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Cl_(3)与接枝型淀粉改性絮凝剂联用“化学沉淀-絮凝”工艺除磷去浊性能 被引量:14
1
作者 任杰 高博强 +2 位作者 唐宇农 李爱民 杨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988-2998,共11页
过量的磷元素进入水体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本论文在传统化学沉淀除磷法基础上,采用"化学沉淀-絮凝"工艺,将氯化铁与一种接枝型阳离子淀粉改性絮凝剂(淀粉接枝共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St-AD)... 过量的磷元素进入水体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本论文在传统化学沉淀除磷法基础上,采用"化学沉淀-絮凝"工艺,将氯化铁与一种接枝型阳离子淀粉改性絮凝剂(淀粉接枝共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St-AD)联合使用,分别在无机磷和有机磷模拟含浊废水中考察了其同时除磷及去浊性能.系统研究了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结构因素(电荷密度等)和环境因素(FeCl3与高分子絮凝剂投加量、pH、初始浊度以及初始总磷含量等)对上述基于FeCl3和淀粉改性絮凝剂联用的"化学沉淀-絮凝"工艺除磷去浊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单独使用FeCl3化学沉淀除磷法,St-AD的加入使得铁盐投加量显著减少,同时形成的絮体尺寸更大,絮体结构也更为密实,进一步提高了除磷效果,同时也有效降低水体浊度;且一般情况下,St-AD阳离子取代度增高,处理效果增强;最佳工艺条件下,总磷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8%和99%以上.此外,该组合工艺对有机磷模拟废水净化效果的提升优于对无机磷模拟废水.不同初始pH条件下实验结果表明,pH较高(pH>5)时该组合工艺的除磷去浊效果较好;本实验范围内初始浊度(30—300 NTU)对该组合工艺的除磷去浊效果影响较小;该"化学沉淀-絮凝"组合工艺对较高初始总磷含量(>20 mg·L^(-1))的模拟废水作用效果较差,该组合工艺不适于处理具有较高初始总磷含量的废水.由于该"化学沉淀-絮凝"组合工艺在除磷去浊中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及环保特征,因此该工艺在水处理行业中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磷去浊 “化学沉淀-絮凝”工艺 接枝型淀粉改性絮凝剂 氯化铁 除磷去浊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淀粉接枝改性阳离子化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于洪海 王黎 +1 位作者 范文玉 曲琰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78,共6页
淀粉接枝改性阳离子化絮凝剂对城市污水以及采用絮凝法处理的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但是淀粉絮凝剂几乎不溶于水,因此提高淀粉絮凝剂的溶解性,对于提高淀粉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α-淀粉酶对玉米淀粉进行水解,接... 淀粉接枝改性阳离子化絮凝剂对城市污水以及采用絮凝法处理的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但是淀粉絮凝剂几乎不溶于水,因此提高淀粉絮凝剂的溶解性,对于提高淀粉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α-淀粉酶对玉米淀粉进行水解,接枝共聚合成淀粉絮凝剂,通过改性最终制备得到水解淀粉接枝改性阳离子化絮凝剂,并通过试验对其合成指标进行了考察以及与普通淀粉絮凝剂的溶解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水解淀粉接枝改性阳离子化絮凝剂在具备良好的絮凝效果的同时,其溶解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水解 絮凝剂 絮凝效果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淀粉接枝双氰胺甲醛缩聚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恒 王晓平 +2 位作者 胡振华 张岩冲 王传路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19,共5页
阳离子型接枝淀粉絮凝剂是一种高效环保、安全稳定、经济适用的絮凝剂,但其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同时,用于接枝的阳离子型乙烯基单体种类较少。为此,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淀粉基接枝双氰胺甲醛缩聚物絮凝剂,并通过红外分析确定了其分子结构和... 阳离子型接枝淀粉絮凝剂是一种高效环保、安全稳定、经济适用的絮凝剂,但其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同时,用于接枝的阳离子型乙烯基单体种类较少。为此,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淀粉基接枝双氰胺甲醛缩聚物絮凝剂,并通过红外分析确定了其分子结构和特征基团。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这种絮凝剂(用量为7.5%)处理2 g/L的尤丽素红E-B染料模拟废水,脱色率达到98.3%;在相同用量下,该絮凝剂可使制浆中段废水的COD从200 mg/L降至34 mg/L,COD去除率达到8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氰胺甲醛缩聚物 淀粉 絮凝剂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淀粉接枝改性絮凝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丁淑芳 潘凤娇 +2 位作者 赵玉洁 于亚洲 吕玉庭 《中国煤炭》 2023年第9期104-110,共7页
