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3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D和小波变换在低可探测目标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顾有林 叶应流 +2 位作者 曹光华 胡以华 朱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494-3499,共6页
针对雷达、红外等常规目标探测手段难以获取低可探测目标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利用EMD和小波变换相结合分析激光雷达探测的风场扰动数据从而获取目标的探测方法。基于接收大气反射的激光回波信号,通过风速反演算法获得扫描区域内的风场分布... 针对雷达、红外等常规目标探测手段难以获取低可探测目标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利用EMD和小波变换相结合分析激光雷达探测的风场扰动数据从而获取目标的探测方法。基于接收大气反射的激光回波信号,通过风速反演算法获得扫描区域内的风场分布,基于EMD和小波变换获取目标可能存在的位置。实验表明:基于该算法获取目标于径向距离1 250 m,方位角6°处的结论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该算法切实可行,对空中低可探测目标的探测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EMD 小波变换 检测 低可探测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艇探测目标过程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陆铭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74-277,共4页
在舰艇作战仿真研究中 ,舰艇观察器材发现目标过程的仿真精度是决定作战仿真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指标。本文在分析舰艇观察器材观察原理的基础上 ,建立了观察器材的探测发现模型 ,研究了观察器材探测发现目标过程的仿真方法。
关键词 观察器材 发现概率 舰艇 作战仿真 目标探测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北斗反射信号探测目标的初步实验 被引量:3
3
作者 裴博宇 严颂华 +1 位作者 王泉德 陈能成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5-621,626,共8页
随着北斗系统的逐步完善,利用北斗导航卫星信号的反射信号来探测目标将可实现全球范围的监测,这种方法具有被动接收、成本低等特点。但是北斗导航信号本身是为传输导航电文和定位而设计,所以用于目标的探测还有需要研究的地方。利用北... 随着北斗系统的逐步完善,利用北斗导航卫星信号的反射信号来探测目标将可实现全球范围的监测,这种方法具有被动接收、成本低等特点。但是北斗导航信号本身是为传输导航电文和定位而设计,所以用于目标的探测还有需要研究的地方。利用北斗系统的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信号,设计了一套利用软件接收机来实现目标探测的方案,采用开环接收反射信号,解决了接收机对反射的微弱信号进行常规捕获和跟踪不适用的问题。阐述了利用北斗信号探测目标的基本原理,给出了采用中频采样器和软件接收机的软硬件系统架构,并进行了楼宇反射实验和长江大桥反射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提出的目标探测和开环软件接收机方案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导航系统 反射信号 目标探测 开环软件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二维Kalman解卷绕与Φ-OTDR协同的水声多目标探测(特邀)
4
作者 吴金懿 王照勇 +9 位作者 刘依凡 陈义赐 陈柏琦 宋菲菲 李璇 皮浩洋 叶青 高侃 蔡海文 瞿荣辉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5-325,共11页
水下多类型目标探测在海洋安全、海上救援、海洋生态保护和渔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项工作中,将基于频率分集的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Φ-OTDR)系统与悬浮布设的声敏缆相结合,检测和分析了多类型目标的水声信号。创新性地引入... 水下多类型目标探测在海洋安全、海上救援、海洋生态保护和渔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项工作中,将基于频率分集的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Φ-OTDR)系统与悬浮布设的声敏缆相结合,检测和分析了多类型目标的水声信号。创新性地引入了时空二维Kalman算法,充分利用Φ-OTDR探测数据的时间域和空间域的二维连续性,突破了相位卷绕特性对动态范围与系统重复频率的限制,确保了多类型目标信息的高保真探测。进一步地,通过非消声水池实验验证了时空二维Kalman算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了遥控潜水器(ROV)、仿生鱼和模拟潜水员等多类型目标的频谱特性。实验结果表明,ROV为连续信号,频率范围为200~1700 Hz,频谱图中存在等频率间隔排列(24 Hz)的线谱;仿生鱼的信号间隔为0.5 s,对应仿生鱼的鱼尾摆动周期,频率范围为1500~1700 Hz;模拟潜水员信号间隔为0.25 s,对应氧气瓶气泡喷吐周期,频率范围为150~400 Hz。该技术为多类型水声目标探测和鉴别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有望推动水下目标探测与海洋监测的发展,拓展Φ-OTDR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 水下多类型目标探测 时空二维Kalma n算法 相位卷绕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标的水下目标探测研究进展及展望
