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7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水机场下穿隧道悬臂掘进机施工路径规划及围岩损伤特征分析
1
作者 薛亚东 张庆雨 +3 位作者 郭永发 丁文云 杨进京 康殿海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6-1089,共14页
针对大断面机场下穿隧道施工中爆破法扰动围岩的技术难题,以渝昆高铁长水机场隧道为依托,提出基于悬臂掘进机法的低扰动施工路径规划与围岩损伤演化分析方法。基于FLAC3D软件构建三维数值模型,采用分块多步开挖法模拟悬臂掘进机渐进开... 针对大断面机场下穿隧道施工中爆破法扰动围岩的技术难题,以渝昆高铁长水机场隧道为依托,提出基于悬臂掘进机法的低扰动施工路径规划与围岩损伤演化分析方法。基于FLAC3D软件构建三维数值模型,采用分块多步开挖法模拟悬臂掘进机渐进开挖过程,通过渐进释放围岩荷载,精确表征机械开挖的低扰动特性。结合现场松动圈测试与孔内光学摄像,构建数值模拟与工程实测的交叉验证机制,重点分析悬臂掘进机施工路径及Ⅲ—Ⅴ级围岩条件下位移场、应力场及塑性区的时变特性。研究表明:1)分块多步开挖法可有效模拟悬臂掘进机渐进式开挖特性,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测试数据吻合度高,证实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及适应性。2)相比于常规掘进路径,分块掘进路径可降低Ⅴ级围岩的拱顶沉降21.7%,有效控制围岩变形。3)围岩损伤特征呈现显著等级相关性,Ⅲ、Ⅳ级围岩损伤集中于隧道轮廓附近,塑性区以拉伸破坏为主;而Ⅴ级围岩损伤范围扩大,剪切破坏占比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掘进机 场下穿隧道 围岩损伤 松动圈测试 数值模拟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锚网特征掘进机视觉定位方法
2
作者 张旭辉 迟云凯 +6 位作者 杜昱阳 姜俊英 杨文娟 赵友军 万继成 王彦群 田琛辉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9-270,共12页
【背景】煤矿井下掘进装备精确定位是实现综掘工作面自动化、智能化导控的重要基础。但因井下巷道狭长封闭、光照不足、纹理稀疏等因素,传统的视觉定位方法应用受限,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锚网特征的煤矿井下掘进机视觉定位方法。【方法】... 【背景】煤矿井下掘进装备精确定位是实现综掘工作面自动化、智能化导控的重要基础。但因井下巷道狭长封闭、光照不足、纹理稀疏等因素,传统的视觉定位方法应用受限,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锚网特征的煤矿井下掘进机视觉定位方法。【方法】采用三分支深度可分离卷积的图像增强网络,分别估计图像的反射、光照和噪声,在调整光照分量的同时抑制噪声的影响,得到了光照均匀、纹理清晰的图像,提升了视觉定位系统在复杂光照条件下的适应性;设计了适用于锚网线特征提取与匹配的方法,通过自适应阈值的EDLines(edge drawing lines)增强了对锚网线特征的提取能力,并利用结构相似度(structure similarity index measure,SSIM)提高了线特征的匹配的准确性;构建了最小化线特征重投影误差的位姿解算模型,结合位姿图优化,实现了掘进机的精确定位。搭建实验平台,对图像增强、线特征处理以及定位性能分别设计实验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和结论】TSCRNET图像增强方法相较于MSRCR和Zero-DCE取得了更高的PSNR值与SSIM值;线特征处理方法相对于传统算法提取特征数量与匹配精度显著提高,为后续定位过程奠定了基础;定位实验部分,在EuRoC数据集以及实际巷道场景中将TSCR-NET算法与其它基于线特征的视觉定位方法进行对比,该算法在EuRoC数据集的9个数据序列中表现优于PL-VINS算法,在60 m范围内的巷道锚网环境中对机身进行连续跟踪,观测到该视觉定位方法最大误差为163 mm,与PL-VINS的最大误差213 mm相比,降低了23.5%,均方根误差由0.531降低至0.426,降低了19.8%,可见TSCR-NET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与稳定性,对掘进机在井下巷道锚网环境中的长距离位姿检测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 视觉定位 图像增强 线特征提取与匹配 运动估计 锚网特征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掘进机光纤惯导自适应零速修正方法
3
作者 毛清华 周庆 +3 位作者 柴建权 陈彦璋 杨文娟 薛旭升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3-324,共12页
