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约束中药材等离子体最佳探测时间研究
1
作者 陶翰飞 赵静怡 +3 位作者 王浪 李业秋 崔建丰 岱钦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7,共7页
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和空间约束方法对不同元素特征谱线的最佳探测延迟时间进行研究,建立等离子体热膨胀模型,模拟等离子体在不同空间约束深度和时间的热膨胀瞬态过程,分析了环境气压、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对不同空间... 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和空间约束方法对不同元素特征谱线的最佳探测延迟时间进行研究,建立等离子体热膨胀模型,模拟等离子体在不同空间约束深度和时间的热膨胀瞬态过程,分析了环境气压、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对不同空间约束深度的中药材玉竹样品进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实验,以MgⅠ285.12 nm和CaⅡ396.84 nm作为特征分析谱线,分析了空间约束深度和时间的变化对谱线强度的影响,并探究了激发光源输出特性的变化对谱线强度的影响。在激光能量为30 mJ,重复频率为1 Hz,最佳空间约束深度为1.9 mm的条件下谱线强度得到明显加强,Mg元素的最佳探测时间为0.5μs,而Ca元素的最佳探测时间为1.2μs,表明不同元素在相同空间约束深度下对谱线增强效果最佳的探测时间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空间约束 时间分辨 最佳探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感烟探测器探测时间与布置间距近似计算 被引量:4
2
作者 汪金辉 焦宇 许乐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7-71,共5页
为计算船舶感烟探测器的探测时间和布置间距,在现有感烟探测器迟滞现象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临界速度法,建立感烟探测器探测时间计算模型,提出探测器布置间距的近似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平整顶棚,感烟探测器探测时间随着布置间距... 为计算船舶感烟探测器的探测时间和布置间距,在现有感烟探测器迟滞现象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临界速度法,建立感烟探测器探测时间计算模型,提出探测器布置间距的近似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平整顶棚,感烟探测器探测时间随着布置间距的增大呈线性增大,而对于走廊(或下有横梁的顶棚),当探测间距大于走廊宽度时,在规范规定的最大间距范围内,探测时间几乎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火灾 感烟探测 迟滞现象 探测时间 设计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探测时间的飞机作战生存力 被引量:3
3
作者 蒋正光 李曙林 苏春华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9-101,共3页
考虑雷达在某一探测时间的扫描次数以及飞机被发现后将遭受的打击次数,提出了基于探测时间的飞机作战生存力模型。根据该模型,可计算出飞机在雷达探测范围内某一探测时间的飞机生存概率,并可绘制出飞机生存概率随探测时间变化的曲线,最... 考虑雷达在某一探测时间的扫描次数以及飞机被发现后将遭受的打击次数,提出了基于探测时间的飞机作战生存力模型。根据该模型,可计算出飞机在雷达探测范围内某一探测时间的飞机生存概率,并可绘制出飞机生存概率随探测时间变化的曲线,最后以算例分析了飞机生存概率随探测时间的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作战生存力 探测时间 扫描次数 打击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颗低轨卫星探测导弹的时间窗口可视化方法
4
作者 张阳 刘湘伟 +1 位作者 郝成民 杨刚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6-80,共5页
针对多颗低轨光电侦察卫星在预定弹道轨迹上空的探测时间重复计算且计算结果不直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跑道型"探测窗口区的卫星探测时间窗口可视化方法。该方法将预定弹道轨迹地面投影线作为低轨光电侦察卫星的探测目标,建立&... 针对多颗低轨光电侦察卫星在预定弹道轨迹上空的探测时间重复计算且计算结果不直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跑道型"探测窗口区的卫星探测时间窗口可视化方法。该方法将预定弹道轨迹地面投影线作为低轨光电侦察卫星的探测目标,建立"跑道型"探测窗口区模型,将星下点轨迹在探测窗口区的线段长度与探测时间相对应,实现了卫星探测时间窗口的可视化。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的计算值与观测值之间误差在百分之一秒数量级,同时能够直观形象地显示从不同轨道方向过顶的多颗卫星的探测时间窗口,避免了多颗卫星探测时间窗口的重复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侦查卫星 探测时间窗口 模型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实时数据库系统中时间事件的探测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云生 刘方方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8-89,97,共3页
