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原始红松林的破坏与恢复的雏议 被引量:7
1
作者 丁壮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9-384,共6页
依据相关历史资料和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了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的红松原始林历史上的破坏和恢复现状。那时的原始林森林茂密,树木参天,公顷蓄积量约300 m3左右。这片原始林虽经历代政权的建立和更迭,但因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 依据相关历史资料和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了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的红松原始林历史上的破坏和恢复现状。那时的原始林森林茂密,树木参天,公顷蓄积量约300 m3左右。这片原始林虽经历代政权的建立和更迭,但因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下,开发利用有限等原因,减少了森林资源的消耗,自然保护了森林的存在与发展。但在1896~1945年间,遭到了沙皇俄国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大势掠夺采伐破坏,原始林一扫而光,夷为荒山秃岭和残破林,每公顷蓄积仅为54.9 m3。为改变现状,迅速恢复森林资源,帽儿山林场于1958年以恢复生态学为理论依据,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引种红松种群,调整结构,形成针阔混交林,至今经过50年的恢复和改造,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原始林 掠夺采伐破坏 引种红松 恢复森林资源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