以羟丙基淀粉、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型淀粉接枝改性絮凝剂。以引发剂浓度、单体总量与淀粉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对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得出在硝酸铈铵... 以羟丙基淀粉、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型淀粉接枝改性絮凝剂。以引发剂浓度、单体总量与淀粉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对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得出在硝酸铈铵浓度为3 mmol/L、单体总量与淀粉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接枝效率达到95.24%。以煤泥水为絮凝对象、浊度去除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所研制的淀粉接枝改性絮凝剂药剂用量、煤泥水浓度、pH值、反应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絮凝条件为药剂用量16 mg/L、煤泥水浓度40 g/L、pH值2、反应温度40℃时的絮凝效率达96.76%,絮凝效果优于聚合氯化铝(PAC)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 淀粉 改性 絮凝剂 煤泥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型阳离子淀粉絮凝剂在污泥脱水中的应用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炜 沈少航 +4 位作者 闵广宇 陈润泽 胡潘 魏华 杨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17-2225,共9页
混凝/絮凝是目前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污泥调理技术。针对传统混凝剂/絮凝剂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本文以来源广泛、廉价易得的一种天然高分子——淀粉为原材,采用醚化反应及接枝共聚技术,分别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混凝/絮凝是目前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污泥调理技术。针对传统混凝剂/絮凝剂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本文以来源广泛、廉价易得的一种天然高分子——淀粉为原材,采用醚化反应及接枝共聚技术,分别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醚化剂及接枝共聚单体,制得一系列不同DMC取代度及电荷密度的接枝型阳离子改性淀粉絮凝剂(St-CTA-g-PDMC)。以南京某市政污水厂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St-CTA-g-PDMC样品调理后的污泥比阻与泥饼含水率,结合污泥内胞外聚合物(EPS)形态及组成含量变化,详细讨论了St-CTA-g-PDMC中DMC取代度及电荷密度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t-CTA-g-PDMC具有良好的污泥调理效果;St-CTA-g-PDMC的DMC取代度及电荷密度是影响絮凝剂脱水性能的重要因素,DMC取代度及电荷密度越高污泥脱水效果越佳,电中和及粘结架桥作用是污泥脱水的主要机制。调理后污泥中溶解态与松散结合态EPS中蛋白质与多糖含量下降,这是由于St-CTA-g-PDMC结合并压缩EPS,有效破坏EPS结构并释放结合水。综上,St-CTA-g-PDMC制备方法安全简便,具有良好的污泥调理效果,其在污泥脱水中应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改性淀粉絮凝剂 电荷密度 污泥脱水 胞外聚合物 污泥脱水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接枝改性絮凝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6
作者 宣悦 高莉苹 +1 位作者 范舒婷 林少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42-1648,共7页
综述了淀粉接枝改性絮凝剂的预处理、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从接枝单体、接枝链长与电荷密度、接枝率这些改性絮凝剂性质的变化以及絮凝剂用量、污染物浓度、pH值等絮凝条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介绍,并且指出了在探索更加有效且... 综述了淀粉接枝改性絮凝剂的预处理、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从接枝单体、接枝链长与电荷密度、接枝率这些改性絮凝剂性质的变化以及絮凝剂用量、污染物浓度、pH值等絮凝条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介绍,并且指出了在探索更加有效且实用的接枝方法的同时,开发复合絮凝剂,并进行改性絮凝剂的再生与回用方法,以及对改性絮凝剂的安全性研究是未来淀粉接枝改性絮凝剂技术研究方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絮凝剂 改性 絮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制备絮凝剂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50
7
作者 葛学武 徐相凌 +2 位作者 张志成 陆玉 叶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30-132,共3页
对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分离提纯方法、接枝产物的表征方法及絮凝实验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淀粉 共聚合 丙烯酰胺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型聚丙烯酰胺高分子絮凝剂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5
8
作者 潘松汉 黎国康 +1 位作者 王真智 王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2-15,7,共5页
