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有效探测区域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芳 罗寰 +2 位作者 王海晏 寇添 寇人可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5-590,共6页
针对机载红外搜索跟踪(IRST)系统在实际空战中发现概率过低的问题,论文尝试将作用距离与发现概率相结合,提出了有效探测区域的概念,并分别建立了水平、俯仰两种探测方式下有效探测区域模型;接着讨论了在复杂作战环境下,所建立的模型随... 针对机载红外搜索跟踪(IRST)系统在实际空战中发现概率过低的问题,论文尝试将作用距离与发现概率相结合,提出了有效探测区域的概念,并分别建立了水平、俯仰两种探测方式下有效探测区域模型;接着讨论了在复杂作战环境下,所建立的模型随发现概率、作用距离、大气透过率、目标飞行速度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探测区域范围是随着上四种因素的变化而实时变化的,并且在两机相距百公里以上,气象恶劣、目标低速飞行时,有效探测区域仅仅是目标尾后上方很小的一块区域。机载IRST系统可以依据论文给出的变化关系,在探测过程中,动态建立信号视场中检测阈值与复杂因素的函数关系,以提高发现概率。论文为充分发挥机载IRST系统的作战使用性能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探测 有效探测区域 复杂环境 探测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直井和水平井的探测区域计算公式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洪军 李新春 +3 位作者 王瑞刚 王小军 李二党 韩章英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5-540,共6页
为解决压裂直井和水平井探测区域的计算问题,分别建立了压裂直井和水平井的瞬时点源模型。使用Laplace及Fourier等积分变换方法求取了这2种井型的无因次储层压力解,给出了2种井型探测区域外边界随时间变化的曲面方程,并与部分学者的研... 为解决压裂直井和水平井探测区域的计算问题,分别建立了压裂直井和水平井的瞬时点源模型。使用Laplace及Fourier等积分变换方法求取了这2种井型的无因次储层压力解,给出了2种井型探测区域外边界随时间变化的曲面方程,并与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大,2种井型探测区域的外边界均趋于圆柱面;当无因次时间分别大于1.674和8.348时,可以采用文献[7]的直井探测半径公式近似计算压裂直井的无因次探测体积,相对误差分别小于5%和1%左右;当无因次时间不小于40/(πL_(D))^(2)时,水平井的压力传播规律与压裂直井完全类似。水平井实例计算结果与试井分析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方法可用于压裂直井和水平井探测区域的精确计算以及气藏瞬态流期间的拟时间计算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直井 水平井 探测半径 探测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援干扰下ASLC警戒雷达的探测区域计算方法
3
作者 段晓稳 符小卫 高晓光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68,共4页
通过对典型的抗支援干扰技术-自适应旁瓣对消技术(ASLC)的工作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两种ASLC警戒雷达抗旁瓣支援干扰的对消决策方法,推导出了这两种对消决策策略下警戒雷达接收到的干扰功率的计算公式,并将其引入警戒雷达探测区域的计算。... 通过对典型的抗支援干扰技术-自适应旁瓣对消技术(ASLC)的工作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两种ASLC警戒雷达抗旁瓣支援干扰的对消决策方法,推导出了这两种对消决策策略下警戒雷达接收到的干扰功率的计算公式,并将其引入警戒雷达探测区域的计算。最后仿真分析了不同态势下采用不同对消策略时警戒雷达的探测能力,对警戒一方和干扰一方的作战力量配置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援干扰 探测区域 自适应旁瓣对消 对消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月超长波干涉仪最佳探测区域快速预报方法
4
作者 张锦绣 张智飞 曹喜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26,共7页
为解决环月超长波干涉仪的最佳探测区域快速自主预报问题,采用改进的二分搜索方法.在环月超长波干涉仪的实际任务中,日地月与环月超长波干涉仪的四体实时相对位置可由星上自主轨道预报获得,由此干涉仪最佳探测区域的预报问题可等价为一... 为解决环月超长波干涉仪的最佳探测区域快速自主预报问题,采用改进的二分搜索方法.在环月超长波干涉仪的实际任务中,日地月与环月超长波干涉仪的四体实时相对位置可由星上自主轨道预报获得,由此干涉仪最佳探测区域的预报问题可等价为一维边界搜索问题.常用的一维搜索方法如二分法、斐波那契法与黄金分割法均为针对极值的搜索方法,因此改进了上述方法的搜索策略,使之适用于边界搜索问题,通过仿真比较了改进后3种搜索方法的精度与搜索效率.具体改进为:3种搜索均加入粗搜索的流程以快速缩小搜索范围,再依据不同方法定制相应收敛判据,精确搜索环月超长波干涉仪进出其最佳探测区域的时刻.最终通过比较上述3种方法在相同精度要求下的搜索时间与计算量,以评估3种方法的搜索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二分法的搜索时间与计算量均略高于其余方法的0. 5倍,其搜索效率显著优于改进的斐波那契法与黄金分割法,可用于环月超长波干涉仪最佳探测区域的快速自主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月轨道超长波干涉仪 射电干扰 最佳探测区域 一维搜索 改进的二分法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航空瞬变电磁探测敏感区域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郑梓强 刘锐 +4 位作者 孙怀凤 柳尚斌 刘洪波 刘东 陈成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46-3958,共13页
