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隧道集中排烟口间距的多目标决策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刘琪
姜学鹏
蔡崇庆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4-218,共5页
在确定具体隧道集中排烟量和排烟口面积后,排烟口间距是影响隧道集中排烟效果的关键因素。为达到最大安全性和最小设施设置成本,以2m高度处烟气温度不超过60℃、2m高度处能见度不小于10m、相对蔓延距离不大于1为安全性决策目标,以总成...
在确定具体隧道集中排烟量和排烟口面积后,排烟口间距是影响隧道集中排烟效果的关键因素。为达到最大安全性和最小设施设置成本,以2m高度处烟气温度不超过60℃、2m高度处能见度不小于10m、相对蔓延距离不大于1为安全性决策目标,以总成本最小为经济性决策目标,提出隧道集中排烟系统排烟口设置间距的多目标分析方法。用基于大涡模拟的FDS软件对不同排烟口间距下的隧道火灾烟气流动特性进行模拟计算。给定的排烟量为240m3/s,排烟口面积为6m2。疏散环境安全性分析表明,排烟口间距为30~100 m时,2m高度处烟气温度T2m、2m高度处烟气能见度V2m均能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但若间距为70m、80m和90 m,相对蔓延距离值大于1时,烟气无法限制在排烟口打开段范围内,表明这3种排烟口间距为非合理设计。进一步考虑设施设置成本,间距为100m时排烟口设置数量最少,且经济性最好,即该隧道最优排烟口设置间距为100m,火灾时开启4个排烟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公路隧道
排烟口间距
多目标决策
集中
排烟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排烟口间距对隧道集中排烟烟气层吸穿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
4
2
作者
蔡崇庆
姜学鹏
袁月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101,共7页
吸穿现象的发生将降低隧道集中排烟效率。排烟口间距是影响烟气层吸穿的重要因素。以长22 m的1∶20缩尺寸集中排烟隧道模型为数值模拟研究对象。采用对称方式开启6个排烟口进行双向均衡排烟模式。比较了排烟口间距分别为3 m和2 m时的烟...
吸穿现象的发生将降低隧道集中排烟效率。排烟口间距是影响烟气层吸穿的重要因素。以长22 m的1∶20缩尺寸集中排烟隧道模型为数值模拟研究对象。采用对称方式开启6个排烟口进行双向均衡排烟模式。比较了排烟口间距分别为3 m和2 m时的烟气蔓延范围、烟气层温度和厚度,分析了烟气层厚度、温度与排烟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排烟速率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烟气层吸穿;排烟口间距越大,导致排烟口开始发生吸穿的排烟速率越小;同一排烟速率下,排烟口之间的间距越大,越远离火源的排烟口越容易发生吸穿。因此,为避免吸穿现象的发生,需选取合适的排烟速率及排烟口间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集中
排烟
吸穿
排烟口间距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侧向排烟口对双层隧道机械排烟的影响
被引量:
13
3
作者
陈娟娟
方正
袁建平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37,共5页
双层隧道具有空间利用率高,通行量大等优点,但由于顶部空间有限,多采用侧向排烟的方式控制隧道火灾时烟气的蔓延。以某越江隧道为例,采用火灾动态模拟软件FDS,改变排烟口数量、面积、间距,设计6个火灾场景,定量分析侧向排烟口的设置对...
双层隧道具有空间利用率高,通行量大等优点,但由于顶部空间有限,多采用侧向排烟的方式控制隧道火灾时烟气的蔓延。以某越江隧道为例,采用火灾动态模拟软件FDS,改变排烟口数量、面积、间距,设计6个火灾场景,定量分析侧向排烟口的设置对机械排烟效果的影响。分析各排烟口流量、流速,分析隧道内温度分布、能见度分布。结果表明:在火源功率20 MW、无纵向风条件下,排烟口面积、排烟口开启数量以及排烟口间距都在火灾发生初期对烟气的蔓延起控制作用;提出在排烟口面积为4m2、排烟口间距为90m、火灾时开启4个排烟口时,排烟效果更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隧道
侧向
排烟口
机械
排烟
排烟
效率
排烟口间距
能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幕与排烟系统协作下隧道火灾烟气防控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张轩轩
万祥云
+2 位作者
彭荣富
贾炳
娄全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6-111,共6页
为优化选择水幕和机械排烟系统作用下最佳防排烟方式,运用FDS数值模拟方法探究排烟速率和水幕与排烟口间距对烟流分布的影响,并对11组模拟工况下排烟效率和烟气特征参数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 MW的火源功率下,排烟速率为60 m^3/...
