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S局部放电特高频传感器接收特性表征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兴旺 卢启付 +3 位作者 唐志国 许鹤林 叶齐政 陈田 《广东电力》 2013年第9期55-60,共6页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metal enclosed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GIS)局部放电特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UHF)传感器的接收特性对GIS在线监测、模式识别及故障定位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天线等效高度,研究了GI...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metal enclosed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GIS)局部放电特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UHF)传感器的接收特性对GIS在线监测、模式识别及故障定位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天线等效高度,研究了GIS局部放电测量时UHF传感器的接收性能,通过吉赫兹横电磁波(gigahertz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GTEM)平台测试了A、B两种传感器的频响特性曲线,发现B传感器在300~1 500MHz测试频带内的平均天线等效高度为A传感器的1.66倍。在实际GIS平台上进行模拟局部放电检测试验,结果也表明B传感器能够有效检测的局部放电信号强度大于A传感器。上述结果表明了采用300~1 500 MHz测试频带内的等效高度曲线来表征UHF传感器接收特性的真实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开关设备 局部放电 特高频 传感器 接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柱信道中声信号传输的接收特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成 刘钊 +1 位作者 樊尚春 井中武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4-748,783,共5页
针对周期性管结构信道特征,构建钻柱内一维低频纵波传输的有限差分模型,应用单个加速度传感器作为声接收器,在时、频域仿真分析了换能器接收位置对声信号传输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考虑信道内多重回波对声通信信号检测的影响,基... 针对周期性管结构信道特征,构建钻柱内一维低频纵波传输的有限差分模型,应用单个加速度传感器作为声接收器,在时、频域仿真分析了换能器接收位置对声信号传输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考虑信道内多重回波对声通信信号检测的影响,基于信道容量的分析,引入上、下行信道的单位脉冲激励响应,设计了一种基于双声接收器模式的回波噪声抑制方法,并利用倒频谱解析算法,求解接收信号中的回波信息,分析了单、双接收器工作模式下信道响应特征。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双接收模式可有效抑制井下回波噪声,改善信噪比,从而实现更佳的信道接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柱 周期结构 噪声 接收特性 回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域开槽天线阵列的接收特性
3
作者 张伟军 袁乃昌 张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27-1530,共4页
利用自建的时域测量系统对接收阵元数不同、相邻阵元间距不同、阵元数相同接收方向不同的开槽天线阵列接收电场进行了测试。时域天线的时域波形、归一化能量方向图、归一化峰值方向图的分析结果表明:时域天线方向性具有时变性,与观察方... 利用自建的时域测量系统对接收阵元数不同、相邻阵元间距不同、阵元数相同接收方向不同的开槽天线阵列接收电场进行了测试。时域天线的时域波形、归一化能量方向图、归一化峰值方向图的分析结果表明:时域天线方向性具有时变性,与观察方向和时间段有关,接收波形峰值随主接收方向偏离主轴程度的增大而减小;阵列某一面的方向图仅与该面的阵元数及相邻阵元间距有关,与其它面的阵列无关;阵列单元越多,相邻单元间距越大,方向图波束越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天线 接收特性 归一化能量方向图 归一化峰值方向图 开槽天线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接收机特性曲线的非相干积分平方损耗计算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范春磊 朱勤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69-1173,共5页
通过对非相干积分下接收机工作特性曲线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平方损耗计算方法,该方法在信号检测有效范围内具有计算简洁和准确度高的优点,且可以大大降低运算复杂度,可用于雷达信号检测、电力线通信、卫星通信等领域弱信号检测中预检测积... 通过对非相干积分下接收机工作特性曲线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平方损耗计算方法,该方法在信号检测有效范围内具有计算简洁和准确度高的优点,且可以大大降低运算复杂度,可用于雷达信号检测、电力线通信、卫星通信等领域弱信号检测中预检测积分时间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信号检测 非相干积分 平方损耗 接收特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检测和NBI消除的UWB接收机信号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沺沺 金彦亮 《电子测量技术》 2016年第8期144-149,共6页
