮交互作用接触动力学特性分析 |
闫清东
朱明
魏巍
刘城
王美伟
|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4
|
宇宙中可见物质质量起源的接触相互作用模型探究 |
徐阳
康广震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5
|
接触载荷作用下的表面裂纹分析 |
张传立
周思柱
郑金城
|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5 |
0 |
|
|
6
|
接触变质带中的脱碳作用 |
初旭
周振昊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
7
|
不同变质作用类型的煤级梯度对比 |
卢杰林
傅雪海
康俊强
张宝鑫
程鸣
|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8
|
二维载荷作用对金属橡胶干摩擦阻尼性能的影响 |
敖宏瑞
夏宇宏
姜洪源
王树国
A.M.Ulanov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2002 |
1
|
|
|
9
|
大同煤田石炭-二叠系接触变质煤的煤岩学特征研究 |
宋晓夏
马宏涛
李凯杰
刘东娜
赵金贵
薛德生
|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
10
|
接触变质条件下变碳酸岩CO_2释放与定量计算——以郯庐断裂南段肥东县双山为例 |
孙占强
刘德良
郑德山
杨晓勇
王佰长
陈永见
张交东
谈迎
李振生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2001 |
1
|
|
|
11
|
试论超距作用 |
朱尔恭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1985 |
3
|
|
|
12
|
大同煤田接触变质煤的煤岩煤质变化规律 |
马宏涛
宋晓夏
李凯杰
赵金贵
章天广
柳建平
|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
13
|
变质作用分类的历史回顾和新的试行分类雏议 |
沈其韩
耿元生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14
|
黄铜矿生物浸出机制研究进展 |
曾伟民
邱冠周
|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
15
|
浅埋煤层烧变岩地球化学与变质矿物相特征 |
杨帆
热西提·亚力坤
薛小渊
宋世骏
胡俭
张泽宇
姬中奎
黄雷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6
|
海底管道在刚性扣入式止屈器中的屈曲传播理论研究 |
马维林
余建星
张鑫
|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
17
|
組合接觸电路的邏輯研究 |
严忠铎
|
《电信科学》
|
1956 |
0 |
|
|
18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节点地震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姜龙
杨仕升
谢开仲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
19
|
无机成因二氧化碳气成藏研究 |
杨晓勇
刘德良
王佰长
李振生
谈迎
杨强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
20
|
关于巴罗式变质带的最新研究及其对研究秦岭杂岩的意义 |
任留东
李崇
王彦斌
李淼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