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毛虫排泄-分泌抗原的制备及在免疫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苑淑贤 任科研 +2 位作者 杨金生 董冬梅 姚新华 《农业与技术》 2006年第4期70-73,共4页
目的:将排泄-分泌抗原用于Dot-ELISA免疫学诊断试验,检测其抗原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经培养24h、48h、72 h排泄-分泌抗原ES1、ES2、ES3,对38头份猪旋毛虫病阳性猪血清、98头猪旋毛虫阴性血清、26头猪囊虫阳性血清、35头猪蛔虫阳性血清... 目的:将排泄-分泌抗原用于Dot-ELISA免疫学诊断试验,检测其抗原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经培养24h、48h、72 h排泄-分泌抗原ES1、ES2、ES3,对38头份猪旋毛虫病阳性猪血清、98头猪旋毛虫阴性血清、26头猪囊虫阳性血清、35头猪蛔虫阳性血清和21头猪细颈囊尾蚴阳性血清进行了Dt-ELISA免疫学方法检测并于粗抗原进行比较。结果排泄-分泌抗原的特异性为ES1(99.44%)、ES2(96.11%)、ES3(92.77%),敏感性ES1(97.36%)、ES2(92.11%)、ES3(84.21%)。结论排泄-分泌抗原ES1(培养24小时)抗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用于旋毛虫病的免疫诊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排泄-分泌抗原(ES) 斑点免疫试验(Dot-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毛虫排泄分泌抗原p49基因的克隆 被引量:14
2
作者 宋思扬 郑忠辉 +3 位作者 黄耀坚 张伟光 蔡海松 苏文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应用DNA重组技术将编码旋毛虫肌幼虫49KDa抗原的基因克隆于大肠杆菌中.设计特异的PCR引物,用PT-PCR技术直接从旋毛虫肌幼虫总RNA中反转录并扩增出约1.1Kb的靶DNA.用BamHI和EcoRI酶解后将其克... 应用DNA重组技术将编码旋毛虫肌幼虫49KDa抗原的基因克隆于大肠杆菌中.设计特异的PCR引物,用PT-PCR技术直接从旋毛虫肌幼虫总RNA中反转录并扩增出约1.1Kb的靶DNA.用BamHI和EcoRI酶解后将其克隆到质粒载体pUC19中,用X-gal培养基筛选重组子.该重组子经相同的核酸内切酶水解获得约2.7Kb和1.1Kb两个片段,分别与pUC19和目的基因的大小相同,目的基因经序列分析并与文献报道的序列比较发现具有97.8%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p49基因 RT-PCR 克隆 排泄-分泌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毛虫相对分子质量53000抗原蛋白基因克隆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卫海燕 崔晶 王中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5-468,共4页
目的:构建编码旋毛虫相对分子质量53000抗原蛋白基因(Ts53)的克隆载体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从河南省猪源旋毛虫肌幼虫总RNA中扩增目的基因Ts53,将PCR产物克隆入pUC18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UC18-Ts53,进行测序及同... 目的:构建编码旋毛虫相对分子质量53000抗原蛋白基因(Ts53)的克隆载体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从河南省猪源旋毛虫肌幼虫总RNA中扩增目的基因Ts53,将PCR产物克隆入pUC18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UC18-Ts53,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克隆了旋毛虫肌幼虫的Ts53基因,所获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所登录的旋毛虫Ts53蛋白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9.06%。应用Kyte—Doolittle方法进行氨基酸的亲水性分析表明,53000蛋白抗原性最强的部位可能位于220~230氨基酸残基处。结论:成功构建了旋毛虫相对分子质量53000蛋白抗原基因的克隆载体pUC18-Ts53,为Ts53基因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排泄-分泌抗原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