5
作者 王军成 孔庆霖 +5 位作者 厉运周 郑良 杨英东 刘世萱 陈世哲 殷敬伟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共14页
水下目标探测是我国“透明海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水下环境复杂多变,实现精确高效的水下目标探测依然存在很大难度。作为跨界面的海上固定平台,浮标是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探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同时满足海洋关键... 水下目标探测是我国“透明海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水下环境复杂多变,实现精确高效的水下目标探测依然存在很大难度。作为跨界面的海上固定平台,浮标是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探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同时满足海洋关键位置的全天候监控并实现实时信息传输,对更加准确实时的水下目标信息获取手段进行补充。本文在总结现有基于浮标的水下目标探测方法的基础上,对光学探测、电磁探测、通信中继等水下目标探测和信息传输技术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浮标应用特点对相关技术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对基于浮标的水下目标探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浮标 水下目标探测 通信中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尾流空中辐射磁场的水下目标探测研究
6
作者 赵爽 王宏磊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8-1104,共7页
针对基于空中平台的水下目标磁探测问题,本文开展了水下航行器的海面开尔文尾流辐射磁场建模与探测性能分析研究。构建了水下航行器在海面形成的开尔文尾流波高及其辐射磁场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对积分形式的波高以及磁场表达式进行求解,... 针对基于空中平台的水下目标磁探测问题,本文开展了水下航行器的海面开尔文尾流辐射磁场建模与探测性能分析研究。构建了水下航行器在海面形成的开尔文尾流波高及其辐射磁场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对积分形式的波高以及磁场表达式进行求解,获得了磁场的衰减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空中平台探测水下航行器开尔文尾流辐射磁场的性能。结果表明:水下航行器的开尔文尾流辐射磁场具有典型的V型区域分布,且该区域内磁场强度随空间变化。同时,水下航行器的尺寸、航度和下潜深度都对开尔文尾流辐射磁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水下航行器的尾流辐射磁场可以被空中平台有效探测。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基于空中平台的水下目标尾流辐射磁场探测提供基础模型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目标探测 开尔文尾流 航空磁探 麦克斯韦方程组 辐射磁场 水下航行器 波高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音频的多特征融合低慢小目标探测研究
7
作者 王拓 张成 +3 位作者 祁万龙 苏照兵 齐志强 隋振雨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1-68,共8页
无人机逐渐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侦察与打击手段,对于低慢小目标的探测与识别变得越来越重要。音频作为一种重要的感知模态,在目标探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无线电频谱资源受限或图像信息不可用的情况下。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 无人机逐渐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侦察与打击手段,对于低慢小目标的探测与识别变得越来越重要。音频作为一种重要的感知模态,在目标探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无线电频谱资源受限或图像信息不可用的情况下。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音频的多特征融合方法用于对低慢小目标进行探测。模型采用两分支结构:第一个分支通过在音频数据的梅尔语谱图上提取特征,设计一种全新的LLSIncepNeXt模块,通过并行的卷积核提取时间与频率两个维度的信息;另一个分支将音频的MFCC特征直接输入到双向GRU提取时序特征,随后将两个分支提取到的特征进行融合,并通过多头注意力机制强化重点特征,区别不同特征的贡献程度。通过在Drone Detection以及UrbanSound8K数据集上的结果显示,提出的多特征融合网络相较于使用单一特征的方法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在对无人机音频的分类上相较其他方法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慢小目标 音频感知 多特征融合 目标探测 深度学习 GRU InceptionNeXt MF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卫星宜居性探测任务构想
