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排队延误模型的干线协调控制配时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鑫 蒋明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3年第4期100-104,共5页
利用有限元排队模型分析信号控制交叉口排队队长与交叉口通行能力、排队延误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交通高峰期干线协调控制的混合线性规划模型,对干线协调控制的配时参数与相位时序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实例验证,该方法能够使干线道... 利用有限元排队模型分析信号控制交叉口排队队长与交叉口通行能力、排队延误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交通高峰期干线协调控制的混合线性规划模型,对干线协调控制的配时参数与相位时序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实例验证,该方法能够使干线道路的通过能力和平均延误得到良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排队延误 有限源排队 干线协调控制 通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交叉口灯组自主优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梁子君 陈红 +1 位作者 丁恒 朱良元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5-402,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的灵活性,满足车辆及行人随机到达条件下的精细化控制需求,文章提出一种交叉口逻辑灯组自主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交通流向排队延误模型,以交叉口各方向交通流排队延误作为优化指标,以交通... 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的灵活性,满足车辆及行人随机到达条件下的精细化控制需求,文章提出一种交叉口逻辑灯组自主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交通流向排队延误模型,以交叉口各方向交通流排队延误作为优化指标,以交通流对应的信号灯组作为最小控制单元,根据实时检测的各个交通流向的交通流量和排队延误计算结果,自组织优化由不同交通流构成的信号灯组组合相位及其绿灯时间,进而依据绿灯间隔冲突矩阵动态执行信号灯组的实时优化控制。以合肥市一个实际交叉口为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的延误时间、停车次数比定时控制和感应控制均有大幅度的降低,可有效提高绿灯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口 信号控制 逻辑灯组 自主优化 交通流 排队延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车速诱导及车辆到达特征的交叉口信号优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蒋贤才 张龙洋 高苏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1-8,共8页
为了解决相邻交叉口间的信号协调控制问题,针对有可变信息标志车速诱导的交叉口,提出了一种考虑车速诱导及交叉口上游路段车辆到达特性的交通信号优化控制方法.分析了不同交通规模、V/C、路段长度和诱导速度约束值的差异对该优化方法控... 为了解决相邻交叉口间的信号协调控制问题,针对有可变信息标志车速诱导的交叉口,提出了一种考虑车速诱导及交叉口上游路段车辆到达特性的交通信号优化控制方法.分析了不同交通规模、V/C、路段长度和诱导速度约束值的差异对该优化方法控制效益的影响,明确了该方法的适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非饱和交通(V/C<0.86)及相邻交叉口路段长度在600 m左右时应用本方法优势明显,能够使停车次数和排队延误显著下降.本方法通过速度诱导和信号控制方案的调整来减少自上游驶来的车辆不必要的停车,提高交叉口的绿灯期间时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信号交叉口通行效益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诱导 车辆到达特性 信号优化控制 排队延误 停车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站台位置约束条件下的主动信号优先控制方法
4
作者 崔志伟 茆佳能 李倩 《交通世界》 2021年第1期20-23,共4页
主动公交信号优先有助于提升平面交叉口公交通行效率。鉴于此,构建公交站台位于平面交叉口进口道处的公交车辆停车延误模型和公交站台位于出口道处的排队延误模型,提出综合考虑公交车辆到达准点率、公交站台延误的主动公交信号优先总体... 主动公交信号优先有助于提升平面交叉口公交通行效率。鉴于此,构建公交站台位于平面交叉口进口道处的公交车辆停车延误模型和公交站台位于出口道处的排队延误模型,提出综合考虑公交车辆到达准点率、公交站台延误的主动公交信号优先总体控制策略。利用扬州市文昌路与维扬路平面交叉口的现状11种配时方案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和控制策略能有效提升信号周期内的公交协调相位和其他相位的利用率,相比传统主动公交信号优先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站台 停车延误 排队延误 到达准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