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强化剂对排水路面路用和排水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文奇 李白 +2 位作者 杨晋 万俊超 李亚林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57,共7页
为了研究新型油性稀释沥青强化剂的最佳用量以及对路面的养护效果,从施工现场取得PA-13沥青混合料,制备了马歇尔试件和车辙板试件;开展了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浸水飞散试验、渗水试验、摆式摩擦系数试验以及构造深度试验。研究表明:强... 为了研究新型油性稀释沥青强化剂的最佳用量以及对路面的养护效果,从施工现场取得PA-13沥青混合料,制备了马歇尔试件和车辙板试件;开展了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浸水飞散试验、渗水试验、摆式摩擦系数试验以及构造深度试验。研究表明:强化剂能够有效提高路面材料的抗飞散性能,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堵塞路面面层的空隙,对路面的抗滑性能和渗水性能存在负面影响。强化剂最佳用量为0.8kg/m^(2),此时路面材料的抗飞散性能提高了57.97%,连通空隙率降低了4.14%,渗水性能衰减了18.7%,摆值(BPN)降低了13.49%,构造深度(TD)降低了25.14%。综合分析强化剂对路面路用性能和排水性能的影响后,确认该强化剂的推荐用量为0.6~0.8kg/m^(2)。研究成果为预防和处治排水沥青路面飞散病害提供了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排水沥青路面 路面强化剂 飞散 渗水系数 抗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水率对排水性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影响
2
作者 姚立阳 何忠茂 马勤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7-232,共6页
利用不同饱水率的车辙试验,对大空隙排水路面OGFC-13混合料在不同温度、不同荷载、不同沥青种类条件下进行水作用下的抗车辙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饱水率的增加,变形量增大、动稳定度减小;对不同沥青的排水路面,当饱水率小于60%时,随... 利用不同饱水率的车辙试验,对大空隙排水路面OGFC-13混合料在不同温度、不同荷载、不同沥青种类条件下进行水作用下的抗车辙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饱水率的增加,变形量增大、动稳定度减小;对不同沥青的排水路面,当饱水率小于60%时,随饱水率增加变形量增加较快,当超过60%,饱水率对车辙变形量影响很小;温度越高荷载越大,水导致大空隙排水路面的抗车辙性能显著降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水率 排水路面 车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沥青路面高黏改性剂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马嘉琛 何锐 况栋梁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9-165,171,共8页
分析了国内外高黏改性沥青的研究发展状况,指出了高黏改性剂在排水性沥青路面中作用越来越大的原因。对不同类排水性路面高黏改性剂进行了研究及阐述,分析了不同类高黏改性剂的特点以及优势,以及制备工艺、关键技术以及改性机理。最后,... 分析了国内外高黏改性沥青的研究发展状况,指出了高黏改性剂在排水性沥青路面中作用越来越大的原因。对不同类排水性路面高黏改性剂进行了研究及阐述,分析了不同类高黏改性剂的特点以及优势,以及制备工艺、关键技术以及改性机理。最后,对高黏改性剂在沥青排水路面的应用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路面 高黏度改性沥青 改性机理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冲刷作用下双层排水沥青路面空隙堵塞特性 被引量:7
4
作者 蔡正森 范剑伟 +1 位作者 马涛 朱雅婧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9-616,共8页
基于流固耦合数值仿真,划分了雨水渗流下双层排水沥青路面的堵塞阶段,明确了不同粒径路表沉积物的堵塞比例,得到了易堵塞沉积物的粒径区间,分析了双层排水路面上层空隙率、渗流速率、路表沉积物质量和单、双层排水路面结构对堵塞结果的... 基于流固耦合数值仿真,划分了雨水渗流下双层排水沥青路面的堵塞阶段,明确了不同粒径路表沉积物的堵塞比例,得到了易堵塞沉积物的粒径区间,分析了双层排水路面上层空隙率、渗流速率、路表沉积物质量和单、双层排水路面结构对堵塞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层排水路面上下层与整体空隙的堵塞阶段各异.随着上层空隙率增加,堵塞物粒径分布区间增大,上层空隙堵塞加剧而限制整体排水功能.随着渗流速率增大,沉积物堵塞比例下降.随着单位面积沉积物质量增加,路面空隙中小粒径沉积物以大粒径沉积物为核心聚集,加剧堵塞.与单层排水路面相比,双层排水路面中沉积物堵塞比例明显降低,且堵塞物粒径分布区间增大,表明双层排水路面抗堵塞能力更佳.该研究可为排水路面设计与堵塞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渗流 双层排水路面 空隙堵塞 流固耦合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内部排水系统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郑木莲 王崇涛 +1 位作者 陈拴发 王秉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9-536,共8页
通过分析路面水损坏的实际情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可知进入路面结构内的水是造成或加速路面损坏的主要原因,设置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有利于防止病害产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本文从需要及经济两方面提出了路面内部排水系统的设置条件和设... 通过分析路面水损坏的实际情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可知进入路面结构内的水是造成或加速路面损坏的主要原因,设置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有利于防止病害产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本文从需要及经济两方面提出了路面内部排水系统的设置条件和设计要求,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应用的路面内部排水系统的各种形式,详细论述了开级配粒料、结合料稳定粒料及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层,边缘集水沟管和隔离层等内部排水系统的材料组成,就路面内部排水系统的施工及注意事项予以概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面内部排水系统 研究进展 排水基层 边缘集水沟 隔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级公路路面集中排水水力计算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家春 田伟平 吕亚莉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54-56,共3页
