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和红光诱导的鱼腥藻7120短藻丝体中TNF-α基因表达效率的提高 被引量:4
1
作者 欧阳叶新 施定基 +3 位作者 钟晖 梁承邺 李振甲 胡鸿钧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301-307,共7页
目前解决外源基因在蓝藻中低效表达的主要策略是改进供体DNA元件。这项工作尝试改变受体系统生理状态,研究对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影响。以前已经报道用高温(45℃)和红光处理鱼腥藻7120(Anabaenasp.PCC7120)可以诱导其形成短藻丝体,这里... 目前解决外源基因在蓝藻中低效表达的主要策略是改进供体DNA元件。这项工作尝试改变受体系统生理状态,研究对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影响。以前已经报道用高温(45℃)和红光处理鱼腥藻7120(Anabaenasp.PCC7120)可以诱导其形成短藻丝体,这里报道以此作为受体细胞,将构建的含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的穿梭表达载体pKT-TNF通过三亲接合转移法进行转化。红光和高温诱导形成的短藻丝体中,TNF-α基因接合转移效率为在正常营养藻丝中的5~6倍,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pKT-TNF已在受体细胞中复制。Western印迹表明TNF-α基因已在受体系统中表达,放射免疫测定结果显示在短藻丝体中的表达效率提高到在正常营养藻丝中的4~5倍。这可能为提高外源基因在丝状蓝藻中的表达效率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此外,研究还分析了人TNF-α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向性对在鱼腥藻7120中表达效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 红光 高温 接合转移效率 表达效率 鱼腥藻71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ptomyces lavendulae X33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其内源性启动子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孙亚楠 王园秀 +2 位作者 丁忠涛 张斌 吴晓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50-1260,共11页
【目的】通过对生防菌淡紫灰链霉菌X33(Streptomyces lavendulae X33)建立稳定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评估启动子permE与内源性启动子启动活性,为菌株X33活性产物的生物合成机制研究、构建高产基因工程菌奠定基础。【方法】以携带整合型质... 【目的】通过对生防菌淡紫灰链霉菌X33(Streptomyces lavendulae X33)建立稳定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评估启动子permE与内源性启动子启动活性,为菌株X33活性产物的生物合成机制研究、构建高产基因工程菌奠定基础。【方法】以携带整合型质粒pIB139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T12567(pUZ8002)为供体菌、菌株X33为受体菌进行接合转移;对影响接合转移效率的关键因素(接合转移培养基、热激温度、预萌发时间、供受体比例及抗生素覆盖时间等)进行优化;以质粒pIB139为骨架、β-葡萄糖苷酶(GUS)为报告基因构建启动子活性检测载体,分析4个内源性启动子及permE的启动活性。【结果】通过接合转移方法成功建立了菌株X33的遗传转化体系,其最佳接合转移条件为:孢子于55℃热激10 min,预萌发1 h,供、受体比例为10∶1,以高氏一号为接合转移培养基,混合培养12 h后覆盖抗生素,接合转移效率可达5.8×10^(-5);启动子活性分析表明:链霉菌常用启动子permE的启动活性远高于4个内源性启动子P116、P4565、P5092、P5500。【结论】建立及优化了菌株X33的遗传转化体系,确定了启动子permE在菌株X33中的启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紫灰链霉菌X33 接合转移效率 遗传转化体系 内源性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