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量化单元体的雷达探测空域体积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崔玉娟 察豪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9-105,共7页
为了实现雷达在复杂环境下探测空域的可视化和体积量化,首先从雷达方程获取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然后,采用离散化思想和等角度值采样的方法将三维空间范围按照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进行离散化处理,从而表现出雷达的三维探测空间;对于雷达... 为了实现雷达在复杂环境下探测空域的可视化和体积量化,首先从雷达方程获取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然后,采用离散化思想和等角度值采样的方法将三维空间范围按照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进行离散化处理,从而表现出雷达的三维探测空间;对于雷达探测空域的体积量化,提出在无遮挡的情况下使用单元体法,而在有遮挡的情况使用高程置零补缺法先将有遮挡的情况转化为无遮挡的情况,再利用单元体法进行体积量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简单易操作,能够较为准确地求出雷达在复杂环境下的探测空域的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组网 探测空域 离散化 单元体 地形遮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空域弱小目标探测系统中恒虚警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富元 顾国华 +2 位作者 钱惟贤 杨蔚 陈钱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554-2558,共5页
对空域中弱小目标的探测是红外成像防御与制导的关键技术。由于空域中弱小目标距离较远,在红外探测器上呈现为无纹理特征的弱小点。由于红外探测器噪声与视场中杂波干扰,很难将目标从红外图像中提取出来。在红外空域弱小目标探测系统中... 对空域中弱小目标的探测是红外成像防御与制导的关键技术。由于空域中弱小目标距离较远,在红外探测器上呈现为无纹理特征的弱小点。由于红外探测器噪声与视场中杂波干扰,很难将目标从红外图像中提取出来。在红外空域弱小目标探测系统中,虚警率与探测率是一对矛盾的概念。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杂波模型估计理论的恒虚警(CFAR)检测技术。该CFAR技术是建立在对红外图像背景杂波分析建模的基础上,根据Neyman-Pearson准则设计CFAR检测器,实现在恒定虚警的前提下最大化追求系统的探测率,以此提高红外空域弱小目标探测系统的探测距离和目标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空域弱小目标探测系统 虚警率 恒虚警 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HF雷达空域干涉法探测曲靖电离层E区场向不规则体精细结构
3
作者 邓忠新 徐彤 +4 位作者 刘瑶 朱梦言 徐彬 丁宗华 许正文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151,共10页
针对VHF相干散射雷达传统观测方式的探测能力局限,构建了空域干涉法探测实验系统,其具备对电离层场向不规则体(field-aligned irregularity,FAI)三维精细结构探测能力.结合曲靖E区FAI干涉探测实验数据,实现了对系统相位偏差校正及回波... 针对VHF相干散射雷达传统观测方式的探测能力局限,构建了空域干涉法探测实验系统,其具备对电离层场向不规则体(field-aligned irregularity,FAI)三维精细结构探测能力.结合曲靖E区FAI干涉探测实验数据,实现了对系统相位偏差校正及回波三维空间位置精确获取,得到了不规则体云团的三维精细结构以及漂移运动过程,包括FAI回波散射点的三维空间位置以及FAI云团的三维空间外尺度、漂移运动轨迹和漂移速度等.探测实例结果表明:其东西、南北和高度向分布范围分别为-35~20 km、85~120 km和95~130 km,对应的三维外尺度分别为23.8 km、7.6 km和7.6 km;东西向漂移速度要大于其他两个方向,并呈现出5~6 min的准周期回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高频相干散射雷达 空域干涉探测 E区场向不规则体 精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探测源优化布站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首照宇 欧阳宁 韩传久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85-88,共4页
为了在给定的应用背景和任意的自然环境下形成无缝探测,提出了警戒系统的一种多探测源优化布站方法——GT算法,即在优化选择的探测源阵地网格中,根据各类探测源的性能差异而部署在不同的探测源阵地上,从而使预警系统具有反低空突防的能力.
关键词 探测源组网/布站 探测/核心空域 阵地网格矩阵 G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