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定量PCR探针熔解曲线法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
作者 胡春梅 郭晶 +2 位作者 严虹 施旭东 张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应用荧光定量PCR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分离菌株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基因突变。方法于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留取南京市胸科医院结核科门诊部或住院的所有肺结核患者痰液标本,每人3~5ml,均进行痰... 目的应用荧光定量PCR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分离菌株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基因突变。方法于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留取南京市胸科医院结核科门诊部或住院的所有肺结核患者痰液标本,每人3~5ml,均进行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菌株67株。应用荧光定量PCR探针熔解曲线法,根据靶序列熔点变化,实时PCR检测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分离标本对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及链霉素的耐药情况;通过与传统药敏试验进行对比,对2种结果不一致的菌株进行基因测序分析,探讨其发生突变的位点差异,并观察在治疗中的变化。结果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表型和基因型检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分别为99%(66/67)和97%(65/67),不一致的菌株都是表型检测法为耐药,而基因型检测为敏感,测序未检测到突变。乙胺丁醇和链霉素的表型和基因型检测一致性较低,分别为60%(40/67)和75%(50/67)。测序发现,乙胺丁醇的突变发生在embB306和embB406位点上;链霉素突变发生在rrs基因517位点和907位点,以及rpsL43耐药密码子。结论应用荧光定量PCR探针熔解曲线法,能快速筛查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针熔解曲线法 结核 抗药性 多种 细菌 耐药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针熔解曲线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注射类二线药耐药突变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婷 付军 +5 位作者 王国治 陈保文 杨蕾 卢锦标 许晔 李庆阁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2-417,共6页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注射类二线药耐药突变检测试剂盒MeltPro TB/SL的分析性能以及临床性能。方法首先使用企业参考品对试剂盒的突变检出能力进行考察,之后将野生型基因组DNA以10倍梯度稀释后考察试剂盒的最低检测限,使用野生型质粒以...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注射类二线药耐药突变检测试剂盒MeltPro TB/SL的分析性能以及临床性能。方法首先使用企业参考品对试剂盒的突变检出能力进行考察,之后将野生型基因组DNA以10倍梯度稀释后考察试剂盒的最低检测限,使用野生型质粒以及含常见耐药突变的质粒以不同突变比例混合考察试剂盒检测不均一耐药样本的能力,并使用23株非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考察试剂盒的分析特异性,最后使用241份临床分离株对试剂盒进行临床评价。结果该试剂盒可以将9种耐药相关突变与1种野生型多态性与野生型进行区分。可以检测到低至5个拷贝的野生型基因组DNA。当突变比例为30%或更高时,试剂盒可以将其与野生型进行区分。23种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结果显示该试剂盒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比例法药敏试验进行对比,该试剂盒的临床灵敏度为卡那霉素90.0%(9/10),阿米卡星80.0%(8/10),卷曲霉素85.7%(6/7);特异性为卡那霉素98.8%(85/86),阿米卡星98.8%(85/86),卷曲霉素96.6%(86/89)。试剂盒检测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该试剂盒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注射类二线药常见的耐药突变,有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注射类二线药 耐药突变 探针熔解曲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色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G6PD缺乏症杂合子的基因突变 被引量:7
3
作者 胡韦维 李进 +5 位作者 刘益 刘之岱 张娟 余朝文 邹琳 张鹏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0-835,共6页
目的应用多色探针熔解曲线法(multicolor melting curve analysis,MMCA),建立一种快速筛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杂合子的临床方法。方法收集重庆地区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共429例(男性342例,女性87例)疑似G6PD缺乏症的患者... 目的应用多色探针熔解曲线法(multicolor melting curve analysis,MMCA),建立一种快速筛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杂合子的临床方法。方法收集重庆地区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共429例(男性342例,女性87例)疑似G6PD缺乏症的患者外周血,采用G6PD/6PGD定量比值法和MMCA法分别检测男性和女性G6PD酶活性和基因突变,以金标准Sanger测序来评价两种方法。同时收集重庆地区进行G6PD缺乏症新生儿疾病筛查的1 754份女性末梢血滤纸片,采用MMCA法筛查G6PD基因突变。结果 429例疑似病例中,G6PD/6PGD定量比值法诊断男性的灵敏度96.8%、特异性100%,与Sanger测序法一致性好(Kappa=0.917,P<0.05);但女性的灵敏度仅10%,特异性100%,与Sanger测序法一致性差(Kappa=0.127,P<0.05)。MMCA法诊断男性的灵敏度95.7%,特异性100%,与Sanger测序法一致性较好(Kappa=0.891,P<0.05);女性的灵敏度100%,特异性100%,与Sanger测序法结果完全吻合(Kappa=1.000,P<0.05)。1 754例女性中杂合子占1.14%(20/1 754),G6PD酶活性均正常。结论与传统的G6PD/6PGD定量比值法比较,MMCA法检测杂合子灵敏度更高,可用于G6PD缺乏症杂合子筛查,为一种简便、准确的诊断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色探针熔解曲线分析 G6PD缺乏症 杂合子 基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