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SDA的西北地区公路网分布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建伟 毛韬 付鑫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9-336,共8页
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分析了2004-2010年西北地区市域尺度的公路网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变化特征,并结合定性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公路分布差异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公路网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全局正相关关系,... 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分析了2004-2010年西北地区市域尺度的公路网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变化特征,并结合定性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公路分布差异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公路网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全局正相关关系,存在明显的集聚特征,公路网空间差异趋势愈加明显,公路网集聚模式发生明显变化的区域集中在陕甘宁交界地带,"陕南-关中-陇东-青东"地区形成公路网"高-高"集聚类型分布的连绵区域,"低-低"集聚类型区域分布在河西走廊、新疆、青海地区;(2)公路网密度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区域规模数量呈增长态势,其中"西安-兰州-西宁"地区的公路网密度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该地区已形成具备向外扩张能力的交通带;(3)自然环境状况是约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基本条件,而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格局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是形成公路网分布差异的重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网 空间分布 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 驱动机制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人口与经济空间集聚特征及优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宋富强 郑壮丽 +1 位作者 冯德显 张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6-120,126,共6页
基于ESDA方法,利用河南省2000—2009年人口数据和GDP数据,分析各市县人口、经济集聚特征、两者空间上的匹配关系及差异。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市县的人口和GDP空间分布表现出显著的高值和低值集聚特征,2000—2009年人口的空间集聚特征变化... 基于ESDA方法,利用河南省2000—2009年人口数据和GDP数据,分析各市县人口、经济集聚特征、两者空间上的匹配关系及差异。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市县的人口和GDP空间分布表现出显著的高值和低值集聚特征,2000—2009年人口的空间集聚特征变化不大,但经济却呈现不平衡增长,空间差距日益拉大;河南省人口主要集聚在豫东黄淮海平原区,而经济发展则以郑汴洛为核心高高集聚,人口与经济空间集聚相分离。在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中化发展的规律下,河南省应加快推进粮食核心区的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效益并释放农业劳动力;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郑汴洛都市圈、中原城市群等经济空间高度发展的组织形态,促进人口等要素的大规模空间集聚。最终实现中原经济区人口分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ESDA) 人口 经济 空间集聚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