研究了接枝型聚丙烯酰胺高分子絮凝剂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通过常规分析测试及SEM、IR、TG等结构分析方法剖析接枝共聚物的结构,从而解释接枝型聚丙烯酰胺的特性。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絮凝剂 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党亚固 费德君 +1 位作者 唐建华 黄开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0-52,共3页
研究了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制备絮凝剂的工艺过程 ,测定了其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玉米淀粉为接枝反应适宜的原料 ,原料丙烯酰胺和淀粉的最佳重量比为 2 .7∶1,最佳引发剂浓度为 1× 10 -3 mol/L ;接枝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絮凝效果受... 研究了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制备絮凝剂的工艺过程 ,测定了其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玉米淀粉为接枝反应适宜的原料 ,原料丙烯酰胺和淀粉的最佳重量比为 2 .7∶1,最佳引发剂浓度为 1× 10 -3 mol/L ;接枝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絮凝效果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小 ,絮凝湿法磷酸料浆的最佳用量为 4mg/kg ,而采用市售聚丙烯酰胺的最佳用量为 6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性能研究 絮凝剂 淀粉 丙烯酰胺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絮凝剂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降林华 徐初阳 +1 位作者 邹立壮 刘权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70-1075,共6页
通过对硝酸铈铵、过硫酸钾、高锰酸钾三种引发体系的筛选,探讨了引发剂种类及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的质量配比等因素对接枝共聚的影响。正交试验表明,当引发剂用量为1.1mmol/L,淀粉用量为35 g/L,AM... 通过对硝酸铈铵、过硫酸钾、高锰酸钾三种引发体系的筛选,探讨了引发剂种类及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的质量配比等因素对接枝共聚的影响。正交试验表明,当引发剂用量为1.1mmol/L,淀粉用量为35 g/L,AM单体用量为1.48mol/L,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2 h时,粘度最高可达587.83m l/g。用IR、DSC等手段对反应的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选用此接枝物用量50g/t干煤泥,辅以凝聚剂用量1.5kg/t干煤泥进行絮凝试验,有效解决了潘一选煤厂煤泥水中细粒含量多、压滤处理困难的特点,处理能力达75 t/h,滤饼水分可控制在25(左右,滤液水浓度在60g/L左右,与非离子型PAM相比,具有价廉、无毒、絮凝效果好等特点,从环保和应用方面为细粒煤泥水的处理与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丙烯酰胺 引发剂 共聚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改性淀粉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吕荣湖 张红岩 于建宁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8-122,131,共6页
合成了3种具有不同阳离子化度的阳离子型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絮凝剂ZHYC-n(n=15,40,70),当丙烯酰胺与淀粉的质量比大于2.0以后,再提高接枝单体对淀粉的比例,不能明显提高接枝频率,但能提高接枝侧链相对分子质量。考察了这3种絮凝剂的絮... 合成了3种具有不同阳离子化度的阳离子型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絮凝剂ZHYC-n(n=15,40,70),当丙烯酰胺与淀粉的质量比大于2.0以后,再提高接枝单体对淀粉的比例,不能明显提高接枝频率,但能提高接枝侧链相对分子质量。考察了这3种絮凝剂的絮凝性能并与市售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CPAM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絮凝剂ZHYC-n具有优良的絮凝脱浊效果,随阳离子化度增加絮凝效果显著增加;絮凝剂ZHYC-70的絮凝效率比CPAM的高约30倍。阳离子型絮凝剂分子链上的阳离子电荷密度不是影响絮凝效果的惟一主要因素;阳离子型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具有的多支链型结构可以明显提高絮凝剂的絮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絮凝剂 共聚 阳离子 絮凝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淀粉接枝改性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淑芳 潘凤娇 邹洪顺达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3-638,共6页
综述了天然淀粉接枝改性方法、接枝单体选择、产品制备及纯化的研究现状,对不同引发方法、不同类型接枝产物进行分析和总结,展望了天然淀粉接枝改性絮凝剂的发展前景,指出在探究更好的接枝效果和絮凝效果的同时,注重该类絮凝剂普适性研... 综述了天然淀粉接枝改性方法、接枝单体选择、产品制备及纯化的研究现状,对不同引发方法、不同类型接枝产物进行分析和总结,展望了天然淀粉接枝改性絮凝剂的发展前景,指出在探究更好的接枝效果和絮凝效果的同时,注重该类絮凝剂普适性研究及生产成本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淀粉 改性 絮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活化-水解-接枝制煤矸石淀粉基絮凝剂 被引量:4
13
作者 连明磊 缪应菊 +2 位作者 霍霞 吴红 李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8-923,共6页
