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排烟风速对18650三元锂电池腔室火灾燃烧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袁嘉宁 赵文璇 +3 位作者 赵嘉辉 魏星宇 张馨予 李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1,共7页
为探究腔室环境关键参数排烟风速对于锂电池燃烧特性影响规律,通过构建热滥用实验平台,采用外热源诱导电池组热失控的方法,开展16节18650型LiNi 0.5 Co 0.3 Mn 0.2 O 2(NCM)三元锂电池在不同排烟风速(0,0.5,1 m/s)条件下的燃烧特性实验... 为探究腔室环境关键参数排烟风速对于锂电池燃烧特性影响规律,通过构建热滥用实验平台,采用外热源诱导电池组热失控的方法,开展16节18650型LiNi 0.5 Co 0.3 Mn 0.2 O 2(NCM)三元锂电池在不同排烟风速(0,0.5,1 m/s)条件下的燃烧特性实验研究,系统分析燃烧特征参数与排烟风速的关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典型燃烧过程呈现3阶段演化特征(加热阶段、燃烧阶段、熄灭阶段),伴随显著喷射火焰现象;排烟风速改变可显著调控热失控进程,安全阀开启时间、热失控开始时间和峰值温度出现时间均随排烟风速增加呈现递减趋势;最高温度呈现非线性响应特征,其极值在无通风条件达到最高(741.1℃),0.5 m/s工况下骤降至最低值(676.2℃),1 m/s工况又回升至731.0℃;质量损失参数与风速呈正相关,最大质量损失量达127.09 g(损失率达7.8%)。研究结果揭示排烟风速对锂离子电池火灾燃烧特性的复杂影响,建立排烟风速与燃烧特征参数的定量关联模型,可为电池安全设计及火灾防控策略优化提供重要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锂电池 排烟风速 腔室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烟口设计对排烟效果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徐伯乐 李元洲 +3 位作者 孙晓乾 任彬彬 许兆宇 霍然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0-153,共4页
通过FDS模拟计算,考察烟气稳定性、烟气溢流厚度、烟气溢流量和机械排烟效率等参数研究排烟口高度的变化和排烟速率的变化对排烟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排烟效果随着排烟口位置的升高而逐渐变好,排烟口与蓄烟池下沿的垂直高度在0.8 ... 通过FDS模拟计算,考察烟气稳定性、烟气溢流厚度、烟气溢流量和机械排烟效率等参数研究排烟口高度的变化和排烟速率的变化对排烟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排烟效果随着排烟口位置的升高而逐渐变好,排烟口与蓄烟池下沿的垂直高度在0.8 m以上效果最好;排烟速率宜适中,过大容易导致烟气层紊乱,过小则控制烟气溢流效果不好并且排烟效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科学与技术 排烟口高度 机械排烟效果 排烟风速 FDS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烟状态下隧道火灾温度及烟气流动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西华 赵小玥 白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9-284,共6页
为研究不同火源位置和排烟风速对隧道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以辽宁省海棠山隧道部分区段作为设计原型,建立1∶12缩比例试验平台,以温度、CO2气体作为观测对象进行研究.并通过PyroSim软件模拟结合对比,分析了火源与排烟口所在直线与地面形... 为研究不同火源位置和排烟风速对隧道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以辽宁省海棠山隧道部分区段作为设计原型,建立1∶12缩比例试验平台,以温度、CO2气体作为观测对象进行研究.并通过PyroSim软件模拟结合对比,分析了火源与排烟口所在直线与地面形成的倾角与排烟风速对火灾蔓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排烟风速达到0.45m/s时,对于18.95kW以下火源功率可以有效防止其烟气回流;烟气温度与CO2体积质量随着排烟风速的增大峰值明显减小;风速越大,排烟效果越好;火源与排烟口所在直线与地面形成的倾角为45°时,排烟综合效果相对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火灾 排烟风速 温度分布 缩比例试验 增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集中排烟系统通风效能现场测试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俊伟 徐志胜 +2 位作者 刘邱林 甄雅星 王悦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27-1935,共9页
以南京长江第五大桥为研究背景,采用手持热线式风速仪对排烟道内风速与风量、排烟阀处风量及排烟道漏风量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排烟道内风速随与风井距离增大而减小,且开启风机与开启排烟阀距离越近,该侧的风速衰减越大,开启风机... 以南京长江第五大桥为研究背景,采用手持热线式风速仪对排烟道内风速与风量、排烟阀处风量及排烟道漏风量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排烟道内风速随与风井距离增大而减小,且开启风机与开启排烟阀距离越近,该侧的风速衰减越大,开启风机与开启排烟阀距离越远,该侧的风速衰减越小;开启的排烟阀处风速也随与风井距离增大而减小,且呈“U”形对称分布;开启排烟阀区域不同时,隧道排烟道总漏风率在15%~25%,平均值为20%。隧道排烟道漏风的主要原因是排烟道两端漏风及未开启的排烟阀漏风,未开启的排烟阀漏风对隧道排烟效率的影响较大,极大地降低了隧道的风速与风量,因此,应提高隧道排烟阀的质量,降低排烟系统的漏风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集中排烟 现场测试 排烟道风量 漏风量 排烟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