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人生的深沉意蕴——试论武志刚的小说创作
1
作者 黄树凯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5-28,共4页
武志刚是四川省近年来崭露头角、引人注目的中青年作家之一。自1984年他在《自贡文艺》上发表处女作《看着我的眼睛》以来,迄今为止,他已在全国多家刊物发表了中、短篇小说十余件。1989年,更是他创作上硕果累累的一年。这一年中,他分别... 武志刚是四川省近年来崭露头角、引人注目的中青年作家之一。自1984年他在《自贡文艺》上发表处女作《看着我的眼睛》以来,迄今为止,他已在全国多家刊物发表了中、短篇小说十余件。1989年,更是他创作上硕果累累的一年。这一年中,他分别在《现代作家》、《小说林》、《青年作家》等刊物上发表了一部中篇小说和四篇短篇小说。象这样一位创作上十分活跃且深具潜力的作家,我们沿着他的创作历程,对他的作品进行一次扫描式的探讨,或许会是不无启迪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人生 早期作品 小说创作 中篇小说 意蕴 现代作家 大灰狼 火鼠 童话 短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人生的起点——《艾芜的生平和创作》之一章 一九一九——一九二五
2
作者 谭兴国 《当代文坛》 1984年第6期20-26,共7页
一九一九年我国的“五四”运动,是发生在世界东方占人口四分之一的古老国度里的一场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它高举着科学和民主这两面大旗,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思想,唤醒了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 一九一九年我国的“五四”运动,是发生在世界东方占人口四分之一的古老国度里的一场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它高举着科学和民主这两面大旗,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思想,唤醒了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它用新的思想,武装了、造就了一代甚至几代新人。从文艺的角度来说,鲁迅、郭沫若、茅盾等,是这个运动中冲锋陷阵的勇士,杀开血路的先锋;其后,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沙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人生 郭沫若 沙汀 成都 学校 创造社 家神 母亲 半工半读 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时代 探索人生——一九八五年我省中篇小说漫评
3
作者 陈朝红 《当代文坛》 1986年第2期10-15,共6页
良好的势头 刚刚过去的一九八五年,对我省的文学事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头。作协四大精神的鼓舞,省委对文学工作的关心与支持,都给文学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着我省的文学创作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生气勃勃地发展。 我省的中篇小说创... 良好的势头 刚刚过去的一九八五年,对我省的文学事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头。作协四大精神的鼓舞,省委对文学工作的关心与支持,都给文学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着我省的文学创作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生气勃勃地发展。 我省的中篇小说创作,同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创作一样,正在日益走向繁荣,出现了良好的势头。尽管那种在全国“打响”的思想和艺术均属上乘的佳作,似乎还不多,那种在艺术结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篇小说 漫评 现代作家 作品 探索人生 大巴山 风俗画 谭力 性格 蓝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五四”人生探索主题
4
作者 倪婷婷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1期15-23,共9页
一随着“五四”高潮过去,中国觉醒的一代知识者,从热狂的呐喊转向痛苦的榜徨。这时,旧的理想偶象巳被击毁,新的人生准则尚待摸索确立,而黑暗的封建社会制度依然如故,在顽固的旧势力面前,现代人的个性和抱负正一次次经受着沉重的摧残,在... 一随着“五四”高潮过去,中国觉醒的一代知识者,从热狂的呐喊转向痛苦的榜徨。这时,旧的理想偶象巳被击毁,新的人生准则尚待摸索确立,而黑暗的封建社会制度依然如故,在顽固的旧势力面前,现代人的个性和抱负正一次次经受着沉重的摧残,在真实可感的黑暗现实到向往憧憬着的人生理想境界之间,几乎难以望见一条可行的大道。尽管这一切在“五四”热潮期就早已存在,但只有到短短的两三年后的退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探索 人生准则 五四 冰心 知识者 庐隐 理想 十九世纪 二十年代 王统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生探索者的文学——论黑岩重吾的创作
5
作者 莽永彬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35-41,共7页