高精度光纤惯导与高精度位置传感器融合定位是实现煤矿巷道掘进机精确定位的有效方法,但高精度光纤惯导成本较高且误差随时间累积,如何通过低成本、低精度的光纤惯导自适应零速修正达到高精度光纤惯导性能和消除累积误差是目前亟待解决... 高精度光纤惯导与高精度位置传感器融合定位是实现煤矿巷道掘进机精确定位的有效方法,但高精度光纤惯导成本较高且误差随时间累积,如何通过低成本、低精度的光纤惯导自适应零速修正达到高精度光纤惯导性能和消除累积误差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零速检测与扩展卡尔曼滤波结合的煤矿掘进机光纤惯导自适应零速修正方法。针对掘进机光纤惯导传统阈值方法零速检测不准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CA-SCSO-SVM(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Sand Cat Swarm Optimization,SCSO;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零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掘进机振动信号进行零速检测,首先对振动信号进行VMD分解并根据相关系数选取IMF分量,其次提取IMF分量的时频域特征,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以降低诊断模型复杂度与数据分析难度,最后通过引入沙猫群优化算法优化核函数与惩罚参数提高零速检测的准确率。针对高精度光纤惯导成本较高和误差随时间累积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零速修正方法,该方法根据掘进机零速检测结果和掘进机运动特性确定的修正间隔时间,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在零速时刻的速度误差和角速度误差作为观测量进行自适应零速修正。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开展了零速检测和零速修正的试验验证。零速检测试验中,将本文方法、SVM方法、GA-SVM方法和PSO-SVM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零速检测准确度最高,达到了96.5%。零速修正试验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零速修正方法能有效降低光纤惯导的姿态误差和提升掘进机姿态检测精度,且修正间隔时间越短误差估计越准确、修正后的姿态精度越高,修正间隔时间为10 min时,能够使0.1(°)/h的光纤惯导达到0.057(°)/h的姿态检测精度,实现了低精度光纤惯导达到高精度定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 光纤惯导 零速修正 振动检测 SVM 扩展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CMDE与优化随机森林的掘进机截割头故障诊断
4
作者 马天兵 杨婷 +3 位作者 李长鹏 杜菲 史瑞 于平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29-3636,共8页
针对掘进机截割振动信号故障特征不易提取和识别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精细复合多尺度模糊散布熵(refined composite multiscale fuzzy dispersion entropy,RCMFDE)与河马优化随机森林(hippo optimized random forest,HORF)的掘进机截... 针对掘进机截割振动信号故障特征不易提取和识别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精细复合多尺度模糊散布熵(refined composite multiscale fuzzy dispersion entropy,RCMFDE)与河马优化随机森林(hippo optimized random forest,HORF)的掘进机截割头故障诊断新方法。首先,利用RCMFDE全面表征掘进机截割头故障特征信息,构建故障特征数据集;其次,采用HORF对故障类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实现掘进机截割头的故障模式识别;最后,将所提方法运用在掘进机截割头实验数据分析中,并将其与现有的多尺度模糊熵、精细复合多尺度散布熵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做比较。实验结果显示:RCMFDE在挖掘故障特征信息方面优于其他两种熵方法,而河马随机森林在故障分类方面优于极限学习机和支持向量机等分类器,所提故障识别模型可以更加精确地识别掘进机截割头的故障类型,且识别准确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 截割振动信号 特征提取 故障诊断 精细复合多尺度模糊散布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WO算法的掘进机断面成形轨迹规划方法研究
