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水库汛期“蓄清排浑”动态运用方式计算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黄仁勇 王敏 +3 位作者 张细兵 周曼 任实 刘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2,共6页
在入库沙量大幅减少的背景下,三峡水库持续开展汛期中小洪水调度,增大了汛期库区泥沙淤积和防洪风险,减少了水库下泄大流量的机会。在三峡水库汛期,开展“蓄清排浑”泥沙调度方式动态运用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优化三峡水库汛期调度方式。利... 在入库沙量大幅减少的背景下,三峡水库持续开展汛期中小洪水调度,增大了汛期库区泥沙淤积和防洪风险,减少了水库下泄大流量的机会。在三峡水库汛期,开展“蓄清排浑”泥沙调度方式动态运用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优化三峡水库汛期调度方式。利用三峡水库干支流河道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探索开展了三峡水库汛期“蓄清排浑”动态运用方式计算研究,并提出了汛期“蓄清排浑”动态运用方案。计算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汛期“蓄清排浑”动态运用方式可以同时兼顾排沙、发电和防洪,“蓄清”水位150m要优于155m,“蓄清”运行期间库水位可选择在145~150m之间浮动运行;建议将寸滩含沙量达到2.0kg/m3且当日寸滩站入库流量≥25000m3/s的时间作为水库增泄“排浑”的起始时间,将出库含沙量降至约0.1kg/m3作为“排浑”调度结束重新进入“蓄清”调度的泥沙参考因素。研究成果可为三峡水库汛期优化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蓄清排浑 动态运用 汛期 水位 含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库区冲淤演变初步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程龙渊 张松林 +3 位作者 马新明 刘彦娥 薛晟 郑艳芬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4,共7页
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 ,黄河潼关 1974~ 1986、1987~ 1995、1996~ 2 0 0 2年均水量较 195 0~ 195 9年减少9 1% ,35 5 %、5 5 5 % ,沙量减少 4 0 9%、4 9 6 %、6 6 2 %。潼关以下三个时段年均淤积量为 0 0 4 2、0 16 1、0 2 ... 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 ,黄河潼关 1974~ 1986、1987~ 1995、1996~ 2 0 0 2年均水量较 195 0~ 195 9年减少9 1% ,35 5 %、5 5 5 % ,沙量减少 4 0 9%、4 9 6 %、6 6 2 %。潼关以下三个时段年均淤积量为 0 0 4 2、0 16 1、0 2 0 8亿m3。呈水沙量递减 ,淤积量递增趋势。潼关同流量水位 2 9年升高 2 31m ,受上游冲淤下延影响升高 1 0 5m占 4 5 5 % ,其他因素影响升高 1 2 6m占 5 4 5 %。小北干流非汛期冲刷、汛期淤积格局未变 ,反映了水库运用对小北干流没有明显影响。渭河华县站 1974~ 1986年水量较大 ,渭淤 1~ 10断面仅淤积 0 0 6 5亿m3,华县同流量水位升高 0 0 3m。以 1974~ 1986年为准 ,1987~ 1995年、1996~ 2 0 0 2年华县年均水量减少 2 2 8%、5 6 2 % ,年均沙量减少 11 6 %、34 4 %。渭淤 1~ 10断面 1987~ 1995年淤积 1 72亿m3,特别是 1994和 1995年的中小洪水 ,汛期淤积 0 85亿m3主河槽萎缩 ,华县同流量水位升高 1 0 7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淤量 同流量水位差 蓄清排浑运用 水沙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汛期“蓄清排浑”动态运用方式初探 被引量:7
3
作者 黄仁勇 王敏 +3 位作者 张细兵 刘亮 任实 周曼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13,共5页
为研究三峡水库汛期调度方式优化问题,以实测资料为基础,对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入出库沙量特性变化进行了分析,主要从泥沙角度对三峡水库采用汛期"蓄清排浑"动态运用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汛... 为研究三峡水库汛期调度方式优化问题,以实测资料为基础,对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入出库沙量特性变化进行了分析,主要从泥沙角度对三峡水库采用汛期"蓄清排浑"动态运用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汛期入库沙量大幅减小,上游溪洛渡和向家坝水库蓄水运用后三峡水库汛期6—9月份含沙量已经开始小于论证阶段5月份和10月份的含沙量;三峡水库主汛期出库沙量占年出库沙量的90%以上,且汛期出库沙量主要集中在1~2次大的出库沙峰过程中;近期三峡水库汛期采用"蓄清排浑"动态运用的泥沙调度方式,泥沙淤积可许。研究成果可为三峡水库汛期优化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汛期调度方式 蓄清排浑 动态运用 泥沙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控制运用对库区及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姜乃森 曹文洪 +1 位作者 张启舜 傅玲燕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5-8,共4页