接地线源半航空瞬变电磁具有探测深度大、工作效率高、适用复杂地形的优点,得到广泛关注.然而,该方法的理论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研究接收点信号与下方地质体关联性对半航空瞬变电磁数据正确解释至关重要.借鉴航空电磁中的footprint方法... 接地线源半航空瞬变电磁具有探测深度大、工作效率高、适用复杂地形的优点,得到广泛关注.然而,该方法的理论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研究接收点信号与下方地质体关联性对半航空瞬变电磁数据正确解释至关重要.借鉴航空电磁中的footprint方法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张量格林函数积分推导了地下离散电流单元对空中接收点二次磁场响应的贡献,分析了半航空瞬变电磁footprint时间-空间变化规律;之后,研究了飞行高度、偏移距对半航空瞬变电磁探测敏感区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效探测区域的时变特征与地下感应电流场的扩散特性有关,并受接收点位置的影响;早期探测敏感区域主要集中在发射源正下方,随着感应电流场的扩散逐渐向接收点方向偏移,同时接收点下方区域的贡献占比逐渐增加;研究发现晚期贡献最大的部分集中在接收点两侧近地表处,该发现对基于电阻率成像的半航空瞬变电磁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航空瞬变电磁 FOOTPRINT 探测敏感区域 感应电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非视距目标探测和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蒋留兵 张泽 车俐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3,共9页
隐蔽非直视目标探测和定位技术在城市巷战、安防、防暴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L形非视距区域内单目标的探测与定位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雷达布设位置及可探测区域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共同可探测区域,设计了多路径联合检测器;... 隐蔽非直视目标探测和定位技术在城市巷战、安防、防暴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L形非视距区域内单目标的探测与定位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雷达布设位置及可探测区域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共同可探测区域,设计了多路径联合检测器;最后,基于设计的多径雷达应用系统,利用所提检测定位方法进行实验验证。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在L形非视距场景下,对宽波束毫米波雷达布设位置及可探测区域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建议;其次利用所提多路径联合检测器将不同反射面的多条路径联合使用,提高了检测性能。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及雷达位置对可探测区域的影响,通过仿真与实验探究了所提检测器的性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多路径联合检测器 探测区域 非视距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C与重点区域预警探测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5
7
作者 阮崇籍 丁建江 万山虎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41,共4页
重点区域预警探测系统是区域防空中获取信息优势的重要保障。CEC是美军网络中心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很好地解决了海上编队的防空预警问题。在分析CEC创新的作战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措施的基础上,就如何借鉴CEC的机理构建重点区域预警探测... 重点区域预警探测系统是区域防空中获取信息优势的重要保障。CEC是美军网络中心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很好地解决了海上编队的防空预警问题。在分析CEC创新的作战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措施的基础上,就如何借鉴CEC的机理构建重点区域预警探测系统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作战能力 重点区域预警探测系统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区域性探测卫星系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初海彬 张乃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71-676,共6页
