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事诉讼中“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评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学在 王静 《法治研究》 2016年第4期89-100,共12页
《民诉法解释》第109条针对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以及口头遗嘱或赠与的事实规定了"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以区别于一般案件的"高度盖然性"之标准。这一规定错误理解了域外国家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层次化理论,混... 《民诉法解释》第109条针对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以及口头遗嘱或赠与的事实规定了"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以区别于一般案件的"高度盖然性"之标准。这一规定错误理解了域外国家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层次化理论,混淆了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界限。拔高此类事实之证明标准的所谓"系根据实体法的立法意图"、"维护法律秩序的稳定、保障交易安全"等理由,实际上均难以成立。在实践中,该标准的适用将会不适当地增加受害人或权利人的证明难度,并对相关民商事活动具有负面的导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证明标准层次化 排除合理怀疑 高度盖然性 民事诉讼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中国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戬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114,共12页
2012年《刑事诉讼法》通过对"确实、充分"加以解释的方式间接地引入了"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但二者结合的实践运用除了需要面对传统的适用困惑,随之而来的还有中国式的实践挑战。法律规范的简单引入和实践中的... 2012年《刑事诉讼法》通过对"确实、充分"加以解释的方式间接地引入了"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但二者结合的实践运用除了需要面对传统的适用困惑,随之而来的还有中国式的实践挑战。法律规范的简单引入和实践中的具体运行并非等量概念,而这种适用中的差异和差异中显现的问题,却容易在同一"标签"的掩盖下为继受者所误读。就我国现状而言,"排除合理怀疑"与"证据确实、充分"的结合适用还存有配套制度、诉讼规则和体系化建设的诸多缺陷和问题,其中证据规则体系的完善应当成为我国证据制度建设的头等要务。"排除合理怀疑"的远期前景是在诉讼和证据规则的完善基础上充分吸纳其理论内涵。当下我们能够着力解决和亟须面对的,是其作为一种证明方法所应当做出的适应与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除合理怀疑 证明标准 证据规则 无罪推定 证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刑事诉讼定罪证明标准——以排除合理怀疑为视角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宇冠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5期6-14,共9页
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排除合理怀疑"的规定,作为证明标准中"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说明。文章阐述"排除合理怀疑"在英美法系中的适用情况,探讨合理怀疑的概念和适用规则,结合中国的刑... 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排除合理怀疑"的规定,作为证明标准中"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说明。文章阐述"排除合理怀疑"在英美法系中的适用情况,探讨合理怀疑的概念和适用规则,结合中国的刑事司法制度和相关规定,分析了"排除合理怀疑"与刑事诉讼其他证明标准之间的关系,提出我国刑事诉讼不同阶段的证明标准应当存在不同层次性的观点。同时,文章还试图分析现行审判模式下的证明标准,以及审判工作中在适用"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除合理怀疑 中国特色 证明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在我国刑事审判中的运用——合理定位及实践意义探讨 被引量:14
4
作者 余剑 《东方法学》 2008年第5期154-160,共7页
关于我国刑事诉讼应当采用何种证明标准,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分歧意见。从目前实践来看,已经出现了将"排除合理怀疑"作为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呼声和做法。本文通过对"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在英美刑事审判中的运用... 关于我国刑事诉讼应当采用何种证明标准,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分歧意见。从目前实践来看,已经出现了将"排除合理怀疑"作为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呼声和做法。本文通过对"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在英美刑事审判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以及对我国"证据确实充分"证明标准在刑事审判中运用情况的实践考察,揭示了两种证明标准在功能实现上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当将"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作为我国"证据确实充分"证明标准的一种辅助性证明标准的观点,并阐释了其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证明标准 排除合理怀疑 证据确实充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排除合理怀疑标准 被引量:4
5
作者 彭海青 《学术论坛》 2004年第4期175-178,共4页