黑岩重吾是日本当代著名小说家.一九二四年生于大阪.他的一生可谓多灾多难,几次濒临于死亡线上.但他都以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同命运抗争,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他生下来时不足月,医生曾断言难于抚养成人;少儿时捉螃蟹不慎失足落水,幸被一位... 黑岩重吾是日本当代著名小说家.一九二四年生于大阪.他的一生可谓多灾多难,几次濒临于死亡线上.但他都以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同命运抗争,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他生下来时不足月,医生曾断言难于抚养成人;少儿时捉螃蟹不慎失足落水,幸被一位船员搭救上岸;小学毕业前后,用被炉取暖,一氧化碳中毒,险些丧命;二十岁在大学读书期间,时值日本军国主义扩大侵华战争,被迫应征入伍,是战争的幸存者;二十八岁时,不幸患了急性灰白脊髓炎,好不容易治愈后,事隔十年,又在采访“山中湖事件”,搜集原始素材时,发展为上半身麻痹.这些独特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从事创作活动积累和提供了广泛的生活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探索 长篇小说 小说家 文学 生活经历 现代小说 短篇小说 生活素材 创作活动 九二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青年人生观的形成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大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27-37,共11页
一、分析的目的、资料来源和方法本文试图通过对127篇青年作品的分析,从中发现影响我国当代青年人生观形成的因素,探讨人生观形成的过程和类型,初步摸索青年人生观形成的一般趋势,为研究和解决青年人生观问题,提供一点线索。本文分析的... 一、分析的目的、资料来源和方法本文试图通过对127篇青年作品的分析,从中发现影响我国当代青年人生观形成的因素,探讨人生观形成的过程和类型,初步摸索青年人生观形成的一般趋势,为研究和解决青年人生观问题,提供一点线索。本文分析的127篇文章,均选自一九八○年五月至十二月份的《中国青年》和《中国青年报》。这些文章都是我国青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接受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既知道解放思想的意义,又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在回顾自己成长过程的基础上,参加人生观问题的讨论而写成的。因而它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 中国青年 形成过程 个性品质 准备阶段 自信心 当代青年 探索人生 自我意识 发展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的精华——向人生深处的探索
7
作者 吴调公 《文艺理论研究》 1980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一、探索,对现实主义的特殊意义任何一个文学家,都有他们的理想。当他们站在现实的土地上向着不同的前程瞻望。
关键词 现实主义传统 现实主义者 现实主义作家 人生探索 人物性格 托尔斯泰 作家世界观 特殊意义 积极浪漫主义 创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女导演的创作心态 被引量:2
8
作者 汪天云 任仲伦 《社会》 1986年第5期30-32,共3页
我国的女导演是否用自己的作品,为广大的观众奉献了一个为男性同行所难以替代的崭新世界呢?当我们认真考察女导演的创作轨迹和特征后,就难免感到一种缺陷。尽管女导演们的创作日趋活跃,但从女性意识和总体风格的角度观照,她们还缺乏以... 我国的女导演是否用自己的作品,为广大的观众奉献了一个为男性同行所难以替代的崭新世界呢?当我们认真考察女导演的创作轨迹和特征后,就难免感到一种缺陷。尽管女导演们的创作日趋活跃,但从女性意识和总体风格的角度观照,她们还缺乏以自身独特的目光、气质和风格来探索人生和社会,并形成内在的、具有凝聚力的“电影女导演群”的群体特征。造成这种矛盾的创作态势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恐怕和现阶段的女导演的创作心态的多重性和矛盾性有着密切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原因 女中学生 创作心态 女主角 女性导演 女性意识 当代中国 形成 创作态势 探索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洪创作初论 被引量:2
9
作者 艾以 王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41-47,共7页
罗洪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在中国文坛的女作家。自1930年在《真善美》杂志上发表第一篇小说《平行线》至建国前夕,她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六部、长篇小说两部和部散文、随感集。她用敏锐的观察力深入地探索人生,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出... 罗洪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在中国文坛的女作家。自1930年在《真善美》杂志上发表第一篇小说《平行线》至建国前夕,她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六部、长篇小说两部和部散文、随感集。她用敏锐的观察力深入地探索人生,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出人民的感情和时代的足音,展示了那个年代的社会风貌。她的作品以题材广阔、人物多样、文字朴素、无女性的“委婉纤柔”而引人注目。在我国新文学宝库中,罗洪的作品具有自己的光彩。本文试从罗洪创作的几个阶段,对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作些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小说创作 长篇小说 思想内容 女作家 青年人 新文学 初步探讨 探索人生 芦沟桥事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与人心——《晚霞消失的时候》与《金牧场》的一个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樊星 《当代作家评论》 1988年第4期63-67,共5页