根据区域性探测卫星系统的特点 ,提出了利用太阳同步轨道间歇性区域性覆盖特定区域的轨道设计方案 .利用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能够在理想的光照条件下 ,对地面目标进行可见光观测这一特点 ,理论上分析了太阳同步轨道的轨道特性 ;然后用Satla... 根据区域性探测卫星系统的特点 ,提出了利用太阳同步轨道间歇性区域性覆盖特定区域的轨道设计方案 .利用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能够在理想的光照条件下 ,对地面目标进行可见光观测这一特点 ,理论上分析了太阳同步轨道的轨道特性 ;然后用Satlab仿真软件设计太阳同步轨道的高度、仰角和卫星初始相位等相关参数 ,并给出了卫星在目标区域的覆盖形状及在不同仰角条件下的覆盖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探测 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设计 卫星系统 地球 覆盖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区域探测的视觉短语的图像表示方法
9
作者 张永 王国帅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9-634,共6页
近年来,基于bag-of-words模型的图像表示方法由于丢弃了视觉词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且存在冗余信息,从而不能有效地表示该类图像。针对传统词袋模型视觉词汇之间相对位置关系利用不足,以及语义信息不明确的问题,提出采用基于支持区域... 近年来,基于bag-of-words模型的图像表示方法由于丢弃了视觉词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且存在冗余信息,从而不能有效地表示该类图像。针对传统词袋模型视觉词汇之间相对位置关系利用不足,以及语义信息不明确的问题,提出采用基于支持区域的视觉短语来表示图像。通过支持区域探测得到图像中对分类起重要作用的支持区域,然后对支持区域上的视觉词进行空间建模得到视觉短语用于分类。最后在标准数据集UIUC-Sports8图像库和Scene-15图像库上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图像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袋 支持区域探测 视觉短语 图像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智能摄像机网络中重叠区域的快速探测方法(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昌 陈耀武 Kwei Jay Lin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53-1158,共6页
重叠区域探测是构建多摄像机传感网络的一个基本问题。多摄像机协作视觉分析任务中,摄像机必须知道相互位置关系。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图像匹配快速重叠探测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非标定的摄像机网络。该方法利用关键点的局部图像描述匹配完... 重叠区域探测是构建多摄像机传感网络的一个基本问题。多摄像机协作视觉分析任务中,摄像机必须知道相互位置关系。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图像匹配快速重叠探测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非标定的摄像机网络。该方法利用关键点的局部图像描述匹配完成重叠区域标定。其中关键点探测使用了最新的SURF(speedup robust feature)算法,该方法适用于实时计算。局部图像描述采用简单易算的LPB统计直方图,该局部图像描述具备光照,旋转不变特征。本文在实际的智能摄像机网络进行了测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区域探测 智能摄像机网络 LBP(local BINARY pattern) 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将前往新区域探测
11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6-146,共1页
据航天爱好者网2019年2月13日报道,由于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工作状态良好,NASA决定延长任务周期。目前好奇号已经在维拉·鲁宾岭进行了1年多的探索,NASA决定让好奇号前往其他区域继续探测。图片由探测器的桅杆相机拍摄拼接而成,不仅展... 据航天爱好者网2019年2月13日报道,由于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工作状态良好,NASA决定延长任务周期。目前好奇号已经在维拉·鲁宾岭进行了1年多的探索,NASA决定让好奇号前往其他区域继续探测。图片由探测器的桅杆相机拍摄拼接而成,不仅展示了维拉·鲁宾岭的地貌,还可以看到火星的表面和天空,以及好奇号将要前往的下一个研究区域“粘土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探测 区域探测 NASA 工作状态 粘土矿床 研究区域 航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车雷达探测范围测量方法及准确度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崔晓川 邹博维 孙明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45,共4页