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已为英美法系绝大多数国家认可,关于其内涵法定解释、学理解释虽颇多争议,但却有几方面共识:(1)"排除合理怀疑"被认为是人类认识能力所能达到的最高标准;(2)"排除合理怀疑"是一项主观标准;(3)"... 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已为英美法系绝大多数国家认可,关于其内涵法定解释、学理解释虽颇多争议,但却有几方面共识:(1)"排除合理怀疑"被认为是人类认识能力所能达到的最高标准;(2)"排除合理怀疑"是一项主观标准;(3)"排除合理怀疑"是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由于"排除合理怀疑"标准体现了一种实证主义态度并且蕴涵人文观念,因而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其以经验主义为哲学依据,秉持单一的归纳法,最终限制了其成为一种理想的证明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除合理怀疑 实证主义 人文观念 经验主义 归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排除合理怀疑的本土解读与适用——《民诉法解释》第一百零九条的展开 被引量:5
6
作者 余朝晖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5-104,共10页
“排除合理怀疑”是刑事定罪量刑的证明标准,但是《民诉法解释》第一百零九条对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以及口头遗嘱、赠与等民事行为也规定适用该标准。实务经验表明,该类民事待证事实适用较高证明标准有助于维护私法秩序稳定。在证明度... “排除合理怀疑”是刑事定罪量刑的证明标准,但是《民诉法解释》第一百零九条对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以及口头遗嘱、赠与等民事行为也规定适用该标准。实务经验表明,该类民事待证事实适用较高证明标准有助于维护私法秩序稳定。在证明度层面,由于证据裁判原则、证据能力要求以及证明模式适用的差异,我国民事排除合理怀疑标准显著低于刑事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其准确内涵更为接近清晰且有说服力的证明标准;在适用方式层面,我国民事排除合理怀疑可被划分为单一证据排疑模式、要件事实排疑模式以及辩论全意旨排疑模式,但不同模式仍应共同遵循自由心证逻辑、合理性标准以及排疑启动程序的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诉法解释》 排除合理怀疑 高度盖然性 优势证明 证据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排除合理怀疑”入律与证明标准的虚置化 被引量:5
7
作者 陈雪珍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2-138,共7页
证明标准是证明制度的核心内容,其变化反映了刑事程序价值观的调整。无论"内心确信"还是"合理怀疑"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程序机理与制度基础,"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适用与对抗制密不可分,但与我国的超... 证明标准是证明制度的核心内容,其变化反映了刑事程序价值观的调整。无论"内心确信"还是"合理怀疑"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程序机理与制度基础,"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适用与对抗制密不可分,但与我国的超职权主义的诉讼构造却很难匹配。"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适用是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重大调整,由于我国对此问题的论证并不充分,在司法实践中这一标准很难有效适用,既导致了证明标准的虚置化问题,也不符合法官负责制的司法体制改革方向。证明标准应当与我国的诉讼构造相一致,并结合"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的制度,确立规范的"内心确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明标准 排除合理怀疑 内心确信 刑事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事诉讼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理解与适用
8
作者 方婷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68-69,96,共3页
2013年《刑事诉讼法》对于证据证明标准内容增添了新的元素,促进了刑事证据证明标准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推动了法制与法治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对于"排除合理怀疑"的定义仍然存在不同的观点,如何在司法实践中推动该证明... 2013年《刑事诉讼法》对于证据证明标准内容增添了新的元素,促进了刑事证据证明标准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推动了法制与法治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对于"排除合理怀疑"的定义仍然存在不同的观点,如何在司法实践中推动该证明标准的发展也成为了重大难题。在我国语境下,应立足于我国法治理念与司法实践,对"排除合理怀疑"进行合理定位,明确"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适用主体,明确其与"证据确实、充分"的关系,健全无罪推定制度,以完善"排除合理怀疑"在我国的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除合理怀疑 证据规则 证明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证明标准之动态形塑——从“原子分析”到“整体认知”的证明进路
9
作者 谢澍 周梓睿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9,158,共16页
“证据确实、充分”是我国刑事诉讼的法定证明标准,但当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排除合理怀疑”“两个基本”与“综合认定”部分替代“证据确实、充分”的样态,表面上呈现出证明标准“实践叛离”之趋势,实际上却是基于办案需求自发抵制证... “证据确实、充分”是我国刑事诉讼的法定证明标准,但当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排除合理怀疑”“两个基本”与“综合认定”部分替代“证据确实、充分”的样态,表面上呈现出证明标准“实践叛离”之趋势,实际上却是基于办案需求自发抵制证明标准“印证化”的实践回应。在区分“广义印证”与“狭义印证”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厘清“证据确实、充分”与“印证证明”的关系。“印证证明”无法给予“证据确实、充分”充足的理论和实践指引,因而需要按照从“原子分析”到“整体认知”的证明进路,回应“推动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现实需求,从而迈向实质意义上的“证据确实、充分”,借助直面证据矛盾的“原子分析”形成融贯的“整体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明标准 证据确实充分 印证证明 排除合理怀疑 刑事诉讼法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审判式死刑复核程序的合理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静 王金利 《法治研究》 2009年第6期70-73,共4页