以煤矸石与淀粉为原料,以微波为唯一热源,经过活化、水解、接枝,制备了三种新型的煤矸石基PAFC-淀粉复合絮凝剂。自制煤矸石基PAFC-玉米(马铃薯)淀粉絮凝剂对水城河水、洗煤废水的浊度去除率与COD去除率均高于市售PAM,且成本不高于市售... 以煤矸石与淀粉为原料,以微波为唯一热源,经过活化、水解、接枝,制备了三种新型的煤矸石基PAFC-淀粉复合絮凝剂。自制煤矸石基PAFC-玉米(马铃薯)淀粉絮凝剂对水城河水、洗煤废水的浊度去除率与COD去除率均高于市售PAM,且成本不高于市售PAM的1/6。实验结果表明:将70目活性炭与150.0 g 200目煤矸粉以2.0:1的质量配比充分混合后在800 W功率下活化30 min,铝铁相对浸出率可达1.62;活性炭经2次循环后亚甲蓝吸附值比新炭提高40.77 mg·g-1,铝铁相对浸出率也同时达到峰值2.107,表明该过程为协同活化;将浸出液在320 W微波场中水解18min,所制煤矸石基PAFC的盐基度为68.9%,达到GB 15892-2003标准;在1:0.06的最佳质量配比下,固体煤矸石基PAFC与玉米淀粉在400W微波场中接枝16 min时的接枝率为71%,接近极限接枝率74%。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与木薯淀粉在电子万用炉上与煤矸石基PAFC接枝均存在与功率无关的"失效温度点",分别为96.8、98.6、97.8℃,且接枝速度仅为微波接枝速度的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活化 水解 煤矸石 淀粉 无机 有机复合絮凝剂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 被引量:18
14
作者 唐宏科 周鹏刚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研究了阳离子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制备阳离子型絮凝剂的工艺,并用硅藻土悬浊液及实际水样对产物的絮凝性能进行了考察。其最佳合成条件:阳离子淀粉与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4,引发剂加入量为丙烯酰胺质量的0.1%,反应温度50℃,反... 研究了阳离子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制备阳离子型絮凝剂的工艺,并用硅藻土悬浊液及实际水样对产物的絮凝性能进行了考察。其最佳合成条件:阳离子淀粉与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4,引发剂加入量为丙烯酰胺质量的0.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h。絮凝效果实验中,接枝共聚物絮凝剂的最佳加入量为4m g/L。与阳离子淀粉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相比,接枝共聚物絮凝剂对渭河水及造纸网下白水的絮凝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淀粉 丙烯酰胺 共聚物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接枝丙烯腈制备絮凝剂的工艺优化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延霖 刘佩红 张秋云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87-389,共3页
研究了淀粉接枝丙烯腈的各种因素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改性淀粉絮凝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可溶性淀粉与丙烯腈的质量比为1∶3,硝酸铈铵的浓度为6 mg/L,接枝温度为35℃,接枝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接枝率可达172%,接枝效... 研究了淀粉接枝丙烯腈的各种因素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改性淀粉絮凝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可溶性淀粉与丙烯腈的质量比为1∶3,硝酸铈铵的浓度为6 mg/L,接枝温度为35℃,接枝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接枝率可达172%,接枝效率92%。所制得高分子絮凝剂较无机絮凝剂对较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有较好的浊度、COD去除率及沉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丙烯腈 淀粉 有机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絮凝剂在煤泥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6
作者 孙英娟 杨永利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6-91,共6页
以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非离子型淀粉接枝共聚物St-g-AM及阳离子型淀粉接枝共聚物St-g-AM-DMC,采用红外光谱对St-g-AM和St-g-AM-DMC进行了表征,将2种接枝共聚物作为絮凝剂应用于煤泥水絮凝沉降试验,考察了2种絮凝剂对不同粒度煤样的絮凝处... 以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非离子型淀粉接枝共聚物St-g-AM及阳离子型淀粉接枝共聚物St-g-AM-DMC,采用红外光谱对St-g-AM和St-g-AM-DMC进行了表征,将2种接枝共聚物作为絮凝剂应用于煤泥水絮凝沉降试验,考察了2种絮凝剂对不同粒度煤样的絮凝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合成的2种絮凝剂在处理细粒高灰煤泥时絮凝效果比较突出,同时考察了在处理细粒煤泥时,絮凝剂用量、过滤时间、特性粘数、pH值、温度以及时间对透光率的影响。两者之中阳离子型St-g-AM-DMC的絮凝效果更优于非离子型St-g-AM,表现在pH值适用范围广、絮凝时间短以及透光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絮凝剂 共聚 丙烯酰胺 煤泥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胺接枝型絮凝剂处理有机工业废水的研究
17
作者 惠少妮 刘建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022-1025,1028,共5页