我常将文学作品看作作家探索人生的结晶。读新时期小说时亦然。于是我发现:“人生的本质是什么?”是有时潜藏在作品文本的深处、有时跳荡在字里行间的一个文学的基本主题。我知道,这类颇有点神秘意味的主题是千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的问题... 我常将文学作品看作作家探索人生的结晶。读新时期小说时亦然。于是我发现:“人生的本质是什么?”是有时潜藏在作品文本的深处、有时跳荡在字里行间的一个文学的基本主题。我知道,这类颇有点神秘意味的主题是千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的问题,属于维特根斯坦所指的“不可言说的”问题之列,也许最好的回答是“对它必须沉默”。但事实上,人,一代又一代的人都无法对之保持沉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情感 新时期小说 人生境界 文学作品 晚霞 牧场 探索人生 维特根斯坦 二十世纪 张承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五四”女作家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文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80-85,共6页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国妇女从未争到过人的地位。伟大的“五四”运动使中国妇女的命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女性开始觉醒了,首先是一批青年知识女性的觉醒。她们接受现代文明思想,关注社会、探索人生。
关键词 女作家 知识女性形象 青年知识女性 中国妇女 新女性 探索人生 中国文学史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苏雪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梁遇春散文——现代散文史上风格特异的一家 被引量:1
12
作者 鲍霁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38-45,共8页
染遇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而年轻夭折的散文作家。梁遇春,福建福州人,一九○六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里,自幼读书,一九二四年进北京大学英文系深造,一九二八年秋毕业后曾到上海暨南大学任教,翌年返回北京大学工作,一九... 染遇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而年轻夭折的散文作家。梁遇春,福建福州人,一九○六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里,自幼读书,一九二四年进北京大学英文系深造,一九二八年秋毕业后曾到上海暨南大学任教,翌年返回北京大学工作,一九三二年因染急性猩红热,猝然病逝。他的一生仅仅经历了二十七个年头。梁遇春在大学读书期间,就开始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并兼写散文,署名梁遇春,别署秋心、驭聪、蔼一等。他的译著多达二、三十种,多是英国的,也有俄罗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遇春 现代散文 小品文 探索人生 知识分子 五四运动 周作人 作者 人生态度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暗中显现的生命光焰——安娜、列文形象探析
13
作者 符汝英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S1期95-96,共2页
文章把安娜、列文的形象内蕴与小说的深层结构相联系 ,从领会小说深层结构的视角出发 ,对安娜、列文形象展开分析 ,指出其一为自然生命的生存悲歌 ,其二为探索人生的超越之旅 ,二者其实是相望相映。
关键词 安娜 列文 自然生命 探索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年早逝者的泪与笑——论梁遇春的散文创作
14
作者 张学军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4-96,共3页
梁遇春(1906—1932)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见的散文作家,在他短暂的26度春秋的人生旅途上,写下了40余篇散文,大都收在《春醪集》和《泪与笑》两部集子之中。他的散文探讨人生热情率真,不乏真知灼见;谈论知识常常旁征博引,涉古论今;... 梁遇春(1906—1932)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见的散文作家,在他短暂的26度春秋的人生旅途上,写下了40余篇散文,大都收在《春醪集》和《泪与笑》两部集子之中。他的散文探讨人生热情率真,不乏真知灼见;谈论知识常常旁征博引,涉古论今;才华横溢,感情奔放,气势畅达,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遇春 散文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史 艺术风格 黑暗现实 探索人生 左翼知识分子 作家 人生态度 社会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榕:只关心永恒
15
作者 李尔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8-10,1,共4页
良好的艺术感觉宛如浩翰无际的艺术海洋中的一叶轻舟,它会载着您自由闯荡。古榕一部《老店》令人刮目,即将推出的《红天鹅》、《红尘》又先声夺人,他是否乘上了这叶小舟?让我们听听他对电影的思考……