死刑复核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是司法公正和程序正义的必然要求,在死刑复核权归属问题得以解决之后,解决死刑复核权的正当行使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我国现行死刑复核程序的行政化模式和空洞化内容无法实现设置该程序的目的。为避免死刑复核... 死刑复核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是司法公正和程序正义的必然要求,在死刑复核权归属问题得以解决之后,解决死刑复核权的正当行使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我国现行死刑复核程序的行政化模式和空洞化内容无法实现设置该程序的目的。为避免死刑复核权流于形式,造成宝贵司法资源的浪费,应当构建审判式死刑复核程序,建立控辩双方出庭参加审理的庭审模式,给予被告人充分的司法救济,实现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复核程序 审判式 辩护权 部分审查 排除合理怀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推论隐忧之克服 被引量:5
11
作者 石奎 胡启忠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117,共8页
现行司法以推论方法认定集资诈骗罪之"非法占有"目的,这存在难以"排除合理怀疑"之隐忧。推论标准重一般而轻特殊(指商事特性)、推论过程重指控而轻辩护是隐忧生成的基本原因,然而现有研究并未触及根本问题。克服现... 现行司法以推论方法认定集资诈骗罪之"非法占有"目的,这存在难以"排除合理怀疑"之隐忧。推论标准重一般而轻特殊(指商事特性)、推论过程重指控而轻辩护是隐忧生成的基本原因,然而现有研究并未触及根本问题。克服现实隐忧的办法是更新推论的思维与技术:观念上贯彻商事思维,关照商事特性;技术上重视反证,坚持正推与反证有机结合,切实解决辩护意见"采纳难"顽症。而对于"非法占有"目的认定存疑的案件,按照刑法的谦抑精神分别案情处理,而不是勉强认定为集资诈骗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资诈骗罪 非法占有目的 排除合理怀疑 “吴英案” 商事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被引量:80
12
作者 陈瑞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88,191,共11页
证明标准是承担证明责任的诉讼一方对待证事实进行证明所要达到的真实程度,它有客观层面和主观层面之分。与英美法中的"排除合理怀疑"和大陆法中的"内心确信无疑"不同,中国法确立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q... 证明标准是承担证明责任的诉讼一方对待证事实进行证明所要达到的真实程度,它有客观层面和主观层面之分。与英美法中的"排除合理怀疑"和大陆法中的"内心确信无疑"不同,中国法确立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我国刑事诉讼法近年来对这一证明标准作出了较为精细的解释,并将英美法中的"排除合理怀疑"引入到这一证明标准中来。对普通案件以及死刑案件中所要适用的证明标准作出适当的解读,是证据法学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明标准 排除合理怀疑 内心确信无疑 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证明标准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鹏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44,共8页
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庭根据案件类型和主体的不同,对证明标准作出了区别规定。在体育组织明文规定采用或然性权衡标准、运动员明示同意或然性权衡标准及证据伪造案件中,证明标准被确定为或然性权衡标准。放心满意标准则适用于体育组织规... 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庭根据案件类型和主体的不同,对证明标准作出了区别规定。在体育组织明文规定采用或然性权衡标准、运动员明示同意或然性权衡标准及证据伪造案件中,证明标准被确定为或然性权衡标准。放心满意标准则适用于体育组织规则中专门就此作出规定、兴奋剂案件、操控比赛案件、搭桥转会案件等4类情形。在后3类情形中,放心满意标准仅适用于体育组织;对于运动员、俱乐部而言,仅需满足或然性权衡标准。作为放心满意标准来源的英美法中,英国、加拿大等国最高法院均不予承认该标准作为单独证明标准,而是将其统一于或然性权衡标准。因此,放心满意标准的适用极有可能被限定于仲裁"先例"所确认的4类特定案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育仲裁院 证明标准 放心满意标准 或然性权衡标准 排除合理怀疑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刑事证明标准比较研究——兼谈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4
14
作者 康黎 康大寿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43,共6页
刑事证明标准是美国宪法和刑事实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没有明确的“证明标准”的表述,中美在证明标准上差异较大,中国学界在刑事证明标准上就是客观真实还是法律真实,形成了三种观点。
关键词 证明标准 排除合理怀疑 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反思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远煌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7-140,共4页