介绍了主动实时数据库中时间事件探测的实现方法,该方法既增强了系统处理时间事件的能力,也提高了系统处理其他事件的灵活性。该文还提出了基于多线程的时间事件探测模型,并提供了相应的算法。
关键词 主动数据库 时间事件探测 多线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器质谱(AMS)测量中充气飞行时间探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管永精 阮向东 +4 位作者 郑元丰 董克君 武绍勇 何明 姜山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381-383,共3页
为了提高加速器质谱 (AMS)测量中同量异位素的分辨能力 ,设计了一种新型探测器即充气飞行时间探测器。主要探讨了充气飞行时间谱仪 (GF-TOF)的原理、结构和测试方法 ,给出了用α源调试的结果。通过增加离子的能量并合理选择气体和飞行... 为了提高加速器质谱 (AMS)测量中同量异位素的分辨能力 ,设计了一种新型探测器即充气飞行时间探测器。主要探讨了充气飞行时间谱仪 (GF-TOF)的原理、结构和测试方法 ,给出了用α源调试的结果。通过增加离子的能量并合理选择气体和飞行距离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质谱 AMS 测量 充气飞行时间探测 充气飞行时间谱仪 原理 结构 同量异位索 分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台用于重核素测量的能量-飞行时间探测系统 被引量:2
7
作者 仇九子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8-461,共4页
研制了一台用于重核素测量的能量-飞行时间探测系统。探测系统由飞行时间探测器和金硅面垒型能量探测器组成,金硅面垒型探测器兼做飞行时间探测器的停止探测器。用该探测系统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串列加速器质谱装置上对182Hf9+离子... 研制了一台用于重核素测量的能量-飞行时间探测系统。探测系统由飞行时间探测器和金硅面垒型能量探测器组成,金硅面垒型探测器兼做飞行时间探测器的停止探测器。用该探测系统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串列加速器质谱装置上对182Hf9+离子的能量-飞行时间双维谱进行了测量。该探测系统对77.4 MeV182Hf9+离子的能量分辨率为3.8%,飞行时间分辨为0.8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时间探测 能量探测 重核素 加速器质谱 双维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记单光子源下探测器死时间的量子密钥分配 被引量:1
8
作者 何业锋 李丽娜 +2 位作者 白倩 陈思昊 强雨薇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19,共8页
考虑到当光子传输速率过高时,量子密钥分配协议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探测器死时间的影响,因此对基于标记单光子源协议的安全密钥生成速率和探测器死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首先,在考虑和不考虑探测器死时间这两种情况下,探究了安全密... 考虑到当光子传输速率过高时,量子密钥分配协议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探测器死时间的影响,因此对基于标记单光子源协议的安全密钥生成速率和探测器死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首先,在考虑和不考虑探测器死时间这两种情况下,探究了安全密钥生成速率和探测器死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光子传输速率过高时,探测器死时间的存在的确会影响安全密钥生成速率。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探测器死时间下安全密钥速率的生成情况。结果表明:探测器死时间的取值越大,得到的安全密钥生成速率就越低,安全密钥生成速率的极限值和探测器死时间τ之间的关系为4.2/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量子密钥分配 测量设备无关 标记单光子源 探测器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气飞行时间探测方法研究进展
9
作者 管永精 阮向东 +4 位作者 何明 王慧娟 武绍勇 董克君 姜山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B10期221-222,共2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ower of isobaric identification in the 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an improved gas detector called gas-filled time-of-flight (GF-TOF) spectrometric detectortern were descrient ion energy,h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ower of isobaric identification in the 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an improved gas detector called gas-filled time-of-flight (GF-TOF) spectrometric detectortern were descrient ion energy,has been designed and set up again. The experimental tests of the new system were described. ^36GS and ^36Cl were identified by GF-TOF and ΔE-E method with different ion energy,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飞行时间探测 加速器质谱 结构 调试 气体探测 工作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AMS测量重核素的飞行时间探测器性能的改进
