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液停产气井排液复产的新方法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怀庆 耿新中 +1 位作者 郝春山 赵先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8-90,共3页
气藏地层出水、作业压井 ,都可能造成气井的井筒积液停产 ,而长时间的积液浸泡往往会对气层造成极大的污染和伤害。因此 ,快速有效地排液复产 ,是保持气井产能、高效开发气田的关键。文章在简要对比分析液氮、气举、化排和机抽等各种常... 气藏地层出水、作业压井 ,都可能造成气井的井筒积液停产 ,而长时间的积液浸泡往往会对气层造成极大的污染和伤害。因此 ,快速有效地排液复产 ,是保持气井产能、高效开发气田的关键。文章在简要对比分析液氮、气举、化排和机抽等各种常规排液复产工艺优缺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操作方便、复产快捷、长期有效的排液复产新方法———井间互联井筒激动排液复产工艺。该工艺通过一次性改造站内和井口流程 ,实现集气站内各井高压进站管线的永久互联。当气井发生积液停产时 ,切换站内井间互联流程 ,利用气藏内部高压气井的井口高压 ,将停产井井筒积液的一部分暂时压回地层 ,降低井筒液柱高度和回压 ,并通过开井激动 ,提高气井的生产压差和自喷带液能力 ,使气井快速排除井筒积液并恢复生产。经文 2 3气田近 30井次的试验和应用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使气井的排液复产周期由 3~ 8d缩短到现在的 3~ 5h ,有效地降低了气井复产成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排液复产 天然气开采 停产 井间干挠 井筒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页岩气井压窜特征与产能维护对策——以四川盆地泸203井区北部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郑马嘉 欧志鹏 +4 位作者 伍亚 赵文韬 张皓虔 谭晓华 何荣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106,共12页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已经进入产业化、规模化的新阶段,随着页岩气钻井平台井部署数量的逐步增多,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施工规模的逐步增大,压裂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新井压裂时压裂液窜入老井的问题。四川盆地泸州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已经进入产业化、规模化的新阶段,随着页岩气钻井平台井部署数量的逐步增多,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施工规模的逐步增大,压裂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新井压裂时压裂液窜入老井的问题。四川盆地泸州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高,压窜频率显著高于一般页岩气区块,严重制约了该地区深层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为实现该地区页岩气压窜井的有效治理,总结了泸203井区页岩气井压窜特征,建立了考虑压窜的页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及压裂液侵入量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压窜井排液复产与产能维护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泸203井区具有压窜距离复杂、压窜路径复杂、压力变化复杂三大特征;②压裂液侵入量可反映压窜严重程度,侵入量越大,页岩气井复产越困难;③提出了“包围歼灭,近排远采”的区域整体排液复产对策,现场应用效果显著,复产后区域产气量总体恢复至压窜前水平。结论认为,建立的压裂液侵入量计算方法和整体排液复产对策可为深层页岩气压窜井有效治理提供指导,并为同类型页岩气藏的产能维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泸州地区 龙马溪组 深层页岩气 压窜 物质平衡 侵入压裂 产能维护 排液复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