严格死刑案件证明标准,把死刑案件办成“铁案”,随着近年来中国司法高层和政治决策层的不断强调,已日益为司法界所认同。要切实发挥证明标准对死刑适用的控制作用,司法者应根据“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这一有罪判决证明标准的精... 严格死刑案件证明标准,把死刑案件办成“铁案”,随着近年来中国司法高层和政治决策层的不断强调,已日益为司法界所认同。要切实发挥证明标准对死刑适用的控制作用,司法者应根据“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这一有罪判决证明标准的精神实质,坚持将“排除合理怀疑”作为死刑判决的标准,在证据审查和证据采信环节严格把关,使证明标准真正成为防止错杀和减少死刑适用的一道防护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案件 证明标准 证据采信 排除合理怀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药检阳性兴奋剂案件的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 被引量:3
16
作者 叶卫兵 苑亮 吕俊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103,112,共4页
在阐述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制定、修订前后,非药检阳性案件举证规则的变化,并以国际体育仲裁院裁决的美国反兴奋剂机构诉蒙哥马利等案件为例,对非药检阳性案件的指控方和被指控方的举证责任和... 在阐述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制定、修订前后,非药检阳性案件举证规则的变化,并以国际体育仲裁院裁决的美国反兴奋剂机构诉蒙哥马利等案件为例,对非药检阳性案件的指控方和被指控方的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进行阐述。《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制定后与制定前相比,反兴奋剂组织承担的证明标准降低了,而《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修订后与修订前相比,被指控兴奋剂违规方承担的证明标准提高了。目前所适用介于"优势证据标准"与"排除合理怀疑标准"之间的弹性证明标准,值得我国在今后立法实践中借鉴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明标准 兴奋剂 优势证据 排除合理怀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明标准的德性之维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昌盛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0-119,132,共10页
对证明标准的传统研究,是脱离裁判者法律适用过程的"外部视角"。从裁判者的角度而言,排除合理怀疑不仅是有关认识结果是否达标的尺度,也是指导裁判者如何形成合理的主观确信的方法,即疑点发现、排除的过程。对思维过程的法律... 对证明标准的传统研究,是脱离裁判者法律适用过程的"外部视角"。从裁判者的角度而言,排除合理怀疑不仅是有关认识结果是否达标的尺度,也是指导裁判者如何形成合理的主观确信的方法,即疑点发现、排除的过程。对思维过程的法律控制通常只能诉诸事前的信息输入控制和事后的输出结果控制,无法直接作用于过程本身。能够直接影响到理性认知过程的重大力量源自于裁判者的德性,诸如同情恻隐之心、谨慎、谦卑、思维开放和勇敢等品质。从作为能动主体的裁判者的"内部视角"而言,德性既影响到对证明尺度本身的把握,也影响到思维过程疑点的发现和排除。为了保障证明标准当中的德性要求得到贯彻,有必要进一步从法官选拔和制裁机制、司法体制和程序机制等方面完善我国的有关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明标准 排除合理怀疑 内部视角 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赵作海案所想到的:迫切需要实现司法观念的现代化转变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兴培 《法治研究》 2010年第9期51-57,共7页
当赵作海冤案继佘祥林冤案后又一次出现时我们迫切需要改变传统思维模式,重塑现代司法的新观念:必须从重实体之法轻程序之法经过并重再到尤重程序之法的历史性转变;必须要建立起现代刑事法律关系的新概念;必须从满足"几个基本"... 当赵作海冤案继佘祥林冤案后又一次出现时我们迫切需要改变传统思维模式,重塑现代司法的新观念:必须从重实体之法轻程序之法经过并重再到尤重程序之法的历史性转变;必须要建立起现代刑事法律关系的新概念;必须从满足"几个基本"的要求到"排除任何合理怀疑"的转变,刑法理论和刑诉理论上所提倡的"疑罪从无"原则本来与"超越任何合理怀疑"原则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理应予以坚持贯彻;消除冤假错案、平反冤假错案、避免公民个人的不幸是防止民族悲哀、雪洗国家羞耻,也是预防引发其他社会矛盾的必要条件,我们每一代人特别是每一个有职有权的人都有责任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作海 冤假错案 司法观念 证据规则 排除合理怀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重新选择 被引量:3
19
作者 聂昭伟 《法治研究》 2008年第8期28-31,共4页
基于死刑的严厉性与不可逆转性,各国在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选择上至为严格。我国《刑事诉讼法》以"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为证明标准,该标准系从正面肯定的角度围绕着控方入罪而展开,难以体现辩方行为在证明活动中的作... 基于死刑的严厉性与不可逆转性,各国在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选择上至为严格。我国《刑事诉讼法》以"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为证明标准,该标准系从正面肯定的角度围绕着控方入罪而展开,难以体现辩方行为在证明活动中的作用,不利于死刑错判的防止。为此,应当从反面否定角度来选择"排除一切可能性"作为死刑案件证明标准。在适用这一标准时,还应当正确对待"疑罪从轻"原则,并确认合议庭一致同意才能判处死刑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案件 证明标准 排除合理怀疑 排除一切可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两大法系刑事证明标准之异同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忠民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56-58,共3页
在刑事证明标准问题上,英美法系国家将其表述为"排除合理怀疑",而大陆法系国家称之为"内心确信"。两者在内质上具有同一性,但也有细微差别。当今越来越多的国家更为推崇"排除合理怀疑"的表述,而"内... 在刑事证明标准问题上,英美法系国家将其表述为"排除合理怀疑",而大陆法系国家称之为"内心确信"。两者在内质上具有同一性,但也有细微差别。当今越来越多的国家更为推崇"排除合理怀疑"的表述,而"内心确信"的主张日渐式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刑事证明标准 刑事诉讼法 排除合理怀疑 “内心确信” 法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