提出一种测量倒车雷达探测范围的方法,利用激光器、激光测距仪及三坐标测量机结合超声波雷达的原理,通过光滑拟合雷达最远探测点的方式,可视化显示倒车雷达探测范围,经过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测量准确度为2%,最后利用该方法确定倒车雷达在... 提出一种测量倒车雷达探测范围的方法,利用激光器、激光测距仪及三坐标测量机结合超声波雷达的原理,通过光滑拟合雷达最远探测点的方式,可视化显示倒车雷达探测范围,经过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测量准确度为2%,最后利用该方法确定倒车雷达在视野盲区内为不同障碍物提供的有效探测范围。该文通过将整车上的倒车雷达复制到台架上的方式测量倒车雷达的探测范围,为国内尚不明确的倒车雷达测量范围测试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野盲区 倒车雷达探测范围 可视化探测区域 超声波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网中探测范围及雷达数目的讨论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海涛 高园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2-35,共4页
针对多雷达组网方式的不同,研究了在不同雷达组网方式下的探测区域的范围变化及其数学模型。由雷达方程出发,讨论在不同组网方式下网络化雷达探测区域的绘制,对比了不同部署方式下,雷达网的探测面积。并且对雷达个数与探测面积的关系进... 针对多雷达组网方式的不同,研究了在不同雷达组网方式下的探测区域的范围变化及其数学模型。由雷达方程出发,讨论在不同组网方式下网络化雷达探测区域的绘制,对比了不同部署方式下,雷达网的探测面积。并且对雷达个数与探测面积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找到数量最优配置。通过matlab仿真,绘制雷达探测区域,验证了在一定区域内雷达数目达到一定值后,其探测面积变化趋势减小。其中利用蒙特卡罗法求取雷达探测区域面积具一定的指导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组网 多基地雷达 探测区域面积 雷达数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单光束扫描探测系统光路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亚运 张合 +1 位作者 张祥金 查冰婷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84-289,共6页
针对水下单光束扫描探测系统探测水中近场目标的需求,为抑制海水后向散射干扰,提高系统信噪比,对系统光路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推导系统盲区距离公式、水中目标回波和后向散射功率方程,分析了系统探测区域和信噪比同光路参数的关系... 针对水下单光束扫描探测系统探测水中近场目标的需求,为抑制海水后向散射干扰,提高系统信噪比,对系统光路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推导系统盲区距离公式、水中目标回波和后向散射功率方程,分析了系统探测区域和信噪比同光路参数的关系。在不同水质条件下,基于粒子群算法(PSO)对光路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对探测区域为6^(-10) m的系统,当发射光束与接收视场平行,接收视场半角为9 mrad,收发间距为10.6 cm时,系统信噪比达到最佳。为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设计了水下激光探测光路模拟系统,测试不同光路参数下系统信噪比,实验结果与理论值一致。优化结果可为水下单光束扫描探测系统光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束扫描 光路参数 探测区域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视场激光探测维向分离掩膜编码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郎文杰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2-145,共4页
在大视场范围内实现任意方向激光探测,且具有结构稳定、响应速度快、低成本等特点,设计了基于维向分离掩膜编码方法的激光方向识别手段。整个探测系统使用6个平窗型探测器。采用了使水平面上二维分离的掩膜方式,利用掩膜与探测角度、距... 在大视场范围内实现任意方向激光探测,且具有结构稳定、响应速度快、低成本等特点,设计了基于维向分离掩膜编码方法的激光方向识别手段。整个探测系统使用6个平窗型探测器。采用了使水平面上二维分离的掩膜方式,利用掩膜与探测角度、距离等关系分析计算激光入射的区域,从而实现探测激光方向。经实验验证,由6个探测器组成的维向分离探测区域可以将上半平面分为最小识别角度为30°的36个区域。再由探测器倾斜照射实验求得,在入射激光最倾斜的条件下探测器最小响应电压是40 mV,可以有效探测并识别激光方向,探测视场为18°~162°之间旋转的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告警 激光方向探测 掩膜编码 维向分离探测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卫星对地覆盖区域计算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钟巍 高悠然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10,共6页