10
作者 王祥高 何明 +1 位作者 董克君 姜山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45-1050,共6页
自然界中极其微量的长寿命锕系元素236U、237Np、239Pu、240Pu、242Pu和244Pu在核保障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满足锕系元素236U高灵敏测量的需要,通过改进探测器结构、设计透射率高的碳膜支架和选用低电阻率的SBD作为时间停止探测器等多... 自然界中极其微量的长寿命锕系元素236U、237Np、239Pu、240Pu、242Pu和244Pu在核保障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满足锕系元素236U高灵敏测量的需要,通过改进探测器结构、设计透射率高的碳膜支架和选用低电阻率的SBD作为时间停止探测器等多方面工作,对基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加速器质谱(AMS)的飞行时间探测器(TOF)性能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TOF测量236 U的时间分辨由原来~980 ps提高到~500 ps。改进后的TOF完全能够把236U与其干扰同位素235 U、238 U鉴别开,AMS测量灵敏度236 U/238 U好于10-11,满足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6U 加速器质谱(AMS) 飞行时间探测器(T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粒度时间分辨探测器系统上的低增益雪崩探测器原型的抗辐照性能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霄 马阔 +1 位作者 郑祥轩 刘衍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6,I0003,共7页
高粒度时间分辨探测器(HGTD)是ATLAS实验Ⅱ期升级的关键项目.为了应对极高的粒子径迹堆积带来的挑战(每次束流交叉对应的质子-质子对撞数的平均值可高达200),合作组计划通过精确测量粒子径迹的时间信息(径迹时间分辨可达30 ps),使得实... 高粒度时间分辨探测器(HGTD)是ATLAS实验Ⅱ期升级的关键项目.为了应对极高的粒子径迹堆积带来的挑战(每次束流交叉对应的质子-质子对撞数的平均值可高达200),合作组计划通过精确测量粒子径迹的时间信息(径迹时间分辨可达30 ps),使得实验能够在"4维"空间中进行粒子径迹到作用顶点的关联.升级项目的传感器选择了可以提供所需的时间分辨率和良好的信噪比的低增益雪崩探测器(LGAD)技术.日本滨松公司(HPK)生产了厚度为35μm和50μm的LGAD原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STC)也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IME)合作研发了厚度50μm的LGADs原型.为了评估器件抗辐照性能,样品在JSI反应堆设施中接受了不同剂量的中子辐照,并在USTC进行了测试.通过测量室温(20℃)或-30℃下的电流电压和电容电压曲线测量,对增益层和硅基体损伤的中子辐照效应进行了表征评估.进一步处理提取了不同辐照剂量下的击穿电压和耗尽电压,并呈现为通量的函数,最终对比了不同样品的抗辐照性能参数c系数和α系数.对辐照模型的最终拟合得到的c系数值为HPK-1.2:3.06×10^(-16)cm^(-2),HPK-3.2:3.89×10^(-16)cm^(-2)以及USTC-1.1-W8:4.12×10^(-16)cm^(-2).结果显示HPK-1.2的增益层抗辐照性能最好.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进一步从数据中提取了c系数与初始掺杂浓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增益时间雪崩探测 高粒度时间分辨探测 时间分辨探测 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SⅢ飞行时间探测器的离线数据质量监测
12
作者 李小梅 孙胜森 +6 位作者 顾运厅 安芬芬 郭迎晓 周兴玉 李科 孙永昭 刘怀民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2-387,395,共7页
北京谱仪(BESⅢ)飞行时间探测器的离线数据质量监测软件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刻度过程和重建结果的监测获得探测器的性能参数等信息,并进行图形输出,对保障离线数据质量和实现北京谱仪物理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对飞行时间探测器离线... 北京谱仪(BESⅢ)飞行时间探测器的离线数据质量监测软件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刻度过程和重建结果的监测获得探测器的性能参数等信息,并进行图形输出,对保障离线数据质量和实现北京谱仪物理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对飞行时间探测器离线数据质量监控的软件框架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谱仪 飞行时间探测 离线数据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探测死时间的高速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姬一鸣 庄茂录 +3 位作者 张贵新 陈爱萍 王丽 李文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63-67,共5页