5
作者 张旭辉 汤杜炜 +3 位作者 杨文娟 董征 田琛辉 余恒翰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6-307,共12页
巷道断面成形是煤矿掘进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但目前的巷道断面成形作业多为人工控制掘进机进行往复式截割,制约了煤矿掘进工作面的智能化发展。为此,针对断面成形轨迹规划未考虑煤岩特征、优化目标单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灰狼优化(... 巷道断面成形是煤矿掘进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但目前的巷道断面成形作业多为人工控制掘进机进行往复式截割,制约了煤矿掘进工作面的智能化发展。为此,针对断面成形轨迹规划未考虑煤岩特征、优化目标单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er, GWO)算法的掘进机断面成形轨迹规划方法。首先,根据夹矸位置将待截割断面环境分为4种情况,对相应断面进行栅格化处理并建立栅格地图,同时采用二值膨胀法对不规则夹矸进行膨胀化处理。然后,对GWO算法进行了改进,以提升其寻优性能和收敛速度。接着,开展了仿真实验,利用改进GWO算法实现了4种环境下掘进机断面成形轨迹的规划。最后,利用掘进机样机开展了断面截割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GWO算法,改进GWO算法的收敛速度更快且收敛精度更高;在4种断面环境下,基于改进GWO算法规划的断面成形轨迹长度最短,欠挖面积最小,转向次数最少,更容易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轨迹跟踪控制,保证了巷道断面的成形质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GWO算法规划的断面成形轨迹既能提高掘进机的截割效率,又能满足巷道断面成形的质量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煤矿井下智能掘进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 轨迹规划 断面成形 欠挖面积 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掘进机截割部实验台数字孪生监测系统研究
6
作者 马天兵 杨启程 +2 位作者 李长鹏 史瑞 彭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137,共7页
掘进机截割部实验台在模拟截割过程中,粉尘浓度高,会引起掘进机截割状态实时监测的可视化效果差、安全性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掘进机截割实验状态实时监测方法。首先,绘制了数字孪生掘进机截割部实验系统五维模型架构... 掘进机截割部实验台在模拟截割过程中,粉尘浓度高,会引起掘进机截割状态实时监测的可视化效果差、安全性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掘进机截割实验状态实时监测方法。首先,绘制了数字孪生掘进机截割部实验系统五维模型架构;其次,基于UE 5软件开发了掘进机截割部实验系统数字孪生体,主要包括截割部数字场景的搭建、孪生数据传输与管理、虚实数据映射等;最后通过掘进机截割实验进行数字孪生集成功能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场景漫游可有效提升掘进机截割状态可视化监测效果,为截割实验安全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掘进机截割部 数据交互 状态监测 数据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冲击载荷下掘进机截齿动态响应及截齿改进分析
7
作者 康晓敏 NDUWARUGIRA Bill Herve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掘进机截齿截割煤岩时受到的载荷复杂多变,尤其截割硬岩时,强冲击载荷使截齿遭到破坏。为了研究掘进机截齿受到强冲击载荷作用时的动态响应,提出了一种强冲击载荷的描述形式,建立强冲击载荷下的截齿动力学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 掘进机截齿截割煤岩时受到的载荷复杂多变,尤其截割硬岩时,强冲击载荷使截齿遭到破坏。为了研究掘进机截齿受到强冲击载荷作用时的动态响应,提出了一种强冲击载荷的描述形式,建立强冲击载荷下的截齿动力学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数值仿真求解,得到截齿齿体位移和速度的时间历程曲线。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截齿的有限元仿真模型,与动力学模型仿真得到的结果一致。