8
作者 陈晓 李奎 +5 位作者 郝记华 陈刚 杜洋 庞涪川 李东禹 李海洋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5-184,共10页
探测冰卫星冰壳下的液态海洋、探索冰卫星的宜居性可为了解太阳系的起源、演化、生命起源和地外生命探索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信息,也是当前国际深空探测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在对国内外冰卫星探测任务及主要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分析... 探测冰卫星冰壳下的液态海洋、探索冰卫星的宜居性可为了解太阳系的起源、演化、生命起源和地外生命探索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信息,也是当前国际深空探测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在对国内外冰卫星探测任务及主要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趋势,总结了冰卫星探测任务的科学目标与探测手段,提出了采用环绕+着陆+深钻探测的组合探测任务构想,通过探测土卫二的重力场、温度场、磁场、以及潜在的地震波、质谱、色谱、光谱等信息,同时采集土卫二的自然样品并且分析其元素和同位素组成,探索冰卫星土卫二的宜居性,并梳理了亟待突破的新型探测载荷、生源元素高精度探测等关键技术。通过规划实施冰卫星探测任务,可提升中国深空探测技术水平和在行星科学领域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卫星 宜居性 液态海洋 任务构想 探测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探测的非时变稀疏模型和深度展开网络实现方法
9
作者 赵志欣 曹玉龙 +2 位作者 陈远帅 周辉林 王玉皞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06-2816,共11页
近年来,基于稀疏特征提取的目标探测方法成为了雷达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正交频分复用调制的外辐射源雷达(简称“外源雷达”)由于发射波形不受控,一方面构建的稀疏模型会随未知发射波形时变,导致相应的目标探测方法计算量大;另一方面目... 近年来,基于稀疏特征提取的目标探测方法成为了雷达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正交频分复用调制的外辐射源雷达(简称“外源雷达”)由于发射波形不受控,一方面构建的稀疏模型会随未知发射波形时变,导致相应的目标探测方法计算量大;另一方面目标回波常常因被直达波等强杂波掩盖而面临探测困难。在此背景下,利用外源雷达的正交频分复用波形特点,使用导频位置处频域信道响应提出一种非时变稀疏模型。通过将稀疏模型求解的每一次迭代过程替代为一层神经网络,首次研究了基于深度展开网络的智能化外源雷达目标探测实现方法。仿真和实测数据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传统杂波抑制方法在目标探测上性能相近,但有着更低的计算复杂度,且无需人工设计稀疏矩阵等稀疏模型求解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辐射源雷达 正交频分复用波形 目标探测 稀疏模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机动目标探测性能评估研究
10
作者 郭雷平 段文博 +5 位作者 郭冰涛 王怡恬 韩琪 蔡鹏程 赵子淳 任冬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5-672,共8页
基于TTP准则的静目标鉴别性能理论模型评估方法具有环境适应性强、性能预测准确、系统参数优化便利等优点,但此方法对动目标探测性能评估的准确性还需展开进一步研究。为了准确评估动目标的探测性能,文中搭建了靶标运动系统、红外目标... 基于TTP准则的静目标鉴别性能理论模型评估方法具有环境适应性强、性能预测准确、系统参数优化便利等优点,但此方法对动目标探测性能评估的准确性还需展开进一步研究。为了准确评估动目标的探测性能,文中搭建了靶标运动系统、红外目标生成系统和目标采集及储存系统;采用人眼阈值判断实验方法实现不同成像作用距离、不同运动速度、不同靶标尺寸下的目标探测性能评估,获得了目标探测概率性能曲线;结合NVThermIP现场性能评估理论模型,在系统性能参数输入一致时计算目标探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NVThermIP现场性能预测模型对于动目标探测性能的预测存在一定偏差,在实验测量的目标运动速率范围内,随着目标运动速率的提升,目标更易被探测。实验结果为动目标性能评估理论模型的修正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探测性能 NVThermIP理论 人眼阈值判断 性能评估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梯度张量系统目标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青竹 李晶 +2 位作者 李志宁 石志勇 文雪忠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05-4230,共26页