为了提高路面集中排水水力计算的精度 ,笔者通过理论推导 ,从质量守恒出发 ,利用谢才—曼宁公式 ,采用微分法提出了一个计算暴雨时路面集中排水的水力计算方法 ,经比较这一方法使用方便 。
关键词 高等级公路 集中排水 水力计算 路面排水 汇流时间 拦水带 泄水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沥青路面极限排水强度 被引量:10
7
作者 汪敏 何兆益 张从友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97-1101,共5页
为提高排水沥青路面设计可靠性并弥补渗透系数表征排水能力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表征排水沥青路面排水能力的新评价指标.通过利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和数据分析软件,建立了极限排水强度的多因素回归模型,提出了用极限排水强度表征的渗透系... 为提高排水沥青路面设计可靠性并弥补渗透系数表征排水能力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表征排水沥青路面排水能力的新评价指标.通过利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和数据分析软件,建立了极限排水强度的多因素回归模型,提出了用极限排水强度表征的渗透系数计算理论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新评价指标极限排水强度与常用指标渗透系数呈对数相关关系,且渗透系数越大,极限排水强度也越大,提高排水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是增大路面排水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利用极限排水强度3D模型可以预测路面所需空隙率大小,可对特定环境下的排水沥青路面进行设计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沥青路面 极限排水强度 空隙率 渗透系数 排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沥青路面表面强化技术对比 被引量:9
8
作者 赵丽华 白子玉 +1 位作者 许斌 刘少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9591-9597,共7页
为了研究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和环氧树脂砂浆作为表面强化材料用于排水沥青路面表面强化技术,通过室内渗水试验、单面肯塔堡飞散试验、湿轮磨耗试验以及摆式摩擦系数测定试验研究表面强化对排水沥青路面渗水性能、抗飞散性能以及抗滑性能... 为了研究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和环氧树脂砂浆作为表面强化材料用于排水沥青路面表面强化技术,通过室内渗水试验、单面肯塔堡飞散试验、湿轮磨耗试验以及摆式摩擦系数测定试验研究表面强化对排水沥青路面渗水性能、抗飞散性能以及抗滑性能的影响,并依托西阜高速公路排水沥青试验段进行了排水沥青路面表面强化实体工程应用及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排水沥青混合料表面强化后,渗水性能随之降低;其抗滑性能也略有降低;抗飞散性能提高较大。实体工程采用0.2 kg/m^(2)(0.02 g/cm^(2))的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和2 kg/m^(2)(0.2 g/cm^(2))的环氧树脂砂浆用量对排水沥青路面进行表面强化,表面强化后的排水沥青路面渗水系数有一定程度的损失,但在后期过程中,其渗水系数的衰减速率明显缓于普通排水沥青路面,表明其有一定的防空隙堵塞功能;其摩擦系数有所降低,但仍然表现出了良好的使用性能;表面强化后初期、3个月以及6个月后的排水沥青路面芯样的飞散损失均小于普通排水沥青路面,表明其提高了排水沥青路面抵抗飞散病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排水沥青路面 水性环氧 环氧砂浆 表面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路面技术新疆界 被引量:4
9
作者 樊统江 陈富强 +1 位作者 贾敬鹏 徐栋梁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65-69,共5页
公路建设的发展推动了路面技术的发展,诸如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排水路面、彩色路面等新的铺路技术正逐渐在我国推广应用.就新型道路路面技术和未来道路路面发展的新趋势做简要介绍,旨在引起我国公路界专家的关注,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关键词 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 排水路面 彩色路面 未来道路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OGFC-13型排水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向晓东 周溪滢 +2 位作者 李灿华 华洲连 焦立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24-427,共4页