为优化选择水幕和机械排烟系统作用下最佳防排烟方式,运用FDS数值模拟方法探究排烟速率和水幕与排烟口间距对烟流分布的影响,并对11组模拟工况下排烟效率和烟气特征参数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 MW的火源功率下,排烟速率为60 m^3/s、水幕与排烟口间距为12.5 m时,排烟效率较高且烟气特征参数满足安全要求,考虑防排烟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可选其为最优防排烟组合方式。研究结果对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火灾
烟气防控
排烟
速率
水幕与
排烟口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隧道集中排烟口间距的多目标决策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刘琪
姜学鹏
蔡崇庆
机构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与地下工程设计研究院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4-218,共5页
基金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GK3169)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2010H01)
+1 种基金
灭火救援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F2011003)
中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1QNZT109)
文摘
在确定具体隧道集中排烟量和排烟口面积后,排烟口间距是影响隧道集中排烟效果的关键因素。为达到最大安全性和最小设施设置成本,以2m高度处烟气温度不超过60℃、2m高度处能见度不小于10m、相对蔓延距离不大于1为安全性决策目标,以总成本最小为经济性决策目标,提出隧道集中排烟系统排烟口设置间距的多目标分析方法。用基于大涡模拟的FDS软件对不同排烟口间距下的隧道火灾烟气流动特性进行模拟计算。给定的排烟量为240m3/s,排烟口面积为6m2。疏散环境安全性分析表明,排烟口间距为30~100 m时,2m高度处烟气温度T2m、2m高度处烟气能见度V2m均能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但若间距为70m、80m和90 m,相对蔓延距离值大于1时,烟气无法限制在排烟口打开段范围内,表明这3种排烟口间距为非合理设计。进一步考虑设施设置成本,间距为100m时排烟口设置数量最少,且经济性最好,即该隧道最优排烟口设置间距为100m,火灾时开启4个排烟口。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公路隧道
排烟口间距
多目标决策
集中
排烟
系统
Keywords
safety engineering
road tunnel
exhaust port interval
multiple objective decision
central smoke extractionsystem
分类号
U453.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排烟口间距对隧道集中排烟烟气层吸穿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
4
2
作者
蔡崇庆
姜学鹏
袁月明
机构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与地下工程设计研究院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101,共7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M540830)
北京市博士后科研活动经费资助项目(2013ZZ-02)
+1 种基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HZ2013-KF01)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课题(2011K51)
文摘
吸穿现象的发生将降低隧道集中排烟效率。排烟口间距是影响烟气层吸穿的重要因素。以长22 m的1∶20缩尺寸集中排烟隧道模型为数值模拟研究对象。采用对称方式开启6个排烟口进行双向均衡排烟模式。比较了排烟口间距分别为3 m和2 m时的烟气蔓延范围、烟气层温度和厚度,分析了烟气层厚度、温度与排烟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排烟速率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烟气层吸穿;排烟口间距越大,导致排烟口开始发生吸穿的排烟速率越小;同一排烟速率下,排烟口之间的间距越大,越远离火源的排烟口越容易发生吸穿。因此,为避免吸穿现象的发生,需选取合适的排烟速率及排烟口间距。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集中
排烟
吸穿
排烟口间距
数值模拟
Keywords
safety engineering
central smoke extraction
plughol- ing
extraction vent distance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X932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U453.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侧向排烟口对双层隧道机械排烟的影响
被引量:
13
3
作者
陈娟娟
方正
袁建平
机构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3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4123)
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GS-JZ-229
GS-JZ-230)
文摘
双层隧道具有空间利用率高,通行量大等优点,但由于顶部空间有限,多采用侧向排烟的方式控制隧道火灾时烟气的蔓延。以某越江隧道为例,采用火灾动态模拟软件FDS,改变排烟口数量、面积、间距,设计6个火灾场景,定量分析侧向排烟口的设置对机械排烟效果的影响。分析各排烟口流量、流速,分析隧道内温度分布、能见度分布。结果表明:在火源功率20 MW、无纵向风条件下,排烟口面积、排烟口开启数量以及排烟口间距都在火灾发生初期对烟气的蔓延起控制作用;提出在排烟口面积为4m2、排烟口间距为90m、火灾时开启4个排烟口时,排烟效果更经济合理。
关键词
双层隧道
侧向
排烟口
机械
排烟
排烟
效率
排烟口间距
能见度
Keywords
double-decked tunnel
lateral smoke vent
mechani-cal smoke exhaust
smoke exhaust efficiency
distance of smokevent
visibility
分类号
X924.4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TU834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幕与排烟系统协作下隧道火灾烟气防控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张轩轩
万祥云
彭荣富
贾炳
娄全
机构
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6-111,共6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厅项目(162400410604)。
文摘
为优化选择水幕和机械排烟系统作用下最佳防排烟方式,运用FDS数值模拟方法探究排烟速率和水幕与排烟口间距对烟流分布的影响,并对11组模拟工况下排烟效率和烟气特征参数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 MW的火源功率下,排烟速率为60 m^3/s、水幕与排烟口间距为12.5 m时,排烟效率较高且烟气特征参数满足安全要求,考虑防排烟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可选其为最优防排烟组合方式。研究结果对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隧道火灾
烟气防控
排烟
速率
水幕与
排烟口间距
Keywords
tunnel fire
smok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moke exhaust rate
distance between water curtain and smoke exhaust vent
分类号
X951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X932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隧道集中排烟口间距的多目标决策分析
刘琪
姜学鹏
蔡崇庆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排烟口间距对隧道集中排烟烟气层吸穿影响的模拟
蔡崇庆
姜学鹏
袁月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侧向排烟口对双层隧道机械排烟的影响
陈娟娟
方正
袁建平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水幕与排烟系统协作下隧道火灾烟气防控研究
张轩轩
万祥云
彭荣富
贾炳
娄全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