仿真结果表明:最大载荷增加,振幅增幅较大;载荷变化时间延长,振幅增幅较小。设计了新的截齿齿体,与之前的截齿有限元仿真结果相比,振幅明显减小,改进后的截齿齿体能够有效改善强冲击载荷下的振动状况,为提高截齿截割硬岩的能力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截齿 强冲击载荷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模糊PID的掘进机截割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英娜 崔彦平 +2 位作者 安博烁 刘百健 靳建伟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0,137,共11页
针对悬臂式掘进机在掘进过程中面对煤岩硬度复杂变化时适应性不足、系统稳定性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及模糊PID的掘进机截割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巷道断面成形特性和智能截割控制策略2个部分,其中掘进机智能截割控制策... 针对悬臂式掘进机在掘进过程中面对煤岩硬度复杂变化时适应性不足、系统稳定性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及模糊PID的掘进机截割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巷道断面成形特性和智能截割控制策略2个部分,其中掘进机智能截割控制策略由CNN煤岩硬度动态感知模块和截割臂摆速模糊PID控制模块组成。提出一种有效的截割路径,使截割头沿规划路径从上至下进行煤岩截割,以提高断面完整性,减小掘进方向的误差。采用CNN煤岩硬度动态感知模块分析采集的截割电动机电流、截割臂振动加速度、回转油缸压力数据信息,以感知煤岩特性;采用截割臂摆速模糊PID控制模块对感知后的数据进行模糊化与解模糊化处理,输出相应控制参数信号;电液比例阀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液压油的流量和压力,通过阀控液压缸控制截割臂摆速,实现截割臂摆速的自适应控制。现场实验结果表明:当掘进机截割较软介质与煤时,截割臂以高摆速工作;当掘进机截割复杂岩层时,摆速随截割信号的增大而降低,截割信号在0~1之间变动;当掘进机截割较硬岩层时,截割载荷信号接近1,截割臂的摆速降低至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式掘进机 智能截割 截割臂摆速 截割路径 模糊PID控制 煤岩硬度动态感知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悬臂掘进机施工的高铁隧道结构受力变形特征研究
9
作者 杨可德 丁祖德 +3 位作者 缪庆杰 杨进京 丁文云 郭永发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93-299,共7页
目前针对隧道悬臂掘进机法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特性的研究较少。为了确保施工顺利实施及安全,有必要对隧道悬臂掘进机引起结构响应的机理进行研究。本工作依托渝昆高铁长水机场隧道工程开展了基于悬臂掘进机台阶法开挖条件下隧... 目前针对隧道悬臂掘进机法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特性的研究较少。为了确保施工顺利实施及安全,有必要对隧道悬臂掘进机引起结构响应的机理进行研究。本工作依托渝昆高铁长水机场隧道工程开展了基于悬臂掘进机台阶法开挖条件下隧道典型断面结构变形及受力的现场监测,分析了隧道结构受力变形随时间的演化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隧道拱顶沉降和周边位移时程曲线总体表现为四个发展阶段,变形主要发生在上台阶开挖阶段,该阶段隧道平均的拱顶沉降及周边位移量分别约占总变形量的58%和55%,主要影响范围分别为13 m和30 m。围岩压力和钢架应力随时间的发展总体表现为急剧增大、增速放缓和趋于稳定的三阶段变化规律,在空间上呈“上大下小”的分布特征,围岩压力最大值为0.203 MPa,钢架应力最大值为130.7 MPa,均出现在左拱肩位置。层间接触压力和二衬应变随时间大体经历了迅速增长、减小和逐渐平稳三个变化过程,层间接触压力在空间上呈“下大上小,左大右小”的分布形态,最大值为0.32 MPa,出现在左墙脚;二衬内外侧各测点混凝土均处于受压状态,最大压应变为325.16με,位于二衬外侧右边墙位置。本工作的研究结果可为隧道后续施工和支护方案优化提供依据,也可为类似条件下隧道工程施工、监测和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隧道 悬臂掘进机 现场监测 围岩变形 支护受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井全断面掘进机异型刀盘的滚刀布局
10
作者 黄鸿颖 管会生 +2 位作者 母国旺 罗毅 谢元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4-713,730,共11页
