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忠诚顾客与单一忠诚顾客探索行为的差异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曹忠鹏 周庭锐 陈淑青 《管理学报》 CSSCI 2010年第4期555-561,共7页
以基于行为和态度2个维度界定的多忠诚顾客和单一忠诚顾客为立足点,比较了这2类顾客探索行为之间存在的差异。然后,根据探索行为的动机来源,应用最优刺激水平理论解释了差异存在的真正原因。研究结论表明,多忠诚顾客的探索行为显著高于... 以基于行为和态度2个维度界定的多忠诚顾客和单一忠诚顾客为立足点,比较了这2类顾客探索行为之间存在的差异。然后,根据探索行为的动机来源,应用最优刺激水平理论解释了差异存在的真正原因。研究结论表明,多忠诚顾客的探索行为显著高于单一忠诚顾客的探索行为;多忠诚顾客感知品牌(店铺)能力和差异显著小于单一忠诚顾客,且感知品牌(店铺)能力,以及感知品牌(店铺)差异与探索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以及2类顾客探索行为存在差异是由于他们感知品牌(店铺)能力的差异所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忠诚 单一忠诚 感知能力 感知差异 探索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职业探索行为及培养调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建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43-46,共4页
对广东省4所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当前大学生客观上已经开展了很多职业探索活动,如自我思考、信息收集、社会实践等,但由于缺乏高校、企业、专家等社会各方面的有力支持,这些探索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不够系统。针对这... 对广东省4所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当前大学生客观上已经开展了很多职业探索活动,如自我思考、信息收集、社会实践等,但由于缺乏高校、企业、专家等社会各方面的有力支持,这些探索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不够系统。针对这一现状,学校和政府、企业等都应加强对大学生职业探索行为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探索行为 社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亲鼓励自主与学步儿的探索行为:依恋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江群 卢珊 +1 位作者 张茜 王争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50-760,共11页
探索行为是婴幼儿从外部环境获取信息、促进认知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本研究采用家庭半结构观察和实验室陌生情境技术考察66名14个月母婴对中母亲的鼓励自主水平、儿童依恋类型与学步儿探索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控制家庭社会经济地... 探索行为是婴幼儿从外部环境获取信息、促进认知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本研究采用家庭半结构观察和实验室陌生情境技术考察66名14个月母婴对中母亲的鼓励自主水平、儿童依恋类型与学步儿探索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控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及儿童气质困难度后,(1)母亲鼓励自主显著正向预测探索操作总频次、探索操作种类、探索坚持性;(2)儿童依恋类型显著负向预测探索操作总频次,正向预测探索操作平均时长;(3)学步儿依恋类型可以显著地调节母亲鼓励自主对学步儿探索能力的作用,表现为母亲鼓励自主行为能显著正向预测安全型依恋学步儿的探索能力;当学步儿为不安全依恋时,母亲鼓励自主行为对婴儿探索能力的预测作用不显著。结论:母亲鼓励自主行为能够促进婴幼儿的探索行为,且儿童依恋安全性对这一影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步儿 探索行为 母亲鼓励自主 依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反应及热休克因子1对慢性心理应激小鼠探索行为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4
作者 彭敏 朱熊兆 +1 位作者 姚树桥 陈向一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01-405,共5页
目的采用热休克因子1(HSF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探讨HSF1基因及热休克预处理在慢性心理应激中对小鼠探索行为的保护作用,以及其机制是否与CA1区神经元凋亡有关。方法选取HSF1基因野生型小鼠40只和HSF1基因敲除小鼠36只,均随机分为热应激... 目的采用热休克因子1(HSF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探讨HSF1基因及热休克预处理在慢性心理应激中对小鼠探索行为的保护作用,以及其机制是否与CA1区神经元凋亡有关。方法选取HSF1基因野生型小鼠40只和HSF1基因敲除小鼠36只,均随机分为热应激组、心理应激组、热应激加心理应激组和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各组给予相应的应激措施2个月,热应激加心理应激组小鼠在暴露于慢性心理应激前给予热休克预处理。2个月后检测各组小鼠高架十字迷宫中总探索次数、简易迷津探索格数及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结果野生型小鼠和基因敲除小鼠中心理应激组高架十字迷宫中总探索次数、简易迷津探索格数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野生型小鼠热应激加心理应激组高架十字迷宫中总探索次数、简易迷津探索格数均较心理应激组多(P<0.05),而基因敲除小鼠中不存在这一差异(P>0.05)。基因敲除小鼠心理应激组CA1区海马神经元凋亡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在全部76只小鼠中进行分析,小鼠高架十字迷宫总探索次数、简易迷津探索总格数与CA1区神经元凋亡负相关(r=-0.50,P<0.01;r=-0.51,P<0.01)。结论热应激预处理通过HSF1基因,抑制慢性心理应激所致探索行为减少,热应激预处理及HSF1基因对CA1区神经元的内源性保护作用可能是维持小鼠探索行为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行为 心理应激CA1 热休克因子1 神经元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行为和利用行为的耦合影响零售企业效益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滕法鑫 柳西波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1-155,共5页