磁梯度张量系统作为磁性目标全张量梯度探测的应用基础,以区域磁异常产生的磁梯度张量场为信息源,通过矢量磁传感器间的差分计算实现磁梯度张量分量测量。相较磁总场和矢量场探测设备,磁梯度张量系统具有分辨率高、信息量大、抗干扰能... 磁梯度张量系统作为磁性目标全张量梯度探测的应用基础,以区域磁异常产生的磁梯度张量场为信息源,通过矢量磁传感器间的差分计算实现磁梯度张量分量测量。相较磁总场和矢量场探测设备,磁梯度张量系统具有分辨率高、信息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能获取目标更多的潜在物性信息,研究世界范围内基于磁梯度张量系统的目标探测技术进展,可为我国磁探测设备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通过阐述现代磁法探测技术发展过程和阶段,对国内外研究团队设计搭建的基于超导效应和磁通门法两种类型的磁梯度张量系统及其应用进行了介绍和归纳,并针对磁梯度张量系统的校正补偿与降噪、磁性目标定位与识别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前沿综述,展望了未来高精度磁梯度张量探测仪器的设计研发思路,对磁梯度张量探测各类关键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梯度张量系统 磁性目标探测 目标定位与识别 磁通门传感器 超导量子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海洋环境下线性调频信号多目标探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卫东 王文军 +2 位作者 陈华 杨晓妮 李百社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764,共7页
将不同长度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 LFM)信号装入矢量信号源,其载波频率设置为中频,分别采样其输出的不同长度的LFM信号,对输出的LFM信号进行脉冲压缩Matlab仿真处理。实验表明,在采样频率及输出幅度相同的条件下,102.00... 将不同长度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 LFM)信号装入矢量信号源,其载波频率设置为中频,分别采样其输出的不同长度的LFM信号,对输出的LFM信号进行脉冲压缩Matlab仿真处理。实验表明,在采样频率及输出幅度相同的条件下,102.00μs脉冲内LFM信号仿真处理后的信噪比和旁瓣抑制比,相较3.00μs的指标提高了13.35 dB和4.61dB。进一步说明了由组合脉冲组成的LFM发射波形信号,其脉压体制雷达存在近距离回波比远距离回波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复杂海洋环境下多目标探测方法,对海用脉压体制雷达真实回波性能进行了改善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信号源 线性调频 脉冲压缩 MATLAB仿真 目标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防空目标探测与跟踪的雷达资源管理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齐铖 谢军伟 +2 位作者 张浩为 王瑞君 黄洁瑜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72-1989,共18页
雷达资源管理是一项运用优化运筹理论挖掘雷达系统性能边界,通过对系统资源的高效分配和合理调度,实现系统的优化运行,并显著增强系统性能表现的综合性技术。随着机械扫描雷达、相控阵雷达以及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 雷达资源管理是一项运用优化运筹理论挖掘雷达系统性能边界,通过对系统资源的高效分配和合理调度,实现系统的优化运行,并显著增强系统性能表现的综合性技术。随着机械扫描雷达、相控阵雷达以及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技术的持续革新,雷达资源管理技术也在不断深化拓展,以满足日益复杂的目标探测与跟踪需求。鉴于军事威胁的不断加剧和装备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实现我军未来“网络中心战”的对抗模式,对防空反导武器预警探测装备的资源管理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聚焦基于防空目标检测、跟踪的信息感知的雷达资源管理技术进行综述,深入剖析与总结现有文献以及研究成果:首先,本文从宏观角度系统概述了雷达资源管理的概念、管理要素组成以及优化策略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雷达系统架构将雷达资源管理研究内容划分为单站雷达资源管理和多站雷达资源管理,并分别对相控阵雷达、集中式MIMO雷达、分布式MIMO雷达以及组网雷达的资源管理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讨论。最后,探讨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基于防空信息目标感知的雷达资源管理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期望本文能够为防空反导预警探测装备领域的研究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推动雷达资源管理技术的持续创新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目标 目标探测 目标跟踪 雷达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MS矢量水听器的水下目标方位探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柳燕 张国军 +2 位作者 张文栋 拜政宇 戴文舒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6-89,共4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结构、尺寸均适配于微型浮标的小型化水下目标方位探测系统,针对水下固定频率的声目标方位获取进行研究,主要适用于水下目标主、被动双基地探测。