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商勇 顾伟农 刘翠评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根据排球运动本身的特点和高校运动员的自身特点 ,采用德尔菲法和AHP层次分析建立了普通高校高水平排球专项心理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模型。
关键词 高校 水平排球运动 专项心理能力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水平排球运动员比赛失常的心理因素及自我调节 被引量:2
2
作者 黎禾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23-26,共4页
本文论述了构成高水平排球运动员临场心理的主客观要素,剖析了比赛失常形成的心理因素,并就如何形成最佳的临场心态,提出了运动员自我调节的手段与建议。
关键词 水平排球运动 水平运动 比赛失常 临场心理 自我调节 心理因素 比赛前 比赛中 技战术水平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与后备力量的培养 被引量:48
3
作者 龚德贵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0-62,共3页
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的战略问题 ,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 ,我国的竞技体育才能持续发展。通过分析 1999年中国排球运动成绩滑坡的原因之一———后备力量培养体制不完善及后备力量严重匮乏 。
关键词 后备力量培养体制 后备力量 排球运动水平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国家男女排球队员身体形态、弹跳素质和体力水平的研究——并与国外优秀选手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崇玄 刘富莲 +5 位作者 刘慧荣 乔居庠 董天姝 白洁心 贾金鼎 张敏先 《体育科学》 1982年第2期23-42,共20页
近年来,我国排球运动水平提高较快。我国家男女排球队在国际比赛中表现突出,成绩良好,引起了国内外体育界的兴趣和重视。本文对我国家男女排球队员的身体基础进行初步的探讨,供进一步发展我国排球运动参考。
关键词 身体形态 弹跳素质 排球队员 身高 排球运动水平 中国女排 女排队员 最大摄氧量 日本女排 测定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排球运动员在身体训练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5
作者 刘荫启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6年第4期24-29,共6页
身体训练对任何运动项目来说都是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运动技术、战术的发展与提高,身体训练的重要作用就更为明显。因为身体素质是运动员握掌技术、战术的基础,技术战术水平必然要具有相适应的身体素质水平,两者成正比。良好的身... 身体训练对任何运动项目来说都是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运动技术、战术的发展与提高,身体训练的重要作用就更为明显。因为身体素质是运动员握掌技术、战术的基础,技术战术水平必然要具有相适应的身体素质水平,两者成正比。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不断提高技术战术的保证。身体素质的发展程度决定着运动技术战术水平,因之,要想达勤高水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重视运动员的身体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身体训练 身体素质训练 排球运动 运动项目 运动技术 弹跳力 专项身体训练 排球运动水平 专项素质 技术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排球运动某些特点的生理学探讨
6
作者 杨汀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0年第3期44-49,共6页
近年来,我国排球运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男女排球队先后战胜世界强队,跨入先进水平行列。然而,要使我国的排球运动能得到持续的进展,得到更大的提高,则尚有待于继续努力。弄清排球运动的特点,从基础理论方面分析,就可能为训练提供... 近年来,我国排球运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男女排球队先后战胜世界强队,跨入先进水平行列。然而,要使我国的排球运动能得到持续的进展,得到更大的提高,则尚有待于继续努力。弄清排球运动的特点,从基础理论方面分析,就可能为训练提供依据。本文试就排球运动的某些特点进行一些生理学分析,其目的也在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球运动水平 排球运动 女排运动 排球比赛 生理学分析 运动项目 弹跳力 排球 有氧代谢供能 有氧代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排球比赛的生理学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罗伯特.克.康利 黄汉升 《中国体育科技》 1987年第5期9-12,共4页
参加本项研究的六名大学男子排球运动员具有中等的氧代谢能力(56毫升·公斤·分),且股外肌中快肌纤维分布水平占优势(57%),长时间的排球比赛导致慢肌纤维比快肌纤维消耗的糖元更多,但是一点也没有出现缺氧疲劳的迹象。这些研究... 参加本项研究的六名大学男子排球运动员具有中等的氧代谢能力(56毫升·公斤·分),且股外肌中快肌纤维分布水平占优势(57%),长时间的排球比赛导致慢肌纤维比快肌纤维消耗的糖元更多,但是一点也没有出现缺氧疲劳的迹象。这些研究(的结果)建议:尽管排球运动显然是一项爆发性运动项目,但是,总的强度也许是属于小到中等,因此,有氧耐力可能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球比赛 肌纤维类型 水平排球运动 肌糖元 运动项目 长时间 比赛后 受试者 男子排球运动 理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证全年训练的系统性——全国排球联赛实行新赛制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窦学忠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6-46,共1页
全国排球联赛实行新赛制已是第2年了,新赛制叩开了我国排球运动职业化的大门,使排球改革展现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新赛制有以下几个特点:把过去集中在十几天打完的联赛转变为持续4个月的“南征北战”式的赛季;比赛场次增加了2倍;球市刺激... 全国排球联赛实行新赛制已是第2年了,新赛制叩开了我国排球运动职业化的大门,使排球改革展现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新赛制有以下几个特点:把过去集中在十几天打完的联赛转变为持续4个月的“南征北战”式的赛季;比赛场次增加了2倍;球市刺激、高额奖金使比赛更加激烈,更具竞争性。这无疑对促进我国排球运动水平的提高极为有利。但是,新赛制的实行,打乱了各队每年冬季实施的大周期训练过程,使全年系统训练受到影响。在1997~1998年赛季这一问题已经暴露出来,我国排球运动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因此,如何在新赛制条件下实施系统训练,寻求科学化训练模式,达到排球改革的最终目的,这是全国排球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收集了国内外有关训练大周期的不同提法和不同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赛制 全国排球联赛 全年训练 系统性 常规大周期 排球运动职业化 训练大周期 排球运动水平 科学化训练 系统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年全国业余体校排球分区赛调研汇报 被引量:1