卫星在对地侦察时,通常采用垂直或平行于卫星轨道的方向调整载荷指向。针对载荷的指向调整后,其观测区域发生变化,存在视场超过地球边界等复杂情况,文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给出载荷视场与地球的位置关系,计算了真实的载荷覆盖区域,并给... 卫星在对地侦察时,通常采用垂直或平行于卫星轨道的方向调整载荷指向。针对载荷的指向调整后,其观测区域发生变化,存在视场超过地球边界等复杂情况,文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给出载荷视场与地球的位置关系,计算了真实的载荷覆盖区域,并给出仿真验证,计算结果与STK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变换 旋转变换 卫星探测区域 侧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局部区域内的离子数实现束晕的有效控制
17
作者 杨翠云 翁甲强 +1 位作者 刘萍 方锦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8,共4页
采用来自局部区域内的控制信息和对数函数控制器对初始分布为K-V分布的离子束进行束晕-混沌的模拟控制。结果显示,用局部区域内的离子数作为控制信息的对数函数控制法能够有效的抑制束晕-混沌的再生,控制效果不亚于其他控制方法,而且由... 采用来自局部区域内的控制信息和对数函数控制器对初始分布为K-V分布的离子束进行束晕-混沌的模拟控制。结果显示,用局部区域内的离子数作为控制信息的对数函数控制法能够有效的抑制束晕-混沌的再生,控制效果不亚于其他控制方法,而且由于该控制信息来源区域很小,具有在实验上实施定点探测的优点,要远远优于其他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晕 局部区域探测 对数函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防空警戒任务的多预警机协同补盲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国师 李强 +2 位作者 代科学 杨征 谢毓湘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1-946,共6页
在作战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多预警机进行协同补盲,不仅可以扩大探测范围,大大增强抵抗"四大威胁"的能力,而且比地面雷达网具有更好的低空、超低空探测能力。研究了多预警机执行防空警戒任务时的协同补盲问题。首先,给出了... 在作战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多预警机进行协同补盲,不仅可以扩大探测范围,大大增强抵抗"四大威胁"的能力,而且比地面雷达网具有更好的低空、超低空探测能力。研究了多预警机执行防空警戒任务时的协同补盲问题。首先,给出了预警机探测总区域、探测强效区和弱效区的定义,并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其次,对预警机的顶空盲区、底空盲区、机体遮挡盲区、转弯盲区进行了分析和建模。然后,给出了基于防空警戒任务的多预警机协同补盲模型。最后,通过仿真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区域 协同 补盲 多预警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身飞行器突防仿真的特征信号新建模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莹 黄沛霖 武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43,共4页
针对突防目标不同角域内RCS(Radar Cross Section)差异较大的情况,提出5种不同的突防目标特征信号雷达重点探测区域建模方案.在计算机仿真平台上,根据目标的周向散射特性,按照这5种不同的模型取RCS均值计算雷达对目标的探测概率值.不同... 针对突防目标不同角域内RCS(Radar Cross Section)差异较大的情况,提出5种不同的突防目标特征信号雷达重点探测区域建模方案.在计算机仿真平台上,根据目标的周向散射特性,按照这5种不同的模型取RCS均值计算雷达对目标的探测概率值.不同建模方案所得探测概率值与精确探测概率值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3.66%,12.35%,6.6%,5.07%和2.4%.平均误差的差异表明:采用5个或8个特征信号重点探测区域的建模方案,所得探测概率值的误差小,能反映出雷达对目标探测概率的动态变化过程.仿真平台中,这两种建模方案无需存储大量目标的RCS值,只需记录5个或8个目标的RCS均值,可节省计算机的存储量,提高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散射截面积(RCS) 散射特性 探测区域 探测概率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卫生出入口小物品监测仪校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登富 唐智辉 +3 位作者 李胤 陈双强 韦应靖 王明亮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89-194,共6页
为了解核电厂常用的小物品监测仪的性能参数,并为国内该设备的校准提供数据参考,通过核电厂源项分析进行试验放射源的选取,并利用其对小物品监测仪进行性能测试,主要对不同通道探测器的不同点位进行活度响应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通... 为了解核电厂常用的小物品监测仪的性能参数,并为国内该设备的校准提供数据参考,通过核电厂源项分析进行试验放射源的选取,并利用其对小物品监测仪进行性能测试,主要对不同通道探测器的不同点位进行活度响应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通道A和通道B的探测器活度响应最大值均在探测器中心区域,并由中心区域逐渐向外递减,探测器活度响应值最大区域位于探测器中心半径约5 cm的圆形区域,并由此向外逐渐递减。因此建议在核电厂卫生出入口对小物品进行污染监测时,应将被测物品放置于测量腔体中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物品监测仪 试验放射源 活度响应 探测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