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在役地下排水管渠耐久性寿命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善长 杨伟军 杨建宇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85,共5页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将在役地下排水管渠按若干构件进行耐久性评估,考虑各类缺陷对构件耐久性的影响,给出了各层指标的权重,建立了管渠耐久性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管渠结构的耐久性进行半定量化综合评估,并由此推断管渠的剩...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将在役地下排水管渠按若干构件进行耐久性评估,考虑各类缺陷对构件耐久性的影响,给出了各层指标的权重,建立了管渠耐久性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管渠结构的耐久性进行半定量化综合评估,并由此推断管渠的剩余使用寿命。利用该方法对南方某城市管渠的剩余寿命进行了评估,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将复杂的管渠的耐久性寿命评估问题科学简明化,可为城市老旧管渠维修加固及耐久性寿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排水管渠 模糊层次分析法 耐久性评估 剩余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中心城区排水管渠臭气的分布与成因
2
作者 毛绪昱 贺艺 续延晨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06-110,共5页
通过对重庆市中心城区排水管渠臭气的调研和检测,研究排水管渠臭气的分布及其成因,并从臭气防控与整治角度就排水管渠的设计与改造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不同业态区域排水管渠的臭气指标浓度值差异明显:商圈集中区域餐饮废水比例高,... 通过对重庆市中心城区排水管渠臭气的调研和检测,研究排水管渠臭气的分布及其成因,并从臭气防控与整治角度就排水管渠的设计与改造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不同业态区域排水管渠的臭气指标浓度值差异明显:商圈集中区域餐饮废水比例高,臭气浓度最高,浓度中位数为549;居住区域臭气浓度最低,浓度中位数为131。排水管渠臭气以硫化氢为主,其浓度均远超臭阈值,而氨气浓度基本位于臭阈值以下。雨污混错接区域的臭气浓度是完全分流制区域的1.7~2.2倍。当管渠存在跌水时,排污高峰期和低谷期的臭气浓度相对于无跌水情况分别提高了1.2倍和2.4倍。重庆独特的气候条件、饮食文化、管渠系统及地形地貌在一定程度上都会促使排水管渠臭气的生成和逸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渠 臭气浓度 硫化氢 逸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计暴雨强度城市河道排涝与管渠排水标准关系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于凤存 王友贞 +1 位作者 蒋尚明 沈瑞 《灾害学》 CSCD 2015年第1期21-24,共4页
城市化地区河道排涝系统与管渠排水系统,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遵循不同的行业规范。该文分析了城市河道排涝与城市管渠排水的功能及关系,从排水系统的特点及计算方法探析了城市河道排涝与管渠排水的区别。还讨论了排涝标准三个主要因素... 城市化地区河道排涝系统与管渠排水系统,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遵循不同的行业规范。该文分析了城市河道排涝与城市管渠排水的功能及关系,从排水系统的特点及计算方法探析了城市河道排涝与管渠排水的区别。还讨论了排涝标准三个主要因素暴雨历时、排涝时间和设计暴雨重现期的拟定,探讨了城市河道排涝与城市管渠排水标准的衔接方法,并以合肥市十五里河为例,通过推求设计暴雨强度拟定河道排涝和管渠排涝设计暴雨重现期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涝 管渠排水 河道排涝 排涝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的给排水规划 被引量:1
4
作者 彭东安 《城市规划》 1983年第6期33-35,共3页
小城镇在规模、环境、结构布局等方面同大、中城市有许多不同,给排水规划如何结合小城镇特点,既适应建设需要,又不过于复杂,是需要努力摸索的。本文就有关问题,谈谈个人体会。
关键词 排水规划 小城镇 近远期结合 生产用水量 雨水管道 生产污水 管道水力计算 排水管道 耗水量计算 排水管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汇水流三维数值模型 被引量:15
5
作者 茅泽育 赵雪峰 +1 位作者 许昕 赵升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5期800-805,共6页
应用显式代数应力模型建立了交汇水流三维数值模型。方程离散采用交错网格上的有限体积法,并采用SIMPLE算法求解,代数方程求解采用TDMA逐行扫描法。针对交汇口几何特征分区进行网格划分,自由水面求解采用VOF方法。应用实测资料对计算结... 应用显式代数应力模型建立了交汇水流三维数值模型。方程离散采用交错网格上的有限体积法,并采用SIMPLE算法求解,代数方程求解采用TDMA逐行扫描法。针对交汇口几何特征分区进行网格划分,自由水面求解采用VOF方法。应用实测资料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同时与应用k-ε紊流模型的三维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数值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交汇水流独特的三维流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渠 交汇水流 显式代数应力模型 三维数值模型 分离区 断面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利学会疏浚与泥处理利用专委会综合讨论摘登 被引量:5
6
作者 朱伟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3-94,共2页
2017年11月25日,中国水利学会疏浚与泥处理利用专委会在河海大学朱伟教授的主持下展开了一场关于疏浚和泥处理的讨论。参加讨论的专家有:高斌友(安徽省合肥市政府副秘书长、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方红卫(清华... 2017年11月25日,中国水利学会疏浚与泥处理利用专委会在河海大学朱伟教授的主持下展开了一场关于疏浚和泥处理的讨论。参加讨论的专家有:高斌友(安徽省合肥市政府副秘书长、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方红卫(清华大学教授)、范成新(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教授)、尹洪斌(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凌(河海大学教授)、程南宁(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吴华财(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罗显文(浙江省疏浚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丁海兵(青岛浩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教授)、陈益人(三川德青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戴力彝(无锡聚慧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咏红(东方园林水生态所所长),等。讨论主要以巢湖、太湖以及海口河道治理,以及有关企业做法为例,围绕如何尽可能减少清淤的量,淤泥的处理流程、技术和工艺,淤泥的出路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水利学会 淤泥处理 底泥覆盖 清淤工程 排水管渠 通沟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