由于探测器死时间的影响,当信号发送速率超过探测器的最大计数率时,将导致光子到达时不能成功进行探测,造成较高的误码率,影响密钥的安全。文中以BB84协议为例,分析了有限探测死时间的高速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方案的安全性,并对... 由于探测器死时间的影响,当信号发送速率超过探测器的最大计数率时,将导致光子到达时不能成功进行探测,造成较高的误码率,影响密钥的安全。文中以BB84协议为例,分析了有限探测死时间的高速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方案的安全性,并对最优传输速率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不考虑探测器死时间时,密钥筛选速率随着光子发送速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考虑探测器死时间影响时,密钥筛选速率不再随着光子传输速率的增加而无限增加,筛选密钥曲线发生弯曲。在传输距离为100 km时,密钥的筛选速率和探测器死时间的关系接近2.1/10τ,最优传输速率与探测器死时间的关系接近3.3×10~5/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密钥分发 单光子探测 测量设备无关 探测器死时间 BB84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探测死时间的高速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 被引量:1
14
作者 姬一鸣 庄茂录 +3 位作者 张贵新 陈爱萍 王丽 李文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55-59,共5页
由于探测器死时间的影响,当信号发送速率超过探测器的最大计数率时,将导致光子到达时不能成功进行探测,造成较高的误码率,影响密钥的安全。文中以BB84协议为例,分析了有限探测死时间的高速测量设备无关一量子密钥分配方案的安全性... 由于探测器死时间的影响,当信号发送速率超过探测器的最大计数率时,将导致光子到达时不能成功进行探测,造成较高的误码率,影响密钥的安全。文中以BB84协议为例,分析了有限探测死时间的高速测量设备无关一量子密钥分配方案的安全性,并对最优传输速率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不考虑探测器死时间时,密钥筛选速率随着光子发送速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考虑探测器死时间影响时,密钥筛选速率不再随着光子传输速率的增加而无限增加,筛选密钥曲线发生弯曲。在传输距离为100km时。密钥的筛选速率和探测器死时间的关系接近2.1/10τ,最优传输速率与探测器死时间的关系接近3.3×10/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密钥分发 单光子探测 测量设备无关 探测器死时间 BB84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星载机会源的空间目标外辐射源雷达探测技术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蒋铁珍 肖文书 +1 位作者 李大圣 廖同庆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4年第6期711-719,共9页
空间目标监视雷达通常采用有源雷达,为了充分发挥无源雷达在空间目标监视中的本身优势,该文分析了利用卫星信号作为机会源的外辐射源雷达探测空间目标的可行性。首先,从可探测时间、直达波抑制等角度分析了利用卫星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 空间目标监视雷达通常采用有源雷达,为了充分发挥无源雷达在空间目标监视中的本身优势,该文分析了利用卫星信号作为机会源的外辐射源雷达探测空间目标的可行性。首先,从可探测时间、直达波抑制等角度分析了利用卫星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能够较好地探测低轨目标。同时,仿真分析了卫星信号外辐射源雷达Ku和L波段空间目标双站横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为空间目标前向散射能量的选择提供基础。最后,研究了系统增益、积累时间、辐射源选择等系统关键参数,从关键参数的分析可以看出,利用同步卫星电视的外辐射源雷达系统规模相对较小。分析结果可以大大促进卫星外辐射源雷达探测空间目标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辐射源雷达 空间目标 同步卫星电视 全球导航系统 探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群体感知中能量有效的设备探测模型
16
作者 张魏斌 曾锋 +3 位作者 陈志刚 谭紫逸 曹忠杰 郭霖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4-1111,共8页
在移动群体感知网络中移动设备的能量使用效率和有效探测总数间存在一种均衡关系,针对移动群体感知中移动设备发生接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移动群体感知中能量有效的设备探测模型。该模型对基于泊松分布模型探测过程进行建模,得到移动设... 在移动群体感知网络中移动设备的能量使用效率和有效探测总数间存在一种均衡关系,针对移动群体感知中移动设备发生接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移动群体感知中能量有效的设备探测模型。该模型对基于泊松分布模型探测过程进行建模,得到移动设备的无效探测概率,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正确合理的;然后得出有效探测总数与探测时间间隔的关系;最后基于模型分析得到不同情况下能量消耗与探测有效性的均衡点,进而使移动设备持有者根据自己所处环境设置探测时间间隔T,从而实现移动设备能量的节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群体感知 移动设备 探测时间间隔 能量使用效率 有效探测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8×4热像仪扫描速度与系统积分时间的匹配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范宏波 唐麟 潘顺臣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共4页