针对基于能量检测的超宽带(UWB)接收机提出了信号检测算法,此系统使用了平方率(SL)窄带干扰(NBI)消除技术来去除窄带干扰。由于使用能量检测方案,因此在高斯白噪声的情况下,统计检测量可以表示为统计独立的高斯随机变量的平方和... 针对基于能量检测的超宽带(UWB)接收机提出了信号检测算法,此系统使用了平方率(SL)窄带干扰(NBI)消除技术来去除窄带干扰。由于使用能量检测方案,因此在高斯白噪声的情况下,统计检测量可以表示为统计独立的高斯随机变量的平方和。当有用信号不存在时,统计检测量服从中心χ^2分布,其自由度为积分器输入信号的二倍时间—带宽积。当有用信号存在时,统计检测量服从自由度相同的非中心χ^2分布,且依赖于因子λ。λ和系统参数有关,这些参数包括有用信号的能量和带宽,干扰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和带宽,以及噪声的功率谱密度。非中心的χ^2分布通过检测门限和自由度的转化可以化为中心χ^2分布。MATLAB数值计算显示了接收机工作特性(ROC)曲线,即检测概率Qd和虚警概率Q0的关系。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系统的参数和检测性能密切相关,比如当系统带宽变动时,虚警概率可以保持不变,而检测概率可能变为原来的2倍。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变系统参数得到期望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窄带干扰消除 信号检测 接收机工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NN-LSTM的综合传动装置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姚海洋 陈涛 +2 位作者 贾然 邢培鑫 孙光新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86-1994,共9页
针对履带装甲车辆工作环境恶劣、工况复杂多变,导致综合传动装置数据异常、检测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复合模型的异常检测方法。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滑动窗口对综合传动监... 针对履带装甲车辆工作环境恶劣、工况复杂多变,导致综合传动装置数据异常、检测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复合模型的异常检测方法。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滑动窗口对综合传动监测数据进行了降维和序列划分,提升了异常检测所用的数据质量;然后,使用改进型CNN-LSTM提取了序列数据中的空间特征,利用全连接层输出了数据类别,该方法将CNN和LSTM并联,并引入了残差连接结构,以提高网络对综合传动数据的学习能力;最后,搭建了综合传动装置的异常检测实验台,布置了多种传感器采集综合传动装置的状态数据,并对改进CNN-LSTM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残差连接结构改进的并联型CNN-LSTM复合模型,在综合传动系统漏油实验数据的测试集上的异常检测准确率达到了92.7%,并且其接收者操作特性(ROC)曲线下的面积(AUC)达到了0.982,相比于传统CNN-LSTM提升了0.034。改进CNN-LSTM模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能够为综合传动装置的数据异常检测提供一种较为可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传动装置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时记忆网络 残差连接 主成分分析法 接收者操作特性 曲线下的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尾座磁电式检波器响应性能及应用分析
7
作者 朱德兵 耿嘉楠 +2 位作者 黄敏 王宁 王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77-182,共6页
以一种适合在道碴等一类检波器难安置的场地使用的检波器尾座为例,通过导纳和模态试验分析理论对附加质量和接地刚度对传感器响应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将带尾座检波器应用于野外实地进行测试对比分析,表明了附加质量的和接地刚度... 以一种适合在道碴等一类检波器难安置的场地使用的检波器尾座为例,通过导纳和模态试验分析理论对附加质量和接地刚度对传感器响应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将带尾座检波器应用于野外实地进行测试对比分析,表明了附加质量的和接地刚度对理想频带宽度的影响,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该种检波器尾座用于实际生产的可行性,说明了带该类尾座的检波器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电式检波器 模态分析 接收特性 频率响应 接触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雷被动声自导检测概率研究
8
作者 由文立 周利辉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1-132,136,共3页
为了研究鱼雷声自导性能,有必要对自导系统检测概率进行分析。从自导接收机信号处理方式、检测概率与检测阈的关系出发,提出了基于信号余量的被动声自导检测概率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鱼雷声自导系统被动检测概率在距离上成三种分布... 为了研究鱼雷声自导性能,有必要对自导系统检测概率进行分析。从自导接收机信号处理方式、检测概率与检测阈的关系出发,提出了基于信号余量的被动声自导检测概率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鱼雷声自导系统被动检测概率在距离上成三种分布。在一定距离内,检测概率均超过0.5;在远距离上仅有极个别深度可检测到潜艇目标;在前两者之间,检测概率受深度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度上的优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自导检测概率 接收特性曲线 检测阈 信号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前体法制备锰掺杂钴铁氧体的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小多 祁欣(指导) 李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7-90,共4页