本文以零售企业为考察对象,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系统性地分析探索行为和利用行为的耦合影响零售企业效益的机理,旨在为零售企业提供效益增长的有效路径。研究显示:探索与利用行为对于零售企业短期效益显示出负相关性,对于长期收益显示出... 本文以零售企业为考察对象,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系统性地分析探索行为和利用行为的耦合影响零售企业效益的机理,旨在为零售企业提供效益增长的有效路径。研究显示:探索与利用行为对于零售企业短期效益显示出负相关性,对于长期收益显示出正相关性;探索与利用行为耦合度对零售企业长期效益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探索与利用行为耦合协调度对于零售企业短期和长期效益均起到显著促进作用;环境动态性的增强可以削弱利用行为对零售企业长短期效益的影响;环境动态性的增强,使得探索与利用行为耦合度对零售企业长期效益的影响起促进作用,使得耦合协调度对短期效益的影响起促进作用;环境复杂性的增强有利于促进探索以及利用行为对零售企业长期效益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行为 利用行为 耦合 零售企业 企业效益 环境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额叶皮质-海马环路与探索行为
6
作者 侯予甲 郑瑞茂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2年第6期472-472,共1页
探索行为(exploratory behaviour)是生物收集并识别环境信息,获取生存资源,促进生物与环境互动的基本行为,其意义在于保障生物生存繁衍。以往研究揭示,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处理外周传入的感觉信息,经整合分析,最终执行具体行... 探索行为(exploratory behaviour)是生物收集并识别环境信息,获取生存资源,促进生物与环境互动的基本行为,其意义在于保障生物生存繁衍。以往研究揭示,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处理外周传入的感觉信息,经整合分析,最终执行具体行为;该脑区是分析空间信息、参与调控探索行为的关键神经结构。此外,海马(hippocampus)亦是分析空间信息及参与调控探索行为的关键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额叶皮质 神经结构 探索行为 生存资源 空间信息 生物与环境 生存繁衍 整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匿名性对探索性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费显政 徐德华 +1 位作者 李若茜 邹婧琦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125,共12页
在互联网活动中,个体的社会身份具有较高的不可识别性,即匿名性。相对现有研究大多关注匿名性给个体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本研究探讨了匿名性对个体后续不相关消费行为的积极作用,通过四个实验验证了以下结论:(1)匿名(vs.非匿名)状态会... 在互联网活动中,个体的社会身份具有较高的不可识别性,即匿名性。相对现有研究大多关注匿名性给个体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本研究探讨了匿名性对个体后续不相关消费行为的积极作用,通过四个实验验证了以下结论:(1)匿名(vs.非匿名)状态会增加个体后续的探索性消费行为(实验一);(2)产生这一效应是由于匿名状态激活了个体的大胆心态(实验二);(3)当呈现社会规范线索时这一效应会减弱甚至消失(实验三);(4)个体的社会存在感对该效应有调节作用,具体而言,较高的社会存在感会弱化该效应(实验四)。本研究结论为匿名性和探索性消费行为相关理论研究及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匿名性 去抑制化效应 大胆心态 探索性消费行为 社会存在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事不对人”抑或“对人不对事”——高管团队冲突对组织探索式学习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0
8
作者 陈建勋 郑雪强 王涛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103,共13页
基于团队冲突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本文探讨了高管团队两种不同类型的冲突对企业探索式学习行为的不同作用机制,并基于CEO-T M T互动截面的视角明晰了CEO领导方式不同所导致的差异化调节效应。运用中国193家企业样本和多源数据,本文对所... 基于团队冲突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本文探讨了高管团队两种不同类型的冲突对企业探索式学习行为的不同作用机制,并基于CEO-T M T互动截面的视角明晰了CEO领导方式不同所导致的差异化调节效应。运用中国193家企业样本和多源数据,本文对所提出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高管团队任务冲突对探索式学习行为并不存在普遍意义的"过犹不及"效应,而关系冲突对探索式学习行为的影响也不显著。