测试系统利用微机电系统(MEMS)矢量水听器作为核心传感器,设计现场可编程... 本文设计了一种结构、尺寸均适配于微型浮标的小型化水下目标方位探测系统,针对水下固定频率的声目标方位获取进行研究,主要适用于水下目标主、被动双基地探测。测试系统利用微机电系统(MEMS)矢量水听器作为核心传感器,设计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读写控制电路,一方面,采集的数据存储于SD卡中;另一方面,则将数据暂存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以备数据回传需求。通过驻波管实验证明:搭建的小型化目标方位探测系统稳定可靠,根据其所采数据在有效范围内可以获得目标的方位估计,驻波管内角度误差估计小于2°,误差小且定向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矢量水听器 测试系统 目标方位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边端的空间目标探测感知系统架构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如明 郭琰 刘国庆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93,共5页
空间目标探测感知系统作为未来信息化作战的关键要素,为现代化战争提供了重要的天域预警信息支撑,文中面对未来空间目标呈现小型化、星座化、异变化等特点,将云边端架构引入空间目标探测感知系统的架构设计中。首先,分析了目前空间目标... 空间目标探测感知系统作为未来信息化作战的关键要素,为现代化战争提供了重要的天域预警信息支撑,文中面对未来空间目标呈现小型化、星座化、异变化等特点,将云边端架构引入空间目标探测感知系统的架构设计中。首先,分析了目前空间目标探测感知系统面临的问题和系统需求;然后,结合云边端架构的理念提出了一种空间目标探测感知系统架构的设计方法,考虑当前探测感知装备现状合理设计了云中心、边中心和端节点的系统组成,结合空间目标探测流程设计了“两环、一库、四要素”的系统运行逻辑架构;最后,总结了该架构具备的先进能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探测感知 云边端架构 逻辑架构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径利用雷达目标探测技术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4
16
作者 孔令讲 郭世盛 +2 位作者 陈家辉 吴佩仑 崔国龙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45,共23页
多径利用雷达(MER)目标探测技术主要基于电磁波在介质表面的反射、衍射等非直视(NLOS)多路径传播特性,实现对城市街角、车辆遮挡等“视觉”盲区内隐蔽目标的有效探测,其能够为城市作战、智能驾驶等多种应用提供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多径利用雷达(MER)目标探测技术主要基于电磁波在介质表面的反射、衍射等非直视(NLOS)多路径传播特性,实现对城市街角、车辆遮挡等“视觉”盲区内隐蔽目标的有效探测,其能够为城市作战、智能驾驶等多种应用提供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为获知该领域的发展脉络,并预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该文对21世纪初以来该领域国内外公开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相关文献的梳理结果表明,根据探测平台类型的不同,多径利用雷达目标探测技术目前主要包括两类:基于空中平台的多径探测技术和基于地面平台的多径探测技术。这两类技术均已取得一定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成果。针对空中平台,该文围绕可行性验证、影响因素分析、建筑环境感知和非视距目标探测4个方面展开梳理;针对地面平台,该文则从目标检测与识别、目标二维定位、目标三维信息获取及新型探测方法4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对多径利用雷达目标探测技术进行总结和展望,指出该技术在目前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潜在问题和挑战。这些结果表明,多径利用雷达目标探测技术正朝着多样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遮蔽环境 非直视(NLOS) 多径利用雷达(MER) 目标探测 未来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连接神经网络在远距离水声目标探测中的性能分析
17
作者 胡梦璐 冯海泓 +1 位作者 洪峰 毛海全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2-789,共8页
