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过程甲烷气泄漏海床基高密度电阻率法监测效果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景鑫 郭秀军 +2 位作者 贾永刚 孙翔 李宁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54-1864,共11页
为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过程沉积物内甲烷气泄漏过程有效监测,设计了一种海床基原位电学监测方法。为界定该方法对不同模式泄露甲烷气的探测能力,以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区为研究区,构建相应地质及电阻率模型,模拟利用设计电学... 为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过程沉积物内甲烷气泄漏过程有效监测,设计了一种海床基原位电学监测方法。为界定该方法对不同模式泄露甲烷气的探测能力,以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区为研究区,构建相应地质及电阻率模型,模拟利用设计电学系统对其进行监测,计算得到不同采集参数的电阻率剖面,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水层会在探测剖面上某深度区间内形成层状低阻异常带,对该深度区间有效电信号形成压制。将该异常带顶界深度定义为系统有效探测深度后,发现该深度受电极距直接影响,10m极距偶极装置有效探测深度约为50m。电学探测剖面对有效探测深度内分布的层状和团状甲烷气聚集区、慢速甲烷气泄露区、沿断层泄露的甲烷气区具有良好反映能力,数据处理得到的相对电阻率剖面与电学探测剖面相比能更好地反映甲烷气聚集区边界。该监测方法能够实时监测含气区空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甲烷气泄漏 电阻率成像法 探测剖面异常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