为解决竖井全断面掘进机类“W”型刀盘滚刀布局困难的问题,基于离散元法研究滚刀安装排布参数对滚刀破岩效果的影响规律,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滚刀整体布局优化方案.首先,分别建立掌子面凹陷区域处和锥面处滚刀组协同破岩的二维离散... 为解决竖井全断面掘进机类“W”型刀盘滚刀布局困难的问题,基于离散元法研究滚刀安装排布参数对滚刀破岩效果的影响规律,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滚刀整体布局优化方案.首先,分别建立掌子面凹陷区域处和锥面处滚刀组协同破岩的二维离散元模型;然后,研究不同布刀间距的凹陷区域处滚刀组协同破岩效果,揭示锥面处滚刀刀间距及安装倾角对岩石破碎情况、滚刀载荷和破岩效率的影响规律,以破岩比能为指标得到合理的锥面处滚刀刀间距和安装倾角;最后,分析确定星型布局方式是适合异型刀盘上滚刀的布局方式,并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滚刀布局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千枚岩地层中凹陷区域处应该缩小滚刀组的布刀间距;锥面处异型刀盘的滚刀采用垂直锥面安装方式时,岩石破碎效率更高;滚刀布局优化后的异型刀盘径向载荷减小24.07%,刀盘合力矩减少40.83%.研究成果可为竖井工程中异型刀盘的滚刀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全断面掘进机 异型刀盘 离散元法 比能 滚刀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与惯导的掘进机组合定位方法
11
作者 万继成 张旭辉 +6 位作者 杨文娟 张超 董征 杜昱阳 雷孟宇 陈鑫 杨骏豪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6-467,共12页
针对煤矿井下掘进机单一位姿测量方法导致的掘进机位姿精度低、测量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和光纤惯导的掘进机组合定位方法。以固定在巷道顶板上的三激光指向仪作为特征目标,构建了基于三激光标靶的掘进机机身位姿视觉测量... 针对煤矿井下掘进机单一位姿测量方法导致的掘进机位姿精度低、测量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和光纤惯导的掘进机组合定位方法。以固定在巷道顶板上的三激光指向仪作为特征目标,构建了基于三激光标靶的掘进机机身位姿视觉测量系统,采用机载防爆相机采集激光标靶,通过图像处理得到激光指向仪光斑中心位置,结合掘进机机身位姿视觉测量模型及空间坐标转化得到掘进机位姿数据。同时利用安装在掘进机机身上的光纤惯导实时获得掘进机的位置和姿态信息,采用拉格朗日三点插值法将视觉位姿数据和惯导位姿数据在时间上进行配准处理后,运用卡尔曼滤波融合算法对视觉测量数据和光纤惯导数据进行融合。采用两者融合后的位姿数据对惯导累积误差进行补偿校正,对测量系统传感器的输出有效性进行判断,消除了惯导长时间积分运算导致的累积误差及视觉标靶短时遮挡、数据丢失对融合结果的影响,从而获得掘进机实时精确位姿数据。在实验室搭建实验平台,对视觉定位方法及组合定位方法进行评估,在60 m测量距离内,视觉定位最大位置误差在35 mm以内,最大姿态角误差在0.5°以内,组合定位位置误差在30 mm以内,定位结果更接近真实位移。同时在煤矿井下工业现场对掘进机视觉与惯导融合定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视觉与惯导融合定位方法能够克服井下复杂工况影响,弥补了单一测量方法的不足,且掘进机机身定位误差在30 mm以内,姿态角误差在0.5°以内,满足巷道施工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 视觉测量 光纤惯导 卡尔曼滤波 组合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法竖井掘进机掘支施工技术研究
12
作者 乔文俊 张彦林 +4 位作者 姚满 唐崇茂 杨志江 商翔宇 朱彬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56,共8页
为了提升冻结法竖井掘进机在软岩富水复杂地层中的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基于冻结岩体的力学特性,研究了掘进与支护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重点优化截割参数与支护工艺,形成适用于冻结井筒施工的系统化技术方案。采用足尺试验与参数优化分析,探... 为了提升冻结法竖井掘进机在软岩富水复杂地层中的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基于冻结岩体的力学特性,研究了掘进与支护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重点优化截割参数与支护工艺,形成适用于冻结井筒施工的系统化技术方案。