关键词 电影审查 天鹅 探索人生 历史阶段 关心 故事 小人物 政治色彩 北京 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地山小说创作的命运观
16
作者 李以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23-129,共7页
严肃思考人的命运和执着探索人生的意义,这是五四初期从事新文学运动的进步作家共同肩负的神圣使命。在倡导“文学为人生”的队伍中,许地山以卓然独立的风姿蜚声文坛,“反映了当时第三种对于人生的态度”许地山一生写就近三十篇的中短... 严肃思考人的命运和执着探索人生的意义,这是五四初期从事新文学运动的进步作家共同肩负的神圣使命。在倡导“文学为人生”的队伍中,许地山以卓然独立的风姿蜚声文坛,“反映了当时第三种对于人生的态度”许地山一生写就近三十篇的中短篇小说。他的小说大都以写人物命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地山小说 小说创作 命运观 探索人生 神圣使命 人物命运 新文学运动 人生命运 人生 存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的哲理 诗的结晶——冰心早期诗作《繁星》、《春水》初探
17
作者 啸湖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44-49,共6页
冰心的《繁星》与《春水》这两本诗集,是五四新文学园囿中两颗晶莹璀灿的明珠。它们犹如黑天鹅绒的夜幕上镶嵌的点点繁星,以其清冷幽微的光芒照临着人间;又似一泓泓碧波盈盈的春水,把爱的哲理与美的诗思,注入到读者的心田。这些诗固然... 冰心的《繁星》与《春水》这两本诗集,是五四新文学园囿中两颗晶莹璀灿的明珠。它们犹如黑天鹅绒的夜幕上镶嵌的点点繁星,以其清冷幽微的光芒照临着人间;又似一泓泓碧波盈盈的春水,把爱的哲理与美的诗思,注入到读者的心田。这些诗固然纤巧柔媚,显露了女性作家特有的气质与风韵,但它们在现代文学史上开创新路的功绩毕竟是不可低估的。冰心宣扬的爱的哲学,泛神论的世界观与人道主义的信念,是这些小诗的思想支柱。五四时期冰心的思想、胸怀与个性,在这些诗作中得到了全面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心 哲理 母爱 小诗 自然美 探索人生 人道主义思想 宇宙万物 五四时期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果
18
作者 陈涛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8-48,共1页
如果陈涛如果你能战胜一个新的领域你就会领略到一次成功的喜悦如果你总是在旧路上徘徊你会感到乏味、空虚和困惑有现成的路,该走则走没有路,就奋力开拓脚步永远不要停留,当然,更不要倒退因循守旧,绝不是有意义的生活从零出发从脚... 如果陈涛如果你能战胜一个新的领域你就会领略到一次成功的喜悦如果你总是在旧路上徘徊你会感到乏味、空虚和困惑有现成的路,该走则走没有路,就奋力开拓脚步永远不要停留,当然,更不要倒退因循守旧,绝不是有意义的生活从零出发从脚下开始探索人生是在下一盘真正的棋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学校 探索人生 一次成功 铁岭 作者单位 辽宁 责任编辑 柳树 旧路 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闻一多的新诗及其思想——纪念闻一多先生逝世四十周年
19
作者 彭兰 张世英 《文史哲》 1986年第3期32-34,31,共4页
闻一多先生是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这三者在闻先生思想发展的过程中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诗人时期的闻一多先生,面对祖国危殆,国土日蹙的现实,接受了“五四”科学民主精神的洗礼,怀着振兴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宏愿,探索人生真谛的理想,... 闻一多先生是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这三者在闻先生思想发展的过程中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诗人时期的闻一多先生,面对祖国危殆,国土日蹙的现实,接受了“五四”科学民主精神的洗礼,怀着振兴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宏愿,探索人生真谛的理想,写下了《红烛》和《死水》等诗集。这是诗人丰富的想象,炽热的诗情,宏伟的愿望凝聚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人生 思想发展 半封建半殖民地 文明古国 为艺术而艺术 新中国 思想艺术 唯美主义 爱国主义思想 红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的虚化与心理真实
20
《文艺理论研究》 1985年第3期139-139,共1页
作家蒋子龙读了孔捷生的新作《大林莽》,惊叹之余,写了一篇札记(《世界和人》,见《羊城晚报》85年3月23日),文章指出: 孔捷生还有一点令我惊叹:他找到了自己人物活动的世界——大林莽。就象曹雪芹找到了荣宁二府,施耐庵找到了水泊梁山,... 作家蒋子龙读了孔捷生的新作《大林莽》,惊叹之余,写了一篇札记(《世界和人》,见《羊城晚报》85年3月23日),文章指出: 孔捷生还有一点令我惊叹:他找到了自己人物活动的世界——大林莽。就象曹雪芹找到了荣宁二府,施耐庵找到了水泊梁山,肖洛霍夫找到了顿河地区一样。文学的庄园不能没有自己的领地。要表现人物的命运,就不能脱离当时整个的社会生活背景。要探索人生,就须真实地再现人和环境的关系,环境复杂多变,人的性格才有可能丰富起来。《大林莽》妙就妙在把整个社会环境虚化、虚写,但是让人物带着“文革”中的情绪和景象闯进大林莽。细节的刻画却非常真实、生活化,让人强烈地得到现实主义真实的感染力。假定真实、幻想情节、心理真实,在这部小说里使用得很多,作者尤其擅长心理细节的描绘,但都让人感到是现实主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生活化 性格 心理真实 文革 探索人生 虚化 肖洛霍夫 社会环境 曹雪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