以聚丙烯酰胺、甲醛、乙二胺为原料,按照曼尼奇反应机理合成一种新型阳离子絮凝剂——乙二胺接枝型絮凝剂,实验表明,制备接枝型絮凝剂的最佳的条件为:聚丙烯酰胺∶甲醛∶乙二胺反应物质的量比=1∶1.40∶0.67,pH=10,温度=45℃,时间=4 h... 以聚丙烯酰胺、甲醛、乙二胺为原料,按照曼尼奇反应机理合成一种新型阳离子絮凝剂——乙二胺接枝型絮凝剂,实验表明,制备接枝型絮凝剂的最佳的条件为:聚丙烯酰胺∶甲醛∶乙二胺反应物质的量比=1∶1.40∶0.67,pH=10,温度=45℃,时间=4 h。实验证实接枝型絮凝剂处理模拟有机工业废水得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含苯废水COD为450.326 mg/L,经处理后剩余COD为66.502 mg/L,去除率达到了88.44%;对于含烃废水为695.060 mg/L,处理后剩余COD为65.990 mg/L,去除率达到了90.19%,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一级工业废水排放标准(COD≤1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絮凝剂 合成 有机废水处理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淀粉絮凝剂DTCS-AM的制备及絮凝性能 被引量:10
18
作者 石茂健 王慧云 +2 位作者 全先高 刘景 徐志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7-163,共7页
以淀粉为原料,通过交联、醚化等反应得到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改性淀粉(DTCS),然后以DTCS为骨架与丙烯酰胺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合成DTCS-AM改性淀粉絮凝剂。考察单体用量、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 以淀粉为原料,通过交联、醚化等反应得到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改性淀粉(DTCS),然后以DTCS为骨架与丙烯酰胺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合成DTCS-AM改性淀粉絮凝剂。考察单体用量、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表征,并考察DTCS-AM改性淀粉絮凝剂对胜利油田钻井废水的絮凝能力。结果表明,DTCS-AM改性淀粉絮凝剂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40℃,时间3 h,引发剂用量4 mmol/L,淀粉与单体质量比1∶2.2;DTCS-AM具有较好的絮凝结构,对胜利油田钻井废水具有较强的絮凝能力,絮凝剂用量为80 mg/L时,其COD去除率大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改性淀粉 絮凝剂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淀粉高分子絮凝剂在选煤厂煤泥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降林华 邹立壮 +5 位作者 徐初阳 刘权 李威 郭相坤 王世兵 冯立品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24,17,共5页
为了有效解决潘一选煤厂浓缩底流煤泥水中细粒含量多、压滤处理困难的问题,从絮凝机理出发,采用硝酸铈铵为引发剂,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在淀粉骨架上引入丙烯酰胺制备的St-AM接枝物,能使煤泥水中的细泥颗粒形成较大的絮团而快速沉降,固液... 为了有效解决潘一选煤厂浓缩底流煤泥水中细粒含量多、压滤处理困难的问题,从絮凝机理出发,采用硝酸铈铵为引发剂,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在淀粉骨架上引入丙烯酰胺制备的St-AM接枝物,能使煤泥水中的细泥颗粒形成较大的絮团而快速沉降,固液分离效果好。选用此接枝物用量50g/t干煤泥,辅以凝聚剂1.5kg/t干煤泥进行絮凝试验,压滤效果最佳,处理能力达75t/h,滤饼水分可控制在25%,滤液水浓度在60g/L左右,实现了清水洗煤,有效改善了压滤效果,提高了选煤效率。与非离子型PAM相比,具有价廉、无毒、絮凝效果好等特点,从环保和应用方面为细粒煤泥水的处理与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共聚 絮凝剂 煤泥水 絮凝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缔合阳离子改性淀粉-纳米SiO_2絮凝剂CSSADD的制备和性能测试 被引量:9
20
作者 郭晓丹 诸林 焦文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02-1407,共6页
通过在糊化淀粉上引入丙烯酰胺(AM)、功能性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疏水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C_(16)DMN^+)和纳米SiO_2制备了疏水缔合阳离子改性淀粉-纳米SiO_2复合絮凝剂(CSSADD),对其进行了... 通过在糊化淀粉上引入丙烯酰胺(AM)、功能性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疏水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C_(16)DMN^+)和纳米SiO_2制备了疏水缔合阳离子改性淀粉-纳米SiO_2复合絮凝剂(CSSADD),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及扫描电镜(SEM)分析。采用单因素变量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单体摩尔比n(AM)∶n(DMDAAC)∶n(C_(16)DMN^+)=84.5∶15∶0.5,反应体系的pH=5~6,当改性纳米SiO_2与淀粉质量比为1∶3,淀粉与单体质量比为1∶3,引发剂的加量为单体质量的0.5%,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3 h时,所制备的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最好。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高岭土悬浊液的pH=6,当絮凝剂的投加量3 mg/L时,CSSADD处理后悬浊液的上层透光率为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淀粉 改性 纳米SIO2 性能 水处理技术与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