采用足尺试验与参数优化分析,探讨截割深度、滚筒转速及牵引速度对破岩效率和施工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冻结井壁的高效支护模式。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低转速、小切深截割工艺,使截割比能耗降低,提高了掘进效率,有效减少了冻结壁扰动,提高了施工稳定性。同时,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井壁结构,结合外壁同步支护和内壁分段翻模的施工工艺,显著提升了井壁支护质量,并通过“掘进—支护—出渣”同步施工模式提高整体施工效率。研究成果为软岩富水复杂地层下的冻结法竖井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并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法 竖井掘进机 掘支施工 井壁支护 软岩地层 施工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隧道掘进机掘进参数的现场岩体力学参数快速估计方法
13
作者 佘磊 赵阳 +4 位作者 李炎隆 李东锋 宋卿 郑继光 陈晨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95-1604,共10页
岩体单轴抗压强度σ_(cm)是影响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简称TBM)围岩开挖及支护优化的重要力学参数之一。为实现TBM工程中现场岩体力学参数的快速准确评估,基于我国4条典型的长距离硬岩隧洞详细编制了包含159组岩体特征、掘... 岩体单轴抗压强度σ_(cm)是影响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简称TBM)围岩开挖及支护优化的重要力学参数之一。为实现TBM工程中现场岩体力学参数的快速准确评估,基于我国4条典型的长距离硬岩隧洞详细编制了包含159组岩体特征、掘进参数、技术指标的TBM综合数据库,提出并推导了适用于TBM刀盘破岩系统的掘进比能SETBM理论方程,建立了SETBM与σ_(cm)之间的经验模型,并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现场贯入度指数FPI,SETBM有效消除了TBM掘进参数和技术指标差异化带来的影响,可作为准确评估岩体可掘性的新可靠指标。依据4种岩体分类标准或系统获取的岩体单轴抗压强度经验关系均表现较好(决定系数R^(2)>0.84),其中基于岩体完整性指数Kv的预测模型性能最佳。利用上下限方程修正后的岩体单轴抗压强度预测新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1.37%,总体预测精度较高。利用海量的TBM掘进参数可以为现场岩体单轴抗压强度的快速估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掘进机 岩体单轴抗压强度 掘进参数 岩体分类系统 掘进比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臂掘进机隧道拉线位姿测量方法
14
作者 孙森震 荆留杰 +1 位作者 李广云 张晓平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8-144,151,共8页
动态位姿测量是悬臂掘进机智能化作业的关键技术,针对悬臂掘进机隧道作业高粉尘的场景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拉线动态位姿测量方法。该方法使用拉线装置连接车体上6个固定点与隧道中的固定点,通过测量固定点之间拉线的距离求解车体在隧道... 动态位姿测量是悬臂掘进机智能化作业的关键技术,针对悬臂掘进机隧道作业高粉尘的场景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拉线动态位姿测量方法。该方法使用拉线装置连接车体上6个固定点与隧道中的固定点,通过测量固定点之间拉线的距离求解车体在隧道中的三维位姿信息。针对该拉线测量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矩阵奇异值分解的迭代计算方法,并通过仿真计算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了隧道悬臂掘进机位姿测量精度要求,为特殊环境中大型目标高精度动态位姿测量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粉尘 悬臂掘进机 拉线测量 动态位姿 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混合体系的悬臂式掘进机截割可视化系统研究
15
作者 温承永 应宗权 +1 位作者 王东 谢骏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18,共10页