1973年后三门峡水库进入蓄清排浑控制运用时期.1986年以来,进入三门峡水库的水沙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年入库总水沙量有大幅度减少.而且水沙量在年内的分配也变化很大.主要原因不是流域降雨的影响,而是上中游工农业用水量增加... 1973年后三门峡水库进入蓄清排浑控制运用时期.1986年以来,进入三门峡水库的水沙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年入库总水沙量有大幅度减少.而且水沙量在年内的分配也变化很大.主要原因不是流域降雨的影响,而是上中游工农业用水量增加和龙羊峡、刘家峡等大型水库调蓄的结果.这些变化对保持库区冲淤年平衡十分不利,下游河道的冲淤也直接受入库水沙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三门峡水电站汛期发电是必要的和可行的,应扩大装机容量,并建议打开#11、#12底扎,在大坝左岸再增建一条隧洞,以提高其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清排浑 水沙量 库区冲淤 水库 河道冲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蓄清排浑”水库运用方式与淤积过程关系看水库泥沙数学模型的验证 被引量:4
5
作者 童思陈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2,共4页
"蓄清排浑"是协调水库泥沙淤积与兴利矛盾的有效调度方式。长时段、长河段水库泥沙问题的研究目前还主要依赖于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各家模型发现,一定范围内拟定不同运用水位和不同汛后蓄水时间方案,前期淤积总量过程... "蓄清排浑"是协调水库泥沙淤积与兴利矛盾的有效调度方式。长时段、长河段水库泥沙问题的研究目前还主要依赖于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各家模型发现,一定范围内拟定不同运用水位和不同汛后蓄水时间方案,前期淤积总量过程基本一致,但库区泥沙淤积分布和水库后期淤积量却差别很大,对兴利库容影响尤为明显。文中通过研究典型水库淤积过程与运用方式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方案运用对水库纵向淤积推进、横断面淤积发展和兴利库容保留程度等的影响,并对水库泥沙数学模型的验证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清排浑 水库淤积 数学模型 水库运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与潼关高程关系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育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6-18,共3页
多泥沙河流峡谷型水库“蓄清排浑”运用的前提是:水库非汛期回水淤积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淤积河段汛期存在一定的富裕冲刷能力;低水位运用条件下水库具备较大的泄流排沙规模;汛期洪水的量级较大。三门峡水库在“蓄清排浑”运用情况下,... 多泥沙河流峡谷型水库“蓄清排浑”运用的前提是:水库非汛期回水淤积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淤积河段汛期存在一定的富裕冲刷能力;低水位运用条件下水库具备较大的泄流排沙规模;汛期洪水的量级较大。三门峡水库在“蓄清排浑”运用情况下,能否使潼关河段维持冲淤平衡,关键在于水库非汛期潼关高程自然上升量加水库高水位运用造成的上升量与汛期潼关高程下降量之间的对比关系。近期黄河洪水量大幅度减少,汛期潼关高程下降量小于非汛期自然上升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高水位影响因素消除,潼关河床冲淤平衡问题也难以解决,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潼关高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水库 蓄清排浑 多泥沙河流 高水位 洪水量 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梯级水库汛期联合排沙调度方式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仁勇 王敏 +3 位作者 张细兵 刘亮 任实 周曼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0,26,共6页
采用实测典型水沙过程,对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梯级水库基于沙峰调度和基于汛期"蓄清排浑"动态使用的联合排沙调度方式开展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沙峰调度的梯级水库联合排沙调度方式从定性分析来看有利于提高梯级水库出... 采用实测典型水沙过程,对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梯级水库基于沙峰调度和基于汛期"蓄清排浑"动态使用的联合排沙调度方式开展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沙峰调度的梯级水库联合排沙调度方式从定性分析来看有利于提高梯级水库出库沙量,但提高的幅度有限;基于汛期"蓄清排浑"动态使用的梯级水库联合排沙调度方式有利于提高梯级水库出库沙量,且提高的幅度相对较大。通过计算研究提出了基于沙峰调度和基于汛期"蓄清排浑"动态使用的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梯级水库联合排沙调度方案,研究成果可为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梯级水库汛期泥沙调度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 沙峰调度 蓄清排浑 三峡水库 溪洛渡水库 向家坝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排沙运用的巴家咀水库兴利调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蔡荨 魏国梁 史汉忠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16,40,共5页