采用层状前体法制备了锰掺杂钴铁氧体Co1-xMnxFe2O4(x分别取0.1,0.2,0.3,0.4),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它的物相与结构,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了它的磁性能,采用自制设备研究了其对巴克豪森信号的接收特性。结果表明:该铁氧体均以单相尖晶石... 采用层状前体法制备了锰掺杂钴铁氧体Co1-xMnxFe2O4(x分别取0.1,0.2,0.3,0.4),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它的物相与结构,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了它的磁性能,采用自制设备研究了其对巴克豪森信号的接收特性。结果表明:该铁氧体均以单相尖晶石结构存在;掺锰降低了材料的矫顽力,且锰含量越大,矫顽力越小;当x=0.1时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比钴铁氧体的要大,之后其值随锰含量的增加逐渐减小;Co1-xMnxFe2O4尖晶石铁氧体材料有望作为接收器件应用于巴克豪森磁弹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前体 锰掺杂 磁性能 接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权KNN分类器在HRRP库外目标拒判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柴晶 刘宏伟 保铮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8-723,共6页
针对雷达自动目标识别中的库外目标拒判问题,提出了一种人工生成库外样本的方法和一种加权k最邻近(knearest neighbors,KNN)分类器。通过人工生成库外高分辨距离像样本,解决了在训练阶段无法获取库外样本的难题。加权KNN分类器同时满足... 针对雷达自动目标识别中的库外目标拒判问题,提出了一种人工生成库外样本的方法和一种加权k最邻近(knearest neighbors,KNN)分类器。通过人工生成库外高分辨距离像样本,解决了在训练阶段无法获取库外样本的难题。加权KNN分类器同时满足了基于问题和基于数据两大设计要求,能够很好地处理拒判问题。通过基于接收机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准则和基于损失函数准则的仿真实验,证明了加权KNN分类器具备优良的拒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目标识别 拒判 分类器 高分辨距离像 接收机工作特性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脑—机接口的空闲状态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美春 谢胜利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153,共3页
提出一种新的空闲状态检测方法,以训练集中各类运动想象样本的类内散度和正确检测率为指标,结合接收机曲线确定分类阈值,设计最佳三分类器,并采用模糊化技术对预测标签进行处理。将该方法应用于2005年BCI竞赛数据IVc,测试的均方误差为0.... 提出一种新的空闲状态检测方法,以训练集中各类运动想象样本的类内散度和正确检测率为指标,结合接收机曲线确定分类阈值,设计最佳三分类器,并采用模糊化技术对预测标签进行处理。将该方法应用于2005年BCI竞赛数据IVc,测试的均方误差为0.278 7。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脑-机接口 空闲状态 类内散度 接收特性 共空间模式 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T特征点的感知图像Hash函数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振军 戴玉敏 +1 位作者 张显全 张师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5-141,共7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特征点的感知图像Hash函数算法。具体地说,先对输入图像预处理,生成规范化图像。在此基础上,将规范化图像分块并进行二维DCT处理,利用DCT交流系数构造特征点。最后计算特征点的重心,用特征点与重心的...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特征点的感知图像Hash函数算法。具体地说,先对输入图像预处理,生成规范化图像。在此基础上,将规范化图像分块并进行二维DCT处理,利用DCT交流系数构造特征点。最后计算特征点的重心,用特征点与重心的欧氏距离生成Hash。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正常数字处理稳健并具有良好的唯一性。接收机操作特性曲线对比发现,本文算法性能优于3种现有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HASH HASH函数 图像检索 拷贝检测 接收机操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图像边缘特征及其人脸检测性能评价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锻生 刘政凯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7-732,共6页
