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羌塘盆地中部地区地壳S波速度结构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吴蔚 刘启元 +1 位作者 贺日政 曲中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41-952,共12页
羌塘盆地是我国最大的海相盆地.本文根据在羌塘盆地内布设的27个宽频带地震观测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利用非线性复谱比反演算法得到各台站下方100 km深度范围内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羌塘地区Moho深度较为平缓,平均深度为61 km;北羌... 羌塘盆地是我国最大的海相盆地.本文根据在羌塘盆地内布设的27个宽频带地震观测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利用非线性复谱比反演算法得到各台站下方100 km深度范围内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羌塘地区Moho深度较为平缓,平均深度为61 km;北羌塘地壳内低速层广泛分布;北羌塘具有两个较大的沉积盆地,龙尾错和白滩湖坳陷,沉积厚度分别有10 km和15 km.尽管北羌塘下地壳受到强烈的新生代火山岩作用改造,但是这种深部岩浆热作用会加速烃源岩中有机质的热演化历程.北羌塘两个盆地具有很好的油气前景.与北羌塘低速层分布相比,南羌塘下低速层更深,可能与班公怒江洋于中生代的俯冲消减及拉萨地体北向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沉积坳陷 接收函数非线性反演 地壳厚度 壳内低速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