巴家咀水库位于甘肃黄土地貌地区,天然来水含沙量大,库区泥沙淤积严重,是典型的承担排沙任务的供水水库,亟需编制综合考虑排沙与供水运用的调度规程。为此分析了巴家咀水库来沙与排沙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实测排沙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拟... 巴家咀水库位于甘肃黄土地貌地区,天然来水含沙量大,库区泥沙淤积严重,是典型的承担排沙任务的供水水库,亟需编制综合考虑排沙与供水运用的调度规程。为此分析了巴家咀水库来沙与排沙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实测排沙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拟合的排沙能力反正切函数,确定了7、8月份为主要排沙期,提出敞泄排沙与蓄清排浑两种排沙方案,分别采用迭代方程试算蓄水指示线,绘制水库兴利、排沙综合调度图,结合排沙能力函数模拟多年排沙调度过程,通过比较排沙与兴利之间的衔接及排沙能力对供水保障的影响,最终确定排沙期采用蓄清排浑方式排沙,并制定综合调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利调度 沙能力函数 蓄清排浑 巴家咀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沙河流水库“蓄清调浑”设计运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张金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4-29,共6页
从理论研究、技术应用和工程实践3个层面系统梳理了多沙河流水库设计运用的发展历程,其发展先后经历了“蓄水拦沙”“蓄清排浑”“蓄清调浑”3个阶段。进入“蓄清调浑”阶段以来,在理论研究层面,揭示了泄水建筑物布设与水库排沙及有效... 从理论研究、技术应用和工程实践3个层面系统梳理了多沙河流水库设计运用的发展历程,其发展先后经历了“蓄水拦沙”“蓄清排浑”“蓄清调浑”3个阶段。进入“蓄清调浑”阶段以来,在理论研究层面,揭示了泄水建筑物布设与水库排沙及有效库容保持的互馈机制、高含沙水流能耗机理、输沙能量转换机理,为多沙河流水库设计运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技术应用上,水库拦沙库容再生利用与多元化利用、淤积形态与库容分布耦合设计技术及水沙分置开发技术均得到了创新发展,为超高、特高含沙河流上重大水利枢纽工程开发建设提供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工程实践中,以小浪底水库为代表的运用实践,以及黄河古贤、泾河东庄和马莲河等重大水利工程为代表的规划设计,为“蓄清调浑”设计运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技术支撑,未来结合工程建设运行可进一步验证完善“蓄清调浑”运用理论及设计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泥沙 蓄水拦沙 蓄清排浑 蓄清调 设计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三门峡水库利用汛期第一场洪水排沙运用方式的认识
10
作者 李旭东 郝守英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17-18,21,共3页
1986年以来,由于龙羊峡、刘家峡两水库汛期大量蓄水,减小了潼关洪水的洪峰流量,并缩短了3000m3/s以上流量的历时。据统计,1960~1994年的35a中,7月15日以前出现大于3000m3/s洪峰的几率约为46%,7月30日前约为83%,8月4日前约... 1986年以来,由于龙羊峡、刘家峡两水库汛期大量蓄水,减小了潼关洪水的洪峰流量,并缩短了3000m3/s以上流量的历时。据统计,1960~1994年的35a中,7月15日以前出现大于3000m3/s洪峰的几率约为46%,7月30日前约为83%,8月4日前约为97%,在出现了第一场洪水后,再次出现大于5000m3/s洪水的几率很小。因此,提出在实际调度中,将潼关站出现3000m3/s洪峰作为泄洪排沙的标准,以流量与黄河下游最有利排沙流量是基本相适应的。此外,还对1989年以来利用第一场洪水排沙下游淤积情况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 蓄清排浑 水库调度 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潼关高程及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问题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姜乃迁 张翠萍 +2 位作者 侯素珍 张原锋 林秀芝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28,共6页
作者对潼关高程从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指出潼关高程近年来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汛期来水量大幅度减少所致。要控制和降低潼关高程 ,必须调整三门峡水库的运用方式来适应新的来水来沙条件。建议非汛期... 作者对潼关高程从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指出潼关高程近年来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汛期来水量大幅度减少所致。要控制和降低潼关高程 ,必须调整三门峡水库的运用方式来适应新的来水来沙条件。建议非汛期最高运用水位控制在 3 1 6~ 3 1 8m ,汛期敞泄排沙流量减小到 1 0 0 0~1 5 0 0m3 s,桃汛起调水位 3 1 3m ,6月上旬运用水位降至 3 1 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潼关高程 三门峡水库 泥沙淤积 蓄清排浑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库区沙峰输移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地继 董炳江 +1 位作者 杨霞 袁晶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28,68,共7页