针对输水隧洞悬臂式掘进机截割施工中粉尘污染严重、操作时存在视野盲区、隧洞超欠挖量难以控制的问题,首先,通过增设多种传感器对悬臂式掘进机进行数字化功能升级,按照传感器子系统、PLC子系统、通讯子系统及信息可视化子系统等功能模... 针对输水隧洞悬臂式掘进机截割施工中粉尘污染严重、操作时存在视野盲区、隧洞超欠挖量难以控制的问题,首先,通过增设多种传感器对悬臂式掘进机进行数字化功能升级,按照传感器子系统、PLC子系统、通讯子系统及信息可视化子系统等功能模块搭建截割可视化系统,为操作手提供可视化施工窗口;然后,基于D-H法创建悬臂式掘进机的运动学模型,通过多参数坐标解析方程式对悬臂式掘进机各种站位姿态下的截割目标点进行精准空间坐标解析;最后,从施工便利性及工况适应性的角度出发,提出轴线偏位正向标定法和逆向标定法2种掘进机轴线偏位补偿方法,并在掌子面上布置激光示教点进行标定测试,结果显示逆向标定方法的误差在2 cm以内,可实现不同洞壁条件下掘进机的精准定位。在隧洞内开展截割头空间轨迹识别试验,通过比较试验点距离的激光测量值和手持端软件的计算值可知,该截割可视化系统误差在3.5 cm以内,手持端平板截割目标的运动响应延迟率最高为0.2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隧洞 悬臂式掘进机 可视化系统 坐标解析 截割头 空间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竖井掘进机用减速机的设计分析及试验研究
16
作者 李伟 樊智敏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1-509,共9页
驱动刀盘用减速机是竖井掘进机上经常损坏的核心传动部件,其具有密封可靠、承载能力高等特点,目前主要以进口为主,因此其国产化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一种竖井掘进机用减速机(1400型减速机)进行了设计分析及试验研究。首先... 驱动刀盘用减速机是竖井掘进机上经常损坏的核心传动部件,其具有密封可靠、承载能力高等特点,目前主要以进口为主,因此其国产化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一种竖井掘进机用减速机(1400型减速机)进行了设计分析及试验研究。首先,根据驱动刀盘的空间大小和结构特点,确定了减速机的结构为NGW型行星减速机,接着分析了其组成部件和工作原理,根据减速机的使用工况参数,通过计算得到了减速机内部齿轮参数及强度大小;然后,利用Abaqus软件进行了力学性能仿真分析,完成了对减速机中行星架、齿圈等关键零部件的强度分析,并完成了对减速机总体变形位移的有限元分析,接着对减速机的密封进行了结构设计;最后,制造出样机并在试验台上对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内容包括传动效率、最大输出扭矩、热平衡温度以及密封。研究结果表明:新开发的1400型减速机的传动效率随着输入功率的增加而增加,最终维持在94%;减速机在最大输入扭矩为1360 N·m,输入转速为1204.5 r/min下长时间运转,拆开减速机后各零部件完好无损;减速机在工作过程中,热平衡温度随减速机输入功率的增加而增加;减速机在泥浆环境下运转8 h,内部压力最高0.2 bar,没有出现漏油现象;减速机符合设计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行星减速 变速器 械强度 传动效率 最大输出扭矩 热平衡温度 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自溜出渣全断面斜井掘进机研制与应用——以洛宁斜井工程为例
17
作者 于庆增 宁向可 +1 位作者 张兴彬 李雷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2-859,共8页
为解决国内传统钻爆法斜井施工环境恶劣、安全性低和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结合隧道掘进机技术及反井法斜井施工工艺,设计开发一种集开挖、出渣和锚网喷支护平行作业于一体的全断面斜井掘进机。根据大倾角向上掘进的特点,采用4项创新性设... 为解决国内传统钻爆法斜井施工环境恶劣、安全性低和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结合隧道掘进机技术及反井法斜井施工工艺,设计开发一种集开挖、出渣和锚网喷支护平行作业于一体的全断面斜井掘进机。根据大倾角向上掘进的特点,采用4项创新性设计:1)搭载可有效防止千吨级设备下溜的双重防溜车装置,配合主机撑靴形成多撑靴联合支撑的安全防溜系统;2)研制利于出渣的TBM刀盘背部结构,与盾体闸门、溜渣槽共同组成大倾角自溜排渣系统;3)为保证大倾角下施工安全性,研制尾部安全结构和容器角度自适应调节装置;4)在高差大、距离长的环境中,强化通风和供水,避免顶部热量集中。该研制成果已在洛宁抽水蓄能电站引水斜井成功应用并首线贯通,最高日进尺达16 m以上,可实现掘进、出渣同步作业,成井井壁质量较好、环境影响小,为斜井全断面施工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全断面斜井掘进机 大倾角向上 防溜系统 自溜出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络通道掘进机环切式刀盘的研究
18