介绍了一种有效的彩色图像边缘特征提取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边缘方向编码——双轴对称方向编码,利用多重交叉验证的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对基于颜色及其边缘直方图的SVM(supportvector machine)人脸检测进行平均... 介绍了一种有效的彩色图像边缘特征提取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边缘方向编码——双轴对称方向编码,利用多重交叉验证的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对基于颜色及其边缘直方图的SVM(supportvector machine)人脸检测进行平均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图像颜色边缘特征比灰度边缘特征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分别与RGB三色直方图线性拼接,新的双轴对称边缘方向编码表现出比传统方向编码更好的SVM分类性能.利用颜色及其边缘直方图特征能够明显提高人脸检测性能,分辨出不同光照条件下、不同表情甚至部分遮挡的非深度旋转的彩色人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边缘 方向编码 双轴对称方向编码 支撑向量机 接收机操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声波测井声系短节模拟样机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金平 陆黄生 +1 位作者 朱祖扬 张卫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6-111,共6页
针对随钻声波测井中换能器技术及装配的难题,研制了随钻声波测井声系短节模拟样机,基于随钻单极声波测井理论,以指向性、接收响应、单极测量功能等3个指标评价了声系短节及各组成部分的性能及特性。结果表明:发射声系以单极发射向外辐... 针对随钻声波测井中换能器技术及装配的难题,研制了随钻声波测井声系短节模拟样机,基于随钻单极声波测井理论,以指向性、接收响应、单极测量功能等3个指标评价了声系短节及各组成部分的性能及特性。结果表明:发射声系以单极发射向外辐射的声场具有一定的周向均匀性,其指向性接近于一个圆,可组成单极声波发射器;接收器的接收灵敏度均值在-208.0dB附近,偏差在2.0dB以内,接收响应一致性良好,可组合相加接收单极声波信号;以单极测量功能进行的模型井整机联调试验获得了套管井波列,提取的套管波传播速度为5 245.6m/s,相对误差小于3.0%。这表明随钻声波测井声系短节具有单极发射、单极接收的测量功能,可用于模拟随钻单极声波测井,为随钻声波测井仪的研制提供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声波测井 声系短节 指向性 接收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一维多普勒像的雷达目标机动检测算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祝依龙 范红旗 +1 位作者 卢再奇 付强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01-914,共14页
目标机动过程中通常伴随着剧烈的姿态变化,有利于雷达目标的横向高分辨成像,从而为基于高分辨一维多普勒像(One-dimensional highresolution Doppler profile,1D-HRDP)进行机动检测提供了可行性.文中给出了高分辨一维多普勒像的成像公式... 目标机动过程中通常伴随着剧烈的姿态变化,有利于雷达目标的横向高分辨成像,从而为基于高分辨一维多普勒像(One-dimensional highresolution Doppler profile,1D-HRDP)进行机动检测提供了可行性.文中给出了高分辨一维多普勒像的成像公式后,首先分析了成像对目标转角、积累时间和采样率的约束条件,并给出了成像处理流程.随后着重分析了机动检测原理,得到了目标机动与非机动两类运动条件下姿态变化率的差异,为机动检测提供了基础.由于多普勒像的非平稳特性,本文将目标机动检测问题视作机动、非机动两类分类识别问题,并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设计实现了机动检测器,提出了两项新的机动检测算法性能评估指标,与传统平均检测延迟指标相比能更准确地反映检测器的动态性能.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机动检测算法总体性能好于其他三种基于特征的机动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检测 高分辨一维多普勒像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检测延迟 接收机工作特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运动声源的过零检测技术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韶华 相敬林 +1 位作者 刘科满 石杰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3038-3041,共4页
过零检测器可以通过预报功率谱形状的变化来发现环境噪声中新出现的运动声源,研究了过零检测器的检测性能。根据奈曼-皮尔逊(Neyman-Pearson,NP)准则得出了接收机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了最佳检测效果与前置滤波器频带的关系,并比较了... 过零检测器可以通过预报功率谱形状的变化来发现环境噪声中新出现的运动声源,研究了过零检测器的检测性能。根据奈曼-皮尔逊(Neyman-Pearson,NP)准则得出了接收机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了最佳检测效果与前置滤波器频带的关系,并比较了过零检测与能量检测、功率谱线谱检测的性能。实测数据的计算机仿真表明,过零检测器不仅能耗很低,且在非高斯噪声背景中性能稳健,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信号检测 过零检测器 声源 接收机工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FGPIR联合特征的决策级加权融合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延光 周智敏 +2 位作者 宋千 初宁 金小三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7-113,共7页