近年来,三峡水库入库泥沙大幅减少,水库泥沙淤积大为减轻。受局部暴雨影响,入库泥沙主要集中在典型洪水期间,为水库的沙峰调度提供了有利条件。三峡水库在2012年和2013年汛期成功实施了沙峰调度,取得了较好的排沙减淤效果。利用实测资... 近年来,三峡水库入库泥沙大幅减少,水库泥沙淤积大为减轻。受局部暴雨影响,入库泥沙主要集中在典型洪水期间,为水库的沙峰调度提供了有利条件。三峡水库在2012年和2013年汛期成功实施了沙峰调度,取得了较好的排沙减淤效果。利用实测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库区沙峰的输移特性和衰减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库水位抬高,库区水流流速减慢,沙峰输移时间较蓄水前大幅增加;库区沙峰衰减主要与河段长度、流量和泥沙颗粒有关。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掌握更精准的沙峰调度时机、制订更科学合理的沙峰排沙调度方案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峰调度 沙峰输移 沙峰衰减 蓄清排浑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梯级枢纽泥沙调控关键技术 被引量:7
13
作者 卢金友 赵瑾琼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6,共8页
通过将水沙动力学与水库调度优化理论相结合,围绕长江流域梯级枢纽泥沙调控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在改进恢复饱和系数、非均匀沙挟沙力等关键计算模式的基础上,完善并集成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水沙数学模型、长江中下游复杂江湖河网水沙数学... 通过将水沙动力学与水库调度优化理论相结合,围绕长江流域梯级枢纽泥沙调控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在改进恢复饱和系数、非均匀沙挟沙力等关键计算模式的基础上,完善并集成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水沙数学模型、长江中下游复杂江湖河网水沙数学模型和典型河段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构建了江河湖库水沙输移模拟模块。基于泥沙对防洪、发电、航运和长期使用4个主要目标的影响,构建了长江泥沙优化调控目标函数,进而集成水沙输移模拟模块构建了长江泥沙优化调度模型,并提出了基于预构泥沙信息库、结合BP神经网络的模型求解方法和非劣解集的改进灰靶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以三峡水库为例,提出了汛期"蓄清排浑"动态运用方案以及长期分阶段泥沙调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调控 梯级枢纽 泥沙运动 长期使用 多目标水沙数学模型 蓄清排浑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调度工作回顾和展望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旭东 翟家瑞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2-65,共4页
主要总结了三门峡水库 1973年以来“蓄清排浑”调度运用工作 ,回顾了水库在该运用方式下的摸索、完善的变化过程。提出了小浪底水库建成后 ,三门峡水库调度运用方式的改进设想。
关键词 三门峡水库 调度工作 水库运用方式 发电调度 “蓄清排浑 汛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门峡到三峡我国工程泥沙学科的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29
15
作者 胡春宏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0,共10页
我国工程泥沙学科的发展是伴随着重大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而快速发展的。本文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初黄河三门峡水库建成运行后出现的泥沙问题和解决措施:库区严重淤积和库尾"翘尾巴"现象,潼关高程快速抬升了5 m以上;... 我国工程泥沙学科的发展是伴随着重大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而快速发展的。本文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初黄河三门峡水库建成运行后出现的泥沙问题和解决措施:库区严重淤积和库尾"翘尾巴"现象,潼关高程快速抬升了5 m以上;枢纽被迫进行了二次改建,以提高水库的泄流规模;水库运行方式进行了二次调整,通过降低汛期坝前水位,以增大水库的排沙能力。阐述了三门峡水库的实践不仅大大提高了对工程泥沙运动规律的认识,而且总结提炼出以水库"蓄清排浑"运行方式为标志的系列成果。水库"蓄清排浑"运行方式已在小浪底水库和三峡水库成功运用,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优化完善,逐步形成了水沙调控的理论与技术。从三门峡到三峡工程的实践,为我国工程泥沙运动规律、多沙河流水库有效库容长期保持理论、江河水沙调控理论与技术、实体和数学模型模拟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工程泥沙学科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推动我国工程泥沙技术走在世界前列。进一步提出了未来工程泥沙研究的思路和方向:一是从水库泥沙淤积治理向全河水沙调控转变,即从江河局部治理向全河治理转变;二是从河流泥沙向流域泥沙、海域泥沙转变;三是从传统泥沙问题向生态环境泥沙转变。泥沙研究要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学科前沿,充分开发和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应用方面取得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河流 三门峡水库 小浪底水库 三峡水库 “蓄清排浑”运行方式 水沙调控 工程泥沙理论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三门峡水库若干问题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金良 乐金苟 王育杰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6-69,共4页