以钢渣为粗集料、石灰岩为细集料、矿粉为填料、SBS改性沥青为结合料配制OGFC-13型开级配钢渣排水沥青混合料,其配合比为m((13.2~19)mm钢渣)∶m((9.5~13.2)mm钢渣)∶m((4.75~9.5)mm钢渣)∶m((0~4.75)mm石灰岩)∶m(矿粉... 以钢渣为粗集料、石灰岩为细集料、矿粉为填料、SBS改性沥青为结合料配制OGFC-13型开级配钢渣排水沥青混合料,其配合比为m((13.2~19)mm钢渣)∶m((9.5~13.2)mm钢渣)∶m((4.75~9.5)mm钢渣)∶m((0~4.75)mm石灰岩)∶m(矿粉)=13∶28∶45∶13∶1,最佳油石比为4.5%,聚脂纤维用量为0.3%。该沥青混合料的钢渣用量高达86%,且不用提高改性沥青和纤维用量,有利于钢渣的综合利用,节约道路建设成本。通过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和车辙试验得出,该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为9.8kN,劈裂强度比为89.8%,动稳定度为5753次/mm,均优于技术规范要求。该沥青混合料的渗水系数为37.0mL/s,摩擦系数(BPN值)为70.7,表明其渗水能力很强,抗滑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钢渣 开级配磨耗层 排水沥青路面 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隙水泥稳定碎石(CTPB)排水基层性能的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玉玲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1-575,共5页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用于路面排水结构层的大孔隙水泥稳定碎石(CTPB)的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压实成型方法、强度特性和抗压回弹模量等。得出了以下结论:集料颗粒的最大粒径选择应以排水层的厚度及该层的结构强度要求为基础;水泥含量、...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用于路面排水结构层的大孔隙水泥稳定碎石(CTPB)的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压实成型方法、强度特性和抗压回弹模量等。得出了以下结论:集料颗粒的最大粒径选择应以排水层的厚度及该层的结构强度要求为基础;水泥含量、C/A及孔隙率Va是影响CTPB排水基层混合料抗压强度最显著的因素;施工中,CTPB排水基层混合料的成型应采用静压成型,不宜采用振动压实;要求集料具有较低的压碎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路面 大孔隙水泥稳定碎石 配合比 强度 抗压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浦东国际机场北通道——A20互通式立交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文聘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73,共5页
结合浦东国际机场北通道—A20互通式立交工程设计实例,对其所涉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A20互通式立交选择的"全涡轮+菱形组合型"立交总体方案及"合并出、入口按照两级分、合流设计"的匝道接入(引出)方案、钉形水... 结合浦东国际机场北通道—A20互通式立交工程设计实例,对其所涉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A20互通式立交选择的"全涡轮+菱形组合型"立交总体方案及"合并出、入口按照两级分、合流设计"的匝道接入(引出)方案、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软基处理技术、"OGFC排水路面+同步碎石防水封层"的排水沥青路面、"蝶形"大挑臂圆弧形连续箱梁及"黄金分割"融入桥梁景观设计等关键技术在国内均具有技术先进性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通式立交桥 总体方案 水泥搅拌桩 排水沥青路面 蝶形箱梁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超高过渡段设置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金东 《林业科技情报》 2017年第3期95-97,共3页
公路超高过渡段的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路容美观和路面排水。目前各设计单位对超高过渡段的设置方式有着各自不同的做法。本文针对这一现状,结合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对超高过渡段设置的不同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公路... 公路超高过渡段的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路容美观和路面排水。目前各设计单位对超高过渡段的设置方式有着各自不同的做法。本文针对这一现状,结合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对超高过渡段设置的不同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公路设计者提供一定的有参考价值的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过渡段 超高渐变率 路面排水 设置方式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SBR/HVA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吉书 冯德瑜 +1 位作者 肖田 靳灿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8-323,共6页
以基质沥青为原料,通过添加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丁苯橡胶(SBR)、国产高黏度添加剂HVA制备了适合排水路面使用的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以60℃动力黏度为主要控制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SBS、SBR、HVA的最佳掺量。采用... 以基质沥青为原料,通过添加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丁苯橡胶(SBR)、国产高黏度添加剂HVA制备了适合排水路面使用的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以60℃动力黏度为主要控制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SBS、SBR、HVA的最佳掺量。采用因素水平法与极差分析相结合,研究了3种改性剂对沥青60℃动力黏度的影响规律;采用软化点差法评价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测定高黏度改性沥青的60℃零剪切黏度和高温下的车辙因子来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能;采用弯曲梁流变仪测定高黏度改性沥青在低温下的蠕变速率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改性剂的微观改性效果。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5%的SBS、质量分数2%的SBR和质量分数10%的HVA复合而成的高黏度改性沥青黏度高、高低温稳定性能强,且满足热储存稳定性要求;SBS、SBR、HVA与基质沥青共混,既存在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排水沥青路面 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 丁苯橡胶 HVA高黏度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垫层级配碎石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克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34,共5页