由于水声目标辐射噪声的低信噪比特性,探测远距离水声目标具有一定挑战。为提升远距离水声目标探测的准确率,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密集连接神经网络和自注意力机制的方法。该方法提取信号的梅尔倒谱系数作为特征,在密集连接神经网络头部添... 由于水声目标辐射噪声的低信噪比特性,探测远距离水声目标具有一定挑战。为提升远距离水声目标探测的准确率,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密集连接神经网络和自注意力机制的方法。该方法提取信号的梅尔倒谱系数作为特征,在密集连接神经网络头部添加自注意力模块以捕获关键信息,经过多个密集块后输出探测结果。在实测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分析了自注意力机制添加与否、输入特征不同、接收端深度不同时模型的性能变化。应用在未来几天的数据测试模型的任务中,探测范围在小于10 km时,探测准确率为93.3%,探测范围扩大至20 km时,探测准确率为90.34%。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在信噪比不小于−6 dB时实现了水声目标探测,在增加更多的低信噪比样本后,仍具有一定探测能力,且其性能优于其他模型。此外,训练集包含多种信噪比条件下的数据时,探测性能会有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连接神经网络 水声目标探测 深度学习 特征提取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数据探测地下目标的贝叶斯方法研究
18
作者 黄佳喜 边少锋 纪兵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59,176,共7页
针对地下目标空间位置和形状均未知的情况,基于重力数据,分别以区域测量和线测量2种场景进行建模分析,研究贝叶斯推断用于地下目标探测的效果。结果表明,将贝叶斯推断用于重力梯度探测,比微重力探测更具优势,能有效反演出目标的未知参数。
关键词 地下目标探测 重力异常 重力梯度 贝叶斯推断 最高密度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点目标神经形态学探测方法
19
作者 王瑞琳 王立 +1 位作者 贺盈波 李林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10,共13页
随着在轨航天器面临越来越多的威胁,如何识别并评估这些威胁对航天器正常运行的影响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空间目标的探测和跟踪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基于帧的视觉传感器,但这类传感器在实时性和数据量等方面存在不足。与此同... 随着在轨航天器面临越来越多的威胁,如何识别并评估这些威胁对航天器正常运行的影响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空间目标的探测和跟踪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基于帧的视觉传感器,但这类传感器在实时性和数据量等方面存在不足。与此同时,基于神经形态学的视觉传感器已在运动目标检测和跟踪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由于其获取的事件流数据仅包含视场中变化部分的信息,且具有微秒级的时间分辨率,这使得目标检测和跟踪的速度能够达到微秒级,同时大幅降低了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正因为神经形态学视觉传感器的这些优势,它在空间应用领域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焦点。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层脉冲神经网络的空间点目标检测方法——空间点目标神经形态学探测方法,仅使用事件流数据实现对空间点目标的探测和跟踪。主要包括局部运动感知层/全局运动感知层以及输出层,采用分数阶漏积分点火神经元作为基础处理单元,并利用其自适应性抑制事件流数据中的热噪声。通过实际采集的空间点目标事件流数据和公开数据集中的事件流数据进行了验证。在实际采集的空间点目标事件流数据上,去噪滤波部分的事件去噪精度和事件信噪比分别能够达到0.414和-3.036,跟踪部分的总跟踪时长、总跟踪错误次数以及平均跟踪偏差分别达到了9.395 s、100以及0.3797。试验结果表明,空间点目标神经形态学探测方法能够从复杂的事件流数据中检测出快速运动的单个或者多个空间目标,并且能够对检测出的空间点目标进行持续的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点目标 神经形态学 事件流数据 目标探测 脉冲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身认知声呐探测技术研究
20
作者 潘悦 吴玺宏 +2 位作者 王强 曹怀刚 曲天书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文章针对智能声呐探测中面临的水声数据有效样本稀疏和探测结果可解释性差等基础性问题,揭示了壳体声呐能够利用“身体”增强感知的机理,给出了闭环自学习的水声智能探测通用范式,为声呐设计提供新原理、新方法支撑。相较于传统声呐,文... 文章针对智能声呐探测中面临的水声数据有效样本稀疏和探测结果可解释性差等基础性问题,揭示了壳体声呐能够利用“身体”增强感知的机理,给出了闭环自学习的水声智能探测通用范式,为声呐设计提供新原理、新方法支撑。相较于传统声呐,文章所提出的具身认知声呐探测技术具有增强感知和自学习能力。通过实际试验数据验证,以物理模型为驱动构建的具身认知模型在检测、测向和定位等任务中均体现出显著优势。新方法对水声数据量的需求小且能够显著提高目标探测能力,为解决当前人工智能方法在声呐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奠定了基础,可广泛应用于壳体声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体声呐 具身认知 目标探测 阵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