通过对特定视场条件下扫描型288×4红外热成像系统的扫描成像过程的分析,提出了以水平方向图像分辨率为基础的动态瞬时视场概念,并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了扫描成像过程中扫描电机正程速率与探测器积分时间的数学关系式,提出了在保证电... 通过对特定视场条件下扫描型288×4红外热成像系统的扫描成像过程的分析,提出了以水平方向图像分辨率为基础的动态瞬时视场概念,并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了扫描成像过程中扫描电机正程速率与探测器积分时间的数学关系式,提出了在保证电机的扫描线性度和扫描效率条件下,实现288x4热像仪行扫描速度与探测器积分时间的调整和配合的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方视场 像方视场 探测器积分时间 动态瞬时视场 正程扫描速率 扫描线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遥感探测系统--白光激光雷达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立文 林晨 +1 位作者 辛立 高军毅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03-1607,共5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大气遥感探测系统——自光激光雷达,发展了一种雷达模式的宽谱范围长程差分吸收光谱探测方法。介绍了白光激光雷达系统结构和时间分辨光谱探测技术;阐述了飞秒激光在大气中自导光丝传输和产生的超连续白光的特性;利...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大气遥感探测系统——自光激光雷达,发展了一种雷达模式的宽谱范围长程差分吸收光谱探测方法。介绍了白光激光雷达系统结构和时间分辨光谱探测技术;阐述了飞秒激光在大气中自导光丝传输和产生的超连续白光的特性;利用该自光激光雷达系统对大气中氧气成分在685~694nm和759--769nm范围的长程差分吸收光谱进行了探测,并与Hitran数据库拟合计算的标准值进行比对,结果一致,验证了白光激光雷达遥感探测系统的正确性和实验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遥感探测 白光激光雷达 时间分辨光谱探测 超连续白光 后向散射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极性脉冲信号的沉底及掩埋小目标探测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岳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3-152,共10页
针对沉底及掩埋小目标探测需求,设计低频双极性脉冲信号,提出基于双极性脉冲信号的空间与时间(简称空时)联合探测方法。分别从频谱、模糊度函数分析探测信号,根据声纳方程分析探测沉底及掩埋目标信混比情况,并搭建试验平台,完成了探测... 针对沉底及掩埋小目标探测需求,设计低频双极性脉冲信号,提出基于双极性脉冲信号的空间与时间(简称空时)联合探测方法。分别从频谱、模糊度函数分析探测信号,根据声纳方程分析探测沉底及掩埋目标信混比情况,并搭建试验平台,完成了探测沉底小目标的试验验证。理论分析、仿真计算及试验结果表明:低频、窄波束、小掠射角方式有利于探测沉底及掩埋小目标;低频双极性脉冲信号及空时联合探测方法作为一种新型探测信号及处理方法,可提高沉底及掩埋小目标的空间分辨能力及混响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底及掩埋小目标 双极性脉冲 空间与时间联合探测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临界报警仪系统分辨时间测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锋 史永谦 朱庆福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4-386,共3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升功率法测量临界事故报警仪系统分辨时间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反应堆在固定周期下提升功率,利用临界报警仪对反应堆功率进行计数测量,然后将得到的计数率—时间变化曲线进行数值拟合,即可得到该报警仪的系统分辨时间.在原... 文章提出了一种升功率法测量临界事故报警仪系统分辨时间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反应堆在固定周期下提升功率,利用临界报警仪对反应堆功率进行计数测量,然后将得到的计数率—时间变化曲线进行数值拟合,即可得到该报警仪的系统分辨时间.在原子能院铀溶液临界实验装置上对现有的3He型临界报警仪开展了相关实验,得到报警仪的系统分辨时间为11.7μs.该方法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脉冲计数型探测器的分辨时间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分辨时间 分辨时间修正 临界事故报警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