9
作者 林万钧 薛峰 《中国体育科技》 1981年第3期44-49,30,共7页
随着我国排球运动项目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少年排球运动的发展、提高和输送人材,更加重视,并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逐步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帮助、支持。但是,多年来关于我国少年排球比赛的规律、特点的专门调研统计材料太少,这对迅速发展... 随着我国排球运动项目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少年排球运动的发展、提高和输送人材,更加重视,并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逐步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帮助、支持。但是,多年来关于我国少年排球比赛的规律、特点的专门调研统计材料太少,这对迅速发展的少年排球运动的不断总结、提高带来许多不便。为此,江苏省体委有关部门,根据业余体校教练员的建议,专门组织了人力对这次全国业余体校排球分区赛进行调研统计。现整理出调研汇报材料一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余体校 排球运动水平 主力队员 少年排球 身体素质 排球比赛 分区赛 身高 山东 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女排鱼跃技术革新的尝试”的不同看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永丽 《中国体育科技》 1980年第22期36-38,共3页
随着国内外排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排球技术也相应地得到改进、提高和发展。例如在防守技术动作中,男队普遍采用了向前、向侧鱼跃接球,前扑救球,挡球等防守动作;女队也由单纯的移动垫球,双手、单手滚动救球而发展了目前运用有效的... 随着国内外排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排球技术也相应地得到改进、提高和发展。例如在防守技术动作中,男队普遍采用了向前、向侧鱼跃接球,前扑救球,挡球等防守动作;女队也由单纯的移动垫球,双手、单手滚动救球而发展了目前运用有效的单手滑跃救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革新 鱼跃动作 女排 技术动作 救球 排球运动水平 排球技术 尝试 女子 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插腊式”发球想到“高落式”飘球
11
作者 赵善灵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1年第1期21-25,共5页
在发球和接发球趋于平衡的今天,探索新的发球技术,增强发球的攻击性,对于提高排球运动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1978年北京国际排球邀请赛上,看到日本队猫田胜敏的“插腊式”发球,使我们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发球技木花样繁多,动作多样,... 在发球和接发球趋于平衡的今天,探索新的发球技术,增强发球的攻击性,对于提高排球运动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1978年北京国际排球邀请赛上,看到日本队猫田胜敏的“插腊式”发球,使我们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发球技木花样繁多,动作多样,但从其性能分析,无非是旋转球和飘球两种,现在低平弧度的发球中既有飘球又有旋转球,而高弧度的发球中,却只有旋转球一种。我们想如果按照飘球的原理,以准确的技术动作,把球不旋转地击向高空,使球到达最高点之后成为“自由落体”,则必然以飘球的形式下落。通过实践证实了我们的想法。为求得各位专家和同行们的指教,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飘球 接发球技术 旋转球 攻击性 技术动作 排球运动水平 弧度 运动 邀请赛 球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落式”飘球的探讨
12
作者 赵善灵 《中国体育科技》 1981年第26期31-34,共4页
在发球和接发球趋于平衡的今天,探索新的发球技术,增强发球的攻击性,对于提高排球运动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低平弧度的发球中,有飘球也有旋转球,而高弧度的发球中,却只有旋转球一种即“插腊式”发球。我们想如果按照飘球的原理... 在发球和接发球趋于平衡的今天,探索新的发球技术,增强发球的攻击性,对于提高排球运动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低平弧度的发球中,有飘球也有旋转球,而高弧度的发球中,却只有旋转球一种即“插腊式”发球。我们想如果按照飘球的原理,以准确的技术动作,把球不旋转地击向高空,使球到达最高点之后成为“自由落体”,则必然以飘球的形式下落。通过实践,证实了我们的想法是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飘球 发球前 接发球 技术动作 攻击性 旋转球 球体 弧度 排球运动水平 飞行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反击问题
13
作者 宋景茂 陈康 《中国体育科技》 1979年第Z2期28-31,共4页
随着世界排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大型化”的发展,使得排球的攻防矛盾更加激化,同时拦网规则的修改进一步促进了攻防战术的变化。除一攻中普遍运用变化莫测的各种快攻战术外,在反攻巾力图“快速”的打法也与日俱增。当前,“快... 随着世界排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大型化”的发展,使得排球的攻防矛盾更加激化,同时拦网规则的修改进一步促进了攻防战术的变化。除一攻中普遍运用变化莫测的各种快攻战术外,在反攻巾力图“快速”的打法也与日俱增。当前,“快速反击”问题已成为急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一、“快速反击”的重要作用和可能性。快速战术是现代排球进攻战术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我国运动员在国际排球赛中“以小打大”、“以快制高”,克敌制胜的有利武器。快速,可以培养运动员刚毅果敢,积极主动的良好作风,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陷对手于穷于应付,猝不及防的困境。反攻中运用快速战术,不同于一攻,要求较高,较难组成。但是,规则修改后,拦网触手后仍有三次击球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反击 拦网 运动 进攻战术 攻防战术 二传手 三号位 大型化 快攻战术 排球运动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拦网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14
作者 陆连康 《中国体育科技》 1975年第6期29-35,共7页
“运动在发展中,又有新的东西在前头,新东西是层出不穷的。研究这个运动的全面及其发展,是我们要时刻注意的大课题。”近几年来,由于世界排球运动中对身体训练的积极研究,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了急剧提高,加之瞬息幻变。
关键词 拦网技术 技术发展 排球运动 排球运动水平 新动向 身体训练 弹跳力 世界锦标赛 世界排球 排球比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