车载前视地表成像雷达(VFGPIR)探测浅埋目标时面临虚警率过高问题,可利用序列图像特征的联合检测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利用Fisher鉴别比(FDR)定量评估从单帧和序列图像中提取的单个特征的鉴别能力;然后针对单个最优序列特征无法满足探测... 车载前视地表成像雷达(VFGPIR)探测浅埋目标时面临虚警率过高问题,可利用序列图像特征的联合检测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利用Fisher鉴别比(FDR)定量评估从单帧和序列图像中提取的单个特征的鉴别能力;然后针对单个最优序列特征无法满足探测指标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决策级加权融合的多特征联合检测方法;最后利用接收机工作特性(ROC)曲线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序列特征比单帧图像特征具有更好的鉴别能力;所提方法性能优于单个最优序列特征、特征向量和多数票融合准则对应的检测结果,有望满足实际探雷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穿透成像雷达 地雷检测 决策级融合 Fisher鉴别比 接收机工作特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衡数据集下基于SVM的托攻击检测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吕成戍 王维国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5期132-135,共4页
传统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在数据不均衡情况下无法有效实现托攻击检测。在研究SVM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欠采样和代价敏感SVM相结合的托攻击检测方法。利用边界样本修剪技术实现训练样本的均衡,在消除部分多数类样本显著减小数据不均衡... 传统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在数据不均衡情况下无法有效实现托攻击检测。在研究SVM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欠采样和代价敏感SVM相结合的托攻击检测方法。利用边界样本修剪技术实现训练样本的均衡,在消除部分多数类样本显著减小数据不均衡程度的同时,保证信息损失最小。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分析技术,利用代价敏感SVM对重构后的样本集进行训练,在限定范围内自动搜索最优参数,进而调节阈值获得系统决策函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托攻击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检测 不均衡数据集 代价敏感学习 欠采样 支持向量机 接收机工作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接收方特性对知识转移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苏卉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8-142,共5页
基于结构分析方法,在排除其他相关因素作用的前提下,就知识接收方特性对于知识转移效率所产生的效应进行了分析。理论研究确立了先前经验、学习意图、吸收能力为表征知识接收方特性的关键因素,并从知识获取程度、运用程度、满意程度、... 基于结构分析方法,在排除其他相关因素作用的前提下,就知识接收方特性对于知识转移效率所产生的效应进行了分析。理论研究确立了先前经验、学习意图、吸收能力为表征知识接收方特性的关键因素,并从知识获取程度、运用程度、满意程度、顺畅程度四个维度表征知识转移效率的高低。研究进而结合调研数据,采用AMOS7.0对于知识接收方特性的驱动作用及结构模型内部关系展开实证分析,为相关理论假设提供了数据支持。研究结论对于企业明确识别关键因素,有效开展知识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接收特性 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C的三元再编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雷蕾 王晓丹 罗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15-2522,共8页
针对三元编码矩阵中基分类器不包含被忽略样本类别先验知识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接收机工作特性(ROC)曲线的矩阵再编码方法。首先基于ROC曲线寻找构造拒绝域的阈值对,从而获得最优分类器;然后利用最优分类器对训练样本中被忽略的类... 针对三元编码矩阵中基分类器不包含被忽略样本类别先验知识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接收机工作特性(ROC)曲线的矩阵再编码方法。首先基于ROC曲线寻找构造拒绝域的阈值对,从而获得最优分类器;然后利用最优分类器对训练样本中被忽略的类别进行分类,将经典的二值输出变为三值输出,从而对初始编码矩阵的码元"0"进行重新编码。在解码阶段,采用经典的汉明距离解码方法对未知样本进行决策。该方法能够避免基分类器的二次训练,适用于任意的三元纠错输出编码,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和实用性。基于人工和UCI公共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高效,在不增加训练时间的基础上,能够提高解码的速度和精度,促进分类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纠错输出编码 二次编码 最优分类器 拒绝域 接收机工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