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维各向异性高斯拟合评价探测相机的成像质量
1
作者 李坤 赵建科 +3 位作者 陈永权 薛勋 段亚轩 曹昆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187-3194,共8页
为了定量评价探测相机的成像质量,提出用二维各向异性高斯函数拟合的方法来评价相机的成像效果。用探测相机采集星模拟器产生的无穷远处的点目标,形成在一定区域内的能量分布。以拟合后的高斯能量分布与原分布的相关度最大为判据,对此... 为了定量评价探测相机的成像质量,提出用二维各向异性高斯函数拟合的方法来评价相机的成像效果。用探测相机采集星模拟器产生的无穷远处的点目标,形成在一定区域内的能量分布。以拟合后的高斯能量分布与原分布的相关度最大为判据,对此能量分布进行二维各向异性高斯拟合,得到其高斯半径、异化因子等参数;对拟合后的结果进行数值积分得到80%能量所占区域的大小。实验结果显示:相关度的引入,实现了背景阈值、异性因子的自动优化,减少了面阵探测器的噪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而异性因子的引入,对像素相位误差的评估、光学系统像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均可作为弥散斑测试定量确认的依据。测试实验显示:弥散斑等效面积圆直径测试重复性在"十"字工况吸收为0.15pixel,在"田"字工况下为0.19pixel。提出的方法完成了探测相机对点目标所成弥散斑的测定,很好地控制了探测相机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相机 像素相位误差 背景阈值 二维各向异性高斯拟合 相关度 异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探测相机光学系统的杂散光分析和优化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舒政通 韩赠崇 +3 位作者 吴羽婷 林志强 张昊 王敏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2-991,共10页
由于空间光环境的复杂性,抑制杂散光对保证空间相机成像性能尤其重要,该文针对宽光谱波段成像的空间探测相机光学系统进行杂散光分析和抑制优化设计。通过SOLIDWORKS和TracePro的无损式数据交互建立光机模型,并从光机材料的表面特性、... 由于空间光环境的复杂性,抑制杂散光对保证空间相机成像性能尤其重要,该文针对宽光谱波段成像的空间探测相机光学系统进行杂散光分析和抑制优化设计。通过SOLIDWORKS和TracePro的无损式数据交互建立光机模型,并从光机材料的表面特性、机械结构、镜片透过率等多角度优化杂散光模型,再利用朗伯体光源分别对正反向进行光线追迹,然后结合光机模型的半剖图对系统关键表面进行重点取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光机系统在离轴角10.3°~15.4°内,点源透过率值与优化前的系统相比下降了66%~99.4%,在离轴角大于14.2°时点源透过率值接近10^(−4)量级,在离轴角18.4°处杂散光的点源透过率约为10^(−4)量级。最后通过鬼像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优化后的光机系统设计方法具有良好的杂散光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探测相机 杂散光 仿真建模 光线追迹 点源透过率 鬼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无人艇雷达相机拓扑双向融合探测算法
3
作者 唐浩 彭煊 +3 位作者 熊伟 崔亚奇 胡剑秋 邢汇源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75,共17页
针对传统IoU融合方法在无人艇航行晃动情况下多目标融合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拓扑双向融合算法。使用改进的YOLOv7-tiny算法对图像进行检测,利用矩阵转换将雷达点投影至图像。利用PROSAC算法对投影后的雷达点进行拟合与偏转处理,以... 针对传统IoU融合方法在无人艇航行晃动情况下多目标融合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拓扑双向融合算法。使用改进的YOLOv7-tiny算法对图像进行检测,利用矩阵转换将雷达点投影至图像。利用PROSAC算法对投影后的雷达点进行拟合与偏转处理,以减小船体晃摇对融合的影响。为减小计算量,依据传感器的系统误差及位置误差损失设计了一种粗关联波门。对粗关联后的雷达和相机数据进行拓扑融合,设计一种拓扑融合指标,在三角形相似度的基础上,增加多边形角度相似度和中心点连线相似度,弥补了雷达投影导致的角度信息缺失。对未融合雷达点附近图像截取进行检测融合;对未融合光学检测框,选取方位线最近邻雷达点进行融合,实现双向融合。实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改进的YOLOv7-tiny算法mAP@0.5从0.883提高到0.93,所提拓扑双向融合算法准确率达到92.76%,明显优于IoU算法。该研究对海上无人艇雷达相机融合探测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双向融合 雷达相机融合探测 粗关联波门 改进YOLOv7-tiny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RA编码板γ相机探测器模拟研究
4
作者 陈太斌 王忠海 +1 位作者 周荣 杨朝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59,共6页