对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四十年来的原建、增建、改建过程做了系统回顾和合理划分 ,对枢纽工程运用探索中有关重点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 ,认为经过增、改建过程和按“蓄清排浑”控制运用后 ,基本上实现了 196 9年“四省会议”原定目标。并就... 对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四十年来的原建、增建、改建过程做了系统回顾和合理划分 ,对枢纽工程运用探索中有关重点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 ,认为经过增、改建过程和按“蓄清排浑”控制运用后 ,基本上实现了 196 9年“四省会议”原定目标。并就小浪底工程投运引起的条件变化、来水来沙变化和三门峡水利枢纽自身运用条件变化 ,对三门峡水库今后运用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潼关刘程 “蓄清排浑 三门峡水库 水利枢纽 水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的功过与经验教训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其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5,共3页
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建设最早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分析其功过与经验教训对今后黄河治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认为:三门峡水利枢纽规划是错误的,没有考虑水库淤积的"翘尾巴"问题,坝址选择不当;改建是成功的,经过数次改进,摸... 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建设最早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分析其功过与经验教训对今后黄河治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认为:三门峡水利枢纽规划是错误的,没有考虑水库淤积的"翘尾巴"问题,坝址选择不当;改建是成功的,经过数次改进,摸索和总结出了使水库长期运行的蓄清排浑调度模式,1974—1985年三门峡水库冲淤已达到平衡;三门峡水库对黄河下游发挥了巨大防洪效益,其防洪效益不在于水库调洪,而在于拦沙92亿t、为下游河道减淤约64亿t,平均减淤厚度为3.30 m。三门峡水库成功的运用实践证实了多沙河流水库长期使用的可行性,由于黄河泥沙多,因此除调水调沙增强输沙能力外,还需要通过水库和放淤等措施拦蓄、利用一部分泥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淤积 蓄清排浑 冲淤平衡 防洪 三门峡水库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水调沙是黄河不淤的关键措施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善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共2页
综合分析了有关部门对黄河调水调沙的试验研究成果,结合近年来黄河水沙情况认为,要解决黄河河道不淤积问题,可能还需要冲沙用水数十亿立方米。今后,随着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加强、河床形态改善和外流域补水等措施的逐步实施下,不淤积目标... 综合分析了有关部门对黄河调水调沙的试验研究成果,结合近年来黄河水沙情况认为,要解决黄河河道不淤积问题,可能还需要冲沙用水数十亿立方米。今后,随着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加强、河床形态改善和外流域补水等措施的逐步实施下,不淤积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建议将调水调沙作为治河的主导战略,强化研究攻关,促进其早日列入计划正式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调沙 蓄清排浑 挟沙能力 冲刷能力 输沙用水 河道淤积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对黄河河流地貌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傅建利 李有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1年第2期59-65,共7页
三门峡水库建成后 ,先后采用了蓄水拦沙、滞洪排沙和蓄清排浑调水调沙三种运用方式 ,水库在运用过程中也相应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水库淤积严重 ,主要在潼关到上游大坝 ;第二阶段为滞洪排沙 ,排沙量增加幅度较大 ,淤积主要在潼关以... 三门峡水库建成后 ,先后采用了蓄水拦沙、滞洪排沙和蓄清排浑调水调沙三种运用方式 ,水库在运用过程中也相应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水库淤积严重 ,主要在潼关到上游大坝 ;第二阶段为滞洪排沙 ,排沙量增加幅度较大 ,淤积主要在潼关以下 ;第三阶段为蓄清排浑 ,使潼关以下淤积得以改善。在分析了三门峡水库运用后库区的冲淤、潼关高程的变化及库区下游河流地貌的变化情况 ,总结了不同运用方式下下游黄河河流地貌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 堆积 三门峡水库 黄河 河流地貌 运用方式 蓄水拦沙 滞洪 蓄清排浑调水调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高滩深槽形成过程及因素分析
20
作者 伊晓燕 张超 张翠萍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17,19,共3页
三门峡水库运用初期形成的高滩深槽库区冲淤形态以及适当的泄流规模,为其蓄清排浑运用创造了条件。三门峡水库高滩深槽形成的过程是滩槽同步淤积抬升后主槽再冲刷下降。影响潼关以下库区主槽容积的主要因素为入库水沙条件、坝前运用水... 三门峡水库运用初期形成的高滩深槽库区冲淤形态以及适当的泄流规模,为其蓄清排浑运用创造了条件。三门峡水库高滩深槽形成的过程是滩槽同步淤积抬升后主槽再冲刷下降。影响潼关以下库区主槽容积的主要因素为入库水沙条件、坝前运用水位和水库的泄流能力,当水库未发生滞洪壅水时,来水量的多少对主槽容积变化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滩深槽 主槽容积 蓄清排浑 三门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