但是,当CEO变革型领导水平高或交易型领导水平低时,高管团队任务冲突与探索式学习行为之间存在先下降后上升的"浴缸曲线"关系,而此种条件下关系冲突则有利于促进探索式学习行为。当CEO交易型领导水平高或变革型领导水平低时,高管团队任务冲突与探索式学习行为之间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而此种条件下关系冲突则阻碍探索式学习行为。最后,讨论了本文的理论贡献、实践意义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团队 任务冲突 关系冲突 探索式学习行为 领导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式搜索行为的先验知识分析与信息服务策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倩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目的/意义]研究网络环境中学术用户的探索式搜索行为特征,设计专业的信息服务策略,帮助馆员精准定位用户需求,提高服务的准确率。[研究设计/方法]以探索式信息搜索的3个不确定性为核心,整合探索式搜索行为的知识构建、问题情境与认知阶... [目的/意义]研究网络环境中学术用户的探索式搜索行为特征,设计专业的信息服务策略,帮助馆员精准定位用户需求,提高服务的准确率。[研究设计/方法]以探索式信息搜索的3个不确定性为核心,整合探索式搜索行为的知识构建、问题情境与认知阶段,分析用户的领域知识和搜索技能对探索式搜索行为的影响。[结论/发现]根据先验知识集合将学术用户分为4种类型,结合用户搜索过程中的不确定种类与认知阶段,分别提供基础型、辅助型、辅导型和专业型服务。[创新/价值]围绕探索式搜索行为的不确定性,提出探索式搜索行为的认知过程框架及分类型分阶段信息服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式搜索行为 领域知识 搜索能力 认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式搜索行为的认知过程与图书馆信息服务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倩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6-180,143,共6页
[目的/意义]分析学术用户探索式搜索行为的认知过程,帮助图书馆员精准定位用户的信息需求,为之提供适合的信息服务种类,提高图书馆学术信息服务的精准度。[方法/过程]探索式搜索行为的认知过程由问题情境和搜索过程组成,随着用户探索式... [目的/意义]分析学术用户探索式搜索行为的认知过程,帮助图书馆员精准定位用户的信息需求,为之提供适合的信息服务种类,提高图书馆学术信息服务的精准度。[方法/过程]探索式搜索行为的认知过程由问题情境和搜索过程组成,随着用户探索式搜索行为的认知阶段的推进,用户以开始、浏览、搜索、评价、集成和停止为基本单位动态、循环地获取相关信息,逐步消除情境空间的3种信息不确定性。[结果/结论]将信息服务分为信息源与工具服务、信息策略服务与信息内容服务3方面,图书馆员可以判断用户所处的探索式搜索行为认知阶段,明确现存信息不确定性种类,对优化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具有现实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式搜索行为 认知过程 学术用户 不确定性 信息问题 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式即兴与开发式即兴:双元性视角的创业企业即兴行为研究 被引量:52
11
作者 叶竹馨 买忆媛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25,共11页
快速利用手边资源、灵活有效地即兴发挥是创业企业响应环境不确定性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性竞争行为。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即兴行为在创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已有文献对创业企业即兴行为的探讨仍停留在初始阶段,所得结论并未... 快速利用手边资源、灵活有效地即兴发挥是创业企业响应环境不确定性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性竞争行为。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即兴行为在创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已有文献对创业企业即兴行为的探讨仍停留在初始阶段,所得结论并未深入探究其具体内涵和作用机理,更缺乏创业情境下即兴行为的明确定义。基于此,本文试图对创业企业即兴行为的内涵及特征规律进行解析,首先从资源视角出发,通过多案例研究识别创业企业即兴行为的内容及双元性特征,将其划分为探索式和开发式两类;随后依照规范的量表开发步骤对两类创业即兴进行了量表开发及实证检验。本文深化了已有研究对创业情境下即兴行为的认识,丰富了创业管理领域和战略性竞争行为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企业 即兴行为 组织双元性 探索式即兴行为 开发式即兴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绩效薪酬与团队成员创新行为关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勇 龙立荣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38-1143,共6页
通过对316对主管-成员匹配数据的分析,基于期望理论视角考察了绩效薪酬与团队成员探索性创新行为和利用性创新行为的关系,并检验了考核周期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绩效薪酬与探索行为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与利用行为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 通过对316对主管-成员匹配数据的分析,基于期望理论视角考察了绩效薪酬与团队成员探索性创新行为和利用性创新行为的关系,并检验了考核周期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绩效薪酬与探索行为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与利用行为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考核周期调节了绩效薪酬与探索行为的关系,在长周期情境下,绩效薪酬与探索行为间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短周期情境下,绩效薪酬与探索行为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考核周期对绩效薪酬与利用行为之间的关系无显著的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薪酬 考核周期 探索行为 利用行为 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策略融合蜣螂优化算法的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辨识方法