用Geant4软件对γ相机探测器的成像原理进行模拟,γ相机探测器主要由准直器和探测单元构成,模拟得到放射源的响应矩阵,通过精细采样算法和δ解码算法进行图像重建。分别模拟了不同形态放射源在不同位置、不同距离、不同角度的成像情况,... 用Geant4软件对γ相机探测器的成像原理进行模拟,γ相机探测器主要由准直器和探测单元构成,模拟得到放射源的响应矩阵,通过精细采样算法和δ解码算法进行图像重建。分别模拟了不同形态放射源在不同位置、不同距离、不同角度的成像情况,研究了编码板的偏移和尺寸变化对成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相机探测 辐射成像 编码板 Geant4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轨道闪电探测性能实验室验证技术研究
5
作者 李云飞 鲍书龙 +2 位作者 王志强 唐绍凡 张如意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8年第5期74-80,共7页
在空间遥感领域,闪电是具有代表性的瞬态点源随机多目标,闪电与雷暴等强对流气象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闪电的观测可获取雷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分布、变化、定位、预报。作为有代表性的瞬态点源目标,通过对特定区域的闪电进行连续观... 在空间遥感领域,闪电是具有代表性的瞬态点源随机多目标,闪电与雷暴等强对流气象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闪电的观测可获取雷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分布、变化、定位、预报。作为有代表性的瞬态点源目标,通过对特定区域的闪电进行连续观察,可以统计出该区域闪电发生的频次和闪电发生周期等特征信息,从而为闪电的预报提供科学依据。由于缺少云顶闪电辐射、闪电分布、闪电瞬态特性等参数,地面模拟缓变的云层、陆地与海洋等背景和云顶闪电存在较大的困难,静止轨道闪电探测类相机的探测率(Lightning Detection Efficiency,LDE)、虚警率(False Alarm Rate,FAR)等探测性能验证由于目标特性的不确定性也变得更加困难。基于闪电信号及云背景的光学辐射特性参数,文章对闪电目标及云背景进行了模拟,实现了实验室闪电场景模拟系统。文章论述了在实验室中利用静止轨道闪电探测相机对模拟的云顶闪电和背景进行成像与探测的试验,通过对探测结果进行综合统计、比对与分析,验证静止轨道瞬态随机点源目标探测类相机的探测性能,为相机的交付和在轨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随机点源多目标 探测相机 探测 虚警率 实验室验证 空间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相机的微米谱域偏振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仇志远 高万荣 +1 位作者 陈朝良 常颖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1-230,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单相机的偏振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方法。该方法基于全单模光纤光路,使用宽带光源实现微米纵向高分辨率成像性能。通过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系统色散进行矫正补偿,提高系统的实际分辨率。为实现样本偏振态的测量,入射至样品表面... 提出一种基于单相机的偏振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方法。该方法基于全单模光纤光路,使用宽带光源实现微米纵向高分辨率成像性能。通过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系统色散进行矫正补偿,提高系统的实际分辨率。为实现样本偏振态的测量,入射至样品表面及参考臂的光偏振态由偏振片和四个偏振控制器进行调制。此外,利用偏振片在不同时间的通道切换实现两正交通道光谱信号的分时探测。根据得到的正交光谱信息,计算重构样品强度图和相位延迟图。该系统成功实现了单相机的偏振OCT测量,通过获取离体生物组织的强度图和相位延迟图验证了系统的成像能力。该方法为实现小型化在体高分辨偏振成像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成像 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 相机探测 色散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星车多光谱相机桅杆精确指向控制方法
7
作者 卢皓 张辉 +4 位作者 张朕 于天一 崔晓峰 胡晓东 费立刚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1,共6页
为解决火星车桅杆搭载小视场多光谱相机对特定目标精确指向的问题,设计了火星车桅杆精确指向方法,对火星车桅杆机构运动学过程进行了建模,设计了桅杆控制参数迭代求解方法以及火星车对目标探测工作流程,对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 为解决火星车桅杆搭载小视场多光谱相机对特定目标精确指向的问题,设计了火星车桅杆精确指向方法,对火星车桅杆机构运动学过程进行了建模,设计了桅杆控制参数迭代求解方法以及火星车对目标探测工作流程,对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经过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实践证明,设计的方法可满足多光谱相机精确指向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融号”火星车 桅杆控制 精确指向 齐次变换 多光谱相机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