为得到垫层级配碎石的合理组成,用重型击实、承载比(CBR)、渗透系数和水稳定性试验对6种级配碎石进行了室内研究。结果表明:渗透力会改变级配碎石的级配分布,渗透系数随渗透次数增加趋于稳定,0.075 mm通过率(P0.075)〈3%的级配碎... 为得到垫层级配碎石的合理组成,用重型击实、承载比(CBR)、渗透系数和水稳定性试验对6种级配碎石进行了室内研究。结果表明:渗透力会改变级配碎石的级配分布,渗透系数随渗透次数增加趋于稳定,0.075 mm通过率(P0.075)〈3%的级配碎石渗透系数大于0.011 6 cm3/s但CBR较小;P_(0.075)在3.6%~5.0%范围的级配碎石渗透系数差别很小,选择上限通过率可协调渗水与强度的矛盾;P_(0.075)为7.6%的级配碎石CBR达196%但已基本不透水。有排水要求的级配碎石P_(0.075)〈5%,填料数量减少使得材料的可压实性对含水率变化不敏感,已不存在最佳压实含水率;重型击实使得P0.075〈3%的级配碎石严重破碎,干密度异常提高不宜作为压实标准。级配碎石在成型后初期具有轻微的湿陷性,其水稳定性与强度明显相关,CBR越高的级配碎石水稳定性也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损坏 路面内部排水 垫层 渗透系数 级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水冲刷试验的温拌高黏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维蓉 王娇 +1 位作者 杨玉柱 熊柯霖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847-3853,共7页
本文对排水沥青路面水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肯塔堡飞散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比分析高黏沥青和两种温拌高黏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并引入高精度河流动力学水槽试验系统,设计冻融循环-动水冲刷-劈裂耦合试验,研究温... 本文对排水沥青路面水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肯塔堡飞散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比分析高黏沥青和两种温拌高黏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并引入高精度河流动力学水槽试验系统,设计冻融循环-动水冲刷-劈裂耦合试验,研究温拌高黏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在不同冲刷高度、冲刷速度和冲刷时间下对三种OGFC-13型高黏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损失率和劈裂强度比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黏沥青混合料残留稳定度有超100%的现象,三种沥青混合料浸水飞散损失量均在11%以下,且冻融劈裂强度比在95%以上,试验结果无明显差异,现行试验方法无法有效评价温拌高黏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冻融循环-动水冲刷-劈裂耦合试验中,冲刷速度和时间对高黏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最大,冲刷3 d后质量损失率可达4%,经30 L/s的速度冲刷后,高黏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损失率超过5%,劈裂强度比降至85%以下;温拌高黏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可采用冻融循环-动水冲刷-劈裂耦合试验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稳定性 动水冲刷试验 温拌高黏沥青 排水沥青路面 劈裂强度比 质量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水膜厚度预测
17
作者 张军辉 郑志峰 +3 位作者 申全军 丛波日 季晓歌 顾凡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9期4000-4011,共12页
随着改扩建以及新建超宽高速公路不断增加,雨天路表积水问题日益严重,尤其在超高过渡段,受道路几何形态变化的影响,路表积水难以被排出,对雨天行车安全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对雨天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的路表水膜厚度分布进行预测,进而形成... 随着改扩建以及新建超宽高速公路不断增加,雨天路表积水问题日益严重,尤其在超高过渡段,受道路几何形态变化的影响,路表积水难以被排出,对雨天行车安全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对雨天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的路表水膜厚度分布进行预测,进而形成基于安全要求的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关键合成坡度范围确定方法。首先,建立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室内降雨试验验证数值模型准确性。接着,通过统计试验分析降雨强度、路表构造深度、道路几何线形参数等对路表水膜厚度的影响。最后对不同影响因素组合下的数值模型进行计算,并基于GA-BP神经网络建立超高过渡段路表水膜厚度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室内降雨试验得到的水膜厚度实测值与数值模型计算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3.2%,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数值模型能准确反映路表水膜厚度分布;统计分析得到路表水膜厚度的多元线性预估模型,模型预估精度R^(2)仅为0.39;超高过渡段路表水膜厚度的机器学习预估模型预估精度R^(2)达0.98,解决了传统模型预估精度不高的问题;根据GA-BP神经网络建立的预估模型,提出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关键合成坡度范围确定方法,可为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的排水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面排水 超高过渡段 神经网络 水膜厚度 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