13
作者 许佳璐 刘笑楠 +1 位作者 李朋超 刘振宇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304,共11页
针对蜣螂优化(DBO)算法在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过程中存在的全局探索和局部开发能力不平衡、求解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指数积(LPOE)运动学模型的多策略融合蜣螂优化算法(MSFDBO)。首先建立基于LPOE模型的运动学参数辨识... 针对蜣螂优化(DBO)算法在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过程中存在的全局探索和局部开发能力不平衡、求解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指数积(LPOE)运动学模型的多策略融合蜣螂优化算法(MSFDBO)。首先建立基于LPOE模型的运动学参数辨识模型;然后采用Piecewise混沌映射和精英反向学习策略进行种群初始化,得到分布更加均匀的种群;融入鱼鹰探索行为,提高DBO算法的全局探索能力,通过随机扰动机制扩大搜索范围,减少DBO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可能性。为测试算法性能,使用12个基准测试函数对MSFDBO算法的搜索性能进行实验评估,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寻优性能。对4台T6A-19型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参数进行辨识并补偿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绝对位置平均误差、均方根平均误差分别降低了85.47%、83.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参数标定 蜣螂优化算法 精英反向学习 鱼鹰探索行为 随机扰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养条件下犬蝠对陌生食物首次取食行为的研究
14
作者 杨剑 周善义 +6 位作者 巩艳艳 洪体玉 张光良 谭梁静 陈毅 陈柏承 张礼标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7-192,共6页
动物在觅食过程中,尝试取食陌生食物会给其带来潜在的风险或是利益。许多动物在首次遇到陌生食物时,不会立即对其进行取食,甚至感到恐惧而避开,这是动物应对陌生食物和环境的一种恐新行为(neophobia)。2010年10—12月,对广东省四会市圈... 动物在觅食过程中,尝试取食陌生食物会给其带来潜在的风险或是利益。许多动物在首次遇到陌生食物时,不会立即对其进行取食,甚至感到恐惧而避开,这是动物应对陌生食物和环境的一种恐新行为(neophobia)。2010年10—12月,对广东省四会市圈养条件下的犬蝠Cynopterus sphinx取食行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实验中犬蝠首次面对陌生食物(苹果)刺激时表现出2种不同的行为,14只实验个体中,6只在首次面对陌生食物时直接对其进行取食,定义其为探索者(explorer);而另外8只对陌生食物表现出了恐新行为,定义其为恐新者(coward)。在人为施加的环境压力下,恐新者经过反复试探,首次成功取食陌生食物后才接纳陌生食物。雌雄个体间(Mann-Whitney U test:雌性31.3 min±8.5 min,n=6,雄性122.8 min±16.2 min,n=5,U=721.0,P<0.001)及亚成体与成体间(Mann-Whitney U test:亚成体20.9 min±10.9 min,n=3,成体72.9 min±9.7 min,n=11,U=901.0,P<0.001)在首次取食行为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雌性和亚成体个体更易于接受陌生食物。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犬蝠对陌生食物首次取食的这2种行为差异各自有其生态学意义,探索者的行为利于拓宽取食食物源,以应对野外多变的环境;而恐新者的行为可防止摄入过多有毒或营养过剩的食物。雌性倾向于探索陌生食物,可能与其在种群中的繁殖地位有关;亚成体积极探索陌生食物的行为则体现出其取食经验上的缺乏,同时也利于将陌生食物引入种群食谱中。行为的多样性利于种群繁衍,本文探讨了2种取食策略各自的利弊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蝠 陌生食物 首次取食 恐新行为 探索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产品研发网络逆向国际化能否激发企业创新行为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郁 杨乃定 +1 位作者 王琰 王杜方玫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2-111,共10页