作者 张瑞临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1-1008,共8页
为解决联络通道施工中破除主隧道内高强度钢筋混凝土管片时扰动大、效率低、能耗高等问题,设计一种联络通道掘进机环切式刀盘。首先,分析传统联络通道施工方法的不足,提出利用环切式刀盘通过局部切削环槽破除钢筋混凝土管片的创新理念;... 为解决联络通道施工中破除主隧道内高强度钢筋混凝土管片时扰动大、效率低、能耗高等问题,设计一种联络通道掘进机环切式刀盘。首先,分析传统联络通道施工方法的不足,提出利用环切式刀盘通过局部切削环槽破除钢筋混凝土管片的创新理念;然后,基于该理念研制环切式刀盘掘进机,搭建足尺试验平台进行厂内试验,并对比环切方式与全断面切削方式的性能差异;最后,将该环切式刀盘掘进机应用于苏州市轨道交通S1线联络通道施工中,对其实用性进行现场验证。结果表明:1)环切式刀盘在切削钢筋混凝土管片时仅将管片切出1条环槽,对主隧道管片及地层的扰动小,可以保障施工安全;2)切削时所需转矩和推力显著低于全断面刀盘,作业速度更快,能耗更低;3)在实际工程中,该掘进机成功完成了接收端钢筋混凝土管片的快速破除,施工周期短,验证了其先进性和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络通道 掘进机 环切式刀盘 切削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掘进机主驱动轴承动态性能测试系统
19
作者 李帅远 周建军 +2 位作者 常振 周凯 王利明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79,共7页
为获取隧道掘进机主驱动轴承的关键动态性能,采用多位测点法采集振动、温度和油液信号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对主驱动轴承动态性能进行多方位测量,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构建盾构机主驱动轴承动态性能测试系统,通过盾构轴承综合性能试验平... 为获取隧道掘进机主驱动轴承的关键动态性能,采用多位测点法采集振动、温度和油液信号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对主驱动轴承动态性能进行多方位测量,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构建盾构机主驱动轴承动态性能测试系统,通过盾构轴承综合性能试验平台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操作简便、准确,可实时监测、采集主驱动轴承的振动、温度和油液等信号,并通过数据分析处理获取主驱动轴承的运行状态,为盾构机主驱动轴承动态性能评估体系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转盘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掘进机 综合测试系统 虚拟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掘进机回转台振动抑制研究
20
作者 杨茂林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15-119,共5页
掘进机回转台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运行时,会面临非均匀载荷及地层硬度的动态变化,导致掘进机回转台出现明显的振动现象,进而破坏掘进机结构及截割效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掘进机回转台振动抑制方法。通过实时振动信号的采集与小波去噪... 掘进机回转台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运行时,会面临非均匀载荷及地层硬度的动态变化,导致掘进机回转台出现明显的振动现象,进而破坏掘进机结构及截割效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掘进机回转台振动抑制方法。通过实时振动信号的采集与小波去噪处理,得出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等模态识别结果。选择振动频率最大值对应的位置为回转台的振动源位置,依据掘进机工作原理确定振动信号传播路线。以振动抑制控制量的计算结果为输入项,从振源和传播路线2个方面,实现掘进机回转台振动抑制。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基于主动激励的回转台振动抑制方法和基于自适应浸入和不变理论的振动抑制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振动抑制比和阻尼比波动量明显提升,振动传递率有效减小,证明所提方法在振动抑制效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 回转台 振动抑制 振动源 振动传播路线 振动抑制比 阻尼比波动量 振动传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