研发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复杂产品供应商被锁定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和研发体系中低端,从而限制了国内企业创新行为。基于逆向国际化理论、知识获取理论和创新行为理论,研究国内复杂产品研发网络逆向国际化程度对复杂产品供应... 研发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复杂产品供应商被锁定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和研发体系中低端,从而限制了国内企业创新行为。基于逆向国际化理论、知识获取理论和创新行为理论,研究国内复杂产品研发网络逆向国际化程度对复杂产品供应商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基于182家复杂产品供应商的有效样本数据,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复杂产品研发网络逆向国际化程度与企业创新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获取能力在上述关系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产品 研发网络 逆向国际化 探索式创新行为 利用式创新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非线性教学的理论释义、价值探求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11
16
作者 叶松东 贾晨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118,共8页
作为一种“信息-行为”耦合下冲破知识中心导向体育课程桎梏的探索式教学模式,体育非线性教学为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对这种以生态动力学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聚焦学习过程中学生、任务和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探索式... 作为一种“信息-行为”耦合下冲破知识中心导向体育课程桎梏的探索式教学模式,体育非线性教学为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对这种以生态动力学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聚焦学习过程中学生、任务和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探索式教学模式的探讨,归纳其创设代表性体育教学情境、调控关键性体育教学制约因素、简化复杂性体育教学任务设计、优化封闭性体育教学信息约束等实践原则;厘清体育非线性教学在注重学生身体主体性发展、强调多维体育情境开发、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等层面的内在价值。最后提出实践路径:从主动设置探索性体育教学情境,创造感知-行为共同体;合理调适复合性体育教学任务,促进有意义的身体体验;有效引导学生运动行为自组织,形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核心素养 体育非线性教学 生态动力学 探索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系、性别和生物节律对小鼠旷场实验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友平 刘田 +2 位作者 毕航 张磊 党永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4-638,共5页
目的探讨性别、品系以及昼夜生物节律对旷场实验的影响。方法利用旷场实验检测不同性别的C57BL/6、BALB/c、昆明小鼠在白天与夜间对新环境的探索行为与自发活动能力。结果 3种品系小鼠旷场实验结果显示:C57BL/6在旷场中探索活动和自发... 目的探讨性别、品系以及昼夜生物节律对旷场实验的影响。方法利用旷场实验检测不同性别的C57BL/6、BALB/c、昆明小鼠在白天与夜间对新环境的探索行为与自发活动能力。结果 3种品系小鼠旷场实验结果显示:C57BL/6在旷场中探索活动和自发活动量最低,显著低于BALB/c和昆明小鼠;C57BL/6雌、雄小鼠在白天和夜晚探索活动和自发活动量未见差异,而BALB/c和昆明小鼠分别在白天和夜间呈现性别差异;C57BL/6雌雄小鼠昼夜探索活动和自发活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BALB/c和昆明雌性小鼠呈现夜间高于白天,雄性小鼠则无此表现。结论 C57BL/6小鼠在新环境中探索活动少,自发活动量低,且受性别、节律因素影响较小,适合用于神经行为学和焦虑相关行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旷场实验 探索行为 自发活动 品系 性别 生物节律 神经行为 BALB c小鼠 C57BL 6小鼠 昆明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教师培养幼儿艺术创造能力的新策略
18
作者 李生兰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5-47,共3页
美国幼儿教育专家十分重视幼儿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他们向幼儿教师提出了通过让幼儿探索丰富多彩的艺术材料。
关键词 创造能力 艺术创造活动 操作材料 创造才能 情感需要 感性知识 拼贴 陈列艺术 操作活动 探索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奇心的机制及作用 被引量:28
19
作者 黄骐 陈春萍 +1 位作者 罗跃嘉 伍海燕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3-736,共14页
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质,好奇心是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主题。大脑多个脑区的分工和协同作用,使个体形成了产生与评估预测误差、触发与缓解好奇心以及产生惊奇与新预测误差的认知过程。这些认知过程能够减少对事物和环... 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质,好奇心是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主题。大脑多个脑区的分工和协同作用,使个体形成了产生与评估预测误差、触发与缓解好奇心以及产生惊奇与新预测误差的认知过程。这些认知过程能够减少对事物和环境的预测误差与信息差距,消除对事物的不确定性。好奇心在个体终生发展过程中,对促进认知功能,保持心理和身体健康有积极的作用。未来研究可以从跨物种、跨学科和多领域交叉的角度切入,推动好奇心主题研究的深入、研究手段的发展以及研究成果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奇心 